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

注意到府衙外的聲音,原本站在樓閣處的李基遙遙朝著劉虞一拱手,然後匆匆下樓到門口相邀劉虞入內。

本就由於憂心戰事而難以入眠的劉虞自是不會拒絕,乾脆便隨著李基夜遊庭院,然後在一處涼亭處相邀李基以圍棋對弈。

圍棋在大漢倒是頗爲流行,但是李基在吳郡多年,下圍棋的次數卻可謂是少之又少。

並非是有人擔憂李基會有“大漢棋聖·劉啓”之姿,棋盤內解決不了的對手直接在棋盤外解決,而是深知棋盤內也不是李基的對手,所以無人願意找虐。

但凡棋類遊戲,李基幾乎都是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因此,即便李基對於圍棋的瞭解不算多,與人對弈的次數更是少之又少,但還是欣然接受了劉虞的邀請。

月下對弈,倒也不失爲一件雅事。

而精於棋道的劉虞反倒是有些心不在焉的樣子,下了幾手後,一邊落子之餘,一邊彷彿無意地問道。

“子坤亦是深夜未眠,莫非也在擔心公孫伯圭那邊的狀況?”

李基則是饒有興致地落著子,答道。

“那倒不是,公孫將軍乃是沙場宿將,即便是未有基之相助,烏桓追兵也未必能夠奈何得了公孫將軍。”

“那適才子坤似在樓閣觀星?莫非也有太史令(即漢代的欽天監長官)之能?”劉虞有些好奇地問道。

李基略有些啞然失笑,連忙解釋了起來。

“基可未有太史令那般有掌天時星曆,溝通上天之能,僅僅是在判斷明日的氣象變化罷了。”

“原來如此。”

劉虞聽聞,並沒有太過於在意。

判斷氣象變化,劉虞同樣也會一點點,比如明日似乎有雨,因此對於李基也懂,自然不會感到驚訝。

李基也沒有特意去解釋,而是笑著提醒該劉虞落子了。

劉虞聞言,連忙落了一子,方纔接著說道。

“說來幸得子坤妙策,方可使烏桓分兵,如今又由於奈何不了薊城而不敢再度分兵南下劫掠,保住了幽州無數百姓,老夫此前還未曾向子坤道謝,倒是失禮了。”

“如今與烏桓尙在相持階段,戰事都未曾結束,劉使君說此事倒是有些太早了。”李基笑著答道。

“啪~”

劉虞再落一子,道。

“不管如何,子坤有恩於老夫,亦有恩於幽州百姓也。只是說來慚愧,老夫馭下不嚴,倒是讓鮮于輔等人不時對子坤時有惡言相向。”

“近來,他們更是多次在老夫耳邊告狀,訴說子坤每日練兵內容實乃糊里糊塗,亂七八糟。只是老夫對練兵之法知之不多,都不知該如何說服他們,實在鬧心。”

李基聞言,落子的動作都未曾出現一絲停頓。

若是剛剛接觸劉虞之時,李基或許會懷疑劉虞這一番話是存了試探的心理。

只是,在時常與劉虞接觸了近兩月的現在,李基很是清楚劉虞此人對待下屬說得好聽點叫寬厚信任,但實則已經到了軟弱放縱的地步。

原軌跡之中,公孫瓚漸漸能夠以著非幽州州牧的身份掌控幽州,無疑也是跟劉虞的性格存在極大關連。

劉虞老了,再加上本就性格寬厚,以至於到了就連馭下都已經有幾分有心無力的地步。

“勞煩劉使君費心了。”

李基先是道了一句,方纔接著說道。“至於所謂練兵之法,自有用處,只是一時卻是難以解釋清楚。”

頓了頓,李基笑著補充了一句。

“不過既然鮮于將軍等人有欲指點基的地方,不妨讓鮮于將軍到軍營之內,基再親自與鮮于將軍探討就是了。”

此言一出,劉虞都不免覺得有幾分尷尬。

若是劉虞麾下的將領鮮于輔等人當真是什麼大才,劉虞也不至於拿公孫瓚沒有丁點辦法。

且隨著在李基的指揮下輕鬆抵禦得烏桓難以寸進,又有張飛大展神威殺“谷王”難樓,追逐得“烏桓王”丘力居丟盔棄甲。

如今鮮于輔等人幾乎都是繞著李基與張飛走路,哪裡還敢出現在李基與張飛的面前。

只是,鮮于輔又擔心自己的兵權旁落,這才能使上這些不入流的小技巧給李基上眼藥。

而劉虞又存著讓雙方和睦共處的想法,方纔有心想著多爲李基向鮮于輔解釋,讓鮮于輔心悅誠服地聽從李基的指揮。 “老夫會替子坤轉告的。”

不過在李基如此自信淡然的態度之下,一直對於戰事有些心神不定的劉虞反而覺得心中大定,慢慢將注意力專注地放在棋盤之上。

忽然,劉虞發現自己與李基對弈了半天居然是勢均力敵之態,反讓劉虞的棋興大起,不再發一言,而是全神貫注地與李基對弈了起來。

足足在這方寸之間廝殺了約莫大半個時辰後,這一場對弈方纔隨之結束,劉虞更是覺得一陣暢快淋漓。

自同樣精於棋道的蔡邕被流放吳會之地後,劉虞縱使在洛陽之中也是難尋如此對手,對弈之間有著每每都下到了自己最爲期待之處,然後又是屢屢妙手迴天,重新將局勢扳回。

以至於劉虞下完這一局過後,方纔覺得渾身都出了一身大汗,但又覺得精神振奮之餘帶著疲憊。

隨後,劉虞計算起目數,發現自己僅僅只比李基贏了半目,險勝!

“好棋!”

劉虞忍不住撫掌而贊,道。

“不想子坤年紀輕輕居然有如此棋力,縱使與汝岳父蔡伯喈相比也是相去不遠了,想來定然是子坤常常在吳郡之中與伯喈對弈,已盡得蔡伯喈真傳……”

說到這裡,劉虞的聲音略微頓了頓,道。“不過子坤的棋風堂皇且多變,與蔡伯喈倒是大不相同,莫非是另闢蹊徑?”

對此,李基笑而不語,自是不會說自己爲數不多的圍棋盤數之中,其中兩次便是逼得蔡邕中盤棄子投降。

不是不給自家岳父面子,而是給了一次岳父面子後,下了一場勢均力敵的人情世故棋局後,也是激得蔡邕棋興大起,居然屢屢主動找李基對弈。

李基當真有這閒情逸致?

還不如多費些心思爲蔡邕多造一個外孫女出來?

因此,李基用了兩局便將蔡邕的棋興給徹底打沒了,自此再也沒有在李基的面前提過“圍棋”二字。

也就是蔡邕的修養極好,否則李基感覺到蔡邕被迫兩次中盤棄子投降後的那個眼神,都感覺蔡邕很可能要動用“大漢棋聖·劉啓”的棋道流派,舉著棋盤追著自己打了。

而不出李基所料,與劉虞下了這麼一局人情世故棋後,原本就頗爲鍾情棋道的劉虞激得癮頭都上來了,三頭兩天就往著李基這裡鑽,相邀對弈。

與李基的私交,那也是以著肉眼可見的速度在上漲,就差完全將李基視若忘年交一般。

感受最爲明顯的,那便莫過於是鮮于輔等人了。

此前鮮于輔等人找著個理由在劉虞面前給李基上眼藥之時,劉虞還會耐心且寬厚地做著一個和事佬。

然而,隨著劉虞往李基府邸鑽的次數變多,劉虞對待鮮于輔等人給李基上眼藥之時的態度也是越發的不耐煩,最後甚至道出了一句。

“是爾等懂子坤,還是老夫更懂子坤?”

“棋品可見心性,子坤豈有爾等口中那般包藏禍心?老夫勸爾等與其將精力放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上,不如多費些心思去提升自身。”

此言,對於向來老好人一般的劉虞而言,無疑已是極重的呵斥,乃至於嚇得鮮于輔等人臉上血色都當場褪去了一層。

而後,劉虞直接拂袖離去,出了府衙,心情鬱悶之間,等不及晚上便想著再與李基手談一局平復一下心情。

只是,劉虞在去了李基所住的府邸後,卻被門房告知李基剛好離開前往軍營。

劉虞聞言,乾脆在一衆親衛的護衛下也朝著軍營而去尋找李基。

這還是劉虞將薊城之中兵馬指揮權暫交到李基手中後,第一次到薊城之中的軍營而來。

令劉虞有些意外的是,此前顯得有些亂糟糟且無序的薊城軍營,此刻劉虞遠遠觀去卻是異常整潔有序,且排布結構都似乎暗合某種美感。

且劉虞抵達之時,似乎剛好召集了薊城之中除了駐守城牆外的所有士卒在校場集合。

只是,劉虞擡了擡頭,發現原本還頗爲晴朗的天色一時卻是驟然變得黑雲連綿。

“看來真是不湊巧啊,子坤剛好讓士卒們校場集合,卻是天公不作美。”

劉虞感慨了一句,然後也不上前,想著李基自會解散士卒,讓士卒們回營中避雨。

如此一來,正好能與李基在城中尋個雅處來一場暢快淋漓的雨中對弈。

然而,令劉虞沒有想到的是,隨著天色越發陰沉,李基非但沒有讓士卒們解散,反而是以鼓聲指揮著士卒們分成兩部開始操練了起來。

這讓劉虞的眉頭一皺,士卒們的體魄或是會比普通百姓強健不少,但是雨中練兵的話,不說更容易受傷,且也很容易就讓士卒們感染風寒,造成不必要的非戰鬥減員。

只是,劉虞念及李基如此做自有他的道理,事後再問也是不遲,故以也沒有出言阻止的意思,僅僅是遠遠地站著觀看了起來。

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792章 三贏第622章 他敢?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355章 離間計?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937章 窮怕了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556章 雄壯否?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369章 陷陣營!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144.第144章 大海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530章 草案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625章 調度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543章 腦後反骨第330章 都殺了!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788章 系別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798章 且慢第802章 衣帶詔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436章 李曦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32章 白袍返鄉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589章 訓子鞭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798章 且慢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398章 真的只有一點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922章 嘆運道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
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792章 三贏第622章 他敢?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355章 離間計?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937章 窮怕了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556章 雄壯否?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369章 陷陣營!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144.第144章 大海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530章 草案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625章 調度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543章 腦後反骨第330章 都殺了!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788章 系別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798章 且慢第802章 衣帶詔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436章 李曦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32章 白袍返鄉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589章 訓子鞭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798章 且慢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398章 真的只有一點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922章 嘆運道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邢台市| 腾冲县| 凤山县| 五家渠市| 军事| 沾化县| 阿瓦提县| 淮南市| 赞皇县| 陇西县| 西畴县| 璧山县| 茶陵县| 江永县| 屏山县| 嘉峪关市| 民乐县| 措美县| 多伦县| 综艺| 德江县| 休宁县| 成安县| 永城市| 汉中市| 鹤壁市| 陕西省| 平果县| 印江| 漾濞| 仪征市| 若尔盖县| 徐汇区| 政和县| 拉萨市| 宜阳县| 太仆寺旗| 日土县| 阿瓦提县|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