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

徐榮村已經到了倫敦,隨他同行的有十幾個年輕的外交部官員,職位上是最低等的使館翻譯,如果能在歐洲建立領事館的話,他們就將長期留下來。?

之後他們將在領事館工作,但又不限於工作,他們將想辦法進入歐洲的大學讀書,至於想讀什麼,隨他們高興,至於能不能被錄取,則要看他們的基礎了,這些人之所以能夠被選中,已經是目前廣東各縣學的佼佼者了,對於數學、幾何有很強的領悟能力,這兩門課程是西方教育的基礎,有這個基礎,基本上就可以自學其他自然科學了。

徐榮村的外交照會已經提交英國外交部,向英國人提出了幾條要求,主要是建交、互派領事,簽訂條約。

由於廣東早就以大明國的名義向香港各國的領事提交過相關的文件,因此對於這個新生的大明國,英國各部門已經經過了謹慎的討論,結合在中國的領事館關於大明的報告,英國政府認爲應該承認大明國,但是他們向大明國提出了許多條件,目前還很難讓徐榮村接受。

比如他們要求大明國繼承他們從清朝手裡取得的一系列權利,其中大部分朱敬倫都打算接受下來,包括接受香港現狀,包括英國在九龍的特權,但唯獨一點朱敬倫堅決不能接受,那就是英國要求接管大明的海關,他們要求大明的海關像清政府一樣,以後一直由英國人管理。

其實大明的海關目前也是英國人赫德在管理,可問題是英國人需要用條約保證,這意味著朱敬倫將失去對赫德以及赫德將來的繼任者的控制權。

請英國人和必須請英國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個是大明覺得英國人的服務好,所以請英國人做客卿,一個是大明覺得英國人的服務不好,但依然必須請英國人管理海關,這是權力問題,不是現狀問題。

就這個問題雙方進行了三輪談判,依然沒有達成意見。

徐榮村打算不跟英國人談了,通知英國人他打算離開英國,他是真的想走了,他急著去俄國呢,去跟沙皇談判購買土地的事情。

英國人這才急了,徐榮村選擇第一個跟英國人談判,是因爲英國是西方第一強國,只要英國承認大明的國際地位,其他國家自然會承認,這對英國來說同樣重要,他們也希望自己能成爲第一個跟這個東方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這對它們的地位是一種肯定。

英國內閣經過討論,他們決定放棄用條約控制大明海關的企圖,因爲這個條件放在歐洲是沒有國家會接受的,但是他們希望徐榮村能保證繼續讓赫德擔任大明的海關,他們其實也是希望大明的海關保持持續的高效,方便英國商人的貿易。

徐榮村告訴他們,赫德跟本國皇帝的關係密切,赫德權力比一個海關稅務司要大的多,但是他不能保證皇帝永遠信賴赫德,他認爲一切都應該決定於赫德本人的服務。

徐榮村的表現中規中矩,能達到這個水平已經難能可貴,他高薪聘請的法國和瑞典外交顧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讓他明白或者不明白許多西方外交程序,但依然能夠刻板的保證大明最起碼的利益不丟失。

很快各種外交條約簽訂,英國承認大明國爲中國地區一合法政府,但並不是唯一合法的政府。在條約中規定了雙方都有到對方進行合法貿易的權力。但這個條約依然是不平等條約,因爲在繼承自清政府的條款中,稅率是固定了,大明依然無法自主決定本國的稅率。而英國卻能決定他們對大明國商品的稅率。

徐榮村簽訂完條約之後,即刻啓程奔赴俄國,俄國人倒是歡迎了他的到來,但也僅限於普通的程度,並沒有將他作爲一個特別的客人對待,因爲對俄國人來說,他們跟大明距離太遠,俄國的主要貿易對象是清政府統治的區域,甚至俄國進口中國的最大宗商品,也不是從廣東,而是從武漢進口,當然福健也向他們提供了大量的茶葉,只是他們並不知道福健已經被明軍攻陷的消息。

但俄國人也很痛快的跟徐榮村簽訂了貿易條約,參照英國人的藍本,他們覺得沒有受到歧視就行了,無所謂其實才能做到最痛快。

條約簽訂之後,徐榮村並沒有離開俄國,而是向俄國提出了購買阿拉斯加的建議,徐榮村告訴俄國人,大明國也有興趣購買阿拉斯加的土地,聽說那塊土地很大,大明準備在哪裡展農業,因爲大明的土地已經養不起大明的國民了。

俄國人聽完這個要求之後感覺到很詫異,在阿拉斯加搞農業,這腦子沒壞吧,但徐榮村回答的十分誠懇,事實上到現在爲止他還不知道阿拉斯加是一個靠近北極的地方,即便知道了,他也不知道北極是什麼東西。

反正他只需要做成這筆大買賣,他回國就能領取爵位了,想一想得是一個什麼爵位,公侯伯子男,有個小三等男爵就是意外的收穫了。

俄國人很聰明,他們再三跟徐榮村溝通過之後,覺得徐榮村根本就不知道阿拉斯加是什麼概念,同時他們已經將徐榮村的要求提交給了他們的政府,接著彙報給了他們的沙皇。

可惜的是,他們的沙皇不同意,沙皇需要美國人幫俄國擋住加拿大的英國人,至於賣阿拉斯加的那點錢,雖然也很重要,但堂堂俄羅斯帝國,還不至於沒那點錢就過不下去。

一直從十月拖到了十一月,俄國人始終沒有決定下來,徐榮村開始覺得不妙了,他知道這件事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作爲商人,這時候他開始使用他的商人手段,他意外的現在俄國都竟然有一些山西商人在活動,儘管在山西商人眼中,徐榮村可能是反賊,但是他們保持了友好,畢竟在異國他鄉能見到本國人,還是很讓人高興的,多次努力之後,通過這些商人,徐榮村搭上了俄國高官的線。

他當然不止依靠晉商,他還通過瑞典人,尤其是瓦倫堡家族幫了很大的忙,作爲目前大明國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瓦倫堡家族之前已經得到了朱敬倫送去的信件,請他們務必協助大明外交使團在歐洲的行動。

通過瓦倫堡家族搭上的俄國高官要比通過晉商搭上的多的多,最重要的是瑞典人幫徐榮村認識了不少俄國貴族,此時的俄國還是一個權貴控制的國家,大貴族對國家的影響力巨大,但是沙皇在進行農奴制改革,沙皇家族是俄國最大的農奴主,改革勢必牽扯到貴族的利益,很多家族已經感受到了危機,但是俄國人的奢侈生活是不能受到影響的,因此普遍的缺錢,徐榮村打聽到這個情況之後,開始了大撒銀子的行動。

一個月時間砸下去十萬兩銀子,讓他成爲很多權貴的好朋友,但這些錢只是買路錢,接下來的生意纔是正經,他大口許諾,他已經知道是沙皇不同意這筆交易,所以他專攻那些能在沙皇面前說上話的人,他許下了2oo萬兩銀子的好處費,拉攏到了三十多個大貴族,一旦這些貴族促成阿拉斯加賣給大明,這2oo萬兩銀子,將馬上匯入這些貴族在倫敦私人銀行中開設的賬戶中,準確來說是巴林銀行的賬戶中。

在一個**的國家中,2oo萬兩銀子,足夠收買到出入彼得堡皇宮的大公到宮廷侍衛各個層級的沙皇身邊人了,在這個**的國家中,沒有人不可以收買,只有沙皇不能夠收買,可對這些權貴來說,是沙皇自己十分想賣那些土地,那麼對他們來說就沒有什麼賣國不賣國的顧慮了,只不過是換一個買主而已,就能讓自己白得2oo萬兩銀子。

於是凡是沙皇找人商量阿拉斯加的問題,那些人就開始說到大明的情況,同時拼命的否定美國購買阿拉斯加的可能性,又誇大英國對阿拉斯加的威脅。

對於沙皇提到的中意買主美國,他們告訴沙皇說,美國人已經打了四年仗,欠下了二十多億美元的債務,他們不可能有錢買那麼大一塊土地,而且美國的仗還不知道要打多久,儘管北方已經通過葛底斯堡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優勢,可即便佔領了整個南方,誰敢保證南方人就投降呢,英國人當年不也佔領了美國大部分土地,美國人打了八年遊擊,他們認爲美國人的戰鬥意志很南被摧毀,因此這場仗遙遙無期。

他們還提到美國目前的處境,英國始終在堅持支持南方,開戰第一年的時候,英國就向南方派遣了外交使團,南方外交使團稱作英國船前往英國被美國聯邦政府扣押,英國爲此提出抗議,林肯甚至還向英國道歉,還賠償了損失。儘管後來美國人通過解放奴隸宣言得到了英國民衆的支持,可是民衆未必能左右英國政府,英法兩國隨時都有可能干涉這場戰爭,一旦美國北方失敗,他們更加不可能購買阿拉斯加。

總之權貴們忽悠的沙皇已經確信美國至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購買阿拉斯加,無法給他的農奴制改革提供資金上的支持。

但沙皇依然覺得把阿拉斯加賣給大明不是什麼好主意,他們認爲大明根本就無法在英國的攻擊下牢牢控制這塊土地,直到一個消息傳來,讓沙皇改變了主意。

這個消息是,大明攻佔福健全省。8

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六百一十五節 大移民潮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十九節 取信(3)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1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著當打手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三百零七節 西方使團第五百九十六節 流氓合夥人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一百三十節 炮轟美艦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42節 大計劃(二)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第一戰第六百三十七節 英國的小動作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九節 翻譯官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七十一節 敵國外患者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七百四十節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一百七十九節 推銷自由貿易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八節 面試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八百一十六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2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三百六十七節 大明的阿拉斯加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
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六百一十五節 大移民潮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十九節 取信(3)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1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著當打手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三百零七節 西方使團第五百九十六節 流氓合夥人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一百三十節 炮轟美艦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42節 大計劃(二)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第一戰第六百三十七節 英國的小動作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九節 翻譯官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七十一節 敵國外患者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七百四十節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一百七十九節 推銷自由貿易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八節 面試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八百一十六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2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三百六十七節 大明的阿拉斯加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富宁县| 金湖县| 洪泽县| 沧源| 叙永县| 沙河市| 新兴县| 南涧| 娄烦县| 鸡西市| 高台县| 姜堰市| 贺兰县| 桂阳县| 额敏县| 北川| 塘沽区| 武功县| 永胜县| 习水县| 墨江| 呼和浩特市| 镇坪县| 临城县| 宁明县| 武鸣县| 太湖县| 漠河县| 桃园市| 聂荣县| 西乌| 佛坪县| 合阳县| 邵阳县| 贵定县| 醴陵市| 开化县| 顺平县| 河池市|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