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

而劉備在爲(wèi)豫州局勢而感到寬心之餘,卻也是多出了幾分感悟。

在整個過程中,司馬懿與甘寧所造成的影響大嗎?

自然是不容忽視的。

可若換做是豫州局勢平穩(wěn)的時期,司馬懿與甘寧又怎麼可能通過這些許的人手、糧草以及兵器撬動大規(guī)模的起義?

歸根到底,這是司馬懿與甘寧在背後的引導(dǎo),但無疑也是百姓們的選擇。

若是豫州人人溫飽,卻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掀起這等規(guī)模的起義。

【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這一刻,劉備不禁想起李基曾經(jīng)所言的那句話,感慨良多,怔怔出了神。

甚至就連大漢有亂象至此,何嘗不是也驗證了這句話的正確。

“主公?”

直至徐庶輕聲地喚了一聲,劉備方纔有些不好意思地回過神來。

“一時出了神,讓元直見笑了。”

徐庶本就已經(jīng)到了能夠及冠的年紀(jì),而在此前的參謀團中,徐庶初步展現(xiàn)了自身的能力後。

在李基的支持下,劉備便將徐庶調(diào)到了身邊負(fù)責(zé)查缺補漏,且給徐庶掛了個吳郡主薄的屬官官職。

這官職或許不大,但重要的是,徐庶自此可就算是劉備真正意義上的“秘書”了。

爲(wèi)表示對徐庶的看重,劉備親自在下邳城爲(wèi)徐庶行冠禮,取字“元直”。

而徐庶也沒有讓劉備失望,雖說初出茅廬稍顯經(jīng)驗不足,主政一方還有些稚嫩,但以著徐庶的聰慧才學(xué),爲(wèi)劉備查漏補缺卻是綽綽有餘。

尤其是以著陳珪爲(wèi)首的徐州官吏世家已經(jīng)全面向劉備靠攏的情況下,在徐庶的輔助下,如今劉備已經(jīng)實質(zhì)地掌握了徐州一應(yīng)軍政諸事。

且在十天前,陶謙再一次向劉備謙讓徐州,劉備二度婉拒,但陶謙也借勢隱於府邸不出,僅僅只是保留著徐州牧的名頭。

只等陶謙上稟朝廷辭讓州牧之事有了答覆,劉備便能在陶謙再一次謙讓之下,名正言順地將徐州納入治下範(fàn)圍。

而徐庶打斷劉備的思索,便是向劉備彙報著號召百姓返回瑯琊國以及東海郡的一應(yīng)進程。

由於此前曹軍在瑯琊國與東海郡的肆虐,大量百姓南下避難,這不僅造成了下邳國與廣陵郡的壓力驟增,還讓東海郡與瑯琊國出現(xiàn)了大量良田無人耕種的狀況。

因此,欲恢復(fù)徐州的秩序,當(dāng)務(wù)之急便是儘可能地號召逃難的百姓返回籍貫地。

“元直處理得相當(dāng)不錯,之後此事便勞煩元直多加註意,且需儘可能照顧百姓的意願,萬萬不可鬧出什麼民怨來。”

在徐庶彙報完畢後,深感滿意的劉備叮囑著徐庶之餘,卻也是很自然地給徐庶放權(quán)。

習(xí)慣了李基總覽大量軍政要務(wù)的劉備,對於“放權(quán)”這一技能幾乎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也明白“放權(quán)”是作爲(wèi)主君最該掌握的能力。

只是這暗含信任的放權(quán)舉動,無疑卻是給徐庶尚且有些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震撼。

徐庶當(dāng)場便給劉備行了一個大禮,激動地開口說道。

“庶定爲(wèi)主公大業(yè)效死力!”

劉備將徐庶攙扶了起來之餘,溫聲道。“你我主臣,同爲(wèi)漢臣,重在交心,齊心匡扶漢室便是了。”

“遵命。”

徐庶眼含熱淚地回答著。

隨即,深呼吸了好幾口才恢復(fù)幾分鎮(zhèn)定的徐庶,再度翻動了一下手中的文書,然後彙報起了如今冀州的戰(zhàn)況。

由於距離的問題,冀州戰(zhàn)況傳回到徐州起碼也有五到七天的時間差。

如今最新傳回的消息,則是袁紹已經(jīng)逐步從冀州北面戰(zhàn)場緩緩撤軍,調(diào)集著麾下重兵開始南下。

只是似乎由於南皮城在曹操手中,其中不僅僅有袁紹的家眷,還包含著袁紹麾下大量文武心腹的家眷親屬俱在曹操的手中,讓袁紹投鼠忌器不敢輕動。

袁紹生怕由於自己逼迫過甚,讓曹操在南皮城中大舉屠刀,導(dǎo)致麾下羣臣離心離德。

袁紹那猶豫且遲緩的行軍速度,無疑也給曹操爭取到了大量的時間,渤海郡、清河國、魏郡等冀州南部郡縣相繼被曹操實際掌控。

一時間,冀州的局勢出現(xiàn)了相當(dāng)戲劇性的一幕。

年前袁紹所佔據(jù)的便是渤海郡、清河國以及魏郡,依仗著三個郡國的地盤在界橋大敗公孫瓚與韓馥。

不到一年的時間,袁紹原本的根基之地反倒盡數(shù)易手給曹操,而袁紹則是佔據(jù)了一部份的幷州以及原本韓馥的地盤。

“主公,以這個趨勢來看,曹操顯然不可能還會再退讓冀州,袁紹遲早也必然會認(rèn)識到這一點……”

“袁曹之戰(zhàn),爆發(fā)在即,且很可能雙方會戰(zhàn)之地……還會是界橋。”

最後,徐庶略帶遲疑地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還是界橋?”

劉備聽著這個熟悉的名字,一時不免得有些啞然,然後問道。

“那元直認(rèn)爲(wèi)袁曹之戰(zhàn),誰勝誰負(fù)?”

徐庶斟酌了一下,給出著自己的意見,道。

“袁紹此前與公孫將軍在界橋?qū)χ懦^一年,對於界橋周邊的地形利弊可謂是瞭然於心。”

“且秋冬之季已是枯水期,曹操再想復(fù)現(xiàn)此前袁紹的戰(zhàn)果是沒有可能的。”

“兵力上,袁紹可用兵力多是精兵悍將,曹操手中的敗軍之勢怕是迄今都還沒能緩過來。”

“曹操唯一的勝算便是拖入冬季,逼迫袁紹退兵,藉著冬季迅速消化冀州南面的地盤,來年能有足夠的兵力與袁紹相爭。”

“地利、人和,皆是袁紹佔優(yōu);唯有天時略偏向於曹操。”

劉備聞言,不禁點了點頭。

徐庶的分析無疑是相當(dāng)?shù)目陀^準(zhǔn)確,起碼從當(dāng)下已知的冀州情報中雙方的優(yōu)劣確實是袁紹佔優(yōu)。

在劉備眼中,袁紹與曹操顯然都不是什麼易與之輩。

兩虎相爭,兩敗俱傷無疑是最好的結(jié)果。

不過劉備對於曹操的暴行甚是厭惡,再兼之此前李基做出的判斷是認(rèn)爲(wèi)曹操的勝算更高,以及曹操佔據(jù)北方之患更甚於袁紹。

所以……

“傳令給孫策、周瑜,讓他們可伺機進攻青州,斷了曹操的退路。”

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xiāng)之誼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wèi)我辯經(jīng)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89章 斬草除根?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598章 界橋之戰(zhàn)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458章 唯有殺!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99章 願爲(wèi)長壽之龜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952章 洗馬?第179章 清君側(cè)?第90章 應(yīng)對之策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892章 難不成中計了?第104章 區(qū)區(qū)七連敗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614章 陶謙的轉(zhuǎn)變第357章 溫侯之心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738章 治水達(dá)人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393章 莫須有?!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314章 關(guān)原之戰(zhàn)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226章 爲(wèi)大婚獻(xiàn)上賀禮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802章 衣帶詔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664章 青釭劍第614章 陶謙的轉(zhuǎn)變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27章 錦衣潛行第504章 高質(zhì)量幼苗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655章 鬥智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305章 驚喜?第800章 威逼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661章 請借北風(fēng)三刻第359章 老東西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113章 血包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74章 大漢基瘟?第32章 白袍返鄉(xiāng)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wèi)帥者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30章 三條路線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375章 此辱,當(dāng)百倍報之第918章 陽平關(guān)難出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yù)料之中嗎?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420章 這有何難?
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xiāng)之誼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wèi)我辯經(jīng)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89章 斬草除根?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598章 界橋之戰(zhàn)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458章 唯有殺!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99章 願爲(wèi)長壽之龜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952章 洗馬?第179章 清君側(cè)?第90章 應(yīng)對之策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892章 難不成中計了?第104章 區(qū)區(qū)七連敗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614章 陶謙的轉(zhuǎn)變第357章 溫侯之心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738章 治水達(dá)人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393章 莫須有?!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314章 關(guān)原之戰(zhàn)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226章 爲(wèi)大婚獻(xiàn)上賀禮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802章 衣帶詔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664章 青釭劍第614章 陶謙的轉(zhuǎn)變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27章 錦衣潛行第504章 高質(zhì)量幼苗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655章 鬥智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305章 驚喜?第800章 威逼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661章 請借北風(fēng)三刻第359章 老東西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113章 血包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74章 大漢基瘟?第32章 白袍返鄉(xiāng)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wèi)帥者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30章 三條路線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375章 此辱,當(dāng)百倍報之第918章 陽平關(guān)難出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yù)料之中嗎?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420章 這有何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河北区| 夏邑县| 论坛| 浦江县| 汶上县| 建始县| 株洲市| 仙桃市| 惠州市| 读书| 兴安盟| 江源县| 宁安市| 尚义县| 乌兰县| 蒙自县| 新蔡县| 黄梅县| 桐城市| 喀喇沁旗| 呼和浩特市| 衡阳市| 灌南县| 枣强县| 博白县| 广东省| 高安市| 玉屏| 溧水县| 通道| 牙克石市| 绥阳县| 灵川县| 祁门县| 武威市| 绥棱县| 长宁县| 玉田县| 江口县|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