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1章 看,張潮寫的這些破事早過時啦!(

第401章 看,張潮寫的這些破事早過時啦!(月底求票)

張潮這個觀點有些驚世駭俗,畢竟不管你批不批判社會,總不能說“物慾橫流”和“人心浮躁”是好事吧?

所有觀衆都迷惑了,CCTV和張潮這是想要幹什麼?要知道《面對面》這種節目不是直播,是錄播。所有能放出來給人看的,都是經過嚴格的審覈與剪輯的。

何況它與《焦點訪談》之類的節目不同,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媒體對社會大衆的價值觀導向。

但是熒幕裡的董倩依舊淡定自如,聲線穩定如初:“你這樣說恐怕有很多人會誤會。”

張潮道:“正因爲有誤會,纔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文學介入到現實,讓更多人關注到。

至於我剛剛所說,確實會有很多人感到困惑,甚至憤怒。但其實這種情緒更多是由於文化慣性——多說一句,這種文化慣性,普遍存在於幾乎所有文明當中——一種基於物質匱乏而誕生的樸素的價值觀。

畢竟在古代社會資源有限,所以只好勸大家少拿點、少吃點,以此維繫脆弱的資源平衡。但即使這樣,我們也能從歷史書上看到物質的豐富帶來的價值觀變化。

周天子吃的所謂‘八珍’,大部分就是蓋澆飯加燒烤;春秋的魯莊公,給自家的柱子上油漆就被說是‘違禮’‘奢侈’。

這些享受不要說和現代相比了,就是和漢代相比,恐怕也稱不上過分。我們不能還那麼天真,一方面希望自己的物質生活不斷豐富,另一方面又希望所有人面對物質時都清心寡慾。

任何新消費品的產生,對應的都是我們某種具體的物慾需求。”

董倩笑著道:“看來今天你要顛覆這種價值觀?”

張潮答道:“當然不是,我也只是一個‘復讀機’而已。實際上自古以來,不管哲學家、宗教家們怎麼提倡清心寡慾,但是不論中國還是外國的社會實踐家都對此產生過懷疑。

所以管子纔會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馬克思則在《哥達綱領批判》裡認爲要想實現共產主義,物質財富要極大的豐富。

我們現在的社會正處於經濟高速增長期,但物質財富的積累尚未普惠至底層,現在就在怕什麼‘物慾橫流’‘人心浮躁’,這讓我想起了契訶夫的一篇小說《彩票》——

家道小康的夫妻二人買了一張彩票,剛對了一半的號碼就開始暢想中獎以後的美好生活,丈夫甚至開始嫌棄妻子醜了、老了,兩人大吵一架。

最後他們覈對剩下的一半號碼,發現其實並沒有中獎。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因爲彩票而改變,他們的生活也永遠被彩票改變了。

我們中國人還這麼窮,能不能等我們兌現了‘彩票’再來批判我們‘物慾’和‘浮躁’呢?”

董倩略有所思道:“所以你這篇小說並不是批判‘小楊’或者‘社會’?”

張潮坦然道:“當然不是。我是覺得在未來——不用很久——即使像‘小楊’這樣的社會邊緣人羣,也不會因爲一部手機去出賣自己的身體器官。

但是夾在兩個時代中間的過渡階段,當iPhone等象徵某種較高的社會階層的商品出現時,邊緣羣體爲獲取社會認同,有可能通過極端手段——就比如賣腎——來填補物質與身份之間的鴻溝。

如果社會真達到普遍物質豐裕,此類身份標識將失去稀缺性,‘小楊’們就無需鋌而走險;若浮躁到價值觀多元開放,底層青年也不會被單一消費符號綁架。”

董倩露出恍然的表情道:“所以我們總在批判‘物慾橫流’,其實是對‘小楊’們的誤解。‘小楊’的悲劇其實暴露的是我們這個社會物質財富積累還嚴重不足。

你是希望通過這篇小說,呼籲我們要加快發展我們的經濟,推動社會的前進,讓你認爲的‘過渡階段’早點過去,不會造成你所預言的‘悲劇’出現,是嗎?”

張潮點頭同意道:“可能有人會問‘iPhone難道不是物質過剩的象徵?’錯了。真正的物質豐裕應該像自來水一樣觸手可及,而不是讓一部手機成爲需要抵押生命的‘身份標誌’。

我在《狗日的張潮!》裡寫到的iPhone炒作,恰恰證明我們的物質主義還停留在原始階段——當商品需要靠飢餓營銷維持稀缺性時,說明整個社會遠未達到健康的消費層級。

而我們,仍在經歷這場未完成的現代化陣痛!”

董倩道:“浮躁呢,爲什麼你會認爲‘浮躁’也是一件‘好事’?”

聽到這個問題,觀衆們的興趣又被提了起來。剛剛關於“物慾”的解釋大家還是能接受的,畢竟這些年經濟發展雖然伴隨了各種問題,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實實在在地得到了回報。

如果避免“物慾充斥”的代價是要回到“物質匱乏”的時代的話,那幾乎沒有人會願意。

但是“浮躁”就不同了,這個詞天生就帶著一種貶義,‘輕浮’而‘急躁’,怎麼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張潮又怎麼爲此辯解呢?

只看電視裡的張潮悠然道:“‘浮躁’當然不是什麼好詞,但不意味著我們今天使用這個詞的場景都是正確的。我們太容易把一切‘追求卻未遂’的行爲定義爲浮躁。

就像先秦的神射手要將懸掛在門樑上的蝨子看到比車輪還大,射藝就能無師自通——我們從小聽了太多這樣理想化又暮氣沉沉的故事,說得天花亂墜,做起來卻蠻不是一回事。

用李安《飲食男女》中的一句臺詞說就是:人生不像做菜,可以等材料都備好了再下鍋。

這世上哪有多少值得追求的目標,能等到你做了萬全的準備再出發去追求?生命中萬事俱備、水到渠成的幸運總是罕見的,所以才值得記錄與歌頌。

我們總不免要倉促披掛上陣、倉皇面對得失。在這點上,我,還有大部分人對‘小楊’本質上沒有什麼兩樣。”

董倩露出驚訝的表情,問道:“你認爲你和‘小楊’是一類人嗎?”

張潮從容答道:“怎麼不是呢?我寫那三篇文章的時候做好準備了嗎?沒有。我沒法預料到後續的發展,沒有一個人過來給我打包票能出名,但我必須先寫了再說。

因爲那個時間段,那一年的‘新理念作文大賽’正如火如荼,我寫晚了哪怕一星期,那個窗口就對我關閉了。所以我得冒著被處分的風險,半夜溜去學校機房。

‘小楊’難道不是如此嗎?他就想要一部可以在其他人面前炫耀的手機,他等不及在工廠裡日復一日站流水線攢上一年的錢了。晚三個月買,很多人都有了,他就享受不到那種衆星拱月的快樂了。

其實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所批判的‘浮躁’,不過就是有一樣眼前、當下就想要的事物——手機也好,名聲也罷——爲了它我們甘冒風險。” 董倩道:“所以這樣冒險值得嗎?”

張潮道:“在不同人的價值觀裡,值不值得有不同的衡量標準。但要注意,是什麼限制了我們的價值觀?我認爲用一顆腎去換一部手機是不值得的,‘小楊’卻認爲值得。

我們能把這種行爲批評爲‘浮躁’嗎?這無疑是一種對他們的生存狀況的極大忽視,以及對他們的精神需求的極大蔑視。本質上,這是一種使用極端手段獲取身份認同的嘗試。

我們總愛用‘浮躁’批判年輕人的選擇,卻選擇性遺忘歷史本身就有的躁動本能。蘇秦說‘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那要是戰國時期的價值觀足夠‘穩定’,這個窮困潦倒的書生是不是早就該認命種地,而不是掛六國相印攪動天下風雲了呢?

所以回到李安導演的比喻,很多人既沒有勇氣承認‘材料永遠備不齊’的現實,又不肯放棄對‘完美菜譜’的偏執追求。

當所有突破常規的生存嘗試都被釘死在‘浮躁’的十字架上時,這個社會就只剩下兩種人:一種是跪著把蝨子看成車輪的‘神射手’,另一種是連蝨子都看不見的盲流。

這樣的社會是大家想要的嗎?反正我不想要。

就像我匿名罵自己時引發的狂歡。大衆需要‘浮躁’這個垃圾桶,把所有制度性困境轉化爲個體道德缺陷。但大家不妨想想——

如果我們的社會能提供更豐裕的物質、更包容的心態,那麼‘小楊’的腎、許立志的詩,或許都能找到更體面的歸宿。”

董倩坐在張潮對面,目露深思,繼續問道:“那我可不可以這麼理解,你至始至終都不想批判‘張潮’或者‘小楊’。

相反,你其實對他們寄予了極大的希望——這種希望,不是說他們的悲劇會按照你預期的上演,而是能儘快在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消失。

甚至可以這麼說,你希望自己的‘預言’落空——因爲只有它們落空了,纔是一個你理想中的社會。”

張潮連忙擺手否認道:“我沒有那麼狂妄,會覺得兩篇小說就能改變什麼,這太樂觀了。至始至終,我希望的只是能關注到這次討論的人們,可能稍稍改變一下自己的看法。

就像我一開始所說的,哪怕有一個‘小楊’看到這次的討論,知道身體器官很重要,不能隨便賣掉,我就覺得很值得了。

我更希望‘小楊’們能更‘浮躁’一點,去追求比一部手機更高昂的消費品。他們當中依舊會有人誤入歧途,但是我也相信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能在追求當中迴歸生活的正軌。

說到底,我還是對咱們這個社會的發展比較有信心。

如果非要說我這兩篇小說批判了什麼,那就是我自己。這纔是我該寫的小說,結果遲了幾年才寫出來。不過幸好我想起來寫了,也許並不算晚。”

董倩和觀衆其實都沒有太懂張潮這番話的含義,只覺得這是一個作家的自我期許太高了,纔會這麼說。

不過關於小說引發的爭議,以及在接受採訪過程中那些驚世駭俗的言論,張潮都已經解釋得非常完整和清晰了,雖然並不如有些人所願,但卻把人們的思考引向了更深遠的地方去了。

董倩趁勢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對於‘小楊’,哦,還有所有曾經因爲這件事批評你的讀者、觀衆,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張潮沉默了一會,用一種既鄭重又淡然的語氣道:“我想對屏幕前的‘小楊’們說——請一定要活得比我的小說更好些。

你們在吃3塊錢的套餐時,記得再多1塊就能給自己加個蛋;日結工作下了班,別總往網吧裡鑽,多去公園裡散散步,曬曬太陽;如果暫時找不到媽媽,就先當自己的家長。

把自己的腎守住了,未來總有人會爲它開個合理的價錢——它比你們想象的重要。”

說到最後這句,張潮、董倩,還有電視機前的觀衆,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笑過之後,張潮接著道:“至於那些罵過我的讀者、觀衆,如果你們的孩子將來想當詩人、快遞員或者其他你們覺得不靠譜的職業——別急著摔東西,先帶他去吃頓豬腳飯,讓他看看八塊錢能換來的尊嚴能有多結實。

我覺得大家遲早會明白,真正的物質豐裕不是讓所有人都買得起iPhone,而是讓賣腎買手機的故事變成一則荒誕的古早傳說;所謂的‘浮躁’也不用總拿來批判年輕人不安分,這世界得能容得下有人想站著寫詩,有人想躺著看雲。

到那時候,你們再指著我的小說說,‘看,張潮寫的這些破事,早過時啦!’”

這一期的《面對面》結束了。

所有看過節目的觀衆都覺得意猶未盡——張潮說了很多,一時半會大家消化不完,但是他骨子裡對普通人,甚至是底層人的那種善意,卻實實在在地讓人感受到了。

大衆也開始反思,我們的生活明明還缺乏各種各樣的物質,爲啥還整天被批判“物慾橫流”?

就不能等到這件事發生以後再說嗎?

還有“人心浮躁”,追求上進、追求成功,怎麼就是“浮躁”了?我們社會之所以有活力,不就是因爲大家都“浮躁”的緣故嗎?

而在深圳看電視的餘華、蘇童則看得更透徹些,餘華就說道:“張潮最後這段話不就是魯迅名言的翻版嗎?”

蘇童道:“魯迅希望自己的文章‘速朽’,張潮則希望自己的預言‘落空’,本質上確實是一回事。但是魯迅的文章並沒有‘速朽’,反而愈發有生命力。

那麼張潮的預言呢?……”

說到這裡,蘇童閉了嘴,兩人相視而笑,不過卻帶著苦澀。

不過也有敏銳的人忽然反應過來,罵道:“這個小油條,他這是避重就輕啊,壓根沒有解釋藉著這事開發蘋果手機應用發大財的事呢!

不行,不能放過他!”

(本章完)

шшш◆Tтká n◆C○

第47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296章 東方快車之旅(第一更)第324章 糾結的韓涵與小四(第二更)第408章 作者已死?第23章 樹立一個素質教育的典型!第185章 無可奈何的老謀深算第197章 羣魔亂舞(求月票)第189章 小小震撼第202章 你是“門下走狗”嗎?(第三更)第370章 新作品的構思第274章 被時代閹割的日本男作家第160章 張潮的文學自白書第368章 給日本文學上一課第90章 (第二更)潛規則女演員的機會來了!第29章 意外的入局者第262章 自殺式批評(月初求保底月票)第244章 高端的商戰,就是這麼樸實無華第179章 搶稿去!第248章 用幫派逼死幫派第272章 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現代化第184章 綁下做婿!第402章 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第333章 這是違反組織原則的!第365章 鄭重承諾:絕不首先使用張潮!第209章 “國學”之災第101章 親王駕到 祥瑞御免第73章 編劇,首先考慮的自然是錢!第160章 張潮的文學自白書第126章 這女主角,真不是我睡出來的?第307章 新小說《原鄉》第25章 《新燕京報》的採訪第181章 大劉,我要的是你的人!第168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288章 該是我離開的時候了第166章 不可收拾的局面第290章 馬親王的定位(求月票)第138章 給美國文學界一點小震動第439章 耐人尋味的結局第324章 糾結的韓涵與小四(第二更)第326章 把腦子放冰箱裡第226章 御駕親征,滅此朝食第272章 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現代化第84章 滬上,是我的主場!(求月票)第366章 民以食爲天第123章 將計就計,請君入甕第292章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月初求雙倍月票)第168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304章 集體破防第201章 天下共待這一日(第二更 )第314章 如火如荼,不可阻擋第42章 小小震撼第331章 獅子大張口第87章 (第三更)大學的課第374章 此物最相思第385章 還真是最後一課啊!第280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41章 年少輕狂又何妨第331章 獅子大張口第310章 陷阱最隱蔽的提問第20章 電視裡的那是誰?第171章 優勢在我!第292章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月初求雙倍月票)第93章 我也想和你夜聊劇本第342章 石破天驚第4章 《新芽》雜誌,你爲什麼不謝罪第87章 (第三更)大學的課第103章 你是中國文壇未來二十年的希望第232章 混亂的現場(兩更合一,求月票)第268章 孩子已經站起來了,大人們還跪著第75章 來自張潮的惡毒詛咒第214章 可以收網了第270章 我們上學的路第190章 人設、人設,還是他麼的人設!第198章 他是違法了,還是違規了?第11章 《你的答案》第280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364章 開宗立派!第132章 寧爲雞頭第397章 寫得很好,以後別寫了!第107章 馬伯慵的顧慮第136章 “國際寫作計劃”的底細第274章 被時代閹割的日本男作家第409章 證明人類配得上這種危機!第220章 各有各的死法第121章 雪膚如綢,紅脣似焰第314章 如火如荼,不可阻擋第147章 回不去的燕京(求月票)第303章 偉大的藝術家,總能洞見世界的真相第137章 聶華苓的擔憂第408章 作者已死?第342章 石破天驚第129章 比開腦洞,肯尼迪也不如張潮啊!第174章 只有人民,才能審判我張潮!(第二更)第259章 一氣化三清(求月票!)第110章 與南國系的大決裂!第197章 羣魔亂舞(求月票)第373章 新書發佈會的主角,不是張潮?第70章 我兒張潮有狀元之資第26章 媒體狂潮第414章 盡入彀中
第47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296章 東方快車之旅(第一更)第324章 糾結的韓涵與小四(第二更)第408章 作者已死?第23章 樹立一個素質教育的典型!第185章 無可奈何的老謀深算第197章 羣魔亂舞(求月票)第189章 小小震撼第202章 你是“門下走狗”嗎?(第三更)第370章 新作品的構思第274章 被時代閹割的日本男作家第160章 張潮的文學自白書第368章 給日本文學上一課第90章 (第二更)潛規則女演員的機會來了!第29章 意外的入局者第262章 自殺式批評(月初求保底月票)第244章 高端的商戰,就是這麼樸實無華第179章 搶稿去!第248章 用幫派逼死幫派第272章 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現代化第184章 綁下做婿!第402章 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第333章 這是違反組織原則的!第365章 鄭重承諾:絕不首先使用張潮!第209章 “國學”之災第101章 親王駕到 祥瑞御免第73章 編劇,首先考慮的自然是錢!第160章 張潮的文學自白書第126章 這女主角,真不是我睡出來的?第307章 新小說《原鄉》第25章 《新燕京報》的採訪第181章 大劉,我要的是你的人!第168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288章 該是我離開的時候了第166章 不可收拾的局面第290章 馬親王的定位(求月票)第138章 給美國文學界一點小震動第439章 耐人尋味的結局第324章 糾結的韓涵與小四(第二更)第326章 把腦子放冰箱裡第226章 御駕親征,滅此朝食第272章 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現代化第84章 滬上,是我的主場!(求月票)第366章 民以食爲天第123章 將計就計,請君入甕第292章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月初求雙倍月票)第168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304章 集體破防第201章 天下共待這一日(第二更 )第314章 如火如荼,不可阻擋第42章 小小震撼第331章 獅子大張口第87章 (第三更)大學的課第374章 此物最相思第385章 還真是最後一課啊!第280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41章 年少輕狂又何妨第331章 獅子大張口第310章 陷阱最隱蔽的提問第20章 電視裡的那是誰?第171章 優勢在我!第292章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月初求雙倍月票)第93章 我也想和你夜聊劇本第342章 石破天驚第4章 《新芽》雜誌,你爲什麼不謝罪第87章 (第三更)大學的課第103章 你是中國文壇未來二十年的希望第232章 混亂的現場(兩更合一,求月票)第268章 孩子已經站起來了,大人們還跪著第75章 來自張潮的惡毒詛咒第214章 可以收網了第270章 我們上學的路第190章 人設、人設,還是他麼的人設!第198章 他是違法了,還是違規了?第11章 《你的答案》第280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364章 開宗立派!第132章 寧爲雞頭第397章 寫得很好,以後別寫了!第107章 馬伯慵的顧慮第136章 “國際寫作計劃”的底細第274章 被時代閹割的日本男作家第409章 證明人類配得上這種危機!第220章 各有各的死法第121章 雪膚如綢,紅脣似焰第314章 如火如荼,不可阻擋第147章 回不去的燕京(求月票)第303章 偉大的藝術家,總能洞見世界的真相第137章 聶華苓的擔憂第408章 作者已死?第342章 石破天驚第129章 比開腦洞,肯尼迪也不如張潮啊!第174章 只有人民,才能審判我張潮!(第二更)第259章 一氣化三清(求月票!)第110章 與南國系的大決裂!第197章 羣魔亂舞(求月票)第373章 新書發佈會的主角,不是張潮?第70章 我兒張潮有狀元之資第26章 媒體狂潮第414章 盡入彀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台县| 盐山县| 光山县| 谷城县| 永仁县| 柳州市| 封开县| 宁远县| 雅江县| 新疆| 都昌县| 阿坝县| 建始县| 富蕴县| 类乌齐县| 巴青县| 中江县| 婺源县| 台州市| 依安县| 阿图什市| 绵阳市| 湖北省| 麦盖提县| 吴旗县| 新乡县| 平乡县| 永州市| 桂东县| 广河县| 新建县| 凤翔县| 枣强县| 卢氏县| 西宁市| 石景山区| 凤山县| 尉犁县| 同江市| 永定县|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