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9章 以工代賑

相對比朝廷的政令,羅斌更快一步地返回吳縣,向李基彙報著洛陽之內所發(fā)生的狀況。

時已至三月下旬。

吳地已是萬物復甦,氣溫舒適且怡人,春風吹拂惹人昏昏欲睡。

李基安坐於庭院之內,左右堆放著近百卷竹簡。

隨著夏侯蘭被李基派去主持“四渡紅水”,李基身邊沒了書童,且有不少事情不便被僕從接觸,因此李基只能是親力親爲地一邊整理著那些竹簡,一邊細細地聽著羅斌所彙報的內容。

羅斌接觸的重臣態(tài)度,洛陽各方動向以及打探到的朝堂上的反應……

直至從羅斌口中確認了朝廷已決定由揚州安置流民,且命令揚州刺史劉備督察此事,李基的神色方纔略微一動。

旋即,李基看著羅斌臉上那掩蓋不住的疲憊,開口道。

“辛苦了,汝先下去歇息吧。”

目送著羅斌離去的背影,李基的心中默默地評價著。

羅斌在軍政之上都無甚才能,但勝在出身寒苦,體魄不遜色於一般將領,且交際能力頗高,情商與自控能力相當出衆(zhòng)。

因此羅斌不僅此前作爲細作騙過了嚴白虎,這一次更是受命前往洛陽聯(lián)絡一應重臣。

而羅斌一路上幾乎是換馬不換人地飛奔於洛陽與吳郡之間,讓李基都不禁爲之佩服,感覺羅斌或許更適合當一位武將。

旋即,李基重新將注意力放在朝廷的身上。

朝廷內部的派系爭鬥,無疑是日漸明顯,且其中明顯有著天子居中平衡的痕跡。

帝王之術?

平衡之道?

李基忍不住嘆息了一聲,大體是明白了天子劉宏此刻的狀態(tài)大概是自信得可怕。

黃巾之亂非但沒有給天子劉宏敲醒警鐘,讓天子劉宏意識到大漢已然處於崩潰倒塌的邊緣,反倒是讓天子劉宏越發(fā)的自信。

縱觀天子劉宏的人生軌跡,由於先帝無嗣,本僅是漢室宗親解瀆亭侯的劉宏於十歲登基稱帝,屆時還是竇氏外戚把控朝政,便是連天子劉宏都僅是竇氏外戚扶持的傀儡罷了。

而天子劉宏在這種處境之下,卻是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很快就解決了外戚專權的問題,掌握大權之後,更是將朝中的宦官、士人換了一撮又一撮,殺了一批又一批。

以著帝王之道而言,天子劉宏無疑是合格的,對於朝堂之內的把控能力強得驚人,甚至公然大肆賣官鬻爵。

只是,天子劉宏在享樂之上的追求,卻是比李隆基還要來得極端。

賣官鬻爵,僅爲享樂。

且目前來看,在天子劉宏的觀念之中,恐怕就是連卷席大漢七洲之地的百萬黃巾都在頃刻之間被解決,天下已然是固若金湯。

‘又或許,天子劉宏亦是看出了大漢弊端,但更是明白無力改變,所以先爽死再說,不管身後洪水滔天?’

李基轉而又想到了這個可能性。

且不得不說,李基沒有記錯的話天子劉宏縱情聲色,乃是於三十二歲就徹底被掏空身體而病逝,某種意義上確實是爽了半生直到死。

可惜天子劉宏大概想不到在他死後,董卓不僅會成爲他的同道中人,還會順便當了他的便宜女婿吧?

也就是竇太后死得早,否則董卓說不準還要當天子劉宏的後父也說不準。

而天子劉宏目前來看,似乎也沒有戒酒戒色的打算,反倒是對於如此平衡把控朝政自得其樂。

這對於李基而言,某種意義上卻是一件好事。

作爲權力金字塔最頂層的天子劉宏不變的話,短期內整個大漢的權力架構也不會發(fā)生太大的變化。

或許,劉備想要在天子劉宏駕崩之前爭取“揚州牧”幾乎不可能,但是揚州刺史兼吳郡郡守的官職還是相當之穩(wěn)固。

且待朝廷政令一到,由劉備督察揚州各郡收納流民,這無疑是通過“大義”將劉備身爲揚州刺史的權柄放大到了極點,給了李基真正藉此插手掌控揚州其他郡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隨著劉備在徐州四處借糧成功,通過徐州通道涌向吳郡方向的流民還在日益增多。

這段時間以來,吳郡北面的長江之上一艘艘船幾乎都快劃得冒火了,接往吳郡的流民數(shù)量早在十天前就突破了十萬的數(shù)字。

也幸好劉備的仁德與名聲,在賈詡暗中的引導下已經(jīng)徹底在流民羣體之中散播開來,方纔始終沒有出現(xiàn)什麼亂子。

只是,隨著聚集於吳郡北部的流民數(shù)量還在不斷增加,安置流民已然成了刻不容緩的要務。

吳郡人口都不足百萬,有些略微偏遠的吳郡一縣之地全部人口都未必有十萬之數(shù)。

如今隨著流民營中的流民數(shù)量不斷擴大,不僅僅糜竺的能力已經(jīng)即將不足以把握住狀況,便是每日供給流民營的糧食都是個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 而李基也絕非是做慈善的,不可能耗費了巨量錢糧過後,僅僅是爲了將所有流民都送給友郡。

儘管李基已然派人不斷從流民之中篩選各種工匠、醫(yī)師或養(yǎng)殖類人才,源源不斷地送往吳郡各處進行安置。

尤其是正在建立的造船工場,更是被李基塞了大量的各類工匠。

即便有部份工匠不善造船,但李基也打算將造船工場進一步打造成某種意義上的“科技”中心。

待有更多精力,再對造船工場進行細分出不同類別的方向。

造紙、攻城器械、刀劍兵器等等……

可以說,李基此前的腦海之中便有著無數(shù)的想法,只是缺乏著足夠的人才去爲李基研發(fā)罷了。

那些工匠,在李基看來便是與寶貝無異。

至於其餘的醫(yī)師、養(yǎng)殖、耕種等人才,也均是目前吳郡所緊缺的。

尤其是醫(yī)師,更是讓李基對於早就有所想法的“軍醫(yī)”體系有了創(chuàng)建的可能。

而養(yǎng)殖類、耕種類人才,同樣也是吳郡所急需的。

唯有親自了解過吳郡的現(xiàn)狀,李基方纔明白此刻的吳地相對於中原而言,可謂是方方面面都是落後的。

各種養(yǎng)殖、耕種技術,同樣也是遠遠不如中原來的先進。

因此,這段時間李基除了居中坐鎮(zhèn)之外,每日幾乎沒有一刻空閒地緊急做出著一個個簡單的體系架構,然後則是不斷地從流民營之中篩選出各類人才進行集中塞進去。

而除此之外,流民營之中龐大的青壯勞力,李基也不可能盡數(shù)讓給揚州其他郡。

須知,那些青壯勞力不僅僅可以作爲重要的生產(chǎn)力,更是可以很快就轉化爲亂世最重要的兵源。

即便吳郡目前完全沒有能力消化安置大量的青壯勞力,但是有一種方法除外,那便是“以工代賑”。

儘管,這會讓吳郡本就龐大的錢糧支出變得更爲沉重。

如今,吳郡僅僅是以著砂石稀粥維持流民們不至於餓死罷了。

可倘若採取“以工代賑”的方式,那麼自然不可能不讓青壯吃飽,所消耗的糧食必然將劇增五倍之多。

歸根到底還是四個字“錢糧不足”!

可一旦當真能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消化掉絕大部分流民,那將能讓吳郡原計劃可能需要三五年才能徹底完成的水利規(guī)劃,在短短一年之內就徹底挖掘完成。

因此,李基在等……

等蜀中那邊的消息!

等蜀中的糧食!

同時李基也在瘋狂地做著涉及整個吳郡的具體水利規(guī)劃,將原本是在三五年內逐步完成的水利規(guī)劃細節(jié),一次性地全部做成確實可行的內容。

除此之外,李基也還在通過“仁德書院”不斷地儲備願意成爲“臨時工”的士子。

儘管李基通過“計謀模擬器”的推演,清楚只要趙雲(yún)將那一份竹簡送到劉焉的手中,那麼就必然能夠有所收穫。

只是劉焉願意付出的錢糧數(shù)目,又以及何時方纔安排錢糧運出蜀中沿長江而下送到吳郡。

這些都是李基需要考慮,且必須清清楚楚的因素,不能憑藉著單純的感覺以及預估就去實行。

否則,一旦出現(xiàn)了什麼預料之外的差池,但凡是誤差超出了李基所準備的冗餘量。

由吳郡官府所直接供養(yǎng)“以工代賑”的流民、作爲“土木勞動者”的俘虜以及由上而下的吳郡郡兵,只需斷糧超過一天,後果都將會是不堪設想的!

那不是單純的欠薪,而是斷糧!

可以說,只要吳郡內發(fā)生了斷糧,那麼將會直接導致整個吳郡大好局面瞬間土崩瓦解。

因此,在這種動輒可能會涉及百萬百姓的決策,李基縱使心中再如何焦慮,也只能是慎之又慎地等待著蜀中那邊的信息,絕不能輕易動搖基本盤。

李基深吸了一口氣,將心中的憂慮與雜念壓下,轉而則是依然耐心地提筆依據(jù)著吳郡水利規(guī)劃計劃的目錄完善每一處區(qū)域具體的執(zhí)行內容。

只是,李基一邊在書簡上書寫之餘,心中依然不禁下意識地進行著估量,計算著吳郡若是想要進行“以工代賑”所需的糧食缺口。

三十萬擔!

最低也需要三十萬擔……

只是李基不清楚蜀中如今的儲糧有多少,根本就沒辦法通過“計謀模擬器”推算出劉焉爲了一個“裂土封王”之策願意付出的心理價位。(本章完)

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573章 順逆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82章 三成?兩成。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172章 想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825章 建業(yè)第771章 子坤,你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583章 遷治第545章 大魚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106章 夜襲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787章 道法自然與科學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346章 七三開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25章 黃巾衆(zhòng)之安排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14章 真罵戰(zhàn)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194章 緩稱王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834章 鴻門宴?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469章 虞國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15章 強制嘲諷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952章 洗馬?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746章 李基獻言第590章 誰人鎮(zhèn)荊州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569章 敗局早定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179章 清君側?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27章 錦衣潛行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115章 蔡邕!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30章 三條路線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
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573章 順逆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82章 三成?兩成。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172章 想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825章 建業(yè)第771章 子坤,你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583章 遷治第545章 大魚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106章 夜襲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787章 道法自然與科學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346章 七三開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25章 黃巾衆(zhòng)之安排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14章 真罵戰(zhàn)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194章 緩稱王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834章 鴻門宴?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469章 虞國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15章 強制嘲諷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952章 洗馬?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746章 李基獻言第590章 誰人鎮(zhèn)荊州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569章 敗局早定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179章 清君側?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27章 錦衣潛行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115章 蔡邕!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30章 三條路線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哈巴河县| 华亭县| 临江市| 道真| 宁波市| 漳浦县| 宣武区| 崇仁县| 抚远县| 和林格尔县| 惠安县| 方山县| 鹿泉市| 灵川县| 岚皋县| 兴化市| 邹城市| 杂多县| 铁岭县| 周口市| 蒙山县| 锦屏县| 伊宁市| 安达市| 抚顺县| 翼城县| 安福县| 沐川县| 阳春市| 岳池县| 闽清县| 盈江县| 犍为县| 雷波县| 耒阳市| 泗洪县| 侯马市| 弥渡县| 泰安市| 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