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

司馬懿所說,同樣也得了不少門生的贊同。

“三姓家奴”的狡詐惡徒,就連兩任義父都死在其的手上,這等人會遵守盟約?

徐庶所做的推斷,或許是如今袁術最好的決斷,以“南陽郡”爲條件與呂布結盟,通過呂布來分擔來自劉備的壓力,繼而有機會讓二袁會師兗州。

可呂布本就是個反覆之人,且以著呂布的利益進行考量,又怎會甘心做爲他人嫁衣之事?

劉備勢大不假,可也正因劉備勢大,呂布得了南陽郡也未必願意與劉備死磕。

相反,得了南陽郡再撕毀盟約,先行與劉備默契聯合共分袁術,免得袁氏做大後,損兵折將的呂布反倒淪爲任由袁氏宰割的魚肉,這纔是最符合呂布利益的做法。

且兩家平分袁術的話,即便豫州爲劉備所得,呂布手中也將握有司隸、南陽郡、兗州,與劉備未嘗就沒有一戰之力。

而爭論,也就由此產生。

徐庶認爲袁術不會是傻子,如此白送南陽郡給呂布結盟,必然有法子讓呂布不會反咬自己一口。

可司馬懿則是判斷無論如何結盟,呂布得了南陽郡後,都不會選擇與劉備死磕,轉而會反咬袁術爭奪兗州。

如此一來,徐庶與司馬懿從不同立場推論出來的局勢,自然就存在了衝突。

本質上,這便是關於呂布會不會違背盟約,以及袁術敢不敢相信呂布結盟的爭論。

對於徐庶與司馬懿的推論,李基實則也有過相關的猜測。

呂布的名聲太盛,無論何人想要與之結盟,都得掂量掂量一下董卓、丁原的下場。

不過李基微微頷首後,目光投向龐統,道。

“龐統又是如何判斷?”

龐統起身行禮,然後一甩有些亂糟糟的頭髮,有種放蕩不羈的醜,然後開口道。

“老師,中原局勢,除卻陶謙外,影響大局的便僅剩青州曹孟德。”

“而曹孟德此人看似忠良,實則乃是野心勃勃的大奸之徒,其志或亦在天下?!?

“于徐庶的推論中,將曹孟德當做是協助掌控袁氏掌控兗州的助力,吾不敢茍同之?!?

李基沒有打斷龐統,而是繼續聽著。

若是換做一年前,或許還會有不少人覺得曹操乃忠良之輩。

可隨著曹操不惜傾盡家底平定青州黃巾,然後以著不少血腥手段掌控整個青州,甚至自封爲青州州牧,可謂是盡顯梟雄之姿。

“若是袁術得了兗州,曹操便僅能龜縮在青州一地。可與袁氏撕破臉皮爭兗州,初定青州的曹操怕是力有不逮?!?

“而青州出路唯二,兗州或徐州!以吾之見,曹操必攻徐州,且是聯合袁術共取徐州,如此一來才能先斷劉皇叔一臂?!?

這個推論,倒是有些新穎。

李基開口提問道。

“不過僅憑曹操、袁術兩家,必然取不了徐州。陶謙被攻,主公必救,無論是直接派兵馳援,亦或是直接進攻豫州,都能解徐州之圍,又該如何?”

雖說陶謙隨著年紀變化,再無過去那般的膽氣與能力,但徐州的兵力可不弱,就算是一味守城不出,都不是須臾間能夠奪取的。

再兼之有劉備作爲盟友,想要攻取徐州的難度之高是難以想象的。

“老師,可若是袁術將南陽郡交給呂布,換取呂布出兵進攻荊州呢?”

頓了頓,龐統開口道。

“呂布亦知劉皇叔的威脅,也知不可讓袁術奪了兗州做大。可在袁術沒有選擇北取兗州的情況下,完全有可能保持一種微妙的同盟關係削弱劉皇叔。”

李基聽罷,也是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龐統這一番推論,完全就是劍走偏鋒,但也不是沒有可行性的。

局勢,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

呂布或許接受不了爲袁術做嫁衣牽制劉備,但袁術與曹操進攻徐州,無形也是在牽制劉備。

劉備不會對徐州困局視而不見,勢必會出兵爲陶謙解圍。

如此一來,劉備也就不得不兩面作戰,且呂布、袁術、曹操三家都有機會得到好處。

司馬懿出言反駁道。

“汝莫不是忘了呂布大可同樣選擇不與劉皇叔糾纏,轉而趁機全力攻取兗州?”

“不會!”龐統。

“何以篤定?”

“呂布確能如此選擇,可劉皇叔在援助徐州與奪取兵力空虛的南陽郡之間選擇,會如何選擇?”

龐統力爭道。

“呂布不攻兗州,便是三家各得利益抵抗劉皇叔;呂布若攻兗州,在劉皇叔奪取南陽郡之際,袁術與曹操同樣可以轉而進攻呂布?!?

“如此一來,面臨背腹受敵的便是呂布?!?

“縱使呂布不智,陳公臺與陳長文又豈會看不到這個局面?兗州無人取之,方是維持這個微妙同盟的關鍵所在,呂布不會貿然打破?!?

司馬懿反駁道?!叭旮揪筒欢诵?,呂布斷然不會放過取兗州的利益?!?

徐庶也是搖頭,道。

“以吾觀之,袁術怕也不是那般顧全大局,寧可自損南陽郡而與曹操共攻徐州之人,其當還是會設法北上兗州?!?

眼看著三人爲首的門生似乎又爭論了起來,李基不得不以摺扇敲了敲桌案,讓他們暫且安靜了下來。

不得不說,三人均是各有道理。

緊接著,李基又看向了諸葛亮,問道。

“亮兒所設想的乃是主公,那又有何見解?”

諸葛亮拱手答道。

“以不變應萬變,無論袁術、呂布、曹操如何圖謀。只待豫州或南陽郡有何處露出破綻,全力擊之,便可打開北伐中原的大門。”

李基聽罷,眼中不禁流露出滿意之色。

事實上司馬懿、龐統、徐庶所言,李基均有所考量,但在情報不足,動向不明的情況下,李基同樣也無法確定。

而李基的做法,實則與諸葛亮的思路基本一致,以不變應萬變即可。

以此觀之,諸葛亮、司馬懿、龐統、徐庶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明顯有了長足的進步。

起碼,在一衆天賦均相當出衆的門生中,他們四人已經是遙遙領先。

環境的不同,讓他們的進步太快了。

恐怕用不了多少時日,讓他們繼續留在書院之中放養,能夠提供的幫助將會顯得漸漸有限。

旋即,李基也不去評判他們之間的推論誰對誰錯,而是斟酌了一下,開口道。

“諸葛亮、司馬懿、龐統、徐庶,你們四人甚是不錯?!?

“謝老師誇獎?!?

四人連忙齊聲應道。

“中原局勢再如何變化,主公北伐中原匡扶漢室之志不會動搖,且北伐中原的時機或許不久後就會到來……”

說到這裡之時,李基臉上露出一抹笑容,道。

“爾等平日裡勿要懈怠,待北伐中原之時,吾可讓爾等隨軍左右擔任幕僚,如何?”

四人臉上不禁面露狂喜之色,連忙答應了下來。

第30章 三條路線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788章 系別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908章 戰後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411章 廬江周瑜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307章 印綬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983章 玉璽歸漢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724章 危矣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520章 大都督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82章 三成?兩成。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294章 單騎衝陣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72章 三千金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530章 草案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36章 圍三闕一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13章 口袋陣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930章 棋局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599章 界橋攻防
第30章 三條路線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788章 系別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908章 戰後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411章 廬江周瑜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307章 印綬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983章 玉璽歸漢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724章 危矣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520章 大都督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82章 三成?兩成。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294章 單騎衝陣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72章 三千金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530章 草案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36章 圍三闕一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13章 口袋陣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930章 棋局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599章 界橋攻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大新县| 子长县| 中西区| 新晃| 娄烦县| 柘荣县| 德格县| 镇康县| 藁城市| 舒城县| 蚌埠市| 吴川市| 巴彦县| 庆城县| 汾阳市| 芜湖市| 贵阳市| 且末县| 西乡县| 泾阳县| 泸水县| 舒城县| 汝南县| 英吉沙县| 隆安县| 衡水市| 三都| 迭部县| 荆门市| 灌南县| 石景山区| 泸溪县| 内乡县| 富锦市| 西城区| 射阳县| 稷山县| 东乡| 平江县| 仪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