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0章 戰禍再起

大年初一,給大家鞠躬拜年了!

*******

1933年春夏之際,在各國大小報刊上出現次數最多的名字,既不是歐洲的某位君主政要,也不是美洲的某個強人巨賈,而是一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小人物,英國皇家空軍少尉博內克-巴特蘭德。這位英*官之所以在一夜之間成爲舉世矚目的人物,並非因爲他的個人成就或是善舉,而是因爲他駕駛的戰鬥機被擊落在了波斯東部,並且很不幸地被土耳其軍隊所擒獲。同盟國以此大做文章,抨擊英國政府公然違反1915年簽署的停戰協定以及在1927年做出的書面承諾。

在巴特蘭德口供公之於衆之前,英*方曾積極辯解稱,巴特蘭德少尉的戰鬥機系從英屬印度西北邊陲的空軍基地起飛執行常規訓練任務,可能是因飛行羅盤發生故障誤入波斯領空,之後被同盟國空軍擊落。這樣的解釋看起來能夠站住腳,但隨著德國對外公佈巴特蘭德少尉口供內容,國際輿論就對英國非常不利了——巴特蘭德少尉不但在這份口供中承認自己是受英*方派遣幫助波斯軍隊作戰,還同時供述稱,目前波斯境內至少有六十名美英飛行員和數以百計的技術人員,英*方一直以來都允許波斯武裝越境進入英屬印度休整,並且向他們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

以加特蘭德少尉口供爲證據,德國政府於1933年4月16日向英國政府遞交外交照會,要求英國政府在48小時內從波斯地區撤走所有非法入境人員,停止對該地區一切*勢力的經濟和軍事援助,驅逐有組織滯留在英屬印度境內的武裝人員,並再次要求英國完全封閉英屬印度與波斯地區的陸上通道。

外交照會的內容通常是不對外公開的,但在德國外交官員向英國首相遞交外交照會後不久,倫敦的權貴人士便得知了這份照會的主要內容,當天發行的泰晤士晚報亦刊載了德國對英提交照會的消息,以揣測性的語言透露了德國提出的種種要求,英國各階層對此普遍持悲觀態度,他們認爲無論英國如何答覆,都很難化解英德兩國乃至兩大陣營之間日積月累的矛盾,一場新的大戰或將以此爲導火索進入倒計時。

英國捲入波斯戰局,執政的鮑德溫內閣及軍方現任首腦必然要擔負相應責任,在英國輿論一片批評指責的聲潮中,原本就飽受外界質疑的鮑德溫首相做出了最後的努力:他一面辯稱英國對波斯的援助是出於人道主義目的,流入波斯地區的武器是軍火商人的逐利之舉,英國政府不應爲此受到過多苛責,一面暗示英屬印度的高級軍事官員以在邊境地區監管不力爲由引咎辭職。

48小時的限定時間內,英國政府給出了答覆,宣稱他們已經遵照1915年協定和1927年備忘錄的條款糾正了此前所犯的失誤——英屬印度邊境的道路已全部關閉,英屬印度境內的武裝人員已全部離開,英國已停止對波斯地區力的所有援助,而且英國政府已對波斯地區的全部英國公民發出了緊急召令,但是考慮到路程問題,要求德國政府將此項要求的時限放寬到半個月。

至少從外交答覆的內容上看,英國政府爲化解這場外交危機拿出了足夠的誠意,在令人惴惴不安的幾個小時等待後,德國政府給出了答覆,柏林給予對方額外的24個小時,用以從波斯地區撤走所有跟軍事有關的人員,在這其中,因正常商業或個人目的滯留的不受此限制,英國政府必須通知他們就近向土耳其駐軍報到,只有通過土耳其軍隊的審查和記錄後才能繼續留在波斯地區。

德國政府第二次給出的時限雖不寬裕,但至少在外界看來,這場危機演變成爲戰爭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了。至1933年4月19日上午,英國政府給出第二份外交答覆,表示他們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好了安排,德國政府未提出任何異議,兩國因波斯戰端引發的外交衝突似乎就此畫上了一個句號,然而令世人始料未及的是,兩週之後的5月3日,在擔任德軍總參謀長的德國皇儲小威廉親自策劃下,一支由德國傘兵、意大利空降獵兵以及愛爾蘭皇家衛隊成員組成的聯合部隊突襲了位於波斯國東南部的一處指揮部,當時有多名波斯武裝的高級指揮官在此舉行會議。戰鬥持續兩個多小時,聯軍突擊隊乾脆利落地瓦解了此處波斯武裝的抵抗,而後固守營地直至德軍的一支裝甲部隊強行突破波斯軍隊防線抵達此地。經此一戰,同盟*隊不僅向全世界展現了空降戰術的驚人威力,更掌握到了英國政府在外交事件中陰奉陽違的直接證據——聯軍突擊隊在戰鬥中捕獲數名美英軍事人員,其中包括一名退役的英*官和兩名英印殖民軍士官。

英德兩國剛剛平息的外交鬧劇頓時死灰復燃,而且愈演愈烈!

5月4日上午,德國政府發佈公告,斥責英國政府的行徑違背了一個政權最基本的國際公信,國際輿論一片譁然。與此同時,德國外交官面色凝重地走進英國首相官邸,向鮑德溫遞交了一份要求苛刻的照會,要求英國在48個小時內從波斯地區撤走所有英籍及英聯邦國家人員,在72小時內撤出英國在波斯地區的所有投資。

在提出這份外交照會的同時,德國境內的鐵路線全部啓動戰時管制,而這通常被認爲是德*事總動員的前奏。獲知這一重要情況,英國政府立即照會德國政府,要求德國對此項舉動做出合理解釋。

德國政府通過外交回復表示,只要英國接受通牒,在規定時限內按德國要求行事,那麼德國鐵路系統的戰時管制將會自動解除,否則德國將考慮發出正式的最後通牒,並進行全面的軍事總動員。

這無異於*裸的戰爭威脅。

面對來自德國的巨大壓力,鮑德溫內閣及英*方陷入了空前窘迫的境地。英國民衆對政府一貫出爾反爾的作風非常失望,同時又反感於德國政府咄咄逼人的架勢。早已退出現役的前陸軍大臣基欽納元帥通過報刊大聲疾呼,聲稱英國對德退讓等於慢性自殺,唯有聯合美、日、蘇三國,遏制德國的瘋狂擴張,才能夠維持英國當前的政治版圖,否則的話,英國將在二三十年內失去對英聯邦國家及海外殖民領地的控制,退化成爲像西班牙和丹麥一樣蜷縮本土的三流國家。基欽納的呼籲引起了英國民衆的深刻反思,雖然人們對英國挑戰德*事霸權的能力不抱太大希望,但還是有很多人希望英國政府以強硬態度捍衛帝國尊嚴。

儘管德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48個小時內完成戰前動員的全部準備工作,但鮑德溫內閣成員們還是被德國人的強硬舉動給嚇得亂了方寸,他們一邊苛責軍方迅速調查清楚事態原由,一邊放低外交姿態,請求德國政府勿在鐵路系統啓用戰時管制的基礎上採取更多的戰備措施,以免過分刺激英德兩國民衆,使得局勢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

英國政府的稍許退讓沒能讓德國人感到心滿意足,爲了迫使英國做出更大讓步,德國於5月4日晚宣佈組建戰時大本營,德皇威廉二世名義上仍爲最高統帥,但他本人卻跟皇后呆在著名的溫泉度假地巴登,位於柏林的戰時大本營實際置於皇儲小威廉的掌控下。

步入中年的小威廉不再是當初那個總是站在威廉二世背後的瘦弱身影,他雖然沒有急不可耐地想要登上皇位,卻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施加自己的影響力,以至於一些時事評論家認爲1927年之後的德國實際上已經步入了“小威廉軌道”,這位儲君大膽激進的觀點也得到了大批中高級軍官的支持。

不到48個小時的時間裡,英國政府從波斯地區召回了最後一批本國公民,而在英屬印度邊境通道關閉後,英國當局只允許美方人員從波斯地區撤離,不允許美方再從英屬印度運送人員裝備進入波斯戰區,美國政府對此頗爲不滿,他們一再向英國政府保證,只要德國進行軍事動員,美國政府就向德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德國若對英宣戰,那麼美國政府立即對德宣戰,並從軍事上支持英國抗擊德國入侵,並儘速奪取在大西洋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亞速爾羣島。

在美國信誓旦旦的保證與德國的現實威脅面前,鮑德溫內閣終究還是採取了謹慎的策略,但政治家們的立場並不總能決定局勢的走向,因爲軍方的做法並不總能顧及政治大局——5月5日夜裡,英國海軍部獲知德國海軍已召回全部休假人員,並令各艦隊和航空部隊按預定方案行動,因而擔心德國人先下手爲強,對英國本土的海軍力量發動預先打擊,那樣的話,英國海軍將在開戰後處於非常不利的境地。經過緊急會商,英國海軍部決定進行秘密動員和防禦部署,海軍大臣連夜向首相鮑德溫報告了情況,並以海軍部的名義向英國王室的值班官員做了通報。值班官員深夜敲響了喬治五世的房門,但年邁的英國國王聞此消息後未作任何指示,而首相鮑德溫在聽取海軍大臣的彙報後,也未做出明確的表態,倒是當了23年英國王儲的愛德華黯然感慨,一場即將奪走千萬人性命的戰爭在所難免,無論結果如何,英國再也無法重現昔日的輝煌,甚至連今日的地位也難以保全。

1933年5月6日清晨,英國佈雷艦開始在泰晤士河口的防衛區域敷設水雷。在19年前的那個夏天,英國海軍也在戰爭爆發前採取了類似的預防性措施,那時候德國人滿心希望英國能夠保持中立,但這一次,德國人卻對英國海軍的這個舉動興奮異常,柏林日報便撰文指責英國在蓄意挑起戰爭,從環境優雅的西餐廳到人聲鼎沸的啤酒館,到處充斥著對英開戰的叫囂。

第862章 築起圍欄(下)第129章 緣未盡,心相隨第258章 北海烽煙第1006章 攻陷威尼斯(中)第22章 覲見第315章 快速反擊第360章 爲自由而戰(上)第318章 從亞眠到巴黎(上)第948章 舊瓶新酒第936章 國際海軍學院第75章 榮譽責任與收穫第15章 利刃第279章 怒擊第101章 踏雲而至第835章 高速時代第1002章 皮亞韋河之戰(下)第319章 從亞眠到巴黎(中)第20章 契機:沙恩霍斯特第161章 雷襲(下)第530章 愛的釋懷第288章 雄獅的決鬥(上)第843章 爭奪東北亞(下)第794章 弗羅裡達之戰(中)第352章 通往北方之路(下)第514章 再訪維也納第365章 戰巡,裝巡,傻傻分不清楚第688章 巔峰對決(中)第530章 愛的釋懷第713章 冰火兩世界第883章 南蒂羅爾的槍聲第569章 風暴來臨第1010章 面,糊了(上)第689章 巔峰對決(下)第1010章 面,糊了(上)第988章 細節處見真章第502章 重病需猛藥(下)第226章 海峽艦隊第86章 維也納之夜第840章 風向第25章 家庭聚會(下)第406章 藍色陸戰隊(下)第230章 雙前鋒(下)第437章 時務第426章 通向勝利之路(中)第791章 巨人的黃昏(上)第1章 禁地襲擊者第599章 大戰之路第780章 優者勝,敗者殘第891章 兩手準備第589章 頑強抗爭第254章 意志的瘋狂(下)第145章 大戰降臨第54章 誰主沉浮(下)第362章 峰迴路轉第299章 請纓第342章 施佩伯爵第465章 夢幻之地第948章 舊瓶新酒第484章 最後通牒〔下〕第141章 必戰之戰(上)第597章 耳光響亮(下)第112章 右翼掃過海峽(下)第675章 勇者無懼(中)第676章 勇者無懼(下)第985章 撒丁之海(下)第576章 失意的奧斯卡第208章 地中海攻略(中)第599章 大戰之路第507章 鷹翔穹宇第49章 足球因緣第13章 聯合操演第828章 北海寶庫第450章 永恆預言家第231章 硬骨第766章 強取弗洛里斯(上)第76章 只因爲你第997章 善意的中立者第136章 鑄鐵爲劍第860章 ********(上)第968章 腹背是敵第89章 前路艱辛第880章 美國的立場第1047章 大麥克斯戰記(下)第888章 規則與秩序(下)第164章 向左轉,向右轉第38章 炒作(下)第838章 血火哈拉哈河(下)第267章 角色推演第406章 藍色陸戰隊(下)第517章 新皇的時代(下)第909章 掰手腕(上)第942章 民兵與精英第621章 半島泥沼第980章 觀察者第575章 漢堡會議第477章 步兵與坦克第347章 第一個獵物第201章 歸途第95章 親情客串(上)第922章 核陰影下
第862章 築起圍欄(下)第129章 緣未盡,心相隨第258章 北海烽煙第1006章 攻陷威尼斯(中)第22章 覲見第315章 快速反擊第360章 爲自由而戰(上)第318章 從亞眠到巴黎(上)第948章 舊瓶新酒第936章 國際海軍學院第75章 榮譽責任與收穫第15章 利刃第279章 怒擊第101章 踏雲而至第835章 高速時代第1002章 皮亞韋河之戰(下)第319章 從亞眠到巴黎(中)第20章 契機:沙恩霍斯特第161章 雷襲(下)第530章 愛的釋懷第288章 雄獅的決鬥(上)第843章 爭奪東北亞(下)第794章 弗羅裡達之戰(中)第352章 通往北方之路(下)第514章 再訪維也納第365章 戰巡,裝巡,傻傻分不清楚第688章 巔峰對決(中)第530章 愛的釋懷第713章 冰火兩世界第883章 南蒂羅爾的槍聲第569章 風暴來臨第1010章 面,糊了(上)第689章 巔峰對決(下)第1010章 面,糊了(上)第988章 細節處見真章第502章 重病需猛藥(下)第226章 海峽艦隊第86章 維也納之夜第840章 風向第25章 家庭聚會(下)第406章 藍色陸戰隊(下)第230章 雙前鋒(下)第437章 時務第426章 通向勝利之路(中)第791章 巨人的黃昏(上)第1章 禁地襲擊者第599章 大戰之路第780章 優者勝,敗者殘第891章 兩手準備第589章 頑強抗爭第254章 意志的瘋狂(下)第145章 大戰降臨第54章 誰主沉浮(下)第362章 峰迴路轉第299章 請纓第342章 施佩伯爵第465章 夢幻之地第948章 舊瓶新酒第484章 最後通牒〔下〕第141章 必戰之戰(上)第597章 耳光響亮(下)第112章 右翼掃過海峽(下)第675章 勇者無懼(中)第676章 勇者無懼(下)第985章 撒丁之海(下)第576章 失意的奧斯卡第208章 地中海攻略(中)第599章 大戰之路第507章 鷹翔穹宇第49章 足球因緣第13章 聯合操演第828章 北海寶庫第450章 永恆預言家第231章 硬骨第766章 強取弗洛里斯(上)第76章 只因爲你第997章 善意的中立者第136章 鑄鐵爲劍第860章 ********(上)第968章 腹背是敵第89章 前路艱辛第880章 美國的立場第1047章 大麥克斯戰記(下)第888章 規則與秩序(下)第164章 向左轉,向右轉第38章 炒作(下)第838章 血火哈拉哈河(下)第267章 角色推演第406章 藍色陸戰隊(下)第517章 新皇的時代(下)第909章 掰手腕(上)第942章 民兵與精英第621章 半島泥沼第980章 觀察者第575章 漢堡會議第477章 步兵與坦克第347章 第一個獵物第201章 歸途第95章 親情客串(上)第922章 核陰影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漯河市| 元阳县| 克什克腾旗| 开远市| 南城县| 霍林郭勒市| 房产| 长武县| 应城市| 泸溪县| 微山县| 高尔夫| 固原市| 彭山县| 徐汇区| 老河口市| 澎湖县| 敦煌市| 海宁市| 蓝田县| 安达市| 台南县| 庆元县| 鹤山市| 金阳县| 麟游县| 台中市| 平阴县| 凯里市| 清徐县| 嘉定区| 灯塔市| 绥阳县| 平江县| 乃东县| 福泉市| 崇义县| 得荣县| 武城县| 濉溪县| 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