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除了色彩與光線,什麼都沒有。
我彷彿感到自己正漂浮在無盡的虛空中。不同顏色的光芒從四周射來,讓我覺得置身於彩虹的夢境之中。
身體很輕,輕到讓我幾乎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
沒有觸覺,除了光,我什麼都感覺不到。是的,我感覺不到自己的手、腳,或者身體的任何一部分,沒錯,我的身體與其說是輕,倒不如說是消失了。
消失——
我已經消失了嗎?
那麼,我還是存在的嗎?
已經消失之物即是不存在之物。
然而,假如我已經不存在,那麼現在在這裡的“我”又是什麼?
一個沒有意義的——
幽靈嗎——
光——
藍色的光,鑽石般的深藍色,如同海洋般將我包圍——
深藍色的影子,在對我說話嗎?
“啊,你這傢伙終於肯承認幽靈的存在了嗎?”
“誒?怎麼可能,我從來也沒有說過這種話的呀——”
“笨蛋,你剛剛不是就在承認嗎?承認自己就是幽靈呀。”
“可是,我真的就是,就是幽靈嗎?”
“不管是與不是,你相信這是一種可能了吧。”
“難道說,我死了嗎?”
“這……是不是呢……”
“這是真的嗎?請回答我啊!”
“你還真是個健忘的傢伙呢,就算不死,也是可能變成幽靈的呀。”
“是爲了讓我相信,才故意這樣做的嗎?爲什麼,要我相信這些……”
“因爲,相信之物,即是真相。”
“什麼?這是什麼意思?”
“不明白嗎?對於世上無法證實之事,該如何確定其是否是真相呢?”
“無法證實之事,自然無法確定是否是真相啊,真是毫無疑問的吧?”
“嗯哼?你真的這麼想嗎,笨蛋?”
“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想法有什麼問題……”
“那,因爲無法證實,所以無法確定,因此我們就什麼都不做了嗎?”
“什麼都不做……”
“是的,世界上所發生的一切都可以用科學、理性和邏輯解釋的清清楚楚,這種想法從一開始就是不可能的妄想吧?那麼,遇到無法解釋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就只好止步不前,原地踏步嗎?”
“這……”
“所以,對於無法證實之事,我們也要用其他方法來將其確定,並朝著這個確定的方向來繼續行動啊。”
“而確定這個方向……”
“靠的就是相信的力量啊。”
“這種相信是盲目的!要是相信錯了呢?”
“即便錯了,也能毫無遺憾。”
“怎麼可能!錯了,還無遺憾?選擇一條錯誤的道路走下去,難道不是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嗎?”
“可是啊,人類,不是,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嗎?”
光——
金色的光,太陽般的溫暖的光芒朝我照射過來——
金黃色的影子,在對我說話嗎?
“那麼,小嘉銘呀,認真學習的你,是以什麼爲基礎來相信著什麼的呢?”
“我——我嗎?”
“如果只是無條件地相信著父母或者老師所傳授的關於這個世界的知識,那麼你又怎能稱得上自己是‘不盲目’地相信著呢?”
“不——那些畢竟,都是總結起來的知識,畢竟也都是先人智慧的結晶呢——”
“是嗎?那麼我問你,想必,你一定知道演繹法與歸納法吧?”
“當然,簡單說來就是,由一定的公理、定理、原則導出確切結論的方式稱爲演繹。而由普遍存在現象總結出一般現象的方法稱爲歸納。比如,因爲有地心引力,所以這顆蘋果會下落,就是演繹;因爲其他蘋果都下落,所以這顆蘋果會下落,就是歸納。因爲演繹有嚴密的邏輯性,而歸納只是對於一般規律的總結,因此往往不能得出確切的結論,因此在數學上纔有了數學歸納法……”
“不愧是華榮中學的優秀學生呢,小嘉銘。然而,你有沒有想過,你所謂的演繹法的那些前提,也就是所謂‘公理和定理’是哪裡來的呢?”
“哪裡——來的?”
“嗯,比方說,就你方纔的例子而言吧,牛頓是如何總結出萬有引力的呢?”
“這個……大體上,是通過觀察到的現象,比如蘋果下落,星體運動以及實驗等等總結出規律,並對這些規律提出假說,然後對假說進行驗證,最後得出結論的吧……基本上,科學研究就是這個樣子吧。”
“是呢,不過小嘉銘,你有注意到自己剛纔說了什麼嗎?”
“說了……什麼?”
“‘總結出規律’。”
“……”
“同樣是根據現象總結出來的規律喲,除了通過提出假說並驗證,這個過程的本質與你認爲‘不確切’的歸納法並沒有什麼不同喲。並且,你也該明白什麼叫做‘假說’吧?所謂‘假說’當然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實的東西。而所謂的驗證,也只不過像是往不知道答案的算式裡代入數值罷了,至於是不是真的是百分之百的真相,是沒有人知道的喲。”
“難道想說——想要否定那些定理嗎?還是說,要否定科學研究——不,是否定掉人類認識世界的方法本身?”
“嗯——”影子發出了反對的聲音,“這是無法反駁的喲,除非我們拿出反證來,沒錯,要想徹底否定一條規律,唯一必勝的方式就是採取反證,但要想徹底肯定一條規律,是不可能的,因爲即使你試過10000種情況,但世界上還是可能存在第10001種你所不知道的情況,這第10001中情況,是你無法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否定掉的。”
“這個……”
“牛頓力學在微觀世界不就是被否定掉了嗎?而那微觀世界就是牛頓時代所無法想象的第10001種情況呀。愛因斯坦的理論在提出後相當一段時間內被奉爲真理,但是到了今天,不是也有許多科學家開始對其提出了各種意義上的挑戰嗎?”
“也就是說,我們沒有什麼能夠確定的嗎……”
“一個時代的人們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除非到了下一個時代,否則我們永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而我們之所以能夠確定什麼,就是全靠了相信的力量啊,正是因爲我們在自己的理解能力範圍之內無條件地相信著自己所知道的就是真實,所以人類才能夠前進的啊。”
“只能相信嗎?”
“所以,就算眼前出現了什麼超出自己常識範圍的事情,也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啊。因爲,所謂‘常識’正是這個時代有限的知識給人們的思想所帶來的禁錮啊。”
“出現什麼,都不奇怪嗎?”
“當然啦,不管是幽靈啊,還是別的什麼,超出現代人知識範圍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這種事,只不過是現代人對自己有限的知識的無限的自負所帶來的狂妄情緒罷了。”
“但是,我仍不相信幽靈的存在,難道真的要用‘那是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來將不可思議的神秘事件敷衍過去嗎?即使說神秘事件的背後可能是其他我們不知道的力量的結果,但我還是認爲事件或許還是能以常識所能瞭解的方式給出答案的。”
“嗯——”這次是肯定的聲音,“那就是你——還有小葉昭,你們的,相信的力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