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9章 界橋攻防

說人話,那就是公孫瓚依然沒有如何看得起郭嘉,將之視若前來歷練的小輩。

因此,郭嘉清楚界橋之爭不利於公孫瓚,可卻無法說動公孫瓚改變想法。

在公孫瓚看來,佔據(jù)主動的始終是他。

界橋之戰(zhàn)的局面,也是他一手推動的,逼迫袁紹與之決戰(zhàn),繼而能夠以雷霆之勢橫掃冀州。

更重要的是,公孫瓚相信他麾下六萬騎兵戰(zhàn)力遠勝袁紹,白馬義從更是所向披靡,無有一合之敵。

此刻白甲白袍白馬的公孫瓚,未在中軍,而是一如既往地親至前軍,手中長槊直指橫在清河之上的界橋,呼。

“進!”

當然,作爲一名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驍將,公孫瓚自然不會讓麾下騎兵強衝對岸已被袁紹佈下重兵防守的界橋。

在公孫瓚的命令下前移過橋的,卻是韓馥麾下的步卒。

名義上,韓馥與公孫瓚乃是兩家聯(lián)合,甚至身爲冀州州牧的韓馥還是渤海郡郡守公孫瓚的上司。

當然,實際上以公孫瓚的強勢與傲氣,怎麼可能會聽命於區(qū)區(qū)一個韓馥?

聯(lián)軍的指揮權(quán)是牢牢地被公孫瓚掌握在手中,在公孫瓚的命令下,一部三千步卒列陣而出,多持有大盾長矛,率先踏上著界橋。

不破壞界橋,是袁紹、公孫瓚兩家的默契。

界橋一毀,公孫瓚再難有合適地形逼迫袁紹決戰(zhàn),袁紹也拿機動性極高的公孫瓚騎兵毫無辦法。

而隨著那一部步卒從界橋上緩緩?fù)埃诌_到界橋中部之時,於對岸列陣的袁軍瞬間以雷霆之勢掀起大片箭雨烏雲(yún),朝著那一部士卒覆蓋而來。

“鐺鐺鐺鐺!”

然而有著盾牌、甲冑的防護,箭雨所能造成的殺傷力相當之有限。

而那一部士卒以舉起盾牌防護之餘,也是加快腳步往前對岸衝去。

在公孫瓚銳利的目光注視下,袁軍並沒有派兵也堵在狹窄的界橋強行擋住那一部士卒。

相反,遠遠看去,袁軍就像是在界橋?qū)Π短幾岄_了一個口袋,只待那一部士卒衝出界橋,再三面合圍對士卒進行圍殺。

事實,也正如公孫瓚所判斷的一般。

衝過界橋不難,難卻是難在衝過界橋後將要遭受到的三面合圍。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界橋自是相當?shù)膶挘踔疗饺昭e足夠兩輛馬車相向而行。

可對於士卒而言,同時又能通過幾人,如何擋得住衝過界橋後的三面圍殺。

那一部士卒遭遇了好幾波箭雨打擊,好不容易衝過了界橋,面對著袁軍的圍殺。

僅僅只堅持了一盞茶的功夫,便是倉惶潰敗相邀後撤退回來。

然而,進攻之時能列陣以盾牌相護,後退之時,僅憑後背的甲冑可未必能擋得了多少箭矢。

這一部士卒僅剩兩千人時就開始潰敗,但能夠幸運地通過界橋再撤回來的士卒不足八百之數(shù)。

兩千餘人的陣亡,讓戰(zhàn)場開始瀰漫刺鼻的血氣,界橋之下的清河河水更是染上了些許顏色。

而目睹了整個過程的公孫瓚神色始終不爲所動,僅僅是輕蔑地吐了一句。

“雕蟲小技。”

這三千步卒,不過是爲了試探一番袁軍的佈置罷了。

袁軍的佈置不算如何高明,但卻是能夠有效地進行殺傷。

這反倒是讓公孫瓚的臉上展露出一分笑意。

若是袁紹有意繼續(xù)拖延下去,那麼便該直接在界橋之上佈置重兵。

橋面狹隘,縱使再如何激烈,交戰(zhàn)上整整一天,怕也死傷不了千人。

這在公孫瓚看來,無疑是袁紹的錢糧不足了,同樣也不敢繼續(xù)拖延下去了,所以才選擇放開橋面,選擇在對岸列陣。

旋即,心中有了決斷的公孫瓚重新佈置組織兵力。

這一次,公孫瓚再度令五千步卒爲前驅(qū),但隨後又跟著足足五千弓兵。

五千步卒持盾過橋之時,再度遭到了箭雨的打擊。

只是,待那五千弓兵緩緩進到了界橋中段時,卻是就地朝著袁軍弓兵所在的方向進行反擊。

雙方本質(zhì)上都是漢軍,各種軍械兵器也沒有明顯的差異可言。

你射得到我,我同樣也射得到你。

尤其是公孫瓚所佈置的弓兵在後,等那些弓兵齊刷刷地拉弓放箭之時,袁軍的弓兵想要還擊無疑是慢了一拍。

“噗噗噗……”

連串的讓人膽寒的箭矢入肉聲在袁軍軍陣中響起,令袁軍的軍陣出現(xiàn)了頃刻的騷亂。

而後,則是雙方的弓兵遠遠地相互進行著拋射。

一時間,戰(zhàn)場之上的箭矢橫飛,各種流矢四處亂濺,不乏有倒黴蛋被扎中要害當場殞命。

有了弓兵的壓陣掩護,前方步卒的狀況比之前無疑要好得多,能夠騰出更多的精力在衝出界橋後儘快列陣抵擋袁軍的進攻,試圖能夠在對岸站穩(wěn)腳跟。

此刻的局勢,與攻城頗有幾分相像,只要過橋之人能夠短暫地站穩(wěn)腳跟,那麼後續(xù)就能有源源不斷的步卒加入其中不斷擴大立足點。

只是,兩軍如此廝殺僵持了足足一個時辰的功夫。

這一萬士卒終是沒能站穩(wěn)腳跟,在折損超過三成後,不可避免地士氣開始急速下降,然後接連不斷地出現(xiàn)潰逃。

不過這一次有了弓兵的掩護,沿著界橋後撤倒不至於死傷過半。

“廢物。”

公孫瓚輕蔑地評價著,繼續(xù)要求著韓馥麾下的步卒繼續(xù)強攻界橋。

一部分韓馥的部將對公孫瓚提出質(zhì)疑,認爲公孫瓚這是在故意消耗韓馥的兵力,只是公孫瓚僅用一言就說得韓馥的部將們啞口無言。

“步卒不衝,莫不是讓某率領(lǐng)著騎兵強攻?”

袁軍時刻會有箭雨覆蓋在界橋之上,步卒持盾尚能通過,騎兵就算持盾護住自己,還能護住胯下戰(zhàn)馬不成?

且即便是衝過了界橋,面對對岸處那密密麻麻嚴陣以待的袁軍,再多的騎兵都不可能正面突破。

漢軍軍陣沒有那麼脆弱,否則大漢就不會打得各方異族嗷嗷叫了。

所以,突破界橋的主力只能是步卒,最起碼要在對岸站穩(wěn)腳跟,騎兵纔能有發(fā)揮的餘地。

韓馥的部將們再如何不甘,也只能是領(lǐng)兵繼續(xù)組織兵力嘗試突破界橋。

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87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520章 大都督第955章 宿敵再戰(zhàn)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529章 驕矜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179章 清君側(cè)?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798章 且慢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zhàn)局的武勇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45章 管亥!管亥!!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892章 難不成中計了?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79章 養(yǎng)望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627章 外愚內(nèi)智荀公達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283章 烏雲(yún)踏雪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123章 這是禮節(jié)!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97章 請君入甕第76章 以身入局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79章 養(yǎng)望第668章 密信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427章 席中策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974章 “火”字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915章 漢使持節(jié),行巡四方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788章 系別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305章 驚喜?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627章 外愚內(nèi)智荀公達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464章 關(guān)乎千秋萬代第392章 討吳聯(lián)盟第5章 燕雲(yún)十八騎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771章 子坤,你第533章 新野之戰(zhàn)(二)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859章 調(diào)兵遣將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798章 且慢第239章 威與德第61章 吳郡郡守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915章 漢使持節(jié),行巡四方第100章 關(guān)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160章 地上涼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
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87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520章 大都督第955章 宿敵再戰(zhàn)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529章 驕矜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179章 清君側(cè)?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798章 且慢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zhàn)局的武勇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45章 管亥!管亥!!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892章 難不成中計了?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79章 養(yǎng)望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627章 外愚內(nèi)智荀公達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283章 烏雲(yún)踏雪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123章 這是禮節(jié)!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97章 請君入甕第76章 以身入局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79章 養(yǎng)望第668章 密信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427章 席中策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974章 “火”字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915章 漢使持節(jié),行巡四方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788章 系別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305章 驚喜?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627章 外愚內(nèi)智荀公達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464章 關(guān)乎千秋萬代第392章 討吳聯(lián)盟第5章 燕雲(yún)十八騎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771章 子坤,你第533章 新野之戰(zhàn)(二)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859章 調(diào)兵遣將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798章 且慢第239章 威與德第61章 吳郡郡守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915章 漢使持節(jié),行巡四方第100章 關(guān)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160章 地上涼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太谷县| 噶尔县| 黄山市| 霍邱县| 大港区| 陕西省| 神农架林区| 大化| 榆林市| 壤塘县| 钦州市| 宁远县| 武邑县| 宁强县| 海兴县| 巴青县| 福建省| 栾城县| 昭平县| 石城县| 离岛区| 会泽县| 伊春市| 防城港市| 额济纳旗| 托克逊县| 万载县| 民县| 南宁市| 桃园县| 资溪县| 清涧县| 和田县| 习水县| 临夏市| 五峰| 颍上县| 阿拉善右旗| 新野县| 竹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