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九節 珠江之王

廣東各府縣遞解到廣州的庫銀不過一百萬兩,可現在朱敬倫手裡已經有四萬軍隊需要吃餉了,新安軍一萬人,五坑軍一萬人,這是主力部隊,月餉是每人五兩。

陳曲直從新安後招募的一萬鄉勇,還有廣州城中只會當兵的旗人,也有一萬人加入了朱敬倫的部隊,這兩萬人算新兵,月餉只要二兩銀子。

即便這樣,加上糧草以及必要的衣料等供應,一個月也得二十萬,連發了兩個月軍餉,朱敬倫的家底又有些見底了,現在還要大肆招兵,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清廷鎮壓,朱敬倫的壓力不輕。

而作爲最大財源的新安釐局,現在卻被英法兩國凍結了。

英法兩國凍結新安釐局賬目的原因是清政府賠償兩國各800萬兩軍費,這些都要從各地海關扣除,北京條約規定:

“…應於通商各關所納總數內分結,扣繳二成,以英月三個月爲一結,即行算清。自本年英十月初一日,即庚申年(咸豐十年)八月十七日,至英十二月三十一日,即庚申年(咸豐十年)十一月二十日爲第一結,如此陸續扣繳八百萬總數完結,均當隨結清交大英欽差大臣專派委員監收外,兩國彼此各應先期添派數員稽查數目清單等件,以昭慎重…”

根據中英、中法《北京條約》規定,只需要扣除兩成關稅,爲此朱敬倫犯不著跟英法兩個大流氓死磕,但是規定三個月一結算,上個月結算過一次,扣除賠款外,朱敬倫從釐局拿到了四十萬兩銀子,全部填進了兵工廠,用來製造武器裝備,已經訂購十艘輪船。

下次結算就要到三個月後了,但是現在不但要應付軍餉,還得籌措戰鬥消耗。

這讓朱敬倫一時的財政壓力很大。

所以朱敬倫才改變了過去給每個兵都發五兩銀子,希望培養士兵榮譽感的政策,給新兵只發二兩銀子,這次去肇慶晃盪了一圈的八旗兵,也漲到了三兩,並且告訴他們,只要他們學會使用火槍等武器,就給他們漲到五兩,朱敬倫是不會失信的,哪怕是對八旗兵,朱敬倫還指望著他們向愛新覺羅家族動刀子呢。

好的一面是,赤灣港已經被赫德打造成了一個超級大港口,目前在中國僅次於上海,已經遠遠的把日趨沒落的廣州甩在了後面,也將新興崛起的福州港穩穩的壓了一頭,把面積狹小侷促在一個孤島上的香港更是擠壓的茍延殘喘。

現在很多福州茶商都是把茶葉直接運到赤灣港來賣,這裡的交易所交易起來極爲方便,越來越多的船不再停泊香港,而是直接到赤灣港交易,只是對上海的競爭就有些無可奈何,這個港口的位置太優良了,幾乎是天然的轉口基地,從這裡出發到日本、朝鮮和中國北方距離相當,其他港口都好像天然只能給他當陪襯,是他外圍的衛星港一般。

儘管目前只能屈居第二,但依然活力四射,已經有棉花、布匹、糧食,在這裡都形成大宗交易聚集的情形,一旦這種聚集形成,除非發生戰爭,否則就很難打斷,因爲圍繞著這種交易聚集外圍的,是一個個商人組成的商業網絡,這種網絡不易形成,一旦形成就擁有很強的慣性和生命力。

同樣的道理,也是新安的赤灣港始終追不上上海的原因,因爲從1856年開始的戰爭,讓廣州徹底的失去了機會,早在1851年就被上海超越,繼承了廣州貿易的赤灣,想要超越上海,那就必須超越圍繞上海中外商人所建立起來的整張貿易網絡,殊爲不易。

朱敬倫只希望,能把香港徹底的壓制下去,同時吸引更多的福州和廈門的商人來赤灣轉口,只要能集合廣東和福健兩個茶葉出口大省的貿易潛力,哪怕依然比不過上海,至少能跟上海平分秋色。

那樣朱敬倫就能收到整個中國一半的關稅,但這個想法很快就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赫德趕來廣州,告訴朱敬倫,清政府要求赤灣的關稅必須由上海稅務司統一覈算,遞解到北京去。奕欣的總理衙門已經任命了英國人李泰國爲中國海關的總稅務司,負責組建天津和潮州的海關,同時管理中國一切海關事務。

北京終於對廣東有所表示了。

朱敬倫心中明白這恐怕是奕欣的試探,這時候奕欣應該已經政變成功,跟慈禧小寡婦聯合把持了朝政。

朱敬倫對赫德道:“我的朋友,請您如實的告訴我,北京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

已經到了十一月中旬,農曆十月十八,朱敬倫記得辛酉政變是農曆十月一日發生的,也就是說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朱敬倫還沒有收到消息,可是洋人在香港,有海船聯絡的話,他們的公使很容易就能從北京把消息發回來。

而這些赫德也許會知情,只要港英政府相信他的話。

赫德猶豫了一番問道:“我的朋友,有一件事也請您如實的告訴我,如果貴國的京師發生了政局上的變化,您會是什麼立場?”

朱敬倫心中暗想,辛酉政變果然如期發生了,肅順那羣人根本就成不了事,肅順的觀念或許很開放,但是他的手段太低劣了,一味的將奕欣等實力派排斥在外,跟後來的康有爲等人沒什麼區別,真以爲手裡只要抓住了皇權,就能在這個國家做出改變了?真是異想天開。

更何況這其中還夾著一個野心勃勃的小寡婦,那小寡婦的國際政治理念雖然落後,但是玩權術還是很有一套的,別以爲一個女人,光憑藉是皇帝的生母,就真的能把朝政把持住,歷史上這樣的女人多了,張居正時代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李隆基時代的韋皇后,不都是擁有天時地利的人物,可誰把持朝政了。

慈禧小寡婦就能,她以皇帝生母的名義,向肅順要求垂簾聽政的時候,肅順拒絕了,肅順的政治生涯也就畫上了句號,鬼子六奕欣面見慈禧,什麼都答應了,所以鬼子六成功了,但笑到最後的還是這個小寡婦,人家一輩子不但用各種政治手段,先後把跟自己合作的鬼子六,以及後來的權臣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都收拾的服服帖帖,這憑的絕對是真本事。

不過現在小寡婦還很低調,正在積蓄力量,名面上是緊緊依靠奕欣的,所以目前給自己出招的只能是這個奕欣,他想用廣東的關稅問題,來試探一下朱敬倫。

敢試探自己,那就狠狠的回擊,第一次就將他伸向自己口袋裡的爪子打斷,以後也就不敢隨便伸爪子了。

朱敬倫回答:“那要看符不符合我們廣東的利益了,您應該清楚,我現在事實上已經掌握了廣東的政權,我得爲全體廣東人民負責?!?

赫德又問道:“如果貴國朝廷做出對廣東地方不利的決定的時候,我能知道您最激烈的應對手段是什麼嗎?”

赫德這絕對不是替自己在問,朱敬倫明白他這次來不止是談關稅的問題,恐怕他這次來代表的是英國政府的試探。

儘管跟北京朝廷簽訂了條約,但是英國人並不滿意,早在談判的時候,他們就對朝廷不滿意,主要集中在對咸豐的不滿上,當時談判完成後,英法兩國一起表示將支持奕欣當政,就是希望清政府能有所改變,可是潮州反入城的情況,讓他們明白,這個國家的政府是很難改變的,爲了進廣州城,他們用了二十年時間,爲了在福州做生意,他們用了十年時間,那麼要跟這個國家進入正常的交流,他們需要用多久?

英國人不想再等一個十年二十年了,所以他們在考慮,歷史上他們甚至派巴夏禮和海軍司令跑到了太平天國的地盤,跟太平天國商議平分中國的建議,也許是試探,但未必沒有這個想法,如果能在中國找到一些像印度土邦那樣的分裂勢力,他們就可以通過外交手段,合縱連橫,最後把所有的勢力都吞併進來。

可惜中國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地方督撫可不是印度的土邦王公,而是皇帝的奴才,在加上兩次鴉片戰爭讓他們明白,這個國家的人民可沒有印度人那麼容易屈服,光一個廣州,就讓他們始終無法踏進鄉村的領地,只能龜縮在城市內,而廣州這樣的城市,在中國每個省都有一個,他們完全不可能一個一個去征服,除非他們能找到代理人。

顯然朱敬倫展現出來的實力,讓他們開始考慮朱敬倫了。

一想到英國人竟然將自己當成了可以培養的代理人,朱敬倫心中升起一股古怪的感覺,如果真是這樣,自己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抱一下大英帝國這根粗腿?

英國人找洪秀全的時候,那傢伙是怎麼回答的來著,“我爭中國,意欲全圖;,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後,引鬼入邦”。

洪大教主這句話還是很有魄力的,但卻葬送了太平天國的前途,當時太平天國其實已經岌岌可危,安慶剛剛失守,南京已經成了一座孤城,應該說如果能夠得到英國人的幫助,藉助英國軍艦讓他們可以暫時控制江南,喘息之後未必不能南北割據。

可這種魄力,這種氣節,往往得到的結果不那麼光明。

朱敬倫雖然不可能做漢奸,但卻不會傻到把洋人推向清廷那一邊。

他笑道:“我會採取任何能採取的手段。包括軍事手段!”

赫德點點頭:“那您會如何與英國,與西方國家交往呢?”

朱敬倫笑道:“在平等的條件下,我本人一向是非常樂意與西方各國進行貿易的,事實上我是一個堅定的自由貿易主義者。”

朱敬倫這就有些鬼扯了,他本質上是一個貿易保護主義者,但在英國人在向全世界推銷自由貿易理論的時代,你不裝成傻子歡迎,那就會被打成不文明者進行聲討,僞裝一下自由貿易的擁躉如果能換來第一強國的支持,傻子纔不做呢。

但英國人哪裡有那麼好騙,你不給點真正的甜頭,他們纔不會放心呢。

赫德馬上就要實際利益了:“您能舉各實際的例子嗎?比如在開放港口上。”

朱敬倫道:“我非常樂意開放新會這樣的茶港,如果你們能保證不干涉我們自主權力的話,我想整條珠江都應該是開放的,在每一個沿江的縣,開放一個通商的口岸。”

赫德點了點頭,顯然他對這份大禮是滿意的,他知道朱敬倫說出來的這些承諾,是有能力兌現的,因爲他所說的地方,正是在他實際控制之下的,而沒有信口雌黃,這點上,朱敬倫一向跟滿清的官員大相徑庭,讓洋人讚許有加。

但還沒完,朱敬倫突然站起來走到赫德跟前,對他說了一句讓他怦然心跳的話:

“我的朋友。如果我們開放了這些口岸,我希望還是由您來管理,按照新安釐局的模式,整條江都應該讓你來管理。”

赫德不能不心動,他管理著一個赤灣港,就已經在洋人中獲得了極高的名譽,他管理的新安釐局,早即已經有東方第一海關的美譽,連倫敦的一些大報紙都已經派人採訪過他了,他相信他的名字,已經進入了英國王室的視線。

但這只是一個新安釐局,管理著中國境內一個港口而已,如果能讓他管理整條珠江上的口岸,那又會怎麼樣?他彷彿已經看到那些在中國取得無數利益的英國商人,在高呼他爲珠江之王的情景了。

但是赫德太瞭解朱敬倫了,他的腿還是朱敬倫炸斷的呢,他知道這個人有一種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瘋狂,哪怕這目的是以他的生命爲代價也在所不惜,給他這麼一份大禮,絕對不是沒有條件的。

他嚥了口不自然分泌的唾液,調整了一下情緒,然後認真詢問道:

“我的朋友,您能委託我管理珠江,對此我感到萬分的榮耀,那麼我能知道您對我的期許嗎?”

朱敬倫笑道:“要說期許嗎,我希望您能讓整條珠江上的口岸,都能達到赤灣港的管理水平。但是這是一條很虛的目標。我現在就要你立刻扣下新安釐局的所有關稅,這些都是屬於廣東人民的財富,他應該用在廣東的建設上來,您能做到的對吧!”

赫德道:“如您所願!”

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五百九十三節 專利法的頒佈第九十三節 僞軍守的碉堡更好打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六百三十七節 英國的小動作第五百七十六節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三百零二節 奕欣的應對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七節 應募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蔬\動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七百八十八節 吞併滿清的基礎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七百一十九節 十年保護期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39節 嫌疑人第四百二十九節 一起承擔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二十三節 墨琴第一客卿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七百三十一節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第一百三十節 炮轟美艦第八十節 練兵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五十五節 圍三闕一第六百零九節 制衡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一客卿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三百八十二節 既得利益者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七十四節 想要改變種姓嗎第三百七十五節 控制大局第八百三十節 參觀日本繅絲廠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四百二十一節 大魚上鉤第六百三十一節 深化改革 2第五百五十三節 軍火買賣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四百三十三節 官辦企業改革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四百二十三節 北歐之行第一百三十四節 赫德要權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
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五百九十三節 專利法的頒佈第九十三節 僞軍守的碉堡更好打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六百三十七節 英國的小動作第五百七十六節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三百零二節 奕欣的應對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七節 應募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蔬\動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七百八十八節 吞併滿清的基礎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七百一十九節 十年保護期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39節 嫌疑人第四百二十九節 一起承擔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二十三節 墨琴第一客卿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七百三十一節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第一百三十節 炮轟美艦第八十節 練兵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五十五節 圍三闕一第六百零九節 制衡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一客卿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三百八十二節 既得利益者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七十四節 想要改變種姓嗎第三百七十五節 控制大局第八百三十節 參觀日本繅絲廠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四百二十一節 大魚上鉤第六百三十一節 深化改革 2第五百五十三節 軍火買賣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四百三十三節 官辦企業改革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四百二十三節 北歐之行第一百三十四節 赫德要權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建平县| 新田县| 乌苏市| 邵阳市| 肥西县| 青州市| 邵武市| 洪江市| 巨野县| 如皋市| 祁门县| 襄汾县| 东乡县| 体育| 芷江| 施甸县| 五指山市| 崇左市| 太和县| 嘉定区| 都匀市| 娱乐| 和硕县| 自贡市| 阿巴嘎旗| 静安区| 白河县| 汤阴县| 秦皇岛市| 道孚县| 华安县| 镇远县| 呼伦贝尔市| 广平县| 肇庆市| 西充县| 漯河市| 大厂| 涪陵区|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