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八十六節 爭奪雲南大鐵路

因爲馬嘉理案,英國正在跟清廷談判,英國以威妥瑪爲全權代表,清廷派出的則是李鴻章。

威妥瑪是英國駐大明公使,而駐北亰公使則是傅磊斯,可傅磊斯卻只是以參贊身份署理公使的,顯然在英國目前的概念中,大明已經是一個比滿清更重要的國家了。

一般情況下,傅磊斯可以全權處理對滿清事務,但是出現了馬嘉理案這樣的大事件,則由明清公使組成團隊一起處理,能力更強的威妥瑪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全權代表,而傅磊斯只能作爲團隊成員配合威妥瑪。

威妥瑪和李鴻章倆人先是在天津談,始終沒有談攏,接著又在煙臺談,依然談不攏。

至於鐵路的問題,倒不是僵持的重點,威妥瑪除了一開始提出鐵路問題,被李鴻章嚴詞否決之後,就很少再提鐵路問題了,顯然英國人發現滿清抵制鐵路太厲害,而云南總歸不是在英國控制範圍內,在這裡修鐵路英國人也不放心,另外大明既然跟英國達成了協議,由大明來修建這樣一條鐵路,情況會更好一些。

僵持主要僵持在通商貿易上,英國人要求開放的新口岸太多,要在雲南、四川駐紮領事,開放奉天大孤山、湖南嶽州、湖北宜昌、安徽安慶,四川的萬縣、重慶和成都等地爲口岸,還對進口關稅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免除厘金。

李鴻章此時已經不是天津教案時候只知道耍痞子手段的吳下阿蒙了,他身邊有大批精通洋務的顧問,很多都是洋人,所以他已經比較瞭解國際法了,跟英國人據理力爭,反駁性的提出了增加鴉片厘金的要求。

威妥瑪則表示,如果清政府答應免除厘金,並且允許進口貨物在口界內完稅,領取半稅單之後,免收一切通行稅,英國就可以默許清政府增收鴉片厘金。

李鴻章又表示,英國在雲南、四川開設領事館,跟馬嘉理案完全無關,不應該列在談判內容中。李鴻章還表示,開放新的口岸可以答應,關稅也可以進一步減免,允許免除一些英國商人的稅收,至於厘金問題暫時擱置。

威妥瑪提出要求清廷派出大員去歐洲道歉,但在經過印度的時候,跟印度總督進行商務談判,李鴻章則以不符合專行爲由,予以拒絕。

就在談判緊張進行的時候,總理衙門突然向李鴻章傳來一個消息,大明要求獲取在雲南修建鐵路的權力。

大明要求在滿清疆土上修鐵路,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他們當年佔領北亰,就提出了許多修鐵路的要求,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的鐵路連個影子都沒見到。現在又要在雲南修鐵路,李鴻章很不以爲然。

但是他不敢輕易答應,上次因爲臺灣問題,他已經被太多人罵了,他不想招更多的罵,所以能不跟大明有瓜葛,就儘量不要跟大明有瓜葛,以免瓜田李下,惹人懷疑。

因爲大明和滿清現在的關係極爲複雜,雙方簽訂了友好條約建立了外交關係,可是兩國畢竟都是中國人的國家,就有著一個爭天下的關係在裡面,根本不可能成爲正常的邦交國,清廷始終將大明看作最大的威脅,威脅程度還在太平天國之上。

李鴻章又是一個領兵的大臣,他的身份如果跟大明聯繫到了一起,會給人不好的想象,弄不好會毀了他的前程。

大明只是要求修鐵路,大清可以拒絕了,李鴻章立馬回覆總理衙門,讓他們拒絕大明的要求,告訴大明,雲南山地衆多,地無三尺平,交通都靠馬幫,如果修了鐵路,會讓大量的馬幫失去生計,爲百姓生計著想,大清無意讓人在雲南修建鐵路。

正忙於跟英國談判的李鴻章,顯然沒有重視大明提出的要求,這讓他給自己惹來了一個大麻煩。

大明不像英國,有一個很好的藉口可以進行談判,明清之間目前沒有衝突,而且還通過交割臺灣,讓大明表面上承諾不向太平軍提供武器,同時卻向滿清大批出口各種口徑的大炮,表面上看,明清之間的關係相當融洽。

沒有藉口,那就必須製造藉口了,朱敬倫決定好好給李鴻章這樣的張開了半支眼睛的滿清文人上一課,讓他們知道資本時代的國家間競爭,是多麼的殘酷和不擇手段。

於是大明突然增派了在上海的艦隊,同時開始巡航長江,從上海到九江不停巡航。同時還調集了一萬人佈防在九江,對外宣稱是防範太平軍北伐過程中出現的潰兵流散問題,可卻讓江對面的清軍變得緊張不安,畢竟九江對面可就是湖北黃州府和安徽的安慶府,另外九江位於漢口和安慶之間,如果大明艦隊切斷這裡的水路,曾國藩在安慶的湘軍,就將得不到湖廣的支持。

同時雲南也傳出了大明增加了在廣西最西邊的小鎮安廳的軍隊,並且以剿匪的名義,多次進入雲南廣南府的富州境內,對當地駐軍視若無物,險些爆發衝突。

顯然大明在挑起事端。

李鴻章這才緊張了起來,英國人的威脅很大,英國人的力量也很強大,大明的力量雖然不如英國,但李鴻章始終覺得大明更危險,因爲英國派兵跟清軍開戰,贏了不過多要點好處罷了,可大明卻始終有可能會滅亡滿清朝廷。

現在大明開始在雲南邊境挑釁,如何讓李鴻章不緊張,但讓他更緊張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根據太平軍內部密探的密報,大明洋務司竟然秘密開始跟太平天國進行談判,就太平軍正在進行的北伐問題,討論合作的可能性。

太平軍北伐雖然已經被擋住了,不管是汪海洋對揚州的攻勢,還是楊輔清對巢縣的攻勢,都已經被清軍阻擋住了,目前雖然兩地還處於半包圍之中,可李鴻章這樣的人物,已經從中嗅到了反攻的味道,如果此時大明突然插一腳進來,別說反攻了,很可能讓太平軍在長江一帶取得突破,真的佔領揚州、巢縣,在長江以北站穩腳跟!

更危險的是,如果大明和太平天國兩大敵人聯合起來,他們真的有可能一鼓作氣北伐滅掉大清朝廷。

這種重大的事情,李鴻章不敢自己做主,馬上就上書了朝廷。

清廷平日裡對曾國藩再三提防,可是到頭來真到危險的時候,他們發現還得靠曾國藩,於是他們第一時間諮詢曾國藩,詢問如果大明和太平天國聯手,湘軍在長江以北抵擋住他們進攻的機會有多大,曾國藩非常乾脆的回答是沒有任何機會。

滿清朝廷真給嚇壞了,一羣王公大臣吵個沒完,許多還大言不慚的高叫著要滅了大明,一鼓作氣蕩平逆賊,可他們要是真有這種本事,也不至於讓湘軍做大了。

慈禧是真的給嚇壞了,她提防曾國藩,但她也相信曾國藩,曾國藩說他擋不住明軍和太平軍的聯合攻擊,那就是真的擋不住。

不但是慈禧,奕欣也給嚇的夠嗆,馬上進宮跟嫂子商議。

奕欣將事情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都跟慈禧彙報了一邊,慈禧這才知道,這次大明鬧事原來是有因由的,原來是因爲李鴻章拒絕了大明修鐵路的要求,才讓大明開始搞事情。

慈禧不由怨恨李鴻章道:“你說說,那些南蠻子(指大明)不就是要修鐵路嗎,還不定是不是真修呢,李鴻章惹他們個什麼勁啊,讓他們去修好了。”

奕欣嘆道:“鐵路修到哪裡,大兵就能開到哪裡。李鴻章也是擔心南蠻子借鐵路運兵,所以不敢答應?!?

慈禧不由垂淚道:“他修路運兵,不修路兵就動不了了?說破天去,還是咱自己個不爭氣,那曾國藩不管怎麼催促,就是不救巢縣和揚州。咱八旗自己倒好,平時一個個牛皮吹的山響,一聽說南下打仗,就一個個上摺子說病了。咱大清的江山,不自己拿命去保,難不成當真要交給漢人???就算要交給漢人,可也不能交給那粵匪(指太平軍)和南蠻子啊。到時候連我帶你們一個個都別活了!”

見慈禧發怒,在朝堂鬥爭中,早就被慈禧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奕欣趕緊跪下,連連請罪。

組建八旗新軍是他的主意,也是他親自抓的,他看富珠哩練那些兵也練得不錯,可是前些天打算調兵南下增援鮑超,結果纔剛跟幾個王公商議了一番,還沒有定議,那些軍官們,就開始託病請辭,當真是讓奕欣丟了老臉了。

慈禧見奕欣磕頭如搗蒜一般,不由嘆了口氣。

“罷了,這事怪不得你。八旗兵不爭氣不是一天兩天了,慢慢練著吧。這眼巴前的事兒,你可得給我辦好了。你回頭跟李鴻章說說,大明要在雲南修鐵路,就讓他們修去。他們嚷嚷著修鐵路多少年了,修不修沒個準兒。先把鼻子底下的火滅了,再想以後吧。也別苛責他了,都是給朝廷辦事,他也是一片忠心。你這裡安撫一下,回頭擬一個封賞的旨意也就是了。”

說話間慈禧就將一切後續問題都安排好了,奕欣只得照準辦理。

大明很快就收到了回覆,滿清許可大明在雲南境內修建一條鐵路。同時很快李鴻章也對英國進行了讓步,結束了跟英國就馬嘉理案進行的談判,這次李鴻章對英國的讓步,明顯比歷史上要大的多。

第七百三十九節 此時打成本最低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一百八十八節 兵變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四百三十三節 官辦企業改革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十二節 機會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四百四十五節 日本的事情咱也管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二十三節 墨琴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七百零三節 順化戰役 2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五百六十八節 子嗣問題第六百七十節 私有墾殖地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七百三十七節 戰前的外交準備 1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五百七十一節 法國人生事第一戰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五百九十三節 專利法的頒佈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八百二十七節 馬德里陰雲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三百節 歸程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五百八十六節 爭奪雲南大鐵路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44節 逃亡(一)第十二節 機會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四百二十五節 傳統和現代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穫民心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三百二十三節 爭奪地盤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十八節 取信(2)第八十節 練兵第六百零九節 制衡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八百二十七節 馬德里陰雲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五十一節 封港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
第七百三十九節 此時打成本最低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一百八十八節 兵變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四百三十三節 官辦企業改革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十二節 機會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四百四十五節 日本的事情咱也管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二十三節 墨琴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七百零三節 順化戰役 2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五百六十八節 子嗣問題第六百七十節 私有墾殖地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七百三十七節 戰前的外交準備 1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五百七十一節 法國人生事第一戰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五百九十三節 專利法的頒佈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八百二十七節 馬德里陰雲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三百節 歸程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五百八十六節 爭奪雲南大鐵路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44節 逃亡(一)第十二節 機會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四百二十五節 傳統和現代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穫民心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三百二十三節 爭奪地盤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十八節 取信(2)第八十節 練兵第六百零九節 制衡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八百二十七節 馬德里陰雲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五十一節 封港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丘北县| 英德市| 中西区| 本溪市| 南木林县| 祁东县| 永吉县| 青河县| 六盘水市| 松溪县| 原平市| 理塘县| 环江| 吴川市| 岚皋县| 会宁县| 丹阳市| 巢湖市| 忻城县| 和田市| 革吉县| 吴堡县| 西丰县| 县级市| 靖西县| 石渠县| 儋州市| 芦溪县| 丹东市| 屏东市| 晋中市| 蛟河市| 咸宁市| 辽宁省| 东港市| 宜宾市| 德江县| 浑源县| 麻栗坡县| 平湖市|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