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7章 白疊子

而李基則是適時地向著陳宮問道。

“公臺,對於此花,你怎麼看?”

陳宮這一刻有點後悔自稱對於奇花異草頗有了解,以至於被李基隨口就給架了起來。

能怎麼看?

站著看唄!

陳宮左言右顧,然後似是被另一側某種花卉給吸引,直接與李基拉開了些許距離獨自去觀賞去了。

當然,陳宮卻也特意沒有走遠,保持著既不方便與李基交流花草心得,又能夠觀察到李基一舉一動的距離。

這也讓李基進一步肯定了陳宮主動陪同的目的,就是在防範自己。

自己李基進入御花園是爲了“偷花”,又不是爲了“偷腥”,何以至此?

李基無奈地笑了笑,然後也不戳穿陳宮,轉而認真地在御花園之中蹓躂了起來,尋找著可能會有用處的奇花異草。

很快,李基就發現了一些經由絲綢之路傳入,但還從來沒有在民間出現的奇花異草。

鬱金香、月桂、雞冠花、蘆薈……

其中,有一些是有著明顯的藥用價值或者民生價值的。

尤其是胡椒、胡蘿蔔、孜然,讓李基不免勾起了些許的饞蟲,這可都是李基多年未曾嘗過的味道了。

尤其是是胡椒與孜然,那可是燒烤必備!

即便大漢的香料品種同樣繁多,但是李基尋找了許久,也只能找出些許勉強口味接近幾分的香料用以燒烤。

李基略微在胡椒與孜然的面前駐足了幾息,還是繼續在御花園之中轉悠。

‘不過,西域那邊的好東西是真的多,不管是人,還是物,且西域那一片地方以傳統而言,早在數百年前就分屬大漢管轄……’

‘倘若是時機與條件成熟的話,有生之年讓西域徹底迴歸到大漢的懷抱亦是極好。’

李基一邊暗暗地想著,一邊則是在御花園中閒庭散步,偶爾又在一些奇花異草面前駐足,像極了春遊踏青的士子一般。

這卻是苦了陳宮,在李基每次略微駐足的花草面前都仔細辨認了一下。

然而,陳宮所掌握的雜學範疇確實還沒有囊括到奇花異草這一方面,就連大漢常見的各種花草都只能認出個兩三成。

因此,辨認著種種形態各異且用途不明的花草,愣是看得陳宮有些頭暈腦脹了起來,但又不敢放鬆分毫。

此前,陳宮一時沒有細想就一口答應了李基的請求,事後返回宮中習慣性地來回覆盤研究,驟然才意識到了其中問題所在。

李基的名聲之大,當世何人敢小看分毫?

即便李基這一請求看似合情合理,但陳宮更擔憂乃是李基在暗下伏筆,又或者是有什麼大謀劃,甚至是御花園之中有什麼稀罕珍貴之物。

再兼之宮中的變故尚未解決,這更是讓陳宮擔憂不已。

只是在徹底得罪了袁術後,取得劉備的支持是極其關鍵的,所以陳宮縱是想要反悔也完全沒有餘地。

所以,陳宮基於謹慎起見,只能是親自陪同,確認一番李基的葫蘆裡到底是在賣什麼藥。

凡是李基有所留意關注的奇花異草,陳宮都準備全部記下來,然後再找相關人士一一研究瞭解是否有什麼特殊作用。

而對於陳宮的想法,李基實則也是有所猜測。

可也正因爲如此,李基纔會明顯地有所駐步。

皇帝的御花園之中藏了太多太多來自於絲綢之路的好東西了,這些好東西若是僅侷限於觀賞作用,實在是暴殄天物。

而李基前來御花園的藉口乃是給昭姬帶些奇花異草作爲禮物回去,再兼之陳宮那一副嚴防死守的態度,自然是不可能將所有的奇花異草都帶出去培育。

因此,倘若陳宮由於李基的駐足而費些精力去研究這些奇花異草的用途,對推廣這些對於醫藥、食物等等方面都有一定益處的植物產生裨益。

這對於民間百姓而言,是件好事!

借呂布、陳宮的精力,辦自己的事,利天下萬民,何樂而不爲呢?

因此,李基的狀態表現得相當悠閒,但又似乎屢屢被某些奇花異草吸引得邁不動腳步。

且李基每次駐足後,似乎都在暗中觀察一下陳宮的方向,才以著有些不捨的狀態邁步離開。

忽然,李基的眼眸略微一瞇,被不遠處約莫十來束栽種到一起的白色花卉,將目光給徹底吸引了過去。

‘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纊……’

白迭子!

又或者以後世的稱謂,那便是棉花!

這一刻,李基可謂是怦然心動。

棉花的作用,無須多言,乃是防寒保暖的首選之物。

無論是民生還是軍事上的用途,那是延綿後世都不可取代的。

縱使李基對於御花園抱有不小的期望,但真切地見到了棉花,還是按耐不住在心中升起幾分激動。不過,李基站在棉花的面前一如此前那般駐步了數息後,卻還是繼續轉身在御花園中轉悠。

一則,乃是爲了不讓陳宮生疑;二則,李基還需要確認御花園之中是否還有更具備價值的奇花異草。

只是李基帶著陳宮、趙雲等人在御花園足足繞了一圈,幾乎將所有花草種類都看了一個遍,且爲之駐足的花草超過五十種之多。

到了後面,陳宮自己都快記得有些記憶混淆了。

且令李基有些遺憾的是,在御花園中具備推廣價值,可以豐富中原物種的奇花異草超過二十種之多。

但真正稱得上是戰略物種的,無疑僅有棉花。

因此,在李基又帶著陳宮繞了一小圈後,方纔回到了棉花處,評價道。

“看了一圈下來,諸多從西域傳入的奇花異草,當論此花最爲純白無瑕,內斂而不失層次,一如吾與夫人的感情那般。”

旋即,李基直接讓趙雲領著三五個親衛下去,將那些棉花連根帶泥地挖出來放入提前準備好的竹簍之中。

這當即就引起了陳宮的警惕,但又不好強行阻止,只能問道。“子坤先生,既是採花,爲何要大費周章地連根帶泥?”

“洛陽距離吳郡何止千里之遙,若無根無土維繫,返回吳郡之時此花與枯草何異?”

李基說著之時,目光還浮現出幾分詫異,彷彿對於陳宮問出這種問題表示有些幼稚。

這讓向來不善急智的陳宮臉色略有些尷尬,但眼看著趙雲一絲不茍地執行李基的命令,要將那十來束棉花一點不剩地全挖走,連忙道。

“子坤先生手下留情,務必要在御花園之中留下三五束,否則御花園少了此花,天子追責起來不好交代啊。”

此言……純粹是藉口!

如今上至諸侯,下至世家,誰不知道劉協就是個象徵符號,實權可謂是不剩丁點。

莫說是御花園之中沒了棉花,就算是呂布要放火將整個御花園燒了,劉協還得在旁邊幫忙吹氣。

說到底,還是陳宮準備留下部分棉花用以研究的藉口罷了。

而李基故作思考保持沉吟,趙雲則是手腳麻利地加快速度。

眼看著就剩兩束棉花,陳宮即將要忍不住強行開口阻止之時,李基方纔彷彿思考結束,道。

“公臺所言甚是,子龍快快住手,稍後再找些其餘花草也是可以的。”

還找其他的?

陳宮神色微微有些不自然,但看著那兩束孤零零留下了的棉花,還是礙於臉皮厚度不夠,沒有繼續開口阻止。

隨後,爲了將陳宮帶到溝裡去,李基還找了兩種可用於食用用途的胡椒、孜然,都如同棉花那樣連根帶土地挖走。

且每次李基都會從各個角度點評一番,此物跟自己與昭姬的感情有所象徵意義上的關聯。

而眼看著趙雲所率領的親兵所帶竹簍都快裝滿,陳宮終於忍不住提醒李基適可而止。

暗中已經達成了目的的李基,也沒有過多僵持,但表面上卻是維持著一副意猶未盡的神色,方纔有些無奈地離開御花園。

在離開御花園後,李基暗中讓趙雲將棉花、胡椒、孜然都帶回府中好生養著之餘,則是再度與陳宮同乘趕回南宮等待朝議結束。

在返回途中,李基與陳宮幾乎沒有什麼交流。

陳宮單純是默記各種花花草草,記得有些疲憊之餘,還在不斷地反覆斟酌思考李基的舉動。

而李基則已經在思考,該如何對棉花進行推廣種植。

棉花作爲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戰略物資,推廣無疑是越快越好。

可與此同時,在亂世結束之前,又該儘可能對於棉花的作用進行保密。

畢竟漢人自古以來就有著男耕女織的傳統,只要意識到棉花的作用後,根本就沒有什麼技術門檻可言。

李基可不願此物最後反倒是成了一統天下的阻礙。

很快,李基就想到了種植棉花的一處天選之地。

既不會缺乏採摘棉花的勞力,更不會存在泄密的可能性。

瀛洲!!

正好,倭人男性都去挖礦了,倭人女性反倒是有些無所事事,正好能讓倭人女性採棉花。

且如何在倭國推廣棉花種植,李基同樣也在心中很快就有了腹稿。

只需將棉花定義爲倭國國花,將其與如今倭國內部宗教的轉世亂回綁定在一起,言及接觸棉花越多,來世福報越好,不怕剛剛開化的倭人會萌生什麼牴觸心理。

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377章 白疊子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969章 劉曹第606章 水攻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885章 親臨戰線指揮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160章 地上涼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303章 昭亭侯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32章 白袍返鄉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988章 平胡第297章 破陣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97章 請君入甕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195章 地利!!!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80章 往吳郡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908章 戰後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395章 爭議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87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359章 老東西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74章 大漢基瘟?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583章 遷治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463章 何陋之有?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908章 戰後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882章 斷糧?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40章 薄落津之約
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377章 白疊子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969章 劉曹第606章 水攻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885章 親臨戰線指揮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160章 地上涼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303章 昭亭侯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32章 白袍返鄉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988章 平胡第297章 破陣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97章 請君入甕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195章 地利!!!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80章 往吳郡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908章 戰後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395章 爭議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87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359章 老東西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74章 大漢基瘟?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583章 遷治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463章 何陋之有?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908章 戰後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882章 斷糧?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40章 薄落津之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循化| 迁安市| 蒙自县| 格尔木市| 镇雄县| 鲁山县| 宁蒗| 铁力市| 黔西县| 长乐市| 阳山县| 大厂| 隆尧县| 鹤壁市| 平乐县| 沙雅县| 永春县| 永平县| 双城市| 天全县| 八宿县| 乐亭县| 乌拉特中旗| 东至县| 宜宾县| 博客| 榕江县| 吴旗县| 八宿县| 新兴县| 洛阳市| 启东市| 呼伦贝尔市| 合肥市| 界首市| 长垣县| 阿拉善右旗| 宁夏| 乃东县| 霍山县|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