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

說罷,李基無視著顧雍那充斥著難以置信的求饒眼神,起身便是朝著院落門口的方向走去。

也就在李基的身影剛剛消失在門口,原本被李基的威勢所攝而不敢貿動的世家代表們,幾乎就跟瘋了似的朝著顧雍撲了過去。

無數詢問與夷洲有關的音浪,瞬間就將顧雍給淹沒了過去。

聽著身後響起的混亂動靜,李基抿了抿嘴脣,將升起的笑意壓下。

便是常人做出什麼重大決策,都需要再三瞭解,再三確認,再三斟酌,更何況是世家?

夷洲的狀況,絕非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李基自然不可能跟個“客服”那樣,向一個個心存疑慮的世家解釋得清清楚楚。

與之相對的,顧雍纔是最爲合適的一個,不僅僅對於夷洲瞭如指掌,同時也是揚州世家中人。

可以預料的是,在船隊起航前往夷洲之前,顧雍恐怕是再無一刻清閒,門庭若市都不足以形容熱鬧程度。

當然,顧雍或是要被煩上許久不假,但顧氏從中所能獲得的好處同樣也是可以預料的。

‘這算是對元嘆此前表現的嘉獎好了……’

想到這裡,李基覺得似乎完全沒有可憐顧雍的必要,說不準此刻他已經樂在其中了。

而就在此時,李基在牆角處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嗯?主公也來了?”

李基見狀,連忙迎了上去行禮。

然而,李基就發現劉備的狀況似乎不太對,一副感動之極的模樣看著自己。

“主公,你這是因何事而感觸良多?”

“皆因子坤也。”

劉備連忙將李基扶了起來,感動地說道。

“子坤爲吾之大業日夜操勞,夙興夜寐,備實不知該如何嘉獎子坤,心中慚愧之極。”

李基略微一怔,頓感尷尬……

這一套說辭,只不過是李基爲了在世家代表面前增加可信度的。

什麼夙興夜寐之類的,李基還真稱不上。

這段時間,李基每日上下值主打一個卡點,整個州牧府溜得最快的或許就是李基了,急著回去逗弄小李曦,順便偶爾教導一個李相。

真論勞模的話,顧雍纔是真勞模,來得早走得晚。

當值一年能積累兩年經驗,指的就是顧雍無疑。

因此,李基眼看著劉備似乎有想方設法當場就要嘉獎自己的趨勢,連忙轉移話題,向劉備講述起後續對世家的安排。

此次會議中的內容,李基自是提前就與劉備溝通過,只是後續安排,還需要根據世家們的反應做出一定的調整。

而面對著李基的彙報,劉備頻頻點頭之餘,道出了心中惟一的擔憂,道。

“子坤,此策不可謂不妙,但吾所慮者,便是百年之後,盡被世家所佔的夷洲倘若不聽朝廷之令,甚至生出叛心,或是個隱患。”

“主公多慮了。”

李基笑著開口道。

“區區夷洲,如何能與大漢十三州所相抗衡?若生叛心,反掌可滅罷了。”

“再者,夷洲名義上交予世家自治,可不代表當真讓他們裂土封王。自治權、所有權、使用權等等,只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制度,便足以牢牢地制衡他們。”

“他們的名字確會永久流傳下去,但開發完畢的夷洲早晚還是會歸於大漢的。”

劉備聞言,只覺得尤爲心安。

世家!

如此龐大的羣體,在子坤手中非但沒有成爲阻礙,反倒是讓他們的力量都引導到了可以開發大漢的方向上。

且李基所言,劉備亦是深以爲然。

世家最難對付的地方,在於他們的影響力以及根深蒂固的關係網。

可只要將世家引到了海外夷洲,一旦敢生出叛心,頃刻便能滅之。

在李基看來,用“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來形容世家,可謂是再合適不過了。

而後,局勢的發展也正如李基所預料的那般。

面對著“夷洲”這一大誘餌,被合法“處理”的世家卻是沒有翻起任何波瀾,且幾乎每一個揚州世家的賠償都以著最快速度送到了吳縣。

這讓揚州的糧倉以著肉眼可見的速度,再度充盈了起來。

揚州世家的重心,俱在夷洲之上。

這段時間裡,揚州世家幾乎是瘋狂地收集與夷洲有關的消息,以確認真實性與可行性。

不僅僅是顧雍被大量世家反覆詢問,甚至還有世家也不知通過了什麼手段,將關係都打通到了關羽以及麾下前往後夷洲的士卒面前,試圖以此來二次驗證。

二十日,轉瞬而逝!

等到了船隊起航之日,超過九成半的世家都鄭重地派出了大量代表,準備隨行前往夷洲親自確認。

而隨著“夷洲號”緩緩駛入港口之時,那遠超世家代表們想象的龐大船身,無疑震驚了不少世家代表的眼球。

或許過去從不乏吳郡的海船先進,故以方能讓李基率軍遠征瀛洲的傳言。

只是傳言與親眼目睹,無疑不是一個概念。

即便在李基看來郡級海船也就那樣,但是在見慣了江船的世家眼中,那無疑已經是超乎想象的巨無霸。

這一刻,不少疑慮開始迅速在世家代表們的心中消散。

有著如此海船,一次起碼能容納數以千人,根本不虞來往夷洲的航行問題。

也在世家代表們越來越強烈的期待中,他們隨行著船隊出發前往夷洲開始考察。

……

與此同時。

交州以南,林邑國。

受漢文化的影響,區連自立之後,所建立的政權自然也是下意識地效仿了大漢的制度。

於占城設立國都,修建王宮,劃分爲三公九卿治理國家,甚至還維持著朝議制度。

而在此刻的王宮之中,作爲“林邑王”的區連自也不復五十四年前那般的意氣風發。

年過八十的區連,盡顯老態龍鍾,整個人癱在大量寶石鑲嵌著的王座之上。

年邁之極的身軀,讓區連就連戴上親自令人打造的王冠都相當吃力。

所以早在五年前,區連便不再頭戴王冠,且開始讓王孫區霸處理輔政。

只是對於權力的渴望,對於背叛的不安,讓區連即便如此依然不願離開王座,每逢朝議都會癱在王座上旁聽。

而儘管林邑自號爲國,且在區連叛立之後,不斷地四處征討,擴展疆域,實則如今林邑國的面積尚且也還沒有吳郡來得大,人口也只不過是五十餘萬。

因此,所謂的朝議除了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外,更多的還是處理一些國內貴族的紛爭。

並非是人人都如區連這般堅挺著不願意嚥氣,除了區連外,當年隨著區連叛立的功臣都已經去世,那些功臣的後代自然也就成了貴族。

沒了上一輩的壓制,貴族與貴族之間滋生矛盾不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這一次林邑國朝議的重點,同樣也是兩個貴族之間的矛盾。

作爲輔政王孫,區霸其貌不揚,看似中正平和,但在處理完這一次的貴族矛盾後,嘴角忍不住微微一揚。

‘又一個……’

區霸默默地算著。

在區霸看似公平公正的處置下,實則區霸早已經與其中一方貴族達成協議,以相助爲條件拉攏對方支持自己。

區連不是僅僅只有區霸這麼一個後代,光是兒子便有十三個,孫子就更不用說了。

區霸從來不被他人看好,在區連的子嗣中近似無害的透明人,所以纔會在五年前被區連選作輔政王孫。

旋即,區霸隱晦地看了一眼王座上的區連,心中再一次暗暗發誓。

‘所有人都不看好我,無所謂,我必將取得王位!’

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939章 遼,乞降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503章 嘴硬癥(第三更)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305章 驚喜?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898章 舌戰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45章 管亥!管亥!!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967章 死戰奏疏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144.第144章 大海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32章 白袍返鄉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80章 往吳郡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06章 夜襲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800章 威逼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393章 莫須有?!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199章 老道士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231章 共飲之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
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939章 遼,乞降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503章 嘴硬癥(第三更)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305章 驚喜?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898章 舌戰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45章 管亥!管亥!!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967章 死戰奏疏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144.第144章 大海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32章 白袍返鄉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80章 往吳郡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06章 夜襲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800章 威逼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393章 莫須有?!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199章 老道士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231章 共飲之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区。| 卢氏县| 盖州市| 廊坊市| 浠水县| 天气| 监利县| 绥阳县| 巍山| 闻喜县| 射阳县| 化州市| 三台县| 安阳县| 松江区| 句容市| 神池县| 丹寨县| 虎林市| 资兴市| 仲巴县| 连云港市| 通许县| 林芝县| 钟山县| 光泽县| 赞皇县| 天镇县| 凤庆县| 临高县| 安庆市| 大兴区| 东源县| 象州县| 门头沟区| 安阳市| 扶风县| 舞钢市| 林芝县| 溧水县|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