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八節 一樣的甲午

如今已是十一月,大明軍隊陸續從美國撤軍,幾乎一刻都不耽擱。

就在今年三月,日本發動了甲午戰爭。

開戰的原因,跟歷史上別無二致,朝鮮東學黨起義,朝鮮向清政府請求援助,然後日本公使向滿清外交官表示,滿清應該出兵幫助朝鮮平亂,滿清以爲日本不會反對,於是出兵,結果日本以1882年跟滿清簽訂的條約,同時出兵。

擔心引起日本軍隊長期停留朝鮮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引起歷史上明朝與日本那樣的戰爭,在清政府的勸說下,朝鮮政府迅速答應了起義的東學黨的條件,東學黨起義慢慢平息。

清政府決定撤兵,同時以此要求日本同時撤軍,但此時日本非但不撤軍,反而增加了兵力。

之後兩國開始外交扯皮,應該說清政府此時的外交政策是得當的,李鴻章等穩健派避免戰爭的態度其實是可取的,而李鴻章也確實取得了一系列的外交成果,以英國、俄國爲主的相關列強都向日本表示了譴責,清政府在外交上是有優勢的。

但日本此時顧及不到外交,於1894年7月,日本軍隊突襲漢城王宮,挾持朝鮮國王李熙,至於日本突然的激進態度,歷史上有多種解釋,有日本政府授意駐朝外交官挑起戰爭的說法,有軍部擅自發動的說法,都很有道理,以其現象來看,軍部自行其是的說法與後來的九一八事變非常相像,總之至少在直接佔領朝鮮王宮這種事情上,不像是伊藤博文等老道的政客能做出來的,軍隊中的愣頭青做這種事倒是很正常。

日本佔領朝鮮王宮之後,解散了朝鮮的親華政府,扶植大院君李昰應上臺攝政。日本控制的朝鮮親日政府宣佈斷絕與清朝的關係,委託日軍驅逐駐朝清軍,日軍與清軍在朝鮮的關係變得緊張起來。

此時由於日本佔領朝鮮王宮,滿勤文武十分震驚,分爲主戰和主和兩派,而且慢慢主戰派佔了優勢。

所以清政府也相應增兵,開始給日本施壓。

當時清軍主力已經撤退到了牙山,準備度過鴨綠江歸國,日本的持續增兵,讓清政府決定增兵,於是向靠近鴨綠江的大東溝一帶海運陸軍。

李鴻章派遣濟遠號巡洋艦護送第一批淮軍士兵奔赴大東溝,陸軍已經登陸,這時候遭遇日本浪速號爲首的巡洋艦隊,雙方之間爆發衝突,互相炮擊,是爲豐島海戰,濟遠號巡洋艦不敵,開始撤離。

這場衝突中日雙方歷史上都說不清楚,日本人說是清軍軍艦率先用魚雷襲擊了他們,清政府則聲稱是日軍先炮擊清軍軍艦,不過根據現實判斷,北洋水師這羣爺們未必有膽子在兵力弱勢的情況下,率先襲擊日本艦隊。

衝突了一番後,北洋水師的護航艦隊逃跑,日本巡洋艦隊追擊,結果就遇上了清軍第二波運兵船,也就是高升號。

浪速號巡洋艦的艦長是東鄉平八郎,圍繞高升號,他做了一個名局,即打沉了這艘英國船,還讓英國都說不出來。首先他派人登上這艘船,要求俘虜他們,英國船長同意了,但是船上清軍不願意駛往日本直接做俘虜,於是脅迫了英國船長,東鄉平八郎成功的將英國船長與清軍分裂開來。

接著他再三要求高升號投降,發射魚雷警告,警告未果之後,他們以高升號受清軍劫持爲由,炮擊高升號,打沉了這艘船。一千多陸軍士兵落水,最終八百多人身亡,日本艦隊進行了解救,將大多數洋人救起,但只有少部分清軍被救起而且送往日本,最後死於日本。

高升號事件之後,雙方在之後打了幾年的官司,日本成功利用國際法和各種證據,打贏了這場官司。不但贏了官司,還抹黑了,或者說本來就黑的清政府的臉面。最大的一個原因是,當高升號開始沉沒的時候,許多清軍士兵跳水逃生,那些留在甲板上的清軍,卻開槍射殺這些跳海士兵,這種情況讓西方人不理解感到震驚和不可思議,認爲清軍野蠻,後來日本救助洋人的行爲,則得到了西方人的欣賞。於是打沉了英國商船,最後反而得到了英國人的理解,高升號的損失甚至都是由清政府賠償。

此時已經爆發瞭如此事件,清政府已經沒有迴旋的餘地,六天之後向日本宣戰,日本同時向清政府選擇,甲午戰爭還是爆發了。

這場戰爭的爆發,朱敬倫是即忐忑又驚訝,同時還帶著一絲期待。

他就是要讓日本來打醒大半個中國的國民,除了日本這個被中國士大夫鄙視的國家,換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西方列強即便再打一次鴉片戰爭,也打不醒滿清文人。

忐忑是,大明有沒有能力控制局勢,讓局勢按照朱敬倫設計的那麼走。驚訝則是日本真的發動了戰爭,在紙面上完全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依然如故的發動戰爭。

看到一切都如期發生,清政府的反應一如既往的慌亂,朱敬倫突然覺得,這場戰爭沒什麼意外依然會是日本取得勝利,一個已經在軍事、經濟和行政上西化了的國家,對上老朽的清政府,勝率很大。

果然日本準備充分,宣戰之後,他們的陸軍立刻向對峙中的清軍發起進攻,清軍如歷史上那樣一觸即潰,一潰就潰敗千里,一個來月,先是從漢城退到平壤,再從平壤退回了境內,將朝鮮號稱的三千里江山全部丟給了日本。

滿清陸軍的爛讓全世界驚歎,唯有朱敬倫並不驚歎,他預料到了這一切,他唯一期待的是,北洋水師是否能有所突破,因爲北洋水師跟陸軍不同,軍官多是留洋派,而且歷史上他們打的至少比陸軍好得多,起碼有一點,海戰中雙方都沒什麼退路,往往只能死戰,在擁有裝備優勢的情況下,北洋水師是有可能取得戰果的。

但朱敬倫還是失望了,有四艘鐵甲艦的北洋水師,竟被一羣巡洋艦組成的日本艦隊給擊敗了。

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十三節 行動(1)第五百五十三節 軍火買賣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五百六十八節 子嗣問題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六百四十六節 借師復國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六百三十一節 深化改革 2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九節 翻譯官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十一節 謀城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四百三十三節 官辦企業改革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二十五節 大紅包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44節 逃亡(一)第八百一十六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2第六百五十四節 動真格的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二百零五節 八旗打八旗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著當打手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五百六十九節 商戰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第八百三十節 參觀日本繅絲廠第三百七十五節 控制大局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第二十一節 取信(5)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三十二節 擒王(1)
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十三節 行動(1)第五百五十三節 軍火買賣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五百六十八節 子嗣問題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六百四十六節 借師復國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六百三十一節 深化改革 2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九節 翻譯官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十一節 謀城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四百三十三節 官辦企業改革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二十五節 大紅包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44節 逃亡(一)第八百一十六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2第六百五十四節 動真格的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二百零五節 八旗打八旗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著當打手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五百六十九節 商戰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第八百三十節 參觀日本繅絲廠第三百七十五節 控制大局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第二十一節 取信(5)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三十二節 擒王(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州市| 榕江县| 江门市| 班玛县| 海兴县| 永兴县| 湖口县| 交城县| 迁安市| 永川市| 广饶县| 汉沽区| 沙坪坝区| 呼玛县| 思南县| 射阳县| 元朗区| 晋江市| 金昌市| 庐江县| 加查县| 朝阳县| 乐安县| 和政县| 铁岭县| 成武县| 万源市| 保靖县| 建水县| 博乐市| 肃宁县| 芷江| 黄大仙区| 绥化市| 福州市| 蚌埠市| 上高县| 阿拉善右旗| 揭东县| 五华县|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