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七十五節 控制大局

張千山被朱敬倫趕到廣西之後,他又通過招降納叛,很短時間又拉起了一隻烏合之衆。

後來負責進兵廣西的正是侯進,倆人如何勾搭在一起的,赫德也說不清楚。

只是在朱敬倫遇刺的消息傳開後,一時間人心惶惶,主要是官場上人心不定。

陳芝廷完全控制不住局面,清軍那邊也有一些動作,左宗棠不會放過這種機會,在江西和浙江兩面壓迫福健。甚至在跟南雄相隔的南安府部署重兵,讓大明官府疲於應對,感覺到兵力嚴重不足。

最要命的是謠言滿天飛,有人傳言朱敬倫已經死了。

陳芝廷的執政經驗尚淺,他到處壓制謠言,卻不知道謠言這東西根本就打壓不住,越是打壓反而傳的越厲害。

最關鍵的是陳芝廷人望不足,沒有朱敬倫在背後鼎力支持,他根本就得不到方山、侯進這些元老的支持。

方山在其中表現的十分明智,當謠言傳開之後,他第一時間請示陳芝廷,藉口福健方面壓力太大,軍心有不穩的跡象,他請求去福健坐鎮,然後將自己從廣州的亂局中摘了出來,同時將一個混亂的局面完全甩給了陳芝廷。

這其中有沒有險惡的用心,朱敬倫一點都不懷疑,政治鬥爭哪朝哪代都有,他並不意外,也不試圖壓制,不過方山這個算命先生還是太狠了一點,這是把陳芝廷架在火上烤。

大規模的判斷倒不至於,朱敬倫在廣東的施政,雖然無法得到士紳階層的絕對支持,但他們主要是出於心結,出於一種忠君思想,而不是對朱敬倫的施政不滿,因此內部沒有醞釀叛亂的種子,廣東經濟也相對穩定,也不至於造成地方叛亂。

朱敬倫始終沒有打破就有的鄉村秩序,在宗法體系之下,叛亂是很難的,除非遇到天災,或者洪秀全這種程度的煽動,否則很難有叛亂髮生,之前的大洪國起義、土客械鬥,也早就將壓力釋放的差不多了,朱敬倫在全省範圍的剿匪,也間接的幫助宗法社會回到了穩定。

這就是朱敬倫敢於出國的原因,他可不是個二愣子,敢於將這麼大的一份基業放著不管就去初訪。

但他沒想到最不穩的反倒是他一手打造的政府,尤其是高層,出現了一些他意想不到的情況。

總之張千山不知道怎麼的跟侯進勾搭在了一起,然後張千山給慌亂中的陳芝廷寫了一封信,告訴他說,自己的女兒,朱敬倫的小妾,已經懷了朱敬倫的種,他希望陳芝廷忠於朱家,如果肚子裡的孩子是男孩,他要陳芝廷保這個孩子登基。

陳芝廷此時的表現雖然讓朱敬倫覺得不滿,但是心中卻很欣慰,因爲陳芝廷答應了張千山的要求,接著張千山徑直從廣西回軍,他帶兵上萬進入了廣州,顯然他將陳芝廷忽悠住了。

張千山帶兵進廣州之後,很快侯進也以穩定廣東的藉口,帶大洪軍和保客團的士兵回到了廣州,倆人聯手把持了廣州的政務。

之後廣州就不由陳芝廷說了算了,他們藉口維持穩定爲由,大肆清除異己,讓陳芝廷安排他們選定的官員上位,將一些跟他們關係不好,或者他們看不上眼,再或者不肯投靠他們的官員罷官甚至關進了大牢。

赫德告訴朱敬倫,倆人甚至要求赫德,將各種稅收直接交給他們,赫德在中國待久了,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他懂,很聰明的將官庫交給了倆人。這次他能夠逃出廣州城,打的藉口就是一筆洋款在九龍即將到賬,他需要趕來接收,倆人不懂海關運行模式,就放一直表現老實的赫德出城了。

“殺人了沒有?”

一切跡象都再向政變發展,朱敬倫想知道局勢到了哪一步,如果到了殺人的程度,那就沒法挽回了。

赫德搖了搖頭:“那倒還沒有。被罷官的,最多關起來。他們現在打著守住朱家江山的旗號,還不敢殺人。”

朱敬倫點點頭,只要沒殺人,事情就有轉圜的餘地。

“電報已經通到福州了吧?給福州發信,讓黑狗帶五坑軍秘密回援。”

電報都在海關手裡,因爲懂得電報的,目前也就是海關培訓出來的電報員,因此能夠保證隱秘。

但朱敬倫想了想還是否定了:“算了。一封電報他未必會信,也未必敢信。加上方山在哪裡,更是多疑。發報讓福州海關幫忙徵集船隻吧,有多少徵集多少。我寫封密信,讓人送到福州去,到時候讓他們坐船儘快趕來。”

朱敬倫深思後糾正了決定,這應該是最快的應對措施,不會耽誤多少時間。

至於赫德:“羅伯特,你現在回廣州去。我相信陳芝廷,你可以秘密將我回來的消息告訴他,讓他不要輕舉妄動,保住自己要緊。然後你等消息吧,我回廣州之前,會通知你,到時候你只需要幫我把我老丈人和侯進拖住就好。”

朱敬倫舉重若輕的佈局,讓赫德充滿了信心,他相信朱敬倫有能力將這場可能的政變,消匿於無形之中。

當朱敬倫的貼身機要秘書黃三公帶著朱敬倫的迷信,在五天之後趕到福州之後,黑狗和方山第一時間就趕到了九龍。

方山一副欣喜若狂的樣子跪倒在朱敬倫面前,表示朱敬倫在不回來可就要出大事了。

當然要出大事,這傢伙跑到福健,跟黑狗待在一起,未必沒有張千山拉攏侯進的意思,一旦朱敬倫出事,他們聯合起來就能割據一方。

但反過來說,方山趕到福健坐鎮,也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他能在這個時候聯合黑狗,穩定住福健的局勢,這怎麼說都是大功一件,跟左宗棠鬥法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但同時他的處事能力,也讓朱敬倫都感慨,因爲他幾乎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一旦大明崩盤,他可以割據福建,如果朱敬倫沒事,他依然是大功一件,而且他沒有捲進廣州的旋窩得以明哲保身,無論如何他都不會輸。

這纔是高明的手段,果然政客就得是善於玩弄人心的,算命先生在這一點上,有天然的優勢。

黑狗也是跪倒請罪,他拿出來一大批信件,是左宗棠寫給他的,拉攏他的,而且在方山趕去福健之前,左宗棠已經派出了三波使者來遊說黑狗,三波人的人頭全都被黑狗掛在了他的軍營門口。

他早就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現在把這些信件全都交給朱敬倫,說他有罪。

朱敬倫很早就察覺到黑狗打算愚忠於他,這是一個智力並不高的人,但智力不高的人,未必沒有智慧,他能成爲疍民中的一個幫會龍頭,可不光是靠著講義氣,他對大局有一種天然的敏銳,比如當初他就是第一個積極相應朱敬倫策反的龍頭,這就是小人物的智慧,他們知道自己成不了事,所以願意將自己的前途牢牢固定在他們認爲能成事的大人物身上。

“你何罪之有,快快起身!”

朱敬倫親自將黑狗扶起來。

又詢問了一下情況,黑狗表示他走的時候,五坑軍已經在裝船,福州也是一個商港,來往船隻衆多,尤其是運茶葉的飛剪船很多,但是也不可能把整隻軍隊一次性運來,大概能運輸一個旅。

對朱敬倫來說,一個旅已經夠了,如果他不能用自己的威望穩定大局,來一個軍也是白給,因爲一場內戰的話,就得是全軍行動。

但他不相信他的軍隊會背叛他,他的軍隊可不是湘軍那種軍閥部隊,可不是隻聽一個人的封建軍隊,軍隊中實行的是正規的財務制度,發軍餉的是正規的財務部,軍官提升有人事部,後勤補給有後勤部,這些部門都是獨立的文職部門,根本不受軍事主官的指揮,因此士兵不存在依附於軍官,軍官不存在依附於主官的情況,沒有依附那麼憑什麼跟隨主官造反。

當然這也只是相對的,如果朱敬倫真的死了,造反還是會的,因爲他們那時候是在尋找新的秩序。

可朱敬倫沒死,他們依附於軍官叛亂的理由就不成立,他們很可能只是受到主官的矇蔽,侯進和張千山至今打的是保朱家江山這一點就能看到,他們自己的威望不足以讓他們得到擁護。

所以朱敬倫打算是突然回城,然後振臂一呼,直接控制大局,這一個旅的士兵,是回去震懾宵小和以防萬一的,只會用來把手城門和控制要道和機要部門,而不是準備直接回去戰鬥的。

幾天之後飛剪船就來到了九龍港,朱敬倫的電報發到了廣州,赫德依計行事,藉口自己的壽辰,邀請侯進和張千山赴宴。

而朱敬倫的座艦趕到廣州城下的時候,他們的酒宴還沒有散去。

城門戒嚴,朱敬倫下船,只有一船士兵,但他們打起了朱字旗,簇擁著朱敬倫向城門趕去。

城門守軍喝止下才停下腳步,朱敬倫單獨走上前,他覺得他此時就跟拿破崙當年一樣,相信他的士兵不會向他們的皇帝開槍。

兩個士兵保護他,走到城門下,衝著城頭喊話:

“你們的頭是誰?叫他來見我,我是你們的皇帝,我回來了!”

不用等見軍官,士兵們看仔細後,立馬就高呼起來:“是皇上,皇上回來了,快開城門,皇上回來了!”

能夠聽到城牆上的歡呼聲,朱敬倫笑了。

幸好城牆上是新安第二軍,大多是新安縣的子弟,朱敬倫長期在新安當官,這些子弟當兵前很多都見過朱敬倫。

如果是張千山從廣西收集的烏合之衆守衛這裡,朱敬倫還得遇到不小的麻煩。

當然也是因爲得知了守城的是自己的親信部隊,他纔敢這麼走進城門,不然的他,他不會採取這種方式,倒不是怕死,城上的步槍甚至大炮都未必殺的了他,關鍵是打草驚蛇,局面就不好控制了。

哪裡會像現在這裡,直接進城,裡面見過軍官,宣佈從此時起,沒有他的命令,軍隊不用聽任何人調遣,包括侯進這個大統領。

然後傳令下去,城內最有戰鬥力的部隊,新安第二軍就立刻向城門彙集,很快就佔領了城南一帶的要地。

而登陸的五坑軍則已經趕赴粵海關衙門,去抓捕侯進和張千山了。

抓捕倆人的過程中,險些發生了衝突,因爲張千山有一個毛病,護衛從不離身。

一個旅的五坑軍包圍了粵海關衙門,張千山立馬就酒醒了,弄清楚情況後,尤其是得知朱敬倫活著回來了,他就知道他的企圖失敗了,他的所有謀劃都是建立在朱敬倫被刺殺的基礎上的,否則他很清楚根本就動不了朱敬倫的基業。

現在朱敬倫回來了,他知道,不管是打還是什麼,他沒有半點機會,於是笑呵呵的跟五坑軍的軍官解釋,他也在等著女婿回來了。

他不但沒有反抗,還給他的部下下令,讓他們立刻撤出城去。

希望能以配合,換取朱敬倫的原諒。

但是朱敬倫似乎沒有原諒他們的打算。

衛兵將侯進和張千山押在朱敬倫面前,將他們的頭按在地上。

“我的岳父大人,和我的好兄弟!我該怎麼處理你們呢?”

張千山頭被按在地上,大聲喊冤:“誤會啊誤會,皇上你誤會我了,咱可是姻親。”

侯進則不說話,乖乖的跪在地上,頭觸著地面,顯然他內心有愧,而又沒有張千山臉皮厚,還抹不開臉喊冤。

朱敬倫擺擺手:“先關起來吧。不是關大牢裡,關他們家裡看起來。”

一場可能發生的政變,很快就被扼殺,張千山的烏合之衆被調往東較場,由五坑軍和新安第二軍的士兵負責盯防,城裡老百姓的生活幾乎沒受到什麼影響。

但事情還遠沒有結束,朱敬倫先將被張千山和侯進罷免和關押起來的官員們都放出來,然後讓他們各歸原位,那些投靠了侯進和張千山的官員要如何處置,這還得費一番思量。

朱敬倫不打算血腥清算,因爲這畢竟不是一場真正的叛亂。

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六百九十二節 赫德需要這場戰爭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十六節 行動(4)第五百七十節 大危機和北伐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七十一節 敵國外患者第三百四十二節 誰來準備黃袍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六十節 中間人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六百一十六節 沙俄在南下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二十五節 大紅包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三百三十八節 肇慶會戰 2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三百三十四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2第二十一節 取信(5)第八節 面試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三百七十五節 控制大局第四百零二節 皇帝的鴨子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七百三十三節 大明的應對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八十節 練兵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六百三十八節 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七十五節 僱傭兵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六百九十二節 赫德需要這場戰爭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十一節 謀城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四百四十五節 日本的事情咱也管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
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六百九十二節 赫德需要這場戰爭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十六節 行動(4)第五百七十節 大危機和北伐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七十一節 敵國外患者第三百四十二節 誰來準備黃袍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六十節 中間人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六百一十六節 沙俄在南下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二十五節 大紅包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三百三十八節 肇慶會戰 2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三百三十四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2第二十一節 取信(5)第八節 面試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三百七十五節 控制大局第四百零二節 皇帝的鴨子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七百三十三節 大明的應對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八十節 練兵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六百三十八節 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七十五節 僱傭兵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六百九十二節 赫德需要這場戰爭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十一節 謀城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四百四十五節 日本的事情咱也管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贤区| 许昌市| 巫溪县| 乌拉特中旗| 古浪县| 裕民县| 东乡| 乌鲁木齐市| 晋州市| 乐东| 民丰县| 长武县| 营山县| 舟山市| 乃东县| 河东区| 曲靖市| 信丰县| 灯塔市| 无锡市| 宜川县| 潮安县| 新乡县| 河西区| 鄂州市| 友谊县| 广元市| 嘉兴市| 文登市| 贵港市| 出国| 四子王旗| 碌曲县| 隆尧县| 砀山县| 东阳市| 尤溪县| 海南省| 吴旗县| 湛江市| 龙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