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

畢竟在原軌跡中,那可是:于禁=張遼>孫權>江東諸將。

換而言之,于禁大於江東諸將,一個不等式秒了。

想到這裡,收了這份軍報的李基臉上非但沒有任何的愁容,反而露出了一抹多了幾分揶揄的笑容。

一旁的司馬懿見狀,上前問道。“老師,莫非是有喜報傳回?”

“那倒不是,乃是徐文向的攻勢受挫,被于禁擋在了淳于城下。”

李基簡單道了一句,乾脆又將軍報遞給了諸葛亮與司馬懿看了一遍。

如今,總攬北伐諸事的李基自然是無暇處理許多軍中瑣碎文書,大多都是由諸葛亮代勞,且處理得也可謂是井井有條。

司馬懿則是負責著包括錦衣司在內的一應軍報、情報等的梳理處理,也可謂是左膀右臂。

待諸葛亮結合著軍報,結合地圖進行了一番梳理後,微微皺眉道。

“淳于城不破,大軍便難越過汶水往攻治所都昌。”

司馬懿聞言,不以爲然地說道。“孔明何需憂心,丞相發笑,必是胸有成竹。”

這一唱一和的,李基反倒是被這兩門生給架了起來。

發笑就不能是想起什麼高興的事情嗎?

只是,有時李基也是頗感無奈。

隨著地位與威望越高,李基的一舉一動在旁人眼中不免得總是別有深意地進行解讀。

這也是爲何李基如今除了呆在家中,反倒只有在劉關張面前才能徹底放下架子,無須有太多的顧忌。

當然,話雖如此,李基的神色恢復了平日的沉穩淡然之餘,轉而開口問道。

“若孔明與仲達爲北伐統帥,當下該如何抉擇?”

頓時,諸葛亮與司馬懿微微一怔,然後分別陷入到了深思。

這看似隨口的考究之言,聽在諸葛亮與司馬懿的耳中,卻是不得不萬分專注小心應對的問題。

過了李基不急不緩地飲了一杯茶的功夫,諸葛亮見司馬懿仍沒有率先開口的意思,便主動開口道。

“弟子愚見,北伐之師乃是王師,攻城爲次,奪勢爲主,如此方能使人人皆知北伐之師不可當之,魏趙僞政人心離散,失道寡助。”

“因此,淳于城縱使遇阻,亦當再發一師多造聲勢另取路徑,如此既能爲衛將軍等奇兵掩護,亦能以兵力之長攻敵之短,使曹仁深感四處失火,不知該顧及何處。”

李基聽罷,微微頷首。

諸葛亮之策,無疑是一道堂堂正正的王道之策。

既爲攻城,也爲攻心,奇正相合,又將兵力的優勢儘可能地發揮了出來。

淳于城是阻礙北上治所都昌的必經之路不假,但這條必經之路卻是需要加上“最短以及最適合”的行軍路線這個前提條件。

若是不惜多繞路拉長戰線,大可還能沿從北海郡往東的東萊郡再發一師,繞過都昌南側以淳于城與汶水爲中心的屏障,繼而從側翼攻取都昌城。

如此一來,曹仁必須得繼續從捉襟見肘的兵力中繼續分兵設法阻攔,這也將大大緩解其餘偏師的壓力。

而一旦都昌城被攻,淳于城即便依然堅守,意義也是不大,自然就不得不棄城退守都昌,以保治所都昌不失。

旋即,李基又看向了司馬懿。

司馬懿拱手答道。

“弟子之見,惟有一個字……等!”

“孔明的分兵之計雖好,但卻也是暗藏風險,倘若再往東萊郡分兵一部,老師手中所剩的兵力將不多,一旦發生了什麼變數,便是想要設法彌補都是極難。”

“因而,孔明之計看似穩妥中正,實則暗藏兇險,不宜用之。”

“當下,該以不變應萬變,看似是曹仁在設法拖延時間,拖延到冬季我軍不得不退兵,實則天時人和盡在老師之手,拖到冬季反倒更爲有利。”

諸葛亮聞言,眉頭微皺,道。

“一派胡言,一味等待,戰機只會延誤,而等不來良機。”

“倘若衛將軍奇襲東朝津失敗,又當如何?等到曹操援軍抵達,屆時縱有天時相助,繼續奮發重新開闢東萊郡的路線將更爲困難。”

司馬懿瞇著眼反駁道。

“依我看,孔明之策纔是影響北伐大業的隱患。”

“正是需顧忌偏師難有建功的可能,當下方纔需要求穩等待,須知分兵越多,往往破綻便會越大。”

“若是曹魏已漸漸摸清老師所掌握的實際兵力,一邊死守淳于城,一邊憑藉地利設下埋伏,將貿然分兵往東萊郡的偏師覆滅,又該如何?”

諸葛亮沉聲道。

“你可笑……”

“汝荒唐……”

眼見諸葛司馬這對冤家似乎已是初露端倪地要爭辯起來,李基以指頭輕敲了一下桌案,頓時就讓自覺失態的諸葛亮與司馬懿冷靜了下來。

“爾等二人所言之計,皆爲上策,僅是理念不同。”

李基先是定了性,以表明不偏不倚,然後方纔起身道。“只是,此二策都不合我心。”

平日裡都是沉穩之極的諸葛亮反思著自己爲何輕易被司馬懿給激怒之餘,臉上恢復了不悲不喜地問道。

“老師之意是?”

“三日後,各地調動至邳亭的兵馬將聚齊。”

李基揹著手道了句,然後以著異常平淡的語氣道。

“那便盡起邳亭的十二萬大軍,揮師入青州。”

“我倒要看看,于禁要如何擋我李子坤,如何擋我雄兵二十萬,如何擋我煌煌北伐之勢。”

諸葛亮聞言,本能的謹慎幾乎是下意識就脫口而出想要反對。

可話到了嘴邊,諸葛亮又是硬生生地將話給吞了回去。

北伐大業,老師終究不可能一直坐鎮在後方居中調度各方兵馬的。

唯有真正親臨前線,方能時時做出相應的指揮安排。

如淳于城或是青州有數的堅城,但所謂的無懈可擊也須看是對誰而言。

諸葛亮的分兵東萊之策,暗藏兇險,將命運寄託在了又一名將領的手中,李基不喜。

司馬懿的靜待天時之策,過於被動,更不適合北伐王師,李基同樣不喜。

且李基從未打算一直在後方邳亭坐鎮,只是須等待後續兵馬調度抵達,方纔一直留在後方整軍罷了。

如今,既然前線一時遇阻,那親提北伐大軍入青州踏平阻礙。

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453章 占城稻?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346章 七三開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70章 開擺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488章 馬上風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959章 鮮卑南下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717章 豈能不反?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80章 往吳郡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303章 昭亭侯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908章 戰後第771章 子坤,你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283章 烏雲踏雪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352章 三姓家奴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685章 地獄笑話
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453章 占城稻?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346章 七三開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70章 開擺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488章 馬上風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959章 鮮卑南下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717章 豈能不反?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80章 往吳郡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303章 昭亭侯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908章 戰後第771章 子坤,你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283章 烏雲踏雪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352章 三姓家奴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685章 地獄笑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辰溪县| 平阴县| 隆回县| 红河县| 乌恰县| 柞水县| 泸州市| 鹿邑县| 余江县| 太仆寺旗| 六安市| 洮南市| 开封市| 乾安县| 峨眉山市| 怀远县| 北京市| 南雄市| 汤阴县| 呼玛县| 洮南市| 昌邑市| 定兴县| 永川市| 陕西省| 北辰区| 衡山县| 镇巴县| 樟树市| 浦北县| 柳州市| 泸定县| 神池县| 乾安县| 讷河市| 顺昌县| 元阳县| 当雄县| 谢通门县| 景德镇市| 瑞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