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5章 欲爲王乎?

沒有什麼比同甘共苦,更能讓人產生共鳴。

尤其是本該高高在上的一郡郡守,這一刻卻是親到流民營之中,且與百姓一起共飲那讓不少流民萌生怨氣的砂石稀粥。

那一刻給與流民們的震撼是難以想象的。

莫說是在無數流民的眼中,便是在賈詡的眼中,劉備都似乎散發著光。

此時此刻,賈詡看著無數注視著劉備的方向爲之感動垂淚的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了什麼是民心所向。

而直至糧官李燦急匆匆地走到賈詡的身旁,賈詡方纔略微有些回過神來。

“長史大人,府君大人來了?!怎麼辦?怎麼辦?”

聽著耳邊響起的慌亂聲音,賈詡扭頭看著似乎生怕事情敗露的李燦,不禁覺得有時候人傻未必不是一種福氣。

就連腦袋什麼時候要掉,什麼時候又能好好地掛在脖子上都毫無所知,這何嘗不是一種福氣?

“放心,吾已以書信將此事告知李郡丞,想來李郡丞也已向主公彙報,汝且盡忠職守便不會有事。”

只是對於賈詡這唯一的一句真話,李燦反倒是多有不信,心中依然惶恐不安。

特別是在得知劉備也喝了一碗那砂石稀粥後,李燦整個人已經抖得跟篩子似的,就連走路都有些走不利索,生怕那一瞬間就有命令下來讓他的腦袋搬家。

只不過隨著劉備在流民營之中一連呆了三天,每日皆與流民一併共飲砂石稀粥,且四處巡視、安撫流民,卻始終未以此事向李燦問責,李燦方纔後知後覺地察覺到自己逃過一劫。

而在流民營呆了三天過後,劉備方纔字在夏侯博以及一衆親衛的保護下渡過長江,前往徐州借糧。

待李基收到錦衣司所傳遞而回關於流民營的密信之時,李基的臉上不禁流露出一抹笑意,感慨地暗道了一句。

“主公,也成長了許多啊……”

隨著錦衣司的鋪開,且逐漸在吳郡內形成框架,整個吳郡範圍內的諸事漸漸已經少有能瞞過劉備的。

其中,作爲如今重中之重的流民營,錦衣司自然也是派遣了人手潛伏在內。

而原本僅是路過流民營前往徐州借糧的劉備,也並非是被簡雍請到流民營,恐怕是劉備在收到錦衣司對於流民營的彙報後自行做出的決策。

李基不得不承認賈詡之計深諳人性,自始至終都將流民營內的局勢牢牢把控,但同樣也通過錦衣司大體猜出的賈詡打算的劉備,在收攏民心上的能力無疑更爲高明。

無須遮掩,只需共患難便可使流民怨氣盡消,且恐怕自此一事過後,願爲劉備赴死的流民不在少數。

這一粥一飯之恩,在這個極重恩義的時代,已經足以讓無數人願意以命相報了。

‘如此一來,可就省事不少了。’

李基暗暗地想著。

起碼經此一事,流民作亂的可能性已然降到最低,一個大大的隱患就此消弭無蹤。

剩下的,能否將流民安置妥善,乃至於轉化爲吳郡乃至於整個揚州的人口潛力,那便要看李基的手段與能力了。

如今,李基已經派人前往洛陽聯絡盧植以及何進派系的一干重臣。

以著盧植之能,只要願意表態出力,再加上何進派系的一干重臣支持,縱使十常侍有意搗亂,也決計不會造成什麼阻礙。

李基想要的“大義”,必然是能夠到手的。

除此之外,另一方面最爲要緊的糧食問題,李基這段時間幾乎是一邊不斷地處理關於流民的各種公務之餘,一邊則是大量收集關於徐州、荊州以及益州的情報,再以“計謀模擬器”進行推演尋求可行的借糧方法。

其中徐州的情報在糜家的幫助下,所能收集到的情報無疑是最多的。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從徐州借來糧食,最優解在乎劉備。

唯有劉備親身前往徐州各郡拜訪郡守以及世家,以自身的仁德魅力折服取信於人,方能借出大量糧食以解燃眉之急。

至於荊州的情報不多,李基只能判斷派出作爲大儒弟子的孫幹前往荊州遊說,必然能夠有所斬獲。

荊州的大權與其說是落於各個郡守之手,不如說是被諸多荊州世家聯合把持。

且荊州世家爲了與潁川世家相互爭搶聲望,近年越發凸顯尊崇名士風氣,若是身爲大儒弟子的孫幹前往荊州,必能爲一座上賓,繼而有機會遊說得到荊州世家的支持。

而孫幹前往荊州的任務除了借糧之外,更重要的是打開益州通往吳郡的長江通道,避免李基向益州借糧之後,反倒是在長江上被荊州水軍給黑了。

因此,孫幹前往荊州借糧多少反倒是其次,主要是遊說荊州世家打開長江通道。

徐州借糧,僅可解燃眉之急;唯有得到益州的大量支持,吳郡方纔不會因爲此次賑災救民而導致府庫糧倉虧空。

而如何憑實力從劉焉那個老逼登的手中借糧,李基也終於推演出了那個未來。

只是,就當李基提筆正欲書之時,動作略微一頓。

旋即,李基擡起看向了坐在對面幾乎被大量竹簡給淹沒的顧雍。

這些時日,也幸得顧雍負責處理吳郡大大小小的各種瑣事,且維持著水利開發、造船工場、道路鋪設、仁德書院等等大大小小工程進行。

工作量比之過往,可謂是有增無減。

正常而言,以上哪一項工程光是進行一樣,就足以讓一郡上下動員,且府衙官吏們忙碌得不可開交了。 而吳郡幾乎是同時進行著這諸多工程之餘,還在全力賑災救民。

‘幸好元嘆的能力漸漸已經磨礪了起來……’

李基暗暗地想著之餘,走到顧雍的身旁拍了一下肩膀。

等顧雍擡起頭之時,李基彷彿看到了怨鬼翻身。

那曾經的翩翩少年郎顧元嘆此刻幾乎已經像極了數日不修不滿的IT男,眼眶、臉頰、太陽穴都明顯地出現了凹陷與黑影。

‘不會猝死吧?’

李基心中猛然一驚,良心居然在發顫。

“元嘆,你沒事吧?”

顧雍的眼珠子有些渙散地動了動,臉上扯出著一個皮動肉不動的笑容,緩緩地應道。

“沒事,我能有什麼事,區區一郡之政務如何難得住我顧元嘆。”

李基:“……”

這孩子,不會完全是靠著這一口(不服)氣纔沒有倒下吧?

假如今後顧雍真正掌管一州政務,發現一州政務的工作量尚且沒有此刻的三分之一,他會不會氣得當場發癲?

算了,還是先不要告訴元嘆真相好了,否則元嘆那一口氣一鬆,恐怕馬上就要倒下修養。

到時候,豈不是要苦了本官?

再苦不能苦自己,再甜不能甜部下……

不過,當真對著顧雍不管不顧,李基又感覺自己的良心在發顫在不安。

罷了……

李基搖了搖頭,在顧雍有些迷惑的眼神下轉身離開。

片刻後,待李基再回來時,手中了一個大木碗。

待李基走近之時,顧雍纔看見那是一大碗水,且在水裡還泡著大量的枸杞以及一整根人蔘。

“來,元嘆,先把這個喝了。”

李基將那一大碗人蔘枸杞水放到顧雍的眼前,語氣溫和地開口道。

這讓顧雍感覺自己的能力似乎是受到了質疑,怒聲道。“區區一郡政務,李郡丞這是何意?莫非以爲我還需要補一下不成?”

看著顧雍那激動得打擺的模樣,李基低聲地開口道。

“醫師說,這人蔘枸杞水主要是補腎氣……”

頓時,顧雍原本滿是抗拒的神色一緩,低頭看著那碗人蔘枸杞水的眼神都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略微沉吟過後,顧雍略微一扶額,道。

“別說,吾驟然還當真覺得有些精神不振且口乾舌燥。”

說罷,顧雍以大袖遮掩,直接捧起那碗人蔘枸杞水就是一頓“咕嚕咕嚕”。

片刻過後,顧雍若無其事地將那碗已經一飲而盡的人蔘枸杞水放到身旁,且顧雍原本蒼白的臉色也明顯地隨之浮現了一陣氣血。

這讓李基不由得放心了不少,有這麼一根老山參給顧雍吊著,起碼還能撐個十天八天。

旋即,李基的臉色一正,方纔開口說起正事,問道。

“元嘆,不知你的書法如何?”

這一問,算是把顧雍給問懵了,也給顧雍給問得都有些不自信了。

“李郡丞,汝莫非忘了吾師出何門?”

蔡邕那可是這個時代可堪是位列第一的大書法家,所創“飛白體”被無數士人追捧。

顧雍身爲蔡邕的親傳弟子,書法技藝豈會差強人意?

“我的意思是元嘆不用‘飛白體’的話,書法水平如何?”李基再問。

“尚可。”顧雍答道。

李基點了點頭,開口道。“那便勞煩元嘆爲我代筆手書一番,我念,元嘆書之。”

作爲記事掾吏的顧雍聞言,當即取來一份空白竹簡,研磨提筆。

待顧雍準備妥當後,李基開口的第一句話就讓顧雍手中的毛筆略微一抖。

【敢問劉使君欲爲王乎?裂蜀中之地,佔天府之國,自爲王侯……】(本章完)

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8章 大興,大興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290章 此戰,必勝!!!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602章 豪賭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74章 大漢基瘟?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39章 上架感言第34章 火攻奇襲?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14章 真罵戰第281章 蹋頓第427章 席中策第482章 區霸之野望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594章 日常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882章 斷糧?第452章 讓大漢再次偉大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824章 定都何處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434章 大孝啊!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898章 舌戰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453章 占城稻?第940章 陽謀?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974章 “火”字第593章 創業的曹老闆(第三更)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9章 斬草除根?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866章 名將於禁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377章 白疊子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癥?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304章 捧殺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436章 李曦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543章 腦後反骨第817章 稱“魏王”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癥?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809章 當街弒君?!
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8章 大興,大興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290章 此戰,必勝!!!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602章 豪賭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74章 大漢基瘟?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39章 上架感言第34章 火攻奇襲?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14章 真罵戰第281章 蹋頓第427章 席中策第482章 區霸之野望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594章 日常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882章 斷糧?第452章 讓大漢再次偉大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824章 定都何處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434章 大孝啊!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898章 舌戰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453章 占城稻?第940章 陽謀?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974章 “火”字第593章 創業的曹老闆(第三更)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9章 斬草除根?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866章 名將於禁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377章 白疊子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癥?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304章 捧殺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436章 李曦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543章 腦後反骨第817章 稱“魏王”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癥?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809章 當街弒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兴市| 临邑县| 乌海市| 弥勒县| 阳东县| 厦门市| 墨竹工卡县| 隆回县| 肃北| 新乡市| 昭苏县| 卫辉市| 延安市| 绍兴县| 涞源县| 上林县| 芮城县| 上犹县| 连平县| 同仁县| 张家港市| 华安县| 道孚县| 丰台区| 朝阳市| 宣城市| 湖北省| 丘北县| 长寿区| 南宁市| 苍梧县| 大英县| 宝清县| 伊川县| 辽阳市| 黄骅市| 柘荣县| 秀山| 西和县| 左贡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