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勇打開杜坷發來的會議紀要,擡頭問他:“信通集團的項目怎麼樣了?”
“還不錯!一切都在照常進行。”
“項目都分析透徹了嗎?每個人的任務都清晰了嗎?”
杜坷把握十足,說:“都分析透徹了。”
姜勇似乎很欣慰,悠悠地看著會議紀要,卻突然皺起了眉頭,說:“不對呀!你的項目分析,明顯少了一大塊內容啊!”
杜坷覺得很奇怪,怎麼會少內容呢?技術方面、商務方面、售後方面都分析到位了呀?於是問道:“少了什麼內容?”
“你的決策鏈分析呢?”
“決策鏈分析?”
“是啊。我們一再強調,客戶關係是第一生產力!沒有決策鏈上的客戶關係分析,怎麼判斷你的客戶關係好壞?不瞭解客戶關係好壞,其他所有的工作不都失去基礎了嗎?”
“哦!”杜坷意識到,自己確實忽略了這方面的內容。
雖然一再提醒自己要重視客戶關係的重要性,可即便如此,在關鍵時刻,自己還是忽略了這一塊。這隻能說明,自己還是沒有真正從戰略的高度看待客戶關係的價值。
杜坷在心裡給自己一個警告,然後機智地撒謊解釋說:“我確實沒有做決策鏈分析,因爲他們都是搞技術的,和他們分析也分析不出頭緒,所以想等您回來和您好好分析一下。”
“哦!好吧,那你就說說吧!”姜勇把目光從會議紀要上挪開,盯著杜坷說。
杜坷本來只是臨機撒了個謊,沒想到姜勇會這麼直接。他沒做過任何思想準備,壓根兒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吞吞吐吐一陣子,也沒說到點子上。
姜勇不得不打斷杜坷,建議說:“我們可以模擬一下客戶的決策過程。在這個決策過程中,哪些客戶會支持H公司,哪些客戶會反對,哪些客戶會保持中立。”
“支持我們的人,爲什麼要支持我們,對我們的支持程度怎麼樣,哪些問題上會支持我們;反對我們的人,爲什麼要反對,他們會支持誰?把這些問題都搞清楚了,我們能不能中標,以及想要中標的話,還要做哪些事情,就非常清晰了。”
寥寥數語,姜勇就把決策鏈上該考慮的問題都說得清清楚楚。這讓杜坷佩服得厲害!
項目分析會的時候,杜坷曾要求王鵬他們把所有的技術問題都羅列清楚,一些優劣勢對比甚至要用量化指標去衡量。
杜坷沒想到,客戶關係這種抽象的事情,竟然也可以這麼具體,而且也可以量化。
數年之後,隨著經驗的積累,杜坷才意識到,這種對人際關係的量化衡量能力,或者說是悟性,是成爲一名出色銷售人員的關鍵條件。
幾經模擬之後,姜勇發現了幾個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有兩個:一個是缺少高層客戶的支持。這是一個長期的問題,因爲H公司的銷售從來就沒有和信通集團的高層建立過很好的關係,一時半會兒難以解決,只能盡最大努力去彌補。
另一個是缺少鼎力支持H公司的客戶。
所謂鼎力支持,姜勇的標準是,即使在他人極力反對的情況下,也可以頂住壓力支持自己。
姜勇之所以這麼要求,因爲在決策模擬的過程中,他發現,李雪梅肯定會鼎力支持Z公司,並且會極力反對H公司。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人旗幟鮮明地支持自己,H公司很有可能會在集體
沉默的過程中被犧牲掉了。
“你是什麼看法?”姜勇問杜坷。
“我的看法,嗯……”杜坷猶豫著說,“其實,我覺得,譚勝利挺支持我們的呀!”
姜勇考慮了一會,搖了搖頭,斷然否定說:“不行!我們要的是絕對支持。譚勝利肯定做不到!”
杜坷搞不明白姜勇的邏輯,以爲他在懷疑自己的客戶關係。
他撓了撓頭,辯解說:“爲什麼呢?和Z公司相比,譚勝利肯定是反對Z公司支持我們的。即使是和C公司相比,譚勝利也會傾向於支持我們。這一點我可以保證!”
“我明白你的意思。”看到杜坷誤解了自己的用意,姜勇解釋說,“不過,譚勝利這個人靠不住,並不是因爲你的工作不到位,而是他的爲人決定的。你想想,一個只願意和我們保持工作關係的人,怎麼可能會鼎力支持我們呢?”
杜坷想起來了,自打從廣州回來,自己把試探譚勝利的情況告訴姜勇之後,他就得出了一個結論:最最關鍵的時候,絕對不能指望譚勝利。
對於姜勇的這個觀點,杜坷有不同看法。
在他看來,譚勝利和李雪梅不同。李雪梅是因爲接受了Z公司的好處,因此纔會排斥自己。
可是,譚勝利不接受自己的“好意”,並不是因爲他和自己的關係不夠好,或者是接受了其他人的好處,而是因爲他堅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則。對於這種人,杜坷的看法和姜勇恰恰相反。
他甚至認爲,譚勝利的行爲恰恰說明他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因此,一旦自己獲得了譚勝利的認可和好感,他甚至會比那些有利益關係的客戶更加堅定地支持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