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等劉備直接趕到府衙正廳之時,李基果然又是在埋首處理公務,大量如山的竹簡堆在李基的左右。

作爲李基書童的夏侯蘭,幾乎都是捧著竹簡不斷地進進出出。

這讓原本急著詢問的劉備,動作都變得輕緩了許多,覺得或許那竹簡內容縱使是李基所書,大體也是李基一時忙中出錯,寫的時候搞錯了對象,應該是爲那些被改稱爲“土木勞動者”的匪賊俘虜所準備的。

而劉備耐心地站在一旁,看著李基處理完了手上的一份文書,方纔趁機溫聲道。

“子坤,先歇息一陣,莫要累到了。”

“主公?”

李基扭頭一看,連忙起身行禮道。“基不知主公到來,未曾遠迎,還請主公恕罪。”

劉備聞言,臉上故作慍怒地開口道。

“子坤莫非是怪備近日未曾來看你,故以在暗諷於備不成?”

“不敢。”李基答道。

“那子坤便莫要說那些生分的話,你我有如手足,非外人也。”劉備認真地說著。

唯獨是原本跟在劉備身後的簡雍,莫名地覺得似乎在場的外人只有自己。

隨即,劉備就想拉著李基到府衙外走一走,放緩一下心情,以免過度勞累。

“主公,基尚有政務要處理……”

劉備不容分說地拉著李基就往外走之餘,說道。

“備身爲郡守尚且不急,子坤有甚可急的?吳郡的開發可略有遲滯,但萬不可使我的子坤累倒了。”

“主公,等吳郡整體都初步走上正軌之後一切就會輕鬆多了,就差這麼一哆嗦了。”李基有些哭笑不得地解釋道。

“那子坤也先別哆嗦,緩一緩再哆嗦。”

劉備一邊說著,一邊硬是將李基給拉到了府衙的後院之中,然後將李基摁在一處涼亭,再讓令人上了些許時令瓜果和甜品點心之類的,一副就是要強制李基休息一下的態度。

無可奈何的李基反抗不了,也只能是乖乖地享受了起來。

不過近乎加班加點忙碌了大半個月的李基,縱使想聊些風花雪月之類的,不自覺便將話題重新又繞到了政務上,說道。

“主公,吳郡的山越蠻族不多,但還需派遣一將駐紮於南部富春山一帶,以防備冬季將至,山越蠻族儲糧不足會下山劫掠。”

“子坤認爲何人可當此重任?”劉備問道。

“縱觀主公麾下將領,翼德魯莽嗜酒,尙不可單獨外放;子龍穩重謹慎,但年紀尙輕,經驗欠缺,兵法不精,亦尙需時間成長;季常乃是遊俠作風,亦非領軍將領……”

頓了頓,李基接著說道。

“唯有云長,已初具大將之風,或可獨當一面,亦能借此加以磨鍊。”

劉備點了點頭,李基的判斷與他可謂是相當之契合。

如今劉備麾下真正可領軍獨當一面者,也唯有關羽一人了。

略微思索過後,劉備開口道。

“既然如此,那便著雲長領三千兵馬駐紮於富春山一線。”

“如此,山越之害無憂矣。”

李基笑著道了一句。

須知,整個長江以南都生活著大量的山越蠻族,益州、荊州、揚州、交州都有所分佈,大多以部落形式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

且由於漢人文化還沒有傳過去,這些山越蠻族雖亦有著一定的耕種習慣,但大多還是以採摘狩獵爲主,可謂是茹毛飲血。

每逢冬季儲糧不足的情況下,不少山越蠻族都會選擇下山劫掠漢人。

相反,若是大漢想要派兵去剿滅山越蠻族,先不說他們的部落均在瘴氣橫生的深山老林之中。

更重要的是他們乃是以部落形式分佈在整個長江以南的區域之中,難以一戰而定,反而在朝廷看來就是芥蘚之疾,縱使是勝了也是徒耗錢糧。

因此,朝廷對於山越蠻族的態度基本是無視,讓當地郡守自行選擇安撫還是防備。

而吳郡位於揚州北部,山越蠻族的數量極少,唯有吳郡南部與會稽郡交匯的一帶生存著不少山越蠻族需要防備。

至於挑選鎮守富春山的將領人選,由於上一次賈詡獻策通過計謀模擬器顯示了成功率,李基倒是通過“計謀模擬器”再一次解鎖了一個全新的打開方式。

以著防備山越蠻族不會劫掠百姓爲目的進行推演,李基通過更改不同主將進行計算成功率,發現張飛的成功率僅有27%,趙雲爲56%,夏侯博爲43%,關羽則高達88%。

考慮到“計謀模擬器”在計算他人的成功率之時,會考量大量存在情報空白的地方作爲冗餘,所以關羽高達88%的成功率極可能已經接近不會出現問題了。

相反,張飛那可憐的只有27%的成功率,讓李基不得不懷疑一旦外放張飛,張飛恐怕不僅僅是放飛自我各種酗酒,甚至會學習馬謖不駐紮在指定的富春山,而是選擇相信自己。 而在李基與劉備商議完畢派遣關羽駐紮在富春山的後續細節問題後,劉備略微猶豫了一下,從懷中掏出了那一份竹簡,問道。

“子坤,這一份名爲《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呃,是不是還有需要修改之處?”

“嗯?”

李基聞言,還以爲自己哪裡寫錯了什麼地方,打開那份竹簡瀏覽了一遍,方纔說道。

“主公,沒有什麼問題啊。”

頓時,劉備的表情不禁顯得複雜又爲難地開口道。

“子坤,可是如此對待流民實在是太過了,有違仁德,備不願爲之。”

李基嘆息了一聲,明白了劉備的想法,道。

“主公,這就是最大的仁德了,所謂‘升米恩,鬥米仇’的道理,主公可明白?一味地給予,非但會將吳郡的財政拖垮,反而會形成各種隱患。”

劉備擰著眉毛,說道。

“那也不必如此嚴苛,已成苛政也,如此一來縱使流民們豈不是形同於完全淪爲官府的佃戶?”

作爲底層出身之人,劉備很清楚縱使是偶遇豐年,百姓們在交了各種稅之後,一年下來除了保證基本溫飽之外,留存的也是極少。

若是吳郡收納流民所需花費的衣食住行,全部都以著借貸的形式最後由流民們負擔,那麼恐怕絕大部分的流民到死都還不起那些借貸。

李基搖了搖頭,說道。“主公,非是基一定要如此嚴苛,而是不得不如此嚴苛,否則吳郡必亂。”

“亂從何來?”劉備追問道。

“亂從本土百姓而來。”

在劉備不解的目光中,李基朝著夏侯蘭招了招手示意過來,然後開口道。

“明正,去將我歸檔編號爲‘伍柒肆’的竹簡取來。”

很快,夏侯蘭便將那一卷竹簡取了過來,然後李基直接將那一份竹簡遞給了劉備。

劉備接過竹簡看了起來,其上所書乃是有官吏在爲流民派稀粥之時,發現了少量冒充流民的本地百姓,欲問該如何處置這種情況。

劉備想了想,答道。

“子坤,此事與你欲安置流民之策有何干系?至於有當地百姓冒充流民之事,一方面嚴加審查,一方面若百姓確實困難,多分一兩碗便是了。”

李基反問道。

“主公,一兩碗只是小問題,那若是整個吳縣近十萬百姓皆領粥,那又如何?今後若是免費爲流民派衣,建房、分田之時,吳郡上下七十餘萬百姓皆欲分潤,又如何?”

聽著李基所描述的那個可能,劉備的臉色不禁有些難看起來,說道。“那便嚴加篩查,杜絕冒充流民之事。”

李基再問。“可,倘若吳郡百姓將自身田地賣出去,然後再以流民身份參與,那又如何?”

頓時,劉備的臉色多了一絲慘白,下意識地說道。

“不……不至於此……”

李基沒有去否定劉備,而是清楚倘若當真一味仁德地無償滿足流民衣食住行進行安置,那麼這就是未來,同時也是李基通過“計謀模擬器”推演出來的結果。

在劉備、賈詡以及關羽等人眼中,李基掌管一郡政務看似如烹小鮮,實則唯有李基清楚自己到底是何等的如履薄冰。

每一個干係重大的決策,李基都會通過“計謀模擬器”進行推演,以免出現不可挽回的狀況。

當然李基在這個過程之中,也是幾乎以著不可思議的速度飛速成長,到現在幾乎整個吳郡政務在李基手中已經是手拿把掐。

只是,引入流民之事依然是需要謹慎再謹慎,一不小心將會引發一連串的問題。

否則,各地絕大部分官府也不會視流民如劇毒,不願輕易接觸之。

“主公,須知‘不患寡而患不均’,當地百姓尚且掙扎於溫飽一線,卻見外來流民輕易得到衣食住行的安置,還無償分配良田,如何能接受?”

李基輕聲地開口說道。

“如此一來,且不說必然會引發當地百姓與外來流民的嚴重衝突與矛盾,甚至極有可能會發展到當地百姓深感不如外來流民,民心大失,且當地百姓乾脆買賣田屋,亦充當流民。”

這是人性……

莫說是這個資源極度緊缺的時代,就算是後世也多得是本土居民與外來移民之間的衝突,誰也不甘心看到自己辛勤一個月的薪酬比留學生免費助學補貼還要少。

(本章完)

第529章 驕矜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37章 二選一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771章 子坤,你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771章 子坤,你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458章 唯有殺!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199章 老道士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14章 真罵戰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369章 陷陣營!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47章 虛實之計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47章 虛實之計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972章 子午谷奇謀第482章 區霸之野望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589章 訓子鞭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469章 虞國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72章 三千金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762章 低頭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281章 蹋頓第915章 漢使持節,行巡四方第568章 戰車漂移?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369章 陷陣營!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788章 系別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662章 北風助我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7章 毒士???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
第529章 驕矜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37章 二選一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771章 子坤,你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771章 子坤,你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458章 唯有殺!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199章 老道士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14章 真罵戰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369章 陷陣營!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47章 虛實之計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47章 虛實之計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972章 子午谷奇謀第482章 區霸之野望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589章 訓子鞭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469章 虞國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72章 三千金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762章 低頭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281章 蹋頓第915章 漢使持節,行巡四方第568章 戰車漂移?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369章 陷陣營!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788章 系別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662章 北風助我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7章 毒士???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淳安县| 光泽县| 重庆市| 夏津县| 略阳县| 德令哈市| 孟津县| 民县| 广灵县| 中卫市| 连平县| 当涂县| 特克斯县| 宜宾市| 淳化县| 钟祥市| 新和县| 江津市| 平阳县| 和平区| 奉节县| 博爱县| 通渭县| 淅川县| 繁峙县| 永福县| 旅游| 洮南市| 夹江县| 沁源县| 拜城县| 柏乡县| 周宁县| 仲巴县| 肥乡县| 大田县| 红河县| 融水| 柯坪县|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