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

經過精心的準備,十萬戰鬥熱情高昂,意氣風發的軍隊從休斯敦前線抽調到了俄勒岡州,向哥倫比亞河谷對峙的五十萬美軍後方迂迴。

這些部隊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來自美洲的當地移民士兵,國內招募的兩廣、福健地區的山地民衆,相當多都是擅長開山的客家人。

之所以挑出這些山民,就是要他們從山裡出擊,翻山越嶺去包抄河谷中的美軍後路的。

在哥倫比亞河谷,雙方已經對峙了太長時間,美軍在這裡部署的兵力最多時候高達七八十萬人,但因爲其他戰場局勢緊張,多次抽調之後,已經只剩下五十萬。而他們對面的明軍也始終只有三十萬人上下,守有餘而攻不足,只能進行對峙。

當十萬人翻越山嶺,在美軍的印象中不可思議的出現在美軍後方,頓時就讓河谷中的美軍主力感到了恐慌,他們擔心發生休斯敦的故事,不敢冒險被人包圍,於是分兵打擊包抄他們後路的明軍,結果剛剛分出了二十萬兵力,明軍就在正面戰場上發動了猛攻。

已經對峙了一年多,疲憊不堪,且受到休斯敦戰敗打擊的美軍,在猛然的正面衝擊下被擊潰,結果五十萬美軍在前有強敵,後有圍堵的情況下,突圍不果之後,選擇了投降。

又有五十萬軍隊投降的情況,讓全世界都以爲美國的軍事力量,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繼續作戰下去,有可能面臨全盤崩盤的可能。

美國談判代表和美國政府的壓力更大,他們不得不面對美國南部和中部向大明敞開了懷抱的情況,明軍此時已經能夠毫無阻滯的開進美國大平原地區了。而且他們還真的在這麼做,從休斯敦方向和北方分別開始向中部進軍,休斯敦北上部隊攻克了達拉斯,哥倫比亞河谷方向的明軍則沿河攻擊到了斯內克河平原一帶,兩隻明軍的大目標顯然是丹佛的美軍,並且騎兵不斷的兵出科羅拉多大峽谷,牽制丹佛美軍的計劃很明顯。

經過權衡之下,美國政府下令丹佛守軍撤退,他們真的擔心在發生一次集體投降事宜,美國軍隊在這場戰爭中已經成了一個笑話,美國政客們自己都對本國軍隊嚴重缺乏信心。

丹佛守軍甚至一度退到了奧馬哈,依託密西西比河防守,這一次大範圍的後撤,讓美國主力已經都集結在了密西西比河流域,顯然他們打算用美國中部廣闊的大平原地帶爲緩衝,再次拉長明軍的交通線。

但明軍也不傻,他們進入了美國放棄的丹佛之後,並不打算繼續東進。而是排除一支支騎兵,在廣袤的大平原上馳騁,解放和聯絡一個個印第安部落,將他們武裝起來,組成騎兵部隊,然後一起在大平原地帶馳騁。

他們不斷的炸燬一座座鐵路橋樑,拆毀一座座電報線,讓美國中部地區迅速退化到蠻荒時代。同時派來一個個蒙古牧民,教授印第安人如何在大平原的草原上,美國人白人放棄的農場、牧場上進行遊牧。

明軍已經發現印第安人對遊牧生活的適應,他們開始有意的培養他們的遊牧習慣,希望他們能在美國中部地區找到他們的家園,成爲馳騁在大平原地區的遊牧部族,從而成爲長久的與美國東部緩衝的勢力,這樣明軍有可能長久佔據美國西部。顯然軍隊的想法比政府要簡單的多,他們付出了流血犧牲,還是希望能夠割讓美國西部地區的。

在南方則繼續支持黑人運動,從密西西比州滾動過去的黑人運動,已經擴展到了佛羅里達州,北方到了南卡羅來納甚至弗吉尼亞州等南北戰爭前黑人聚居區。

大明佔領軍還讓美利堅第二聯盟國政府與墨西哥政府達成協議,割讓了努賽斯河以西地區,包括科珀斯港在內的領土給墨西哥,換取了跟墨西哥的和平相處。墨西哥政府雖然沒有承認第二聯盟國,但卻樂的收回這些邊境地區墨西哥人衆多的土地,尤其是科珀斯、拉雷多、麥卡倫等美國海港城市,是有相當的經濟基礎的。

當然大明得到的好處是,可以繼續使用科珀斯港,同時大明艦隊也開進了麥卡倫和拉雷多兩座墨西哥城市,讓這裡的造船設施幫忙修理,海軍恢復速度大大提高。但是海軍總兵卻病倒了,而且病的比較重。

九月,經過兩個月的反覆談判,在英國的調停之下,大明和美國取得相當的一致。

基本上都是以美國的退讓爲基礎達成的一致,比如美國同意了大明提出的四十億大明兩的賠償,對美國而言,這個數字雖然巨大,但相比美國在戰爭中的損失來說,其實並不是一個很難接受的數目,作爲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他們的財政能力比大英帝國都強。

三十年前美國打南北戰爭時期,最後雙方的財政總支出就已經高達五十多億美元,其中北方支出三十二億美元,南方支出二十一億美元,三十年過去了,美國的財政能力更強,這場戰爭打到現在,美國已經發行了三十億英鎊的債務,這可是相當於六十億大明兩的資金,因此大明要求的戰爭賠償雖然很多,但不是付不起。

大明政府滿足了所有的賠償要求後,放棄了對美國在西部進行軍事部署的限制,只要求他們不能部署超過五千噸級的主力艦,這一點對英國也是有利的,而在大明得到了夏威夷之後,英國也需要美國在西岸保持軍事力量來制衡大明,所以不可能讓美國被大明解除西岸武裝。

在關稅上,美國也做出了相當大的讓步,他們決定將所有商品的進口關稅水平降低到百分之三十,當然這不可能是對大明的特殊優惠,而是所有國家的所有商品,顯然美國也知道他們的高關稅得罪的人很多,必須開放自己的利益獲取支持。

然後簽訂條約,條約規定,大明將在得到全部賠款支付之後,才從美國撤出全部軍隊,這一點美國人甚至都沒有堅持。

因爲條約剛剛簽訂,英法德三國的金融財團,就聯合向美國承銷了一筆三十億美元的債券,這筆錢很快就打到了大明政府的賬戶上。然後大明開始撤走第一批軍隊,也就是將軍隊從丹佛撤到內華達山脈以西,將整個大平原地區歸還美國。

第一期債券發行三個月後,美國人發行了第二筆債券,同樣是三十億美元,收到第二筆錢之後,大明開始從休斯敦撤軍,將所有部隊撤回加州。十二月底前,美國人將最後二十億美元一次性繳清,大明從加州撤軍。

美國給錢,大明就撤兵,嚴格遵守條約規定。

因爲大明政府需要收縮力量,因爲甲午戰爭的形勢依然如歷史上那麼狼狽。

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七百五十二節 在墨西哥外交戰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三百零七節 西方使團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五百九十節 大明棉紡業困境第七百六十二節 朝鮮東學道起義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七十九節 短兵相接第五百七十一節 法國人生事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二十八節 意外第七百六十二節 朝鮮東學道起義第三百九十節 新的時代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五節 離開第六百四十六節 借師復國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七百八十節 迷局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二十一節 取信(5)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七百八十四節 日軍攻佔北亰城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一百六十八節 昭常一樣的忠臣第一百六十五節 張千山的麻煩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第三百二十三節 爭奪地盤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一線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二十節 取信(4)
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七百五十二節 在墨西哥外交戰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三百零七節 西方使團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五百九十節 大明棉紡業困境第七百六十二節 朝鮮東學道起義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七十九節 短兵相接第五百七十一節 法國人生事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二十八節 意外第七百六十二節 朝鮮東學道起義第三百九十節 新的時代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五節 離開第六百四十六節 借師復國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七百八十節 迷局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二十一節 取信(5)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七百八十四節 日軍攻佔北亰城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一百六十八節 昭常一樣的忠臣第一百六十五節 張千山的麻煩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第三百二十三節 爭奪地盤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一線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二十節 取信(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辰区| 平武县| 昌吉市| 抚宁县| 桃园县| 西藏| 贵德县| 商洛市| 玛纳斯县| 梓潼县| 敦化市| 湘西| 郯城县| 蒲城县| 伊春市| 洪江市| 八宿县| 汤原县| 武功县| 肇州县| 屏南县| 汾西县| 乌兰浩特市| 铜鼓县| 瑞安市| 泉州市| 通海县| 金坛市| 巧家县| 陵川县| 璧山县| 浪卡子县| 原平市| 海盐县| 潜江市| 通海县| 永顺县| 阜南县| 建阳市| 法库县| 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