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

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

甚至,李基腦海裡莫名地蹦出了一個,絕對可以讓蔡邕驚愕交加的稱呼——“老逼登”。

這個稱呼一出,恐怕會氣得蔡邕當(dāng)場悔婚吧?

在“計謀模擬器”的推演之中,順利地讓雙方婚事就此“黃”了,難道用的就是這種方式?

屆時,再來上一句“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不行不行,味太濃了!

尤其是蔡昭姬的前夫衛(wèi)仲道就是河?xùn)|人士,而且李基自稱是隴西人士,隴西同樣又屬於河西區(qū)域。

衛(wèi)仲道嘎掉的時候是個少年郎,如今李基同樣也是少年郎。

此句一出,說不準(zhǔn)能氣得當(dāng)場擡走蔡邕。

而就在李基不經(jīng)意地在腦海裡冒出了不少不敬老丈人的念頭之時,蔡邕也是有些不知道該對李基說些什麼。

對於李基這一位準(zhǔn)女婿,蔡邕無疑是滿意的。

無論是才學(xué)、樣貌、名聲、心性,蔡邕觀之,皆是上上之選。

便是家世中落,並不是什麼豪門望族,但李基將來或可自成豪門望族,自然也就無須家世於背後點綴之。

尤其是李基如此少年郎,並沒有介懷蔡昭姬的“不詳之名”,憂慮於蔡昭姬今後如何安身的蔡邕,心中甚至對李基有著一二分感激。

終於,還是蔡邕率先打破了安靜,開口道。

“賢婿,此次登門可有要事?”

有了蔡邕的定調(diào),李基也是暗自舒了一口氣,順著說道。

“丈人,基此次前來,一則是爲(wèi)了求閱典籍,二則是有一事欲請丈人相助之。”

“典籍之事,賢婿既爲(wèi)自家人,也無須再用‘求閱’二字,今後賢婿可自行出入偏院瀏覽就是了……”

頓了頓,蔡邕接著說道。“就是不知道賢婿欲求之事乃是?”

李基聞言,從袖子之中掏出了一份竹簡遞到了蔡邕的面前,在蔡邕打開竹簡看了起來之餘,開口道。

“丈人,基至吳地,入目所見,江東之地與中原地區(qū)的差距不僅在於人口、經(jīng)濟、糧食,還在於文化。”

“中原之地多奇士,且私學(xué)盛行,類似於‘荀氏八龍’這等名士輩出。然,長江以南,罕見名士,便是連教導(dǎo)後輩之私學(xué)亦是少之又少,多僅是各世家豪族自行學(xué)之。”

“如此一來,中原與江南之地的差異將日益變大,若無奇才名士以做支柱,江南之地何談繁榮?”

“因此,基在此斗膽,初擬了一份書院建設(shè)計劃,請丈人爲(wèi)院長,教導(dǎo)有德之學(xué)子,教化衆(zhòng)生,爲(wèi)天下貢獻英才。”

在這個時代有著大量的私學(xué)存在,但真正的書院需要在原軌跡的幾百年的唐朝纔會初步出現(xiàn)。

即便是潁川,那也是私學(xué),也並非是真正的書院。

因此,當(dāng)蔡邕細細地看完李基在書簡之中所列的書院之名,可謂是深受震動。

私學(xué)爲(wèi)私,均是名士爲(wèi)便於教導(dǎo)後輩或友人子弟而設(shè)。

書院爲(wèi)公,則是廣收天下有天賦之學(xué)子教導(dǎo)之。

儘管書院在李基的眼中或許算不上是什麼,但在這個時候恰好是踏出了教育“由私變公”的一大步,且也能一定程度改變文士俱出於世家豪族的局面,給予一些更底層的百姓上升的通道與機會。

此前,李基並非是沒有這麼一個想法,而是書院的創(chuàng)立必須要有真正的大儒坐鎮(zhèn)。

在劉備沒有大儒支持的前提下,就算李基有心想要創(chuàng)立書院,那也是空中樓閣。

雖然劉備之師盧植就是大儒,但貴爲(wèi)北中郎將,自然不可能特意棄官去擔(dān)任一小小的書院院長。

而在與蔡昭姬確定婚期之後,李基自然便將主意打到了某種意義上真正變成了自家人的蔡邕。

自家人,不用白不用,用了也是白用。

白用白嫖之事,李基最爲(wèi)喜歡不過了。

且有了蔡邕建立書院的話,那麼原本李基還有些煩惱今後假如以名聲吸引來的文士,必然會有相當(dāng)一部分文士不接受劉備的橄欖枝流失的問題。

而有了書院之後,非但吳郡之地對於天下文士的吸引力更進一步,且書院也能不斷吸納文士停留在吳郡之地。

可以說,這對於劉備與李基而言是個百利而無一害的選擇,唯一的問題就需要勞煩老丈人出力罷了。

更何況,李基的心性最孝順不過了。

蔡邕遠離朝政,每日無所事事地宅在家中,讓李基著實心疼壞了,且也生怕蔡邕今後天天緊盯著自己,還不如多給蔡邕有點事情做做,也算是聊表一番孝順,也能讓蔡邕實現(xiàn)人生價值。

而蔡邕細細地看著竹簡,短短的數(shù)百字,蔡邕足足看了一刻鐘之久方纔意猶未盡地緩緩放下了手中竹簡。

不過蔡邕沒有推辭,也沒有同意,而是語氣慎重地問道。

“此事,劉玄德知否?還僅是賢婿一人之意見。”

李基答道。“丈人可放心,此事基已告知主公知曉,且主公也言及若丈人有意擔(dān)任書院一職,必會傾力支持之。”

頓時,蔡邕的眼中明顯地閃過了喜悅與意動之色,開口道。

“此事善莫大焉,但事關(guān)重大,且僅老夫一人遠遠不足以支撐賢婿所言的龐大書院,還請待老夫聯(lián)繫各方好友確認(rèn)可否相助,方能做出決斷。”

李基聞言,心中一喜,已知蔡邕的態(tài)度是相當(dāng)支持創(chuàng)立書院的。

而以著蔡邕的人脈與名聲,只要蔡邕傾力支持,那麼此事便是成了大半。

當(dāng)即,李基開口道。

“那便勞煩丈人費心了。”

“嗯。”

蔡邕應(yīng)了一聲,接著說道。“賢婿既也是爲(wèi)了借閱典籍而至,可自行前往偏院,老夫還需細細斟酌一陣。”

蔡邕說罷,便徑直重新埋首研究起手中竹簡的內(nèi)容。

李基見狀,也不再打擾蔡邕,而是自行退出了正廳,然後朝著蔡邕存放典籍的偏院走去。 只是,等李基走入偏院之時,恰好看到了蔡昭姬正有些吃力地捧著一大堆竹簡。

李基與蔡昭姬相視一眼,頓時雙方都有些愣在原地。

不過,李基很快反應(yīng)了過來,快步上前,從蔡昭姬的懷中將大半的竹簡也抱了過來,替蔡昭姬分擔(dān)了一下重量之餘,溫聲道。

“不必勉強一次性便抱那麼多的竹簡,大可分批抱,慢慢來。”

“嗯。”

蔡昭姬的神色依然是那般的清冷典雅,唯有臉上飄過了一抹輕微的酡紅。

眼前之人,蔡昭姬自然知道。

有過一面之緣的俊美少年郎,同時也將會是自己的夫君。

只是,蔡昭姬沒想到會在這裡,且也會這麼突然地見到對方,讓對方看到了自己那有些狼狽的姿態(tài)。

“其實,我一個人也可以的。”

蔡昭姬有意地想要向未來的夫君解釋一句,但開口所說的語氣過於清冷平淡,反倒是有幾分不領(lǐng)情的味道。

“你又不是一個人,不必勉強。”

李基道了一句,然後便抱著竹簡跟著蔡昭姬走了進去,幫蔡昭姬一點點地將這些竹簡都整理存放了起來後。

蔡昭姬看著李基額頭微微有些冒汗,便從袖中拿出了一塊簡約的手帕遞給李基,道。

“擦擦。”

“好。”

李基依言接過手帕擦了擦汗,然後看著手帕上不可避免地沾上的汗?jié)n,一時倒也不知在這個時代手帕是否要再還給女子。

且雙方的關(guān)係,又是那種既親密又陌生的感覺,如何不失邊際感進行相處本就是難題。

在前世,夫妻雙方不和的見多了,但是類似於這種夫妻雙方不熟的,那當(dāng)真是罕見。

而蔡昭姬似是看出了李基的猶豫,嘴脣輕輕一抿,道。

“留著吧。”

“謝謝。”

李基再度依言,然後將那手帕直接收入懷中。

只是隨著這兩句話過後,雙方不可避免再度陷入了一陣安靜之中。

直到片刻後,蔡昭姬方纔開口道。

“在婚禮之前,你我見面亦不太合適。”

李基下意識地解釋道。

“我是爲(wèi)求閱典籍而來,且得到了丈人的允許。”

丈人?

蔡昭姬的美眸忍不住睜大了些許,那清冷臉龐之後的耳垂卻是不免多了幾分紅潤。

尚且沒有真正成親,卻是連“丈人”都稱呼上了,那豈不是在暗示讓我提前叫他夫君?

“我不會那樣稱呼你的。”

蔡昭姬道了一句,讓李基有些意味不明。

“起碼,在那之前,我不會那樣稱呼伱的。”

等蔡昭姬再補充了一句,李基這才完全反應(yīng)了過來,且看著在略顯昏暗的屋內(nèi),蔡昭姬那典雅清冷的臉龐上似是有些掩蓋不住的羞意。

那種強烈的反差感,讓李基怦然心動,驟然意識到了蔡昭姬果真是個大美人。

而感受到李基變得有些灼熱的眼神,蔡昭姬的神色動作越發(fā)的有些不自然,轉(zhuǎn)身便朝著屋外走去,道。

“我先走了。”

眼看著蔡昭姬即將離開,李基下意識地開口阻止道。

“等等……”

“嗯?”

蔡昭姬的腳步一頓,有些疑惑地看向李基。

李基見狀,連忙道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昭姬,我急需大量與水利有關(guān)的典籍內(nèi)容,不知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蔡昭姬的神色有些猶豫,問道。

“很急?”

“很急。”

“現(xiàn)在就要?”

“越快越好。”

大家除夕快樂哦~

(本章完)

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504章 高質(zhì)量幼苗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850章 舊病復(fù)發(fā)?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369章 陷陣營!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fēng)第545章 大魚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614章 陶謙的轉(zhuǎn)變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95章 當(dāng)世非我莫屬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64章 “毒士”賈詡第25章 黃巾衆(zhòng)之安排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310章 閉關(guān)鎖國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123章 這是禮節(jié)!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fēng)第7章 毒士???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jì)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887章 可願降?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937章 窮怕了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894章 聯(lián)呂南下,合力破劉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548章 割發(fā)代首(續(xù))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4章 計將安出?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163章 許文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449章 優(yōu)孟衣冠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434章 大孝啊!第516章 逆風(fēng)袁本初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777章 風(fēng)雪擋路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457章 願爲(wèi)先鋒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61章 吳郡郡守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254章 急轉(zhuǎn)直下的局勢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
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504章 高質(zhì)量幼苗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850章 舊病復(fù)發(fā)?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369章 陷陣營!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fēng)第545章 大魚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614章 陶謙的轉(zhuǎn)變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95章 當(dāng)世非我莫屬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64章 “毒士”賈詡第25章 黃巾衆(zhòng)之安排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310章 閉關(guān)鎖國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123章 這是禮節(jié)!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fēng)第7章 毒士???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jì)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887章 可願降?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937章 窮怕了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894章 聯(lián)呂南下,合力破劉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548章 割發(fā)代首(續(xù))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4章 計將安出?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163章 許文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449章 優(yōu)孟衣冠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434章 大孝啊!第516章 逆風(fēng)袁本初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777章 風(fēng)雪擋路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457章 願爲(wèi)先鋒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61章 吳郡郡守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254章 急轉(zhuǎn)直下的局勢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宁县| 甘孜| 蒙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会昌县| 夏津县| 松溪县| 徐州市| 华阴市| 上林县| 弋阳县| 尼勒克县| 乡城县| 杭锦旗| 彭州市| 宝应县| 临西县| 会昌县| 孝感市| 白银市| 东阿县| 新乡市| 长岛县| 达日县| 黑河市| 岳阳县| 泸州市| 循化| 钟祥市| 潼南县| 丹凤县| 黔江区| 冷水江市| 清涧县| 尼木县| 绿春县| 大竹县| 湖北省| 林口县| 高雄市| 永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