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7章 印綬

只是,就在倭人們以爲漢軍這等亮相陣容已經(jīng)驚人無比之時,又一艘海船緩緩駛入港口,然後則是一陣馬蹄聲響起。

緊接著,一匹又一匹白馬出現(xiàn)在了倭人眼中。

須知,瀛洲本身是無馬的。

直至此前倭國成爲大漢附屬之時,才從大漢之中引進了草原馬種。

只可惜,“南生橘,北爲枳”,那草原馬種在適應了瀛洲水土後,不僅僅繁育艱難,直至如今在瀛洲之內,也只有極少一部分貴族或將領勉強有馬。

可這種長於瀛洲的馬匹還長得奇矮無比,大體也只與普通倭人等高,甚至比之一般的漢人都要矮上一頭,根本沒辦法與如今白馬義從所騎的高頭大馬相提並論。

更何況,那一匹接著一匹出現(xiàn)的俱是純色白馬。

這整齊又奢侈的一幕,完全讓在場的倭人俱是看花了眼,乃至於被白馬所吸引得完全沒有注意到白馬義從本身所散發(fā)的氣場。

足足兩千白馬義從緩緩地下了海船,於那些步卒之後列陣戒備之時,不少倭人材漸漸注意到眼前這一批騎在白馬之上的騎兵那看向他們宛如看待草芥的眼神。

這些白馬義從俱是幽燕之士,最是慷慨豪邁之餘,無疑又是大漢十三州之中最爲憎恨外族之人。

“白馬義從”所遵循之義,不僅僅是誓同生死之義,更是抵禦異族之大義。

因此,縱使作爲這一支白馬義從統(tǒng)領的趙雲(yún)沒有給出任何指令,面對著倭人之時,“白馬義從”本能地散發(fā)著敵意以及殺意。

一時間,在“白馬義從”所散發(fā)的敵意以及殺意的籠罩下,整個場面都似乎明白安靜了下來。

尤其是一衆(zhòng)倭人,更是不敢發(fā)出絲毫的動靜,生怕引起了那一個個騎著高頭白馬的白馬義從的注意。

作爲狗奴國國主的卑彌弓達心中忍不住發(fā)顫之餘,連忙小聲地朝著賈詡問道。

“賈大人,這……這真的沒有問題嗎?”

“沒問題,沒問題。”

賈詡不以爲然地應著,心裡也是暗自打鼓。

此前吳郡也是尤爲缺馬,且由於地理問題,吳郡也不適合發(fā)展馬政,一應戰(zhàn)馬都是通過海船從幽州貿(mào)易回來的。

因此,吳郡即便擁有騎兵,但也僅僅是勉力組建出數(shù)千之衆(zhòng),且那些騎兵在賈詡這個西涼人看來算不得是真正的精銳。

可李子坤不是率軍協(xié)助幽州抵禦烏桓去了嗎?

本該是損失慘重的不智之舉,怎麼麾下還多出了這麼一支騎兵?

還盡是白馬……

奢侈!

太奢侈了!

而且白馬義從的精銳程度從一舉一動之中便盡數(shù)表露出來,這兩千白馬義從在賈詡的看來比之兩萬步卒的價值都要高。

‘李子坤怕不是去幽州薅羊毛了?還是反過來協(xié)助烏桓劫掠幽州了?’

這一刻,對於幽州戰(zhàn)事同樣也還不甚清楚的賈詡,反倒感覺是李基給了自己一個大驚喜。

不過,賈詡那有些心不在焉的回答,顯然沒能讓卑彌弓達放心,繼續(xù)追問道。

“宗主上國之強盛富有,果真是讓人震驚,本就罕有的戰(zhàn)馬中還能選出全部都是白色戰(zhàn)馬作爲坐騎,只是……只是那些騎兵的眼神似乎不友善……”

“讓國主見笑了,實乃是使節(jié)李基最是鍾愛白色,所以作風不免任性了些許,棄雜色戰(zhàn)馬不用,僅僅選用了白色戰(zhàn)馬組建騎兵……”

頓了頓,賈詡絞盡腦汁方纔想好了解釋,道。

“至於眼神的不友善,那完全是因爲還沒有確認國主身份,所以那些騎兵在本能地戒備罷了。”

“我大漢對外族最是友善不過了,憫四周外族悲苦,常常憂慮不止,所思所想皆是願各國俱能與大漢一併繁榮昌盛。”

這一離譜之言,配合著賈詡那君子之姿,反而莫名地有著幾分說服力。

再加上漢軍刻意地宣示赫赫軍威的情況下,已經(jīng)讓一衆(zhòng)狗奴國達官貴族們心中對於大漢的敬畏已經(jīng)達到了極點。

倭人骨子裡所深藏著的慕強本性,讓包括卑彌弓達在內的一衆(zhòng)達官貴族對賈詡所說深信不疑。

而賈詡盡顯儒雅君子之風的同時,目光則是又暗自地撇了一眼滿臉狂熱興奮的狗古智卑狗。

隨著船隊之中最大的“瀛洲號”開始靠岸,賈詡一揮袖子,介紹道。

“各位,這一艘便是使節(jié)李基所乘的旗艦。”

頓時,諸多倭人不自覺地盯著已經(jīng)徹底停穩(wěn)的“瀛洲號”,等待著“瀛洲號”之上的人現(xiàn)身。 下一刻,身穿錦衣華服,腰繫玉帶,手中拿著摺扇,身長八尺,面如冠玉又盡顯儒雅隨和的李基出現(xiàn)在一衆(zhòng)倭人的眼中。

或許,在吳郡之中由於李基的才華與名聲之大,不經(jīng)意間便掩蓋了樣貌的出衆(zhòng),讓出衆(zhòng)樣貌反而成爲了李基所擁有的標籤中最爲不起眼的一個。

然而,不可否認的卻又是初見之時,總會本能地以貌取人。

這讓氣質與樣貌俱是非凡的李基剛剛現(xiàn)身,便引起了一連串的驚呼讚歎。

李基之姿,可謂是完美符合了諸多倭人此前在心中對於宗主上國的上使所產(chǎn)生的想象,狗奴國之中無人能及的相貌與氣度,唯一與想象有所差異的便是上使的年紀比想象之中的似乎要小不少。

等卑彌弓達反應過來之後,發(fā)現(xiàn)李基已然率領著一衆(zhòng)下屬與親衛(wèi)下船站定,目光平靜地掃視著四方。

這讓卑彌弓達原本已經(jīng)調整好的心態(tài)當即變異常緊張了起來,連忙低聲朝著賈詡問道。

“賈大人,小人該如何拜見上使?”

賈詡笑著開口道。“請國主稍等片刻,容老夫先去向使節(jié)說明情況。”

旋即,賈詡帶著蔣欽、賈穆二人大踏步地朝著李基的方向而去。

而此刻的李基,目光掃視四方,遠遠看著那一羣以卑彌弓達爲首的狗奴國達官貴族滿是討好與崇拜的表情,頓生一種麥克阿瑟初至瀛洲讓一衆(zhòng)高官相迎的既視感。

駐瀛漢軍?

漢軍最高指揮抵達?

熟悉,太熟悉了……

這反而讓李基的表情流露出些許的怪異,然後看向朝自己走了過來的賈詡,想看看賈詡所說的驚喜到底是葫蘆裡在賣什麼藥。

若賈詡提前抵達瀛洲四個月,僅僅只有這麼一點成果,李基可以肯定賈詡絕對是摸魚了。

而且,李基前來瀛洲可不是帶著和平來的,更不是隻需要一點點駐軍之地,那對於如今的劉備集團來說根本毫無意義。

面對著李基的目光,賈詡臉上倒是流露出一種久別重逢的欣喜感。

雖說賈詡與李基之間算得上是相互嫌棄與警惕,但無疑在另一方面來說又是難得的知己。

除了同樣的“詭計多端”不似正經(jīng)人之外,一個沒有道德底線,一個道德底線靈活程度至今未知上下限……

“子坤,多日不見,甚是想念啊……”

賈詡一邊說著,一邊朝著李基靠近,低聲道。“等會狗奴國國主手中所牽孩童遭遇危險,子坤可讓趙將軍相救之。”

李基聞言,眼中眸光一動,整個人都依然不動神色。

而後,賈詡站在了李基的身側,高聲道。

“使節(jié)有令,若倭國後人在此,請持光武先帝所賜印綬到此跟前。”

此言一出,卑彌弓達的精神爲之一震,連忙朝著候著一旁一隊倭人揮了揮手,示意其靠過來。

隨即,卑彌弓達從這一隊均腰間繫著布袋的倭人之中,直接走到了倒數(shù)第二個倭人處解下腰間布袋,從中小心翼翼地倒出了一枚以金銅混鑄而成的印綬。

此,即是當年光武帝劉秀賜予倭人,承認倭國乃是東漢附屬國之一的印綬。

大漢的印綬,以著當下四方異族的技術與能力,根本就不存在著仿製的可能。

當捧著這一枚印綬之時,卑彌弓達整個人都明顯多了幾分小心翼翼與緊張,然後慢步且恭敬地開始朝著李基的方向走去。

這一刻,卑彌弓達的內心是火熱的,完全沒想到流傳下來的這一枚倭國印綬居然能夠喚來強漢大軍的相助。

‘只要有了大漢的幫助,區(qū)區(qū)邪馬臺國如何能與本國主相抗?’

‘一統(tǒng)瀛洲,就在眼前,屆時本國主一定要讓邪馬臺國那個賤人卑彌呼跪在面前任由凌辱……’

然而,手捧印綬的卑彌弓達不自覺地開始浮想聯(lián)翩之時,驟然感覺身後的倭人們似乎響起了一陣動靜。

下一瞬,還不等卑彌弓達扭頭往後看去,一根長矛就直接從背後貫穿了卑彌弓達的胸膛,讓感覺到一陣劇痛的卑彌弓達雙手一鬆,讓印綬往著地面落去。

卑彌弓達顧不得理會襲擊從何而來,本能地伸手想要往著印綬的方向抓住。

印綬!

那個賈大人再三重申過的印綬,唯有印綬才能代表大漢附屬國的身份,也唯有印綬才能讓上使承認倭國後人的身份。

失去了印綬,那便是失去了獲得大漢支持的象徵,那是真正的國之重寶!

然而,不管卑彌弓達如何強咬著牙想要去抓住印綬,卻是有這一雙大手比卑彌弓達更快一步地接住了印綬。

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61章 吳郡郡守第252章 密函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zhàn)第7章 毒士???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817章 稱“魏王”第61章 吳郡郡守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850章 舊病復發(fā)?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74章 大漢基瘟?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97章 請君入甕第952章 洗馬?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502章 繼續(xù)躺著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197章 初成規(guī)模的集市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940章 陽謀?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249章 揚州島夷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618章 發(fā)兵!發(fā)兵!(第三更)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49章 漢!威武!!!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876章 一萬,夠嗎?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583章 遷治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82章 三成?兩成。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199章 老道士第622章 他敢?第358章 父子情深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xiāng)親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339章 順水推舟
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61章 吳郡郡守第252章 密函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zhàn)第7章 毒士???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817章 稱“魏王”第61章 吳郡郡守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850章 舊病復發(fā)?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74章 大漢基瘟?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97章 請君入甕第952章 洗馬?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502章 繼續(xù)躺著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197章 初成規(guī)模的集市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940章 陽謀?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249章 揚州島夷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618章 發(fā)兵!發(fā)兵!(第三更)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49章 漢!威武!!!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876章 一萬,夠嗎?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583章 遷治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82章 三成?兩成。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199章 老道士第622章 他敢?第358章 父子情深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xiāng)親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339章 順水推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兰县| 江安县| 孝昌县| 绥宁县| 屏东市| 黄石市| 嘉祥县| 子长县| 柳林县| 福建省| 大余县| 锡林浩特市| 彭泽县| 建宁县| 太仆寺旗| 西乌珠穆沁旗| 双鸭山市| 涟水县| 青阳县| 东明县| 龙岩市| 崇文区| 和硕县| 象州县| 太谷县| 玛曲县| 水富县| 阜阳市| 邵武市| 扎囊县| 永康市| 泾阳县| 平泉县| 禹城市| 和田县| 兴和县| 于田县| 沧源| 合肥市| 北流市|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