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3章 出征在即

當然,李基本就不是冒險的性格,願意親往海外自是有著十足的把握。

海上風浪大,天氣變幻莫測不假。

只是以著如今李基對天象的掌握,再加上天象本也是屬於謀略所需考慮的一部分,可以直接動用“計謀模擬器”推演。

所以,假如這是個存在職業(yè)航海士的時代,李基估摸自己也會是當世一流的水準。

因此,可以說惟有是李基親率這三萬大軍,方能最大限度保障大軍的安全。

考慮到方方面面,不是李基一定要去,而是李基不得不去。

眼下,李基只能拱手拜道。

“子坤這幾日休沐在家莫非並沒有好好地享受天倫之樂,反而是耗費心神去推演了遠征之事?”

可人口、錢財、器械等等方面,依然遠遠不如進入亂世時期其餘諸侯。

對於吳郡當下的兵力狀況,李基自然是一清二楚。

“三軍將士皆已準備完畢,焉能推遲?主公放心,基無礙,且基休沐在家並沒有去耗費心神,反倒有好生休養(yǎng)了一番。”

“子坤與相兒離別可有不捨?不過子坤也無須擔憂家中,備定會待相兒如己所出,定不會讓相兒受到任何委屈的。”

只是李基翻遍了相關記載以及地圖,在這個時代都找不到關於“占城”這個名稱的記載。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即便李基的計劃是來年開春之後再出發(fā),但卻也需要提前開始調動士卒,籌備一應出征事宜。

“謝主公厚愛,基縱使粉身碎骨亦難報答,但此去關乎成敗,行路雖艱,但山海不可移吾心志也,唯有如此方可助主公迅速平定亂世。”

爲此,劉備臨時出征之日,還特意讓李基休沐三日,意在讓李基能夠好好陪一陪還處於牙牙學語時期的李相。

假如李基領兵遠征,然後家中出現蟊賊,劉知兵去送了一波,那豈不是完蛋?

四萬兵馬,除了留下一些必要的士卒外,恐怕得將吳郡的兵力完全掏空,甚至還要從會稽郡抽調一部分纔有這個數字。

那麼董卓、袁紹、袁術等將會迅速拉上超過十萬的兵馬,更遑論劉焉、劉表、陶謙等州牧也是遙遙領先劉備一步直接掌管一州軍政大權,動輒也同樣能夠拉出超過十萬兵馬。

“吾與主公時間或尙長,但天下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長,故還請主公應允之。”

夏侯博一輩子就沒統過軍,當遊俠,當錦衣司頭子還行,真將夏侯博放在戰(zhàn)場,與其相信他能保著劉備殺出重圍,還不如覺得劉備自行開潤成功。

可李基模糊記得一種名爲“占城稻”的水稻在封建時代普及後,徹底改變了長江以南的種植生態(tài),讓糧食產量產生了飛躍。

而得知了李基即將去遠征海外的蔡昭姬,這幾日心中難耐不捨,但卻沒有出言阻止夫君之大志,反而是儘可能地保持溫柔全力伺候迎奉李基。

尤其是糧草,更是早早就開始運往幽州開始存儲,否則等到來年開春再運送糧草顯然已經來不及了。除此之外,考慮到關羽率軍前往夷洲之時出現了大量暈船現象。

這一句倒是將李基給說服了,無奈地應道。

對於李基而言,兒子只會影響自己的發(fā)揮。

劉備擺了擺手,態(tài)度以及口吻表現得尤爲堅決,道。

“子坤,不若出發(fā)之日推遲些許?且待子坤養(yǎng)好身體再出發(fā)也不遲。”

考慮到瀛洲的距離比夷洲要遠上不少,且需要儘可能地保障士卒的戰(zhàn)力,所以早早便開始組織士卒開始適應航行。

劉備聽罷,臉上這才隨之露出了笑意,但又忍不住嘆息了一聲,道。

李基睜大著眼睛,有些愣愣地看著劉備。

一旦董卓如原軌跡那樣入京,正式拉開亂世的帷幕。

除此之外,李基還需要提前將吳郡接下來兩年的發(fā)展框架給定好,並且安排好一應輔助劉備的官吏,以免發(fā)現些後院失火的事宜。

眼下李基的狀態(tài)與曾經平定黃巾多次耗費心神推演計謀一般無二,看得劉備直心疼,溫聲問道。

而眼下,劉備所實際掌控的不過吳郡與會稽郡,兵不過五萬,唯有大肆開墾良田後,如今在糧草上才略顯豐足。

“那便依主公的吧。”

“吳會之地已被子坤所平定,餘下的廬江、丹陽、九江、豫章四郡大體又與備交好,再加上徐州陶使君就在左近,大漢秩序尚存,縱是有一二蟊賊犯境,又有何憂?”

這讓劉備倍感揪心之餘,亦是越發(fā)地感慨感動。

這一刻,李基莫名體驗到了幾分原軌跡之中諸葛亮七出祁山的心態(tài),不僅僅是需要爲前方戰(zhàn)事所準備,後方更是需要小心佈置,以免出現了什麼差池。

“不行,主公身邊必須要留可用之將,以護佑主公周全。”李基語氣嚴肅地開口道。

只是,等劉備在馬車之中坐穩(wěn),擡頭看向李基之時,驟然發(fā)現李基的臉色略顯幾分蒼白,忍不住皺著眉關心道。

尤其是糧種問題,此事遲遲未能徹底解決,無疑是讓李基有些爲之發(fā)愁的。

說罷,李基再度躬身而拜,等待著劉備的反應。

“子坤此去瀛洲,若是大事可爲,那便盡力而爲,若是事不可爲,亦不必勉強,便是沒有瀛洲的金銀,只要有子坤在身邊,備亦自信可平定亂世。”

此刻的吳會之地所種不乏水稻,但更多的還是除了水稻外的其他五穀。

……

“再者,備亦算是知兵之人,對付區(qū)區(qū)蟊賊還是不在話下的。”

“季常不妥……”

目前劉備的狀況無疑是進入亂世後稱霸江東有餘,逐鹿中原不足。

“不行!”

而不管是劉備與李基就算佔了江東目標也不是割據一方,否則那樣跟原軌跡之中的江東傑瑞又有什麼區(qū)別?

所以,李基內心是焦慮的,清楚吳郡即便不斷吸納流民保持高速發(fā)展,牌面上的實力依然是不夠的。

等李基忙忙碌碌地將諸事都安排妥當,並且細緻地交代到劉備的手上,便又已至春耕期。

“有季常便足矣。”劉備答道。

且位置就在西漢原交趾刺史部日南郡,即自古以來……)

不過,李基大體記得占城的方位應是在交州以南的區(qū)域,所以早早就抽調了一批錦衣司搭乘海船一路往南尋找糧種。

這種情況要麼就是“占城”這個名字還沒有出現,要麼就是“占城”離東漢太遠,所以並無相關記載。

“主公身邊必須留有足夠的機動兵力,並且基已然將翼德帶上,那麼主公身邊也必須留有可用之將。”

(PS:這個時代有占城國,但由於語言不同,在大漢書籍上的記錄名稱是林邑國。

直至唐朝時期被稱爲“佔婆國”,全稱是“佔婆補羅”,“補羅”梵語意爲“城”,所以後面才慢慢被記載爲占城。

唯有等找到了“占城稻”或者培育出其餘更高產宜種的稻種,然後在吳會之地普及開來,方能真正讓劉備集團再無糧食之憂。

而縱有海船,遠去瀛洲也絕非是什麼易事。

劉備對於李基的這一番話顯然是不信的,哪裡會有人越是休養(yǎng)氣色就越差的。

李基擺了擺手,道。

只是,休沐歸家的李基幾乎是毫不猶豫便將李相丟給奶孃照看,自個兒則是好好地陪蔡昭姬去了。

只是休沐結束之後向來習慣了步行前往府衙的李基,這一次卻是乘著馬車去府衙與劉備匯合,然後一併前往吳郡港口。

很是自覺地上了李基馬車的劉備,下意識地道了一句。

“是,主公。”

“子坤,三萬兵馬不行,四萬!帶上四萬兵馬去瀛洲,並且把子龍也帶上放在你的身邊,只有這樣備才能放心。”

父愛什麼的,不存在的。

只是,李基很清楚長江以南種田產量上的最優(yōu)解是水稻!

而稻種問題,李基也從來沒有放緩過尋找的步伐。

而在具體的種田上,論經驗別說是李基,就算是劉備等人都遠遠不如那些埋頭農耕的農官與老農來得豐富。

原本李基已經被劉備說服大半,但是劉備自信也是“知兵”之人,這反倒是讓李基有些慌了。

頓時,劉備的眉眼忍不住流露出濃濃的擔憂。

因此除了糧種之外,李基能夠一定程度輔助提供糧食產量的,也唯有是曲轅犁以及推廣肥料了。

其中種種,不便細說。

諸如此類,林林種種……

或許眼下似乎吳郡的形勢一片大好,但以著先知先覺優(yōu)勢的李基清楚還不夠,遠遠還不夠。

李基感動於劉備的信任之餘,連忙拒絕道。

只是不等李基說完,劉備就往上拱了拱手,打斷道。“子坤難道忘了盧師亦在吳郡,有盧師在,何愁宵小膽敢犯境。”

隨著遠征期間將至,李基即將率兵出海之事已漸漸被衆(zhòng)人知悉。

皆因此時的水稻產量不僅難以與其餘五穀拉開明顯差距,且種植水稻的環(huán)境與條件也相對苛刻不少,因此不少農官都會因地制宜地在不同的田地種植不同的糧種。

明顯就是子坤一如過往那般暗自耗費心神,卻是不願說出來,生怕自己擔憂罷了。

直至片刻後,劉備的雙手放在了李基的身上,開口道。

說到底,李基親身涉險海外,又如此耗費心神,終究還是爲了自己準備迎接亂世再興大漢的本錢。

‘爲了備,卻是辛苦子坤了……’

本在李基出征在即而壓抑著不捨的劉備,這一刻有些忍不住暗自抹淚了起來。

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679章 即日發(fā)兵,討袁!!!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545章 大魚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403章 營嘯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194章 緩稱王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930章 棋局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378章 國士侯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314章 關原之戰(zhàn)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47章 虛實之計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87章 借刀殺人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412章 策與瑜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303章 昭亭侯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869章 自己監(jiān)視自己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89章 斬草除根?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443章 可以改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xiāng)之誼第355章 離間計?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412章 策與瑜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
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679章 即日發(fā)兵,討袁!!!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545章 大魚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403章 營嘯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194章 緩稱王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930章 棋局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378章 國士侯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314章 關原之戰(zhàn)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47章 虛實之計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87章 借刀殺人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412章 策與瑜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303章 昭亭侯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869章 自己監(jiān)視自己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89章 斬草除根?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443章 可以改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xiāng)之誼第355章 離間計?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412章 策與瑜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澄城县| 莒南县| 西林县| 安乡县| 靖宇县| 镇康县| 五原县| 武定县| 芷江| 健康| 台山市| 舟山市| 高平市| 岐山县| 虎林市| 邯郸县| 理塘县| 宕昌县| 垣曲县| 信宜市| 白河县| 天峨县| 博乐市| 土默特右旗| 新疆| 古交市| 永州市| 高州市| 莱西市| 茶陵县| 武冈市| 明溪县| 子洲县| 奎屯市| 绿春县| 息烽县| 和龙市| 锡林浩特市| 灵丘县|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