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4章 我有一計

“這是不是有點過了?”

虞國小心地問了一句,更擔心的是甘寧是不是在開玩笑,逗著自己玩。

畢竟,林邑國即便是個小國,但是冒然對一國用兵,那也絕對不是一件小事。

尤其是僅僅聽了自己的一番請求,甘寧等人就表態要悍然滅國……

便是面對的是義父,虞國都不敢想對方會對自己這麼好。

“過?”

此刻甘寧對於虞國的感官可謂是大好,沒想到在這偏僻州郡之中,還當真出了一個愛民如子的賢官。

因此,甘寧徑直走到了虞國的身旁,拍著虞國的肩膀道。

“虞府君早些表明立場,否則早就知道我等本就是衝著那林邑國而來的。”

虞國聞言,一時還有些沒能反應過來。

而不等甘寧繼續說些什麼,徐盛也起身走了過來,一把將甘寧給扯開,呵斥道。

“興霸不得對虞府君無禮!”

旋即,徐盛鄭重其事地朝著虞國行了一禮,道?!芭d霸有些散漫慣了,還請虞府君勿怪?!?

虞國連呼不敢,自然不會追究這等小事。

更重要的是日南郡窮苦不堪,虞國本也是不怎麼注重繁瑣禮節之人,時時都會深入到鄉里之中與老農席地而坐,自然不會介意甘寧適才的舉動。

而有了虞國如此的表態,徐盛同樣也是對虞國大爲信任,當即便鄭重地開口道。

“我等南下至此,本就是我主知曉有賊人區連裂大漢之土,自立爲王,勃然大怒,特派我等領兵南下征討林邑國,使之重歸我大漢國土?!?

至於“林邑稻”之事,徐盛還是選擇瞞上一瞞。

虞國聞言,足足怔了好一陣,方纔有些後知後覺地喃喃道。

“劉皇叔竟是如此大義之人?國之幸事!國之幸事??!”

當即,胸懷激盪的虞國忍不住向徐盛詢問了劉備所處的方位,徑直遙遙朝著劉備的方向行禮而拜,以示敬重。

這一次,徐盛等人深感與有榮焉之餘,也並無阻止虞國。

虞國身居郡守之職,即便劉備並非是交州州牧,虞國以下官的身份遙遙相拜,也不算有違禮法。

而等雙方如此開誠佈公過後,無疑是大爲親近信任。

對於徐盛等人詢問的關於林邑國的情報等問題,那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日南郡與林邑國相鄰,雙方即便關係極壞,林邑國對於大漢即便是一邊小心防備,一邊又不斷地蠶食侵吞大漢土地,但虞國還不至於耳目閉塞得連林邑國的情報都一無所知。

事實上,爲了阻止林邑國侵吞土地,虞國可謂是將能想的辦法都盡數嘗試了一遍,還偷偷派人聯繫林邑國內的一些可能會親近日南郡的權貴,試圖藉助那些權貴改變現狀。

只可惜,事實再次驗證了弱小便是原罪。

林邑國即便知曉大漢是個遠勝於他們的大國,但是多年以來日南郡對於林邑國的侵吞行爲都是忍氣吞聲,無力還擊。

這讓林邑國內的權貴大臣們,由上而下都對日南郡尤爲輕視,虞國所聯繫的那些權貴也盡都是些卑劣貪婪之徒,自然不可能會爲日南郡說話。

不過,虞國的努力或許並未能阻止林邑國持續的侵吞行爲,但卻是讓虞國對於林邑國相當瞭解,就連林邑國朝堂上有多少個派系都一清二楚。

“小小一個林邑國,也敢言朝堂二字?可笑。”甘寧不屑地評價道。

不過除了甘寧的關注點相對獨特之外,在場的其餘人此刻更關注的無疑是林邑國的重要情報。

林邑本只是隸屬於日南郡的一個縣,而後區連裂林邑而自立爲王,這多年以來以著林邑爲中心不斷東征西討,讓林邑國的面積在五十四年的時間繼續膨脹。

據虞國所提供的情報,如今的林邑國面積已然接近大半個吳郡的大小,人口超過四十萬。

在交州以南的這一片諸多小國林立的地方,林邑國已初現霸主之姿,力壓大岐界、小岐界、式僕、徐狼等小國。

也就是區連近十年來實在年邁不堪,再無精力對外擴張,否則說不準林邑國已成霸主。

至於可用之兵,由於林邑國的兵制與大漢的截然不同,在保留著王室與貴族的私兵之餘,戰爭之時還會直接徵召農兵。

所以在虞國的預估之中,林邑國一旦真正進入動員狀態,能夠召集的兵力很可能會超過五萬之多。

“那區連看來還當真是梟雄般的人物,不容小覷啊?!?

徐盛語氣之中多了幾分鄭重地評價道。

卑劣是一回事,但區連能夠以一個縣功曹的身份叛立,而後統領著林邑國不斷擴張到這個地步,足以說明區連並非是無能之輩。

唯一的好消息,便是得知區連已經八十出頭,無力再執掌林邑國,近幾年皆是由王孫區霸所輔政。

除此之外,林邑國可用之兵高達五萬,也讓徐盛多添了一分謹慎。

即便依虞國的判斷,林邑國被王室與貴族所掌管的真正精銳私兵不會超過一萬之數,其餘的都是些農兵之流。

但結合著林邑國的地形多是叢林,難以大範圍地鋪開兵力進行正面對決,一旦讓林邑國的兵力分散開來,即便是烏合之衆也可能會源源不斷地造成極其麻煩的騷擾。

漢軍對敵的優勢除了擅長軍陣外,便是擁有著遠勝異族的甲冑兵器。

叢林戰,並非是漢軍擅長的賽道。

尤其是吳郡經歷過與山越的戰爭,類似於山越這等散入叢林之中不斷騷擾的敵人的棘手程度,徐盛不可謂不清楚。

重新坐回主位之上的徐盛搓了搓手指,道。

“看來需要效仿當年侯爺那樣,設法將林邑國的主力引到一處空曠之地,一舉殲之,否則想要滅了林邑國,還當真有幾分難辦。”

“不用!”

幾乎是在徐盛的話音落下,被稍稍刺激了一下的周瑜幾乎是脫口而出地反對道。

徐盛見狀,倒也不惱,權當是周瑜年紀甚小,並不瞭解吳郡當年的富春山一戰,圍困了大量山越,最後恩威並施之下讓山越不斷地融入到吳郡。

對周瑜生出愛才以及照顧之心的徐盛,特意解釋道。

“公瑾,你應是不知那些擅於叢林奔走之人,一旦散入叢林會是何等棘手,追之不及,又會不斷偷襲,防不勝防,教人苦不堪言?!?

“這一點,我自是清楚,且興霸亦曾率領山越對討吳盟……賊軍沿途侵擾。”

周瑜應了一句,語氣一轉,道。

“然,此一時彼一時,用計設謀應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味地故技重施,便是侯爺在此,也定然不會再如此設計。”

“爲何?”徐盛皺眉問道。

“其一:當年侯爺之所以費盡心思圍困山越,所圖的並非是一時勝敗,而是欲以此爲契機,讓山越開始逐步融入到吳郡之中,這一點……瑜亦是佩服之極;”

“其二:那區連本是我大漢官吏,對於日南郡以及大漢必然有所瞭解,遑論何等情況,只要區連意識到大漢遣兵至此,必然在驚懼交加下萬分謹慎,步步爲營……”

“當年侯爺能耗費幾個月的功夫去麻痹山越,我等可沒有這個時間?!?

“其三:那便是我有一計,可教林邑國速?。 ?

道出最後這一句時,周瑜盡顯少年英姿,可謂是意氣風發。

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172章 想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74章 大漢基瘟?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453章 占城稻?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160章 地上涼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163章 許文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32章 白袍返鄉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612章 何解困境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124章 桃園衆?。。痈。?/a>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160章 地上涼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573章 順逆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584章 平蠻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第967章 死戰奏疏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304章 捧殺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245章 冤否?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922章 嘆運道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825章 建業第113章 血包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403章 營嘯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798章 且慢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780章 左慈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
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172章 想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74章 大漢基瘟?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453章 占城稻?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160章 地上涼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163章 許文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32章 白袍返鄉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612章 何解困境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124章 桃園衆?。。痈。?/a>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160章 地上涼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573章 順逆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584章 平蠻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第967章 死戰奏疏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304章 捧殺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245章 冤否?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922章 嘆運道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825章 建業第113章 血包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403章 營嘯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798章 且慢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780章 左慈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兰县| 休宁县| 秦皇岛市| 丹巴县| 汝州市| 水城县| 临海市| 满城县| 安远县| 丰顺县| 大田县| 杂多县| 泉州市| 洛隆县| 革吉县| 银川市| 遂溪县| 宣恩县| 磐安县| 富蕴县| 宁晋县| 沈阳市| 盘山县| 临安市| 永泰县| 苍南县| 宁河县| 兴安盟| 上虞市| 寻甸| 静安区| 崇左市| 泾源县| 东乡族自治县| 泾川县| 武鸣县| 襄樊市| 辽阳市| 玛沁县| 高尔夫| 东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