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來跑審批項目的是夾在中間兒,左右爲難。爲了項目的早日審批成功,地方政府跑項目的人,不得不委曲求全,在兩個甚至是幾個部委之間,求爹爹告奶奶的來來回回說情,反覆周旋?!?
“我們省就曾經有過一位地市政府的主要領導,他爲了拿下那個鋼鐵項目,在我這個駐京辦裡堅持了幾個月的時間。老項,是幾個月???可不是幾天!你想一想,一個地級市的主要領導,啥事兒不幹,就耗在這個項目上,幾個月的時間裡,他就來來回回地穿梭在幾個部委之間,他還好,最後把這個項目給搞定了。也還有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最後還是兩手空空的呢!”
“經過了那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之後,我們省的那位市長,就把項目覈批比作是一場攻堅戰。他要離開北京臨會廣東之前,和我吃了一餐飯,這位領導喝得熏熏大醉,藉著酒勁兒,他對我說道,老李呀!我是太佩服你們這些長期堅持戰鬥在跑項目一線的同志們了。過去,我對這個事情認識不深刻。但通過這幾個月我親自跑下來,才知道你們這個工作可真不是個人乾的活兒??!明面兒上人家看到你們一天到晚就是吃吃喝喝,陪人家玩樂,但這算哪門子玩樂呀!這簡直就是裝孫子嗎!”
“這就是一場戰爭,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你看不見對手,層層闖關,跑斷腿磨破嘴。地方專門派員駐京跟進項目進展,有的項目覈準需要幾個月,甚至是好幾年。”
李主任今天是太激動了點兒,一說到這個跑審批的事兒,他就如同哭訴家史,那真是一個深惡痛絕、罄竹難書呀!
他接著對項莊說道:“但有一說一,近來這個階段是要好了不少。特別是國務院幾次發文要求各部委都要簡政放權,有一些不必要的繁瑣的審批是砍去了不少。但大頭仍在,還是緊緊地握在那些強力部門手裡死死地不肯拿出來??!”
“按照國務院簡政放權要求,近些年已逐漸地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簡化前置性審批,行政審批事項一律以清單形式向社會公開?!?
“但是象自貿區申建這種項目,他們絕對是不會輕易拿出來的。我們申建粵港澳自貿區這個項目,因牽扯的部門多、規模大、週期長,在項目審批裡是最具代表性項目。象這類項目存在,審批鏈條長、環節多、權力集中飽受詬病,這就使得跑項目、拿‘路條’,成爲各級地方政府不得不掌握的本領。”
李主任看著項莊笑著說道:“好了,咱們還是回到正題上吧!你剛纔問到跑路條是什麼意思?爲什麼還要掏大價錢去買路條?好,我就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吧!”
“跑‘路條’是地方上項目的頭等大事。由於審批程序複雜和不透明,一些投資項目從開展前期準備到拿到“路條”,所需要的時間甚至達兩三年。”
“所謂‘路條’,就是指由國家發改委下發的同意項目開展工程前期工作的批文。懂了吧!這個‘路條’是諸多前置審批最具代表的一項。項目業主只有在拿到“路條”後,其他支持性文件的批覆才能啓動。就像是我們這個自貿區申建項目一樣,你如果是拿不到發改委下發的,同意項目開展工程前期工作批文這個‘路條’,我們申請建設粵港澳自貿區這個項目的一切工作都無法開展。”
看到項莊點著頭,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李主任才覺得項莊的思路終於跟上自己的節奏了。
他繼續對項莊講到:“這也就意味著,我們自貿區項目拿到‘路條’纔是第一道門檻兒。我們地方政府在跑審批時,你必須要面對多個部門審批和上百份支持性文件,跑部委、進京‘公關’也就成爲常態。老項,你是不知道呀!每年全國‘兩會’更是地方大員遊說項目的好時機。平常他們哪有那麼多時間來京呀!誰都想趁著這個時間到各大部委去拜佛求神,祈求自己的項目能夠早日得到審批。”
“老項,我給你說,但實際上好多人不知道,這個神秘的‘路條‘並不在國務院覈準的審批程序之內。說白了,提就是屬於一些部委自行設立的行政許可。是黑吃黑的行爲,但哪個又有膽子去叫這個板呀!”
“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一位大領導就對國家發改委近幾年的這些做法頗有微詞。他說,下一步國務院將會實施行政審批體制改革。對於各地所報的項目,一律不再實行審批制,區別不同情況實行覈準制和備案制?!?
“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後,一些地方政府?爲規避項目風險,向審批部門諮詢項目是否納入審批計劃?!?
“本是一項對特定項目出具的諮詢覆函,演變成爲針對所有核準項目下發‘路條’,並作爲覈準前置條件。”
“但時至今日,跑“路條”仍是項目攻關的第一步。由於路條資源稀缺,在圈內流行‘買賣路條‘的交易,這種交易多出現在一些大型項目的審批領域?!?
李主任對項莊說道:“據一些業內人士介紹,有人有強力部門資源優勢,拿到路條後採取轉讓,從中獲利。目前大型項目審批路條交易的行情是一件三百萬左右?!?
“爲了‘搶路條’,有的地方官員甚至不惜行賄。那個著名的《財經》雜誌上不是都報道嗎,在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貪腐案發生後,某省的一名市長因涉嫌爲跑‘路條’向劉鐵男輸送利益而被調查。”
李主任接著說到:“在現有的審批制度下,審批鏈條長、審批進程不公開,審批者擁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使得能源項目審批成爲腐敗的重災區?!?
“項目審批權力過於集中,批項目、批資金的運行不規範和公開程度不夠是主要薄弱環節。在這條漫長的審批鏈條中,參與部門之多、參與人員之廣令人髮指。從審批流程看,一個大型項目需要經辦事科員——處長——副司長——司長——分管部委領導——部委內辦公會討論通過——下發覈準文件?!?
“在這個冗長的審批鏈條中,每一個環節的進度都影響項目進展。由於同類申請覈準的項目繁多,上報項目在那些國家強力部門待覈準的目錄中先後次序也大有學問?!跋朕k法進入審批名錄中是第一步,把項目排名靠前則更爲重要。”
“審批難之一是時間不可控。以往報到部委的項目經常一兩年沒有正式反饋。這期間新規定*、一些支持性文件過期,又需要重新上報。有的項目‘路條’申請需要三四年,申請過程中地方官員都換了屆。有時等項目跑下來了,項目開工黃金期已經過了?!?
李主任說:“老項,我在給你說個案例,這個事兒好像那個21世紀經濟報道過,就是咱們省的事兒,某市的市漲親自帶隊來跑一個石化項目。他跑這個項目跑了兩年多,好不容易發改委給批了下來。可當他拿到這個批文沒兩天,國務院就突然下了個文,文件規定今後各地一律不準再上高能能耗、高污染的石化項目了。你說這是不是捉弄人!搞得這位市長先是仰天大笑:“我終於拿到項目批文啦!”然後,就是對天長泣:“這就成了一張廢紙了嗎?這可是我花了兩年多的心血呀!”
說到最後,李主任總結性地對項莊說:“咱們粵港澳自貿區建設的速度主要就是取決於國家的審批,取決於國家審批程序的優化,取決於國家各部委相關部門的協作和對項目的真心的支持力度。沒有這些支持,咱們倆兒就是再費勁兒也是白搭。”
“項目要獲批,實際需要大領導簽字。但如果職能部門不給遞送上去,後續都沒戲。遞送上去的審批材料,也得通過其他渠道做領導工作,不然也會石沉大海。等個領導簽字等幾個月的情況並不少見。所以說呀!咱們就得抓緊時間弄個‘路條’,走走捷徑,要不然象那位司長大人所說的那樣先來後到按部就班的排隊等候,那可真的就要等到猴年馬月去咯!”
項莊明白李主任這席話的重要性,但是買個”路條“要花那麼大的價錢,這可不是他項莊自己能定的了的事兒呀!一定要抓緊時間給省zhang大人做個彙報先,看看大領導怎麼說。
這可是牽扯到一大筆錢的事兒,項莊知道自己雖然這次受省裡面的委託全權負責申請建設粵港澳自貿區事宜,但也就是個跑腿的而已。在那些大是大非以及牽扯到資金等方面的事情上的時候,他是沒有多少決策權限的。爲此,他還是打算儘早把這件事兒給省裡面的大領導做一個詳盡的彙報,要大老闆來權衡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