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0章 往吳郡

第80章 往吳郡

李基聞言,眼神略有些變化。

恨不能……早相逢嗎?

只是,李基很清楚那只是一個不真實的假設罷了。

若無劉備,李基莫說被盧植稱讚爲“無一人可堪敵手”,恐怕就連登上歷史舞臺都做不到,依然獨自一人在涿縣茍圖衣食。

待黃巾之亂平定之後,李基縱使踏上尋覓良主棲身之途,既無聲望又無戶籍的李基又能接觸到什麼人?

有才卻未能逢時之人,從古自今便何其多?

因此,只要劉備不負於李基,李基亦必不會負之。

“孟德,基亦望你徑行直遂,青雲(yún)萬里,他日再遇之際已是各遂其志。”

李基道了一聲,然後拱手道別,騎著戰(zhàn)馬返回到隊列之中。

曹操則是一直這樣定定地看著李基遠去,心中翻涌不止,首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什麼叫做欲求而不得之的苦澀。

而在李基回到隊列之中,賈詡有些意外地感慨道。

“曹孟德此人雖爲宦官之後,不想當真是求賢若渴,且所行不滯於物,此人心志之輩他日必有一番作爲。”

“尋常的倫理綱常是束縛不了孟德的。”

李基亦是跟著評價了一句。

並且,李基從各個意義上都是這樣認爲的。

不管是爲了求賢,還是爲了求志,亦或者是爲了求歡,曹操都絕不是在乎什麼倫理綱常之人。

“不過曹孟德如此禮待於我,或不僅爲了求賢,更是爲了求賢之名……”

“鉅鹿城內(nèi)關於‘李三千’別名的流言,縱不是曹孟德傳播的,推手也必有曹孟德的一份子,爲的亦是借我之名,繼而傳播曹孟德求賢若渴之佳名……”

“古有千金買馬骨,今倒有孟德三千金贈大才,皆是算計罷了。”

李基目光略微閃動地開口說著,令一旁的張飛聽得爲之側(cè)目,大著嗓門地道。

“子坤先生,俺算是聽懂了,那曹賊就是想白嫖子坤先生對不對?”

李基:“……”

什麼白嫖?

大傻飛,你給我重新組織語言……

只是恐怕越是跟張飛解釋,就越是容易解釋不清楚,李基悄然地磨了磨牙,道。

“翼德,休得無禮,曹孟德乃是濟南國相,焉能以賊稱謂之?也便是曹孟德沒有介懷,否則縱使對你治罪,也無人能挑出毛病來。”

張飛頗有些不服地怒氣衝衝反駁道。

“那曹賊不就是賊乎?俺一回到鉅鹿城,就聽到人人都在說曹孟德在覬覦我家子坤先生,俺如何能忍?恨不得當場就扎他幾個窟窿。”

“翼德莫非不知曹孟德不僅是濟南國相,背後亦有袁氏友誼,若是一心從中作梗,或主公未至吳郡,就可能被朝廷奪官,故以翼德當真就不擔心會給主公惹上如此大麻煩乎?”

李基瞇著眼嚇唬道。

此言一出,張飛就顯得老實巴交了起來,瞪著眼睛愣愣地看著李基。

一旁的賈詡見狀,頗覺喜感,也不拆穿李基。

不過,在賈詡看來,李基的說法倒也沒錯。

在腐敗黑暗的大漢朝廷之中爲官,單純的能帶兵打仗是沒什麼用的,出來混,講的是背景與人脈。

當今名義上掌管天下兵馬的大將軍何進,實則不過一酒囊飯袋罷了,本僅是一粗鄙屠戶,奈何其妹爲皇后,一朝得凌雲(yún)勢,手握權(quán)柄,爲外戚之首。

而等劉備與盧植等人一一告別返回隊列之中,發(fā)現(xiàn)張飛難得有些老實的模樣,當即表情就略微嚴肅了不少。

對於張飛的性格頗爲了解的劉備,很清楚張飛但凡臉上多幾分老實與安靜,必然又是闖禍了。

而能夠讓張飛露出這般姿態(tài)的,除了關羽這位二哥,也就只有被張飛所敬重的李基了。

當即,劉備低聲地教訓道。“三弟,伱可是又不聽子坤之言闖了什麼禍?”

“大哥,俺沒有。”張飛答道。

“還說沒有,你但凡說話底氣稍有不足,必是闖禍,吾不是讓你事事須聽子坤,萬萬不可魯莽而爲的嗎?”

頓了頓,劉備沉聲問道。“說罷,你又惹出什麼禍來。”

“也就是罵了一句曹賊而已,子坤先生都已經(jīng)教訓過俺了。”越想越是後怕的張飛老實巴交地答道。

頓時,劉備也有些不好吱聲繼續(xù)教訓張飛了。

畢竟,張飛也就是口嗨了一下,劉備可是直接就衝著曹操給拔劍了。

隨即劉備的目光不由得向李基投了過去,會意的李基開口給著臺階道。

“主公,翼德也只是爲了維護基,且這不過是無心之言,還請勿要過於怪罪翼德。”

劉備輕咳了一聲,道。“下不爲例。”

“是,大哥。” 隨即,劉備傳信於在後軍壓陣的關羽,然後整支浩浩蕩蕩的隊伍便開始出發(fā),朝著揚州吳郡的方向而去。

而一路上的行軍路線,李基也早早就做好了規(guī)劃。

自鉅鹿郡南下魏郡,入兗州,進徐州,再沿著徐州官道一路南下至廣陵郡,渡長江,便是揚州吳郡所在。

由於隊伍之中有著“桃園衆(zhòng)”,相當一部分傷殘士卒以及大量錢糧,故以整支隊伍縱使沿途都以官道行走,預估最少都需要兩月時間方能抵達吳郡。

然而,當李基真正有閒心開始注意沿途的種種細節(jié)之時,方纔注意到途徑的各地官道實則也是坑坑窪窪、破爛不堪的。

莫說是馬車、板車之類的,就算是士卒行走,那也是深一腳淺一腳。

一路上偶遇降雨天氣,行軍的艱難程度甚至僅略遜色于山道。

‘基層設施也已經(jīng)破損到這種程度了嗎?’

一路行軍穿過兗州,於七月中旬方纔抵達徐州邊緣的劉備一行再遇降雨天氣,只能是匆匆安營紮寨以避雨。

畢竟在這種降雨天氣,莫說是老弱婦孺,就算是健壯士卒一旦淋雨不幸感染風寒,在醫(yī)療條件缺乏的時代,那很可能都會因病去世的。

時逢雨季,一路上不時避雨,再加上官道也是坑坑窪窪的,這也讓行軍速度大大減緩,以至於行軍近一個月半方纔穿過兗州。

以目前的速度來推算,想要抵達吳郡恐怕最快也要九月初。

儘管營帳之外的濛濛細雨,並沒有影響營帳之內(nèi)的溫暖,但是李基卻是皺著眉注視著外面的連綿細雨。

而在營帳之內(nèi)撥弄好柴火後,夏侯蘭捧著一杯熱茶放在了李基的面前,低聲地說道。

“先生,喝杯茶暖暖身子,驅(qū)一下寒氣。”

“辛苦了。”

李基點了點頭,抿了抿茶水,然後指著放在一旁的一卷竹簡,道。

“這《尉繚子》吾已做了註釋,便作爲你接下來十天的功課,十天後交一份感悟給我。”

“是,先生。”

夏侯蘭連忙捧起《尉繚子》,如視珍寶般抱在懷中。

對此,夏侯蘭那看似沉穩(wěn),但一舉一動依然不減跳脫的性子,李基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

夏侯蘭即是夏侯博自常山帶回來的親弟弟,也是趙雲(yún)的同鄉(xiāng)。

年歲尙差趙雲(yún)三歲,如今不過十三歲,正是跳脫的年紀。

而在夏侯博正式拜劉備爲主後,夏侯博就替代張飛負責軍中的斥候查探事宜,自然也就沒有時間去照看夏侯蘭。

至於趙雲(yún)那溫和的性子,也根本就震懾不了夏侯蘭。

因此夏侯博思前想後,便是求到了李基的面前,懇請李基將夏侯蘭收爲書童。

對此,李基略微猶豫了一下,也便是同意了下來。

且不說夏侯蘭當書童是否稱職,更重要的是夏侯蘭的武力亦不算弱,雖尚未及冠,但等閒賊子還當真近不了夏侯蘭的身。

待夏侯蘭的氣力完全長成之後,就算不及其兄夏侯博,武勇也非普通二流武將所能媲美的。

因此,身邊多上這麼一個書童,李基自覺安全感都提升了不少。

而夏侯蘭小心地捧著《尉繚子》,發(fā)現(xiàn)李基的眉間似是有些陰鬱,關心道。

“先生,可是有什麼煩惱之事?”

李基聞言,嘆息了一聲,道。

“吾所嘆息者,乃是連兗、徐兩州的官道都廢棄至此,處於揚州的吳郡之地,又該是何景象?”

“官道難走一點也沒關係吧?”夏侯蘭有些不解地問道。

李基搖了搖頭,沒有繼續(xù)跟年幼的夏侯蘭解釋,而是依然皺著眉地看向外面的連綿細雨。

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輕視道路的作用,普遍認爲能走就行,但是道路卻是真正意義上連通不同區(qū)域農(nóng)工商的脈絡所在。

倘若是在戰(zhàn)時,道路更是關懷後勤保障以及運輸損耗等等問題。

而軍糧一斷,大軍立潰!

更何況,窺一斑而知全貌,官道的基礎維護對於人力物力的消耗極小,但各地官道依然廢棄成這副模樣,可想而知各地官府恐也是腐敗且無有作爲。

連身處於中原地區(qū)的兗、徐二州亦是如此,恐怕更爲偏遠的吳郡基礎設施更是一坨答辯。

‘總有種前途渺茫之感啊……’

李基心中暗中吐槽了一句不符合自身形象的話語,然後從袖中掏出一份竹簡,在其上又補上“道路”二字。

只是李基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各自字眼,越看越是心塞。

(本章完)

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775章 瑞雪兆豐年第452章 讓大漢再次偉大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358章 父子情深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106章 夜襲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xiāng)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668章 密信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802章 衣帶詔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wěn)定發(fā)揮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667章 逆轉(zhuǎn)大勢,易如反掌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783章 重聚第901章 官渡奏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915章 漢使持節(jié),行巡四方第570章 榮譽亦歸於爾等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940章 陽謀?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780章 左慈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80章 往吳郡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798章 且慢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290章 此戰(zhàn),必勝!!!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662章 北風助我第974章 “火”字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642章 中計矣!第584章 平蠻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469章 虞國第530章 草案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314章 關原之戰(zhàn)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
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775章 瑞雪兆豐年第452章 讓大漢再次偉大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358章 父子情深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106章 夜襲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xiāng)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668章 密信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802章 衣帶詔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wěn)定發(fā)揮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667章 逆轉(zhuǎn)大勢,易如反掌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783章 重聚第901章 官渡奏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915章 漢使持節(jié),行巡四方第570章 榮譽亦歸於爾等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940章 陽謀?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780章 左慈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80章 往吳郡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798章 且慢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290章 此戰(zhàn),必勝!!!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662章 北風助我第974章 “火”字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642章 中計矣!第584章 平蠻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469章 虞國第530章 草案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314章 關原之戰(zhàn)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蕲春县| 新泰市| 万全县| 巫溪县| 普兰店市| 盐亭县| 大宁县| 许昌市| 平顶山市| 炉霍县| 峨眉山市| 武陟县| 重庆市| 武夷山市| 木兰县| 辽中县| 兴国县| 怀远县| 图们市| 叙永县| 即墨市| 即墨市| 泽普县| 唐河县| 利辛县| 基隆市| 盐亭县| 陵川县| 民权县| 双峰县| 林周县| 兰西县| 略阳县| 中阳县| 义马市| 乐东| 灵山县| 积石山| 泰宁县|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