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

在劉璋來訪之時,李基看似天天就是帶著劉璋吃喝玩樂一條龍,實則劉璋完全沒有意識到李基已經暗中試探了他千百回之多。

如今劉璋的奮起,完全是礙於有著三位兄長在上,想要繼承家業的危機感所導致的。

實則,劉璋毫無大志可言,他的野心就僅限於繼承劉焉的家業。

只要是劉璋繼承了益州,在益州這個似乎完全不受亂世影響的舒適圈之中,劉璋只會在其中無憂無慮地不斷深陷。

所以,劉焉在他的角度看到的是一條裂土封王,靜待天時便可逐鹿天下的大策。

但在李基的角度看來,那便是將益州豎起來當成吸引天子與朝廷關注的靶子,以及將益州真正打造成一個舒適圈牢籠,將益州當成困住劉焉父子一生的牢籠。

只待大勢一至,作爲守戶之犬的劉璋自當該迎接劉備這一位主人入川。

而等李基收到來自於益州的信件,上面言及將會在兩個月內調集後續的三十萬擔糧食送往吳郡,臉上忍不住露出了一抹笑容。

六十萬擔糧食,足以徹底彌補吳郡所預估的糧食缺口,並且還能留下足夠的冗餘量了。

“至此,糧食問題總算是解決了,只要再熬過這一年,吳郡就能徹底不受糧食的桎梏了。”

李基的語氣之中不禁多了幾分期待。

即便如今依然有著的流民在涌上吳郡的路上,但是李基已然有種“撥開雲霧見天日”的感覺。

如今吳郡的一切事務已經漸漸重新走上了正軌,大量流民的涌入在某種意義上也給原本地廣人稀的吳郡帶來了生機勃勃。

再加上如今吳郡幾乎處處都在興修水利,一副熱火朝天的模樣,大有一種即將蛻變騰飛之感。

整個吳郡全新的框架已經被李基完全搭建了起來,以著大量“臨時工”士子爲骨架,涌入吳郡的流民爲血肉,充足的糧食作爲驅使著士子與流民前進的血液,繼而維持著“以工代賑”的良好運轉。

後續的問題,也便是在糧食所能支撐的範圍內,繼續源源不斷地吸納士子以及流民繼續填充到“以工代賑”的體系之中,最後將吳郡完全改造成李基想要的形狀。

而隨著吳郡真正走上了可以良好運轉的正軌後,李基的工作量可謂是一下子就驟降了許多,又能恢復到當值之時能夠偶爾捧著一壺茶在府衙內蹓躂的階段了。

尤其是偶爾調教一下顧雍,更是讓李基彷彿找到了不一樣的樂趣。

“嗯嗯,元嘆大有進步,處理政務已可堪老練了。”

“這個不行,一定要儘可能地給勞力們供給肉食,無須擔心儲量問題,先解決了當務之急……”

“吸溜,好茶,元嘆要來一點嗎?”

“元嘆,你這髮量近來似乎稀疏了不少啊……”

終於,原本最會裝糊塗的顧雍也徹底紅溫了。

若是李基調笑顧雍要多養生護肝保腎,顧雍也就是笑笑,自認自己可以堅持個一刻鐘斷然不會有這方面問題。

但是髮量問題,這可謂是戳中了顧雍的要害了!

近期,顧雍發現自己的髮量……驟降,再被李基這麼一提,可謂是一下子就戳心戳得顧雍紅溫。

甚至,便是連李基都被顧雍趕出了正廳。

當然,李基還是能夠容納部下顧雍這一點點小脾氣的。

畢竟顧雍也才十六七歲的年紀啊,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因爲髮量問題而暴躁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隨著吳郡內部的體系重新走上正軌,李基一下子從似乎永遠都處理不完的忙碌公務中解放了出來,還真一時有些無所適從。

就連顧雍也不耐玩……

忽然間,李基自心中略微鄙夷了一番自己,並非是鄙夷自己偶爾調教一下顧雍的惡趣味,而是自己居然嫌太閒。

這不正是吳郡沒有什麼突發事件的表現乎?

李基實質上並不是那種大小事務都事必躬親的性子,更喜歡的是放權給下面之人。

只有出現了什麼影響到吳郡發展的重大變故,爲了避免意外的出現,李基纔會行使自己的話語權。

李基越閒,只能說明吳郡的發展越順暢。

只是府衙之內除了顧雍之外,其餘大小官吏對於李基都可謂是畢恭畢敬。

且在經歷了督郵張飛被鞭打以及劉備割發代首後,李基在吳郡官僚體系之中的威望可謂是更進一步。

李基在府衙內的所過之處,大小官吏幾乎都是下意識地繃緊起來,生怕出現什麼差池或者引來李基的不滿。

這讓李基以著巡視的名義又轉悠了一圈府衙,愣是挑不出半點毛病。

迎著大小官吏那一道道敬畏又憧憬的眼神,李基不禁將捧在手中的茶壺往袖子裡收一收,且微微點頭回應著一聲聲問好。

一時間,李基甚至感覺悠閒的自己與府衙內部總體依然忙碌的氣氛,開始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覺了。旋即,略微散步活動了一下筋骨的李基,又回到幾乎已經成了劉備與李基專用小屋的側廳之中呆著,然後拿起一卷兵書典籍便是細細品讀了起來。

而當李基沉浸於書中,時間倒是不知不覺中飛速流逝。

等到了下值的時間,府衙內大小官吏一臉倦色地散去之時,李基倒依然是神采奕奕地離開府衙坐到了馬車上。

在馬車上的馬伕是個頗爲健碩的少年郎,在小心地扶著李基進入馬車後,恭敬地問道。

“先生,是回府嗎?”

這個少年郎看似其貌不揚,穿著一身寬鬆的麻布衣,實則卻是迄今爲止桃園衆中武力最爲出衆之人,被劉備賜名爲劉武。

而既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安危,又是爲了讓自己也置於錦衣司的監督之下,劉武自然而然也便是成了李基府上的馬伕。

儘管以著李基對於錦衣司的影響力,完全可以讓自己不置於錦衣司的監視下,但是李基自然不會謀求這種特權。

賈穆會狂熱地尊崇自己以及暗藏反骨是李基沒有料到的,也就順勢讓賈穆成了錦衣司的一員用以監視賈詡。

相對的,李基也從來沒有想過讓自己也脫離錦衣司的保護以及監視。

李基從無反叛之心,又何須做那等會讓君臣相疑的事情。

或許,一開始作爲黑戶的李基追隨劉備,未嘗沒有富貴的念頭,但真正走到了如今的這個位置後,富貴這種唾手可得的東西早已非李基的追求。

而縱使賈詡察覺到了賈穆是錦衣司的一員,深諳自保之道以及人性的賈詡,也會明白這對於他而言是好事。

最貼身的身邊有著主君的眼睛,方纔容易獲得主君的進一步信任。

更重要的是,就連李基都給自己安排錦衣司監督,賈詡又能有什麼異議可言?

甚至,以著賈詡的智慧必然會料到既然存在錦衣司這種情報機構,就必然不可能不會在他身邊安放眼睛。

賈詡或許不會料到的是那顆眼睛,正是他的兒子罷了。

這些想法自李基的腦海之中一掠而過,順便在馬車內坐穩後,方纔回答著劉武的詢問,道。

“不回府,去仁德書院。”

“是,先生。”

劉武一直保持著過去對李基的尊稱,穩穩地駕馭著馬車出城朝著仁德書院的方向而去。

而坐在馬車內的李基則是掀起簾子的一角,觀察著沿途的狀況。

自宣佈“仁德書院”的成立開始通過“軍”、“政”兩道篩選第一批入學士子已有數月的時間。

“仁德書院”真正開學授課的日子亦將臨近,此事亦深遠地關乎著吳郡發展以及人才儲備。

只可惜的是李基始終忙碌於各種公務,遲遲沒能抽出時間關注“仁德書院”的現狀,只能是通過一些錦衣司的彙報進行了解。

如今李基難得有了些許閒暇時間,也便打算出城實地看看“仁德書院”。

並且,此前李基與糜家合作所推行的“無牆之城”,李基也頗有興趣糜家初步已經開拓到什麼程度。

而在出城之後,李基頗有些意外前往“仁德書院”的方向上一路倒是人來人往的。

其中士子打扮最多,其次挑著些許買賣的小商小販次之。

在這個時期,商販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賤籍,世家允許經商,豪族允許經商,便是平民百姓也是允許經商的。

譬如劉關張三人最初便是各有自己的生意,一個賣鞋,一個賣綠豆,一個賣豬肉。

可見,事實上這個時代的商業氛圍還是相當不錯的。

只是李基打量著來往挑著擔子的小商小販,倒是頗有些意外,明白料想是糜家所推行的無牆之城吸引了這些小商小販。

而李基的馬車雖然沒有任何的標識,但是這一架馬車卻是劉備所賜,豪華大氣程度堪稱吳郡之最。

因此,一路上自然也不會有什麼人不識趣地找麻煩,反而是自覺地讓開著道路。

不過儘管一路上李基觀察著人流自發維持的秩序相當不錯,但身爲郡丞的思維,卻讓李基下意識地察覺其中存在著一定的治安隱患。

城內有著郡兵以及衙役,再加上劉備重視治安,犯罪自然極少。

但是在城外,未必不會有人鋌而走險!

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63章 袁氏!袁氏!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87章 借刀殺人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307章 印綬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366章 誰能殺咱?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39章 上架感言第172章 想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530章 草案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36章 圍三闕一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926章 小朝廷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762章 低頭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642章 中計矣!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170章 上當矣!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594章 日常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761章 蜜水何在?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94章 變化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144.第144章 大海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290章 此戰,必勝!!!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115章 蔡邕!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
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63章 袁氏!袁氏!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87章 借刀殺人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307章 印綬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366章 誰能殺咱?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39章 上架感言第172章 想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530章 草案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36章 圍三闕一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926章 小朝廷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762章 低頭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642章 中計矣!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170章 上當矣!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594章 日常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761章 蜜水何在?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94章 變化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144.第144章 大海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290章 此戰,必勝!!!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115章 蔡邕!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嘉善县| 迭部县| 青州市| 满城县| 尖扎县| 蒲江县| 南皮县| 汉源县| 中阳县| 大姚县| 桐乡市| 清丰县| 冕宁县| 泰宁县| 青海省| 金山区| 崇左市| 金阳县| 和林格尔县| 文安县| 吉林市| 改则县| 宣威市| 双柏县| 锦屏县| 昆明市| 武隆县| 贞丰县| 宣恩县| 临桂县| 娄底市| 衡山县| 株洲市| 牙克石市| 准格尔旗| 沁源县| 靖州| 左云县| 乌鲁木齐市| 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