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

劉備的這一句,倒是讓李基都有些愣住了。

在李基的印象之中,劉備對於百姓的態度都是相當的溫仁,以至於李基有時候尚且會顧慮劉備對於異族的態度過於友善的話,或許會有些難辦。

可是令李基沒想到的是,劉備的用詞居然是……屠!

這可是往往動了滅族之念,方纔會使用的用詞,可謂是完全與李基過往對劉備的印象不符的詞彙。

旋即,李基就意識到恐怕自己先入爲主的觀念誤會了什麼。

諸葛亮七擒孟獲盡顯仁德,那跟劉備可沒什麼關係,那時候劉備都已經埋在地下了。

而劉備作爲公孫瓚那種狠人的摯友,且長期生活在飽受異族入侵之苦的幽燕之地,對於異族的態度怎麼可能會是腐儒的那種一味懷柔。

相反,劉備無疑是那種對內溫仁,對外強硬的性格。

或者說,這應該也是整個漢末諸侯們的諸侯文化,少有諸侯對異族是抱有懷柔想法的。

就算是有著一半羌人血統的馬超,攻伐起羌人那也是毫不手軟。

而陷入沉思之中的李基久久沒有作聲,這反倒是讓劉備以爲李基心有顧慮,當即起身朝著李基拱手道。

“子坤,請助備一臂之力,萬不可使山越再傷我百姓一人。”

李基見狀,連忙答道。

“基,亦是此念,且爲了避免事態失控,昨夜便未經主公允許就擅自命子龍率領一千五輕騎前往錢唐縣支援。”

劉備則是略舒了一口氣,道。

“此事多虧子坤臨機決斷,備感激尚且不盡,如何會怪子坤?”

“否則待備如今酒醒之後再調動兵力,恐怕早已貽誤戰機,更何況備將兵符交予子坤之手,便是準許子坤隨意調動郡內兵力,無須多慮也。”

旋即,李基也不過多客套浪費時間,而是結合著錦衣司所彙報的情報向劉備分析起當下的狀況。

這麼一股山越突兀地出現在錢唐縣太過於詭異了,完全稱得上是神兵天降。

經過了一夜的思慮,李基越發肯定那一股山越斷然是從會稽郡的方向而來,且會稽郡與那一股山越有所勾結的可能性……極大!

倘若一旦如此,那麼很可能事態就絕不僅是數千兵力之間的交鋒就能解決的,甚至存在以著錢唐縣爲中心大片的縣城都會淪陷以及關羽一部被斷糧道的可能。

聽到關羽一部可能會被圍困於富春山,劉備的眼中不禁閃過一分急色。

儘管這僅是基於最壞的可能考慮,但卻是讓劉備一下子就徹底警惕了起來。

“山越!山越!!”

劉備眉頭擰了起來,不斷嘟囔著這個字。

與北方草原上僅有寥寥無幾的幾個大種族不同,長江以南的狀況無疑複雜得多。

雖說大漢官面上將長江以南的異族盡數統稱爲南蠻山越,實則南蠻與山越是分開的。

蠻!

早在舜帝時代便有所記載,名曰:“蠻夷猾夏”,即是蠻夷亂華夏之意。

當然,實際上在那個時期是部落戰爭,勝者正統謂之“夏”,敗者則是被趕離中原,故以謂之“蠻”。

再兼之“蠻”漸漸於不被中原文化所輻射的長江以南的險惡區域生存定居了下來,漸漸也就被統稱爲“南蠻”。

因此,南蠻實則內部是一個個不同的民族定居於長江以南不同的區域,有甚者內部還有著各自的文化與傳承。

至於“山越”,在劉備偶爾從李基口中或其餘當地文獻的瞭解中,則是明白其中更爲複雜。

“山越”主要又分爲兩部份,一部分爲古百越部落後人,但並沒有真正形成獨特的民族,反而繼續散落在山林之中以一個個小部落的聚集生存了下來。

另一部分則是戰國先秦時期至今或因戰亂,又或因犯事,又或是流放,而隱遁至長江以南山林之中的遺民暴民。

長久以往,自然也就在山林之中形成了一個個山越部落,或以採集,或以狩獵,或以掠奪爲生。

只是正由於山越的情況異常複雜,更進一步的瞭解便是吳郡內部的文獻都沒有記載,劉備自然也就毫無所知。

而劉備也很快便明白了李基的想法與擔憂,道。

“子坤莫非是懷疑有人在背後串聯山越諸部落,那一股三千人的山越僅是試探?”

“然也。”

李基點了點頭,道。“此事不可不防。”

“子坤所言極是,依備之見,或該召集兵力,做好南抗山越的可能性,就是不知道糧草上……”說到最後,劉備的聲音不自覺地變小了起來,透露著一股心虛的味道。

畢竟,上一次劉備也是驟然決定賑災救民,以至於吳郡上上下下忙碌如此之久,方纔讓吳郡的狀況勉強走上正軌。

結果,這一頓慶功酒的酒都還沒有醒,結果劉備又開口調集大軍,妄動刀兵。

這讓劉備一開口就莫名有些後悔了,縱使子坤再如何有經天緯地之才,不該是這樣使的,好歹讓子坤歇息一陣再說。

只是,劉備的話音剛落,李基便已經從袖中拿出了一卷竹簡舉在劉備的面前。

劉備下意識地接過竹簡之餘,開口問道。

“這是何物?”

“調撥以及供應大軍後勤所需的錢糧、軍械等已俱覈算清楚且記載於竹簡之上。”

說到這裡之時,李基忍不住輕笑一聲,然後揮了揮手,做出了一個砍人的動作,道。

“只要主公有意,只需一聲令下,無須顧慮後勤問題,即刻便可抽調各城郡兵集合兵力南下。”

劉備聞言,有些震驚地攤開竹簡,只見上面果真是一條條地記錄得清清楚楚,甚至就連如今吳郡所能調集的兵力也是列得清晰明瞭。

不計算關羽一部,趙雲所率領的騎兵,徐盛蔣欽的那一小部分水軍以及考慮各縣城起碼要留下最基本維持治安的郡兵,再加上一部分劉備自北方帶過來的嫡系。

如今劉備麾下能夠動員抽調的兵力約爲一萬二千兵力左右,而算上關羽一部以及趙雲的騎兵,吳郡如今所能動用兵力約爲兩萬。

當然,這是李基此前考慮吳郡的側重是發展民生,並沒有刻意地爆兵,且“以工代賑”的青壯也沒有轉化爲士兵,故以李基在補全了吳郡原本的郡兵空缺後,整體也便僅僅維持著兩萬的兵力規模。

不過儘管吳郡的兵力偏向於精簡,但戰力卻遠非普通的郡兵可比。

尤其是劉備那一部分自北方帶入的嫡系士卒,原本就經歷過高強度的戰爭,再接受了近一年的訓練,已然真正稱得上是精兵。

而劉備看著手中的竹簡,臉上不由得泛起喜意,道了一聲“好”。

可以說,李基已經將準備工作都接近幹得差不多了。

劉備倘若想要用兵的話,那麼只需依據著竹簡上的內容直接進行安排即可。

“子坤知我意也!”

劉備忍不住稱讚了一聲,然後又猛然地反應了過來,道。

“這竹簡,子坤什麼時候計算出來的,莫非子坤昨夜一夜不眠不休?”

李基笑著拱手道。“這是基與文和昨晚一併覈算出來的,料想是主公今早召開軍議會有用處。”

劉備聞言,心中不禁泛起濃濃的感動與安心的感覺。

昨夜自己在醉酒宴席,然後就沉沉地睡了過去,做了一個好夢。

然而,李基爲了不破壞自己的興致,也爲了避免難得的一場讓衆人宣泄一下壓力的宴席就此中斷,卻是自行忙碌了個通宵達旦,只爲了自己可以醒來之後可以無須多慮地迅速決斷。

“子坤,背後有你,備無憂矣!”

劉備並沒有許下什麼共富貴的諾言,明白那種東西對於他們主臣二人而言早已是無足輕重,而是感慨地道了一句心中的想法。

李基見狀,原本有些沉重的臉上也多出了一分笑容地應了一句。“承蒙主公看重信任,基豈敢不效命?”

“走,子坤,備這就召開軍議,且讓備看看到底是何人如何大膽敢捋在子坤治理之下的吳郡虎鬚,也好教那些山越之人曉得什麼叫雷霆手段。”

劉備道了一聲,然後也不收拾身上那宿醉後有些凌亂的衣袍,徑直就拉著李基出了房間,然後命令親衛逐一去通知大小文臣武將迅速到議事廳進行軍議。

而昨夜宴席除了李基、賈詡以及趙雲之外,人人皆醉。

因此絕大部分人醉後也便乾脆在府衙內將就地睡了一晚上,當親衛逐一叫醒衆人蔘加緊急軍議之時,反應過來的衆人幾乎人人都驚出一身冷汗,匆匆便是朝著議事廳而去。

不過當夏侯博、徐盛、蔣欽、糜竺、簡雍、顧雍等人紛紛踏入議事廳之時,看著劉備、李基以及賈詡四平八穩地坐在其中,心中的急慮倒是散去了幾分。

這幾位主都不急,看來事應該不還算很大。

只是,賈詡那光是坐在李基下手的位置處都連連打著哈欠的模樣,卻是讓不少人忍不住投去關注的目光。

尤其是賈詡平時那看起來總是紅光滿臉的臉龐,此刻也似乎是被熬了幾天幾夜沒睡過似的,以至於有幾分枯槁之狀,讓人浮想聯翩。

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978章 張八百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239章 威與德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801章 玉帶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癥?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976章 烽火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194章 緩稱王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434章 大孝啊!第488章 馬上風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915章 漢使持節,行巡四方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24章 意在萬世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378章 國士侯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35章 戒“備”森嚴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443章 可以改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369章 陷陣營!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
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978章 張八百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239章 威與德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801章 玉帶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癥?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976章 烽火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194章 緩稱王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434章 大孝啊!第488章 馬上風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915章 漢使持節,行巡四方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24章 意在萬世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378章 國士侯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35章 戒“備”森嚴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443章 可以改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369章 陷陣營!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吉安县| 喜德县| 屏边| 塔城市| 温泉县| 南昌市| 瑞丽市| 抚宁县| 隆回县| 华池县| 冷水江市| 华阴市| 双柏县| 平塘县| 兰考县| 青冈县| 措勤县| 泸州市| 铜陵市| 松桃| 屏边| 江津市| 大余县| 平遥县| 荣成市| 荥经县| 海林市| 逊克县| 武汉市| 鄯善县| 崇明县| 平远县| 沁阳市| 石家庄市| 马龙县| 济阳县| 尉犁县| 阳新县| 德化县| 南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