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

世家豪強該被打壓,該被改造。

可其中亦有著大量對於大漢而言不可或缺的基石,那是大漢現下所匯聚的大量資源所培養出來的人材。

李基一路上走走停停的,也不斷地修改著心中一部分構想。

而走著官道,抵達汝陽城終究耗費不了多少時間,此前被留在了汝陽城坐鎮而監察豫州書院建立的諸葛亮,也率領著一應官吏在城門相迎。

李基沒有在一些無關重要的地方浪費不必要的時間,甚至沒有下馬車,僅僅是讓諸葛亮上馬車陪同,便遣散了前來相迎的各級官吏,直奔著豫州書院而去。

在前往豫州書院的路上,提前準備好的諸葛亮也細細地向李基彙報著豫州書院的情況。

此前的仁德書院既是“先行者”,更是一個“實驗品”。

隨著劉備治下地盤的擴大,一個“仁德書院”自然是遠遠不足的,不管是培養人才,還是影響範圍都遠遠不夠。

因此,李基便準備在各州都建立對應的書院,再慢慢以郡爲單位建立分院,以此構建出一個將來覆蓋整個大漢百姓的書院架構。

或許,換個名字就容易理解了。

書院即大學,郡級分院即是中學……

當然,現下李基就連維持豫州吏治的人才都緊缺,自然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搭建出儘可能將一應鄉里都覆蓋在內的官營學堂。

而初步在各州建立的書院,在李基眼裡便是逐步向下生根發芽的幼苗,皆由此一步步培養出足夠的人才同時,再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下覆蓋分院、學堂等等。

也唯有等各地寒門或平民的學子士子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已在李基心中醞釀籌備的“科舉制”纔不至於被世家子這一圈子所獨佔,成爲另類的“九品中正制”。

畢竟,科舉制也是以“地域”進行逐級考試,而一個地域往往掌握了大量才學的也就那幾個冒尖的頂級世家,或與之有關聯的其餘世家豪強。

畢竟魚塘一直就這麼大,魚一直就那麼幾條。

再怎麼撈,都只會是那幾條魚,再密的漁網也不可能撈得起底下的淤泥。

也正是因此,李基對於豫州書院纔會如此的重視,這既是爲了培養真正屬於大漢的人才所建的搖籃之一,也還關乎著科舉制以及開啓民智的重要一環,不容差池。

而即便是青春版的諸葛亮,做事也可謂是“滴水不漏”。

抵達了豫州書院後,李基視察了一圈下來,心中不可謂不滿意。

順帶的,李基還視察了距離豫州書院不遠的自然書院。

與豫州書院相比,自然書院更像是一個袖珍版的,不過也算是五臟俱全。

除此之外,在豫州書院相鄰不遠處,還有一處有甲士駐守的地方,李基也帶著諸葛亮進去走了一圈。

只是在出來之後,諸葛亮臉上的震撼神色卻是久久未散。

直至跟著李基上了馬車返回汝陽城城內的途中,諸葛亮方纔忍不住追問道。

“那被老師準備命名爲‘報紙’之物,便是準備以之開啓民智的利器乎?”

“然也,這也是爲何需要開設豫州書院的原因之一……”

李基細細地向著諸葛亮述說心中構想,道。

“待豫州書院收了學子後,學子們的任務之一便是定期到各個鄉里之間向民衆們宣讀報紙內容。”

“如此既能避免鄉里民衆所知皆被地方所壟斷,亦能讓鄉里民衆以此明理開智,知曉朝廷時政。”

“呼……”

諸葛亮忍不住長長地呼了一口氣,讚歎道。

“真不知老師是如何構想而出這般的改革利器?弟子佩服?!?

這話倒是一時將李基給問住了,總不能說這是來自於後世的基操。

“報紙”一物的出現,意義尤爲重大。

不僅僅讓信息在百姓間傳遞變得高效便捷,更是讓廣大百姓開啓民智的必備之物。

也正是藉由報紙,方使後世華夏在某個階段時期上下一心,抗擊異族。

片刻後,李基解釋道。

“此乃爲師曾到洛陽無意見到各郡國所設之邸,其之職責就是爲了向所設郡國通傳奏報,以便於地方郡國迅速瞭解朝廷政令變化。”

“適時,爲師所想便是既然能向郡國官府通傳奏報,爲何不能直接通傳至鄉里地方,使萬民知之。”

“如此,就能大大避免地方官吏或世家豪強陽奉陰違,私增苛捐雜稅?!?

一番解釋,令諸葛亮更是拜服,道。

“謝老師解惑,原來許多答案便藏於問題的本身,弟子受教了?!?

眼下大漢所面臨的一應病癥中,天子往往會感覺自己是最無辜的。

就算是賣官鬻爵的漢靈帝,也沒有大幅度提高稅賦,這地方上怎麼就慢慢變得民不聊生?

這問題無疑就出現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尤其是在消息堵塞的這個時代。

即便朝廷所定的稅賦是足以讓百姓們活下去的,但地方的貪官污吏有著太多的辦法可以假借朝廷名義增設苛捐雜稅。

甚至許許多多的鄉里只知世家豪強,而不知朝廷,割據地方的世家豪強所定的規矩往往在朝廷政令之上,配合一些貪官污吏輕易就能進行土地兼併。

而在此時諸葛亮的眼中,“報紙”無疑將是打破這一困境的利器,讓百姓直接知曉朝廷用意,而不再被地方官吏或世家豪強所矇蔽欺騙。

諸葛亮越是設想,越是明白書院與報紙的相互配合以及推行,將真正從根本上打破世家豪強對地方的影響力,同時也將逐步地實現開啓民智的構想。

這一刻,諸葛亮只恨從豫州書院到汝陽城內府邸的路途太短,還不等諸葛亮多請教幾句便已經到了。

而還不等諸葛亮準備下了馬車後,繼續向李基請教。

那個在諸葛亮眼前消失了一段時間的司馬懿已然在府邸門口等著了,且快步就迎了上去,快了許褚一步將李基從馬車上攙扶了下來。

“懿兒等候了一會了吧?”下了馬車的李基問道。

“等候恩師,未曾留意時辰變化?!?

頓了頓,司馬懿沉聲地開口道?!袄蠋煟街萁袢沼邢骰兀鲝懒??!?

李基聞言,神色一肅,眉頭大皺。

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791章 攤丁入畝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662章 北風助我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83章 鉅富糜家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984章 大漢,當興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14章 真罵戰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436章 李曦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83章 鉅富糜家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898章 舌戰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825章 建業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668章 密信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926章 小朝廷第14章 真罵戰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377章 白疊子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882章 斷糧?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97章 請君入甕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821章 進位漢王第47章 虛實之計
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791章 攤丁入畝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662章 北風助我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83章 鉅富糜家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984章 大漢,當興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14章 真罵戰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436章 李曦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83章 鉅富糜家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898章 舌戰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825章 建業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668章 密信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926章 小朝廷第14章 真罵戰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377章 白疊子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882章 斷糧?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97章 請君入甕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821章 進位漢王第47章 虛實之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洲县| 中方县| 泗水县| 广东省| 陕西省| 文登市| 连江县| 柳江县| 新宁县| 上犹县| 鄂尔多斯市| 仙居县| 密云县| 镇远县| 清流县| 道孚县| 永年县| 田阳县| 喀什市| 广州市| 韩城市| 桐柏县| 民乐县| 迭部县| 泸定县| 日喀则市| 克山县| 建阳市| 若尔盖县| 石楼县| 安仁县| 中山市| 珠海市| 田林县| 安化县| 辽阳市| 聊城市| 苏尼特左旗| 平利县| 桃源县|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