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

明軍海軍在搜索法國海軍,法國海軍也在搜索明軍海軍,這不是騎士的戰鬥,因此都不可能真的在某一地等待對方,都想提前發現對方,然後佔據有利位置,提前排好有利陣形,這對海戰至關重要,英國海軍歷史上多次擊敗法國海軍,並不總是因爲英國海軍實力更強,很多時候都是英軍更善於利用這種有利因素,甚至因此而以少勝多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而雙方搜索戰的範圍,基本上都在峴港和海防之間,因爲法軍知道明軍肯定以海防爲基地,而明軍則知道,法軍肯定在峴港,在抓住對方主力之前,雙方都不會遠離基地的。

大海茫茫,海浪濤濤,雖然很可能擦身而過,也未必能發現對方。因此這種互相搜索和試探的暗戰緊張的進行著。

大明海軍壓力很大,他們一旦戰敗,就意味著大明萬里海疆會暴露在法軍面前,事實上法國海軍可能更緊張,他們橫渡萬里重洋來到東方作戰,一旦海戰失利,數十萬法國陸軍就將成爲孤軍,斷絕跟本土的聯繫。

大明海軍不過是防衛海疆的盾牌,而法國海軍則是殖民地跟本土的紐帶,盾牌失去了,還有利劍,紐帶斷了,可就失去了根基。

雙方都很謹慎的情況下,都只是派少數巡洋艦不斷的來回巡視,以期抓住對方弱點,給予致命一擊,徹底控制海權。可目前爲止,雙方都不敢輕易讓主力艦隊遠離基地,巡洋艦已經多次發現對方,小型艦隊交火過數次,要麼是大明攔截法軍孤艦,要麼是法軍圍攻大明孤艦,目前爲止雙方還沒有擊沉記錄,都讓對方的小編隊或者孤艦逃走了。

但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誰都清楚,隨著大明陸軍南下,一旦逼近峴港,大明海軍不可能不爲所動,配合陸軍也好,藉助陸軍的火力也罷,肯定也會一起進攻峴港,到時候法國海軍只能被動決戰。

歷史上,日俄戰爭期間的態勢,大致也是海陸配合攻打俄國控制旅順要素,日本海軍強於俄國太平洋艦隊,俄國海軍一直避戰,日本海軍將他們避入旅順,然後跟陸軍聯合才攻佔了旅順,甚至可以說,主要是陸軍消滅了俄國艦隊,海軍的作用只是將俄國艦隊封鎖在海港裡。

不一樣的是,大明海軍對法國海軍並不佔優勢,甚至還處在劣勢,因此大明不可能像日本海軍那樣,將法國海軍封鎖起立,那就更要靠陸軍了。

海軍可能不這麼想,但大勢如此,他們只能小心翼翼,只想找機會吃掉對方小股艦隊,可對方一直都不給機會,讓他們空有雄心壯志,卻無用武之地。兵部也要求海軍不得犯險,要求他們暫時不要與法國海軍決戰,等待陸軍南下。

但陸軍這段時間陸軍一直休整,六七月份強攻海防已經是勉爲其難了,因爲11月到4月份是越南的雨季,大半都是陰雨天,這種天氣下作戰,是不得已而爲之。

在這種情況下作戰,戰鬥本身艱難尚且不說,疾病更是要命。所以陸軍要求休整,等待旱季到來。

海軍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爲既然明軍都不適應越南的雨季,法軍肯定更不適應,此時進攻對大明有利。陸軍表示,如果在交通情況對等的情況下,確實如此。但法軍有鐵路支援,大明卻只能依靠越南民夫搬運軍火,在雨季明軍是處於絕對劣勢的。除非海軍能奪取制海權,從海路運送補給,否則民夫對鐵路,打不下去。

顯然雙方意見不一致,而且還有互相推脫的嫌疑。

兵部的文官是主張暫緩進攻的,他們跟陸軍態度一致。尤其是兵部尚書梅啓照,按照傳統說法,他是一個熟讀兵書的戰略家,但也只能是戰略家,因爲從兵書中他只能讀到“略”,讀到大概的思想和觀念,卻不可能掌握實戰經驗的“術”,但他說的也不無道理。

之前在海防,冒雨也要與法軍決戰,梅啓照認爲,那是因爲越北地近大明,深入越南地界尚淺,孫子兵法中九地之一的“輕地”,輕敵不可久留,因爲距離本國過近,士兵容易回家,所以戰心不固。

因此當時海防戰役的時候,兵部主張速戰速決。而陸軍軍官們則有其他想法,最簡單的想法是,剛剛向法國宣戰,需要打一個勝仗,算是急於求戰的心態。

海防戰役之後,整個越南中北部,直到順化,都在明軍和越南朝廷的控制下,而且已經深入越南境內,梅啓照認爲這裡是重地,孫子曰,“重地則掠”,進入重地,就要重視掠奪糧食,這樣纔有可能持久作戰下去。

但中北部的越南朝廷機構完本的保存了下來,不管是過去的法國,還是現在的大明,都可以藉助越南政府組織籌措糧草,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掠奪也能長久作戰下去。

孫子兵法認爲,越深入敵國腹地,我軍軍心就越堅固,敵人就不易戰勝我們。在敵國豐饒地區掠取糧草,部隊給養就有了保障。要注意休整部隊,不要使其過於疲勞,保持土氣,養精蓄銳。

所以在糧草問題有保證,而軍火給養無法保證的情況下,兵部認爲應該等待有利時機,不能急於求戰。

因此海防戰役之後,陸軍就一直休整,一休整就休了三個多月,直到11月,纔開始展開行動。但這時候,也不過是越北明軍南下,南方的明軍則依然跟法軍對峙於順化,並沒有進攻。因爲越南南方的雨季,還要持續兩個月,11月,12月,依然是多雨季節。

在南方作戰最好的時節,還是12月以後。

就算休整也不能閒著,幾十萬大軍呢,一旦閒著就容易出問題。人還是要動起來的,一旦不動,不管心理狀態如何,身體也容易生病。

所以在休整期間,除了簡單的常規訓練外,大明皇帝指示軍隊,全力配合越南官府安定地方,需要剿匪的情況下,應該積極配合剿匪。法軍進入越南中部地區鎮壓鄉紳起義,所過之處雖然不能說寸草不留,但也殺了不少人,對地方秩序的擾亂相當大。他們一撤走,秩序更沒有了,到處都是土匪、流民。不能儘快鎮壓這些流民和土匪武裝,當地就不可能安定,不安定明軍就不可能有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

還要求部隊,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要幫助越南百姓做點農活,減輕他們的勞作辛苦,還說明軍的糧草供應,全靠越南老百姓,幫越南百姓做農活,也是保障軍隊的口糧。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大明軍隊在駐紮地,輪換著幫越南人幹活,向越南人展示了一下什麼是真正的王師,或者說是子弟兵的風格。

顯然這是朱敬倫試圖搞好軍民關係的手段,效果還算不錯,大明軍隊是正規軍,軍紀向來不錯,中國人又比較服從,只要軍紀沒有敗壞,軍法始終如一的執行,湘軍那種靠權謀維持的軍隊身上的土匪習氣一般不會出現。

從這一點上來講,高度服從的東方軍隊,比西方軍隊其實能做的更好,歷史上,八國聯軍進入北亰城,軍紀最好的恰恰就是日本軍隊。

當然這不是因爲日本人對中國人友好,否則不會發生幾年前的旅順大屠殺,而是日本人想要在列強面前好好表現一下,所以格外注意形象。

可其他軍隊也是要臉的,他們就無法約束住自己的行爲,哪怕到了21世紀,在日本的美國軍事基地裡的美軍,還要時不時的調戲一下日本女學生,不是美軍沒有嚴格的軍法制度,實在是牛仔們的天性使然。

大明軍隊有意在越南軍民面前展示形象的情況下,那是真的能做出子弟兵行爲的,沒事給寡婦挑挑水這樣的事情,那是搶著做。給當地百姓插秧,收割,這些工作,作爲大多數都是農民子弟出身的明軍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明軍南下順化的時候,是三四月份,正好是一個收穫季節,但當時跟法軍作戰,沒有趕上幫忙,插秧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幫幫忙了。當時他們還是以越南王師的身份行動,等到這茬水道收割的時候,就已經變成了明軍。

隨著越南當地收穫了兩季糧食之後,明軍的糧食供應情況大大改善,而且明軍還在越南推廣了稻田養鴨的模式,還收穫了一批肉食。軍隊以真金白銀買下,不但改善自己的供給,還讓當地老百姓對明軍的好感度更高了。

糧食豐收之後,越南南方也進入了旱季,持續的豔陽天雖然很熱,但卻是越南最涼爽的時節,相當於越南冬季,正是秋高馬正肥,正適合秣馬厲兵的好時節。海防戰役後南下的援軍也從越北抵達,順化一帶的明軍兵力達到了三十萬。

一切準備就緒,皇帝一聲令下,順化戰役打響了。

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一百零三節 千年宗族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六百三十八節 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第七百七十八節 一樣的甲午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一戰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三百節 歸程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七百一十三節 湄公河三角洲之謀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第四百四十三節 巨頭之間的戰爭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六百六十節 大明財閥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顧問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八節 面試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七百七十九節 昏君混臣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九節 翻譯官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二十一節 取信(5)第四百零四節 迎娶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四百三十六節 身股制改革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五百六十四節 教育改革 1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
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一百零三節 千年宗族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六百三十八節 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第七百七十八節 一樣的甲午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一戰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三百節 歸程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七百一十三節 湄公河三角洲之謀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第四百四十三節 巨頭之間的戰爭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六百六十節 大明財閥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顧問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八節 面試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七百七十九節 昏君混臣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九節 翻譯官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二十一節 取信(5)第四百零四節 迎娶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四百三十六節 身股制改革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五百六十四節 教育改革 1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谢通门县| 绥棱县| 谢通门县| 额尔古纳市| 贺州市| 娱乐| 河津市| 罗田县| 南康市| 安化县| 即墨市| 衡水市| 高阳县| 鹤峰县| 江西省| 六安市| 闻喜县| 黔西县| 北海市| 邵武市| 榆树市| 玛曲县| 津市市| 民权县| 闵行区| 黔西县| 阿尔山市| 达拉特旗| 兴义市| 宣武区| 长葛市| 芒康县| 辽阳市| 普定县| 邢台市| 焦作市| 湘阴县| 松潘县| 靖州| 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