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

朱敬倫手下兵力目前已經大大充裕,新安第一、第二軍以及五坑軍,已經相當的成熟,堪當主力部隊。

收編的土匪大洪軍,收編的惠潮嘉道團練綠營組成的潮州軍,肇慶府綠營組成的肇慶軍都已經訓練了一年,可是效果並不理想,這些習慣了用刀子的軍隊,讓他們換成步槍大炮,比從零開始訓練新兵難度還大。

不過從廣州十四縣招募來的各地鄉勇,由於早前朱敬倫就開始讓派駐軍隊訓練他們,基礎更好一些,就好像當初他很容易就能把英國人訓練出來的苦力改造成火槍部隊一樣,這些人接受過長期的步伐陣形訓練,也已經列裝步槍了。

保客團和保土團,依然保留了械鬥團勇的特點,更加難以扭轉,但裝備冷兵器的他們,依然具有相當強的戰鬥力,接受了正規訓練之後,戰鬥力又有所提升。

這九個軍加上八旗兵,總數超過十萬人,就是朱敬倫之前的總兵力。

但他離開廣州去天京之後,又讓陳芝廷招募了一大批新軍,全都是從五邑地區招募來的土客械鬥團勇。

比如新寧一帶的大地主李維屏、陳鬱良在上澤設立的均和局、衝蔞設立的昇平局、於海宴設立捷勝局團練。

寨門地主容休光、容士光兄弟召集五堡父老在陽江招募的陽江鄉勇1萬,寨門、五堡土勇上千人組成的團練。

客家人由武舉人鍾大鏞、餘濟富等人在那扶、深井一帶編練的團練,融合了大龍灣、河州、小旗山及曹衝、大隆洞、那琴等地客家青壯。

客家秀才湯恩長、王丁龍等設立福同團。

客家鄉紳楊梓釗、楊梓楠兄弟等人在曹衝設立的萬興局,還得到了新安客家人的大力支持,比如李道昌等人就加入了萬興局,當時要不是朱敬倫攔著,他都帶著李家鄉勇去幫忙打仗去了。

這些團練武裝,同樣是長期械鬥,而且早就形成了自己的編制,更加難以轉變,儘管朱敬倫命令其中的頭目鄉紳們進入軍校學習,派遣軍官對小頭目進行訓練,但一時之間還是難以收到成效,少不得最後還得以冷熱兵器混用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戰鬥力。

新招募的這些成建制的土客團練,朱敬倫倒也不是衝著他們的戰鬥力,老實說編練一隻純粹新兵的部隊,練上一年時間,就不必他們差。最關鍵的是,朱敬倫擔心戰亂一起,五邑地區的土客兩家再次陷入械鬥,所以一次性將所有團練武裝全都收編起來,抽乾那一帶的武裝力量,預防內亂纔是最大的目的。

由於不加甄選的抽乾械鬥的團練,結果就是朱敬倫軍隊中增加了大量人數不等,編制不一,異常混亂的土客武裝,其中榮休光兄弟倆的團練人數多達萬人,李維屏等豪紳手下的兵力更是超過兩萬,另外還有家族式的武裝,總人數高達六萬人。

就這還只是收編當地團練的結果,還沒敢招募各鄉的青壯呢,歷史上,土客械鬥之所以能蔓延十幾年,死傷上百萬,就是因爲當地的青壯勞動力過剩,即便抽調超過十萬人,依然有不少閒散勞動力,但主力抽走之後,這些閒散勞動力第一沒有了組織,第二當地的勞動力也會變得緊缺起來,他們找工作變得容易,一時沒有鬧事的條件,朱敬倫認爲,抽走當地團練,應該能起到巨大的穩定作用。

只是如此一來,讓朱敬倫需要養活的士兵人數超過了15萬,如果加上炮兵、海軍士兵,高達20萬人,兵力上已經超過了湘軍,只需要給他一年時間,對這些雜亂的團練進行整編,整訓,能發揮出真實的戰鬥力的話,他就不需要顧慮湘軍了。

只是想收編這些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對李維屏等在械鬥中發展壯大的當地豪紳來說,他們把這些武裝看作是自己的財富,因此朱敬倫不得不用高官厚祿收買他們,依然讓他們帶領這些團練,但是給其中安插大量的中層軍官,基層軍官朱敬倫暫時還派不起,只派中層軍官的話,這些軍隊還是很讓人不放心的,信任得靠時間的積累,等他們爲朱敬倫效忠幾年,戰鬥幾年,慢慢形成了穩固的服從體系,那時候才能將他們看作心腹。

八旗兵果然沒什麼戰鬥力,他們從新興縣境內路過,連新興縣都打不下來,但是把周圍的鄉村禍害的不輕,也讓當地的地主、宗族勢力把他們恨了個透,等他們過了新興縣,剛剛到達靠近肇慶的腰鼓,就被一直在尋找他們的保客團堵住,他們的行蹤正是新興地主向保客團提供的。

結果兩千八旗,一戰之下戰死三成,其他投降,不到一個月就被押回了廣州。

請了沿途被禍害的不輕的各縣鄉紳,到廣州來觀刑,告訴他們無論是誰,敢驚擾百姓,殺無赦,是土匪官軍會去清剿,是軍隊,嚴整軍紀。

同時也請了廣州旗人中有威望的老人來觀刑,一千多顆腦袋滾滾落在珠江邊,鮮血染紅了一片江水,也狠狠震懾了旗人的反叛。

給了那些配合官兵剿匪的鄉紳以豐厚的獎勵,同時跟旗人紳士進行溝通,告訴他們,如果旗人不反叛,他也絕對不會壓迫旗人,讓他們約束好城裡的旗人。

讓人欣慰的是,除了已經被徹底鎮壓和斬首的兩千八旗兵外,朱敬倫招募的大部分八旗兵沒有參與反叛,而是老老實實的駐紮在各地,朱敬倫繼續給他們發軍餉,他們已經證明了他們基本的忠誠,哪怕是出於畏懼也好。

那麼現在朱敬倫覺得,可以用他們一下了,直接將八旗兵副都統富珠哩叫到廣州來,告訴他讓他帶八旗兵出征。

現在富珠哩是八旗中地位最高的軍官了,之前在他之上還有都統訥蘇肯,但是這個訥蘇肯正是這次領兵叛亂的八旗軍官,最後直接在珠江岸邊給砍頭了,而富珠哩大概是因爲在耆齡還活著的時候,帶領肇慶軍隊來攻打過廣州城,被朱敬倫的部隊狠狠的教訓過,訥蘇肯叛變的時候,聯絡他,他不但沒有參與,還嚴厲的約束手下的士兵駐紮原地,堅決不參與這次叛亂,保住了他一條命,也保住了剩餘八千八旗兵的命。

但是讓富珠哩帶兵北伐的時候,他還是提出了意見。

“只打湘軍,不打官兵!”

旗人對清廷的忠誠始終是所有族羣中最強烈的,朱敬倫不指望他們能從內心忠於自己,這不符合人性。

對於富珠哩提出的,他們不跟清廷正規軍作戰,不跟八旗兵,甚至不跟綠營兵作戰,只跟地方武裝湘軍作戰的要求,朱敬倫痛快的滿足了。

他們打湘軍就夠了。

這就是朱敬倫一直想要的政治意義,試想一下湘軍將士在爲保衛旗人的江山浴血奮戰,突然跳出一隻八旗軍隊打他們,湘軍士兵會怎麼想?

士兵怎麼想還不重要,重要的是湘軍中的軍官,多是讀書人出身的軍官,腦子裡裝著忠君報國思想的軍官怎麼想,那時候就是曾國藩恐怕都彈壓不住他們的怒氣,要是有一些軍官熱血上涌,對清廷絕望,直接給曾國藩來一個黃袍加身,那就好玩了。

朱敬倫行動很快,立刻將所有剩餘八旗軍調到新安,立刻坐船北上天京。

剛送走他們,徐榮村就從上海回來了,帶回來他想要的一些情報。

左宗棠果然已經南下,浙江太平軍餘部在李世賢的帶領下逃入福健,但是左宗棠的常捷軍緊追不捨。

太平天國戰爭打到這時候,清軍已經慢慢摸索出了一套對付太平軍的辦法,那就是打不過的時候,也不能允許這些人割據,一旦將他們打散,馬上緊追不捨,不給他們任何喘息之機,不讓他們有機會在一個地方從容休整。

清軍,主要還是湘軍、淮軍等地方部隊,堅持像狼一樣,緊追不捨,如同跗骨之蛆,哪怕打不過,也緊緊跟隨,允許太平軍流動,但不許他們駐紮,這倒是一反明末明軍鎮壓李自成他們用的辦法,當年洪承疇等人打擊李自成他們的時候,防範最嚴的是不讓他們流動。

應該說清軍技高一籌,主要還是曾國藩這些成長起來的漢人重臣技高一籌,他們當然也不能說洪承疇、孫傳庭那些人的戰略就是錯的,只能說他們面對的局面不一樣,明末因爲天災的原因,流民四起,根本就無法遏制,因此李自成他們只要流動起來,隨時都能招募到千軍萬馬,因此限制他們流動,才能殲滅他們。

而清末時期,雖然社會矛盾也積累到了爆發的程度,可社會總體的組織能力沒有喪失,並沒有大範圍的流民,鄉村基本上還是有宗族、鄉紳們控制的,如果不是太平軍利用宗教迷信,恐怕農民起義還可以延後幾十年。

不過曾國藩他們也不是對太平軍的流動毫不在意,恰恰相反,清廷通過鼓勵團練武裝,在鄉村形成了龐大的維穩力量,這些人成爲抵抗太平軍搜掠鄉村,維持地方穩定的最大力量,地方不亂,就沒有流民,太平軍就無法滾雪球一般壯大。

而他們一旦攻打不下清軍把守的堅城,後面跗骨之蛆一般追來的湘軍等軍隊,就會給他們毀滅性的打擊,太平天國後期,他們的軍隊不斷的遇到這種情況,在鄉間碰到地方武裝,無法摧毀他們,在城市遇到團練守城,無法攻下城池,身後的追兵又讓他們不敢隨意分兵,連糧食都無法籌集,在這種困境之下,即便是石達開那樣的名將,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敗逃。

可以說當清廷發動了人民羣衆起來抵抗的時候,太平軍這種因爲殺戮過甚而民心盡喪的叛軍,失敗已經是註定的結局。

當然教科書上不認爲這是發動羣衆,而是發動***的地主武裝,這一點仁者見仁了。

朱敬倫得知左宗棠如同跗骨之蛆跟隨李世賢南下之後,他立刻意識到,左宗棠的醉翁之意怕是不在酒,他百分百確信,左宗棠是衝著廣東來的。

果然,很快駐守在潮州大埔縣一帶的張寶銘發回消息,遭遇了太平軍餘部,自稱李世賢手下,要求明軍放他們入境。

朱敬倫回覆,一個太平軍士兵都不能放進來,查明身份,如果真是太平軍,給他們供給一些糧草,讓他們就守在福健邊境,阻擋左宗棠,如果是假扮的,即刻殲滅!

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七百七十三節 休斯敦大會戰 3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六百三十七節 英國的小動作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六百一十五節 大移民潮第二十八節 意外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十一節 謀城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十一節 謀城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一客卿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39節 嫌疑人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七百一十九節 十年保護期第二百九十六節 控制廣東 1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七節 應募第六百九十二節 赫德需要這場戰爭第七百三十三節 大明的應對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十五節 行動(3)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三百九十節 新的時代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二百九十九節 珠江之王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五十九節 收縮防守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五百九十五節 太平洋鐵路的命運第一戰第八百二十九節 籠罩歐洲的恐怖第五百七十一節 法國人生事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十一節 謀城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三百六十三節 常捷軍的末日第一客卿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第七十九節 短兵相接第七百七十一節 休斯敦大會戰 1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七百六十三節 大會戰序幕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十四節 行動(2)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35節 見柏貴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七百三十九節 此時打成本最低第三百三十八節 肇慶會戰 2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
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七百七十三節 休斯敦大會戰 3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六百三十七節 英國的小動作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六百一十五節 大移民潮第二十八節 意外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十一節 謀城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十一節 謀城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一客卿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39節 嫌疑人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七百一十九節 十年保護期第二百九十六節 控制廣東 1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七節 應募第六百九十二節 赫德需要這場戰爭第七百三十三節 大明的應對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十五節 行動(3)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三百九十節 新的時代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二百九十九節 珠江之王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五十九節 收縮防守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五百九十五節 太平洋鐵路的命運第一戰第八百二十九節 籠罩歐洲的恐怖第五百七十一節 法國人生事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十一節 謀城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三百六十三節 常捷軍的末日第一客卿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第七十九節 短兵相接第七百七十一節 休斯敦大會戰 1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七百六十三節 大會戰序幕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十四節 行動(2)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35節 見柏貴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七百三十九節 此時打成本最低第三百三十八節 肇慶會戰 2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爱县| 南充市| 淅川县| 彰化市| 富平县| 德江县| 桓台县| 同江市| 双辽市| 门源| 广灵县| 宁南县| 巴马| 壤塘县| 隆回县| 如皋市| 乐都县| 永新县| 长海县| 江津市| 临夏县| 百色市| 兴海县| 财经| 云和县| 靖西县| 安多县| 仪征市| 内丘县| 林芝县| 睢宁县| 喜德县| 冕宁县| 邻水| 泽库县| 沅陵县| 灵宝市| 青阳县| 蓝山县| 临泉县| 桐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