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4章 我有一計

“這是不是有點過了?”

虞國小心地問了一句,更擔心的是甘寧是不是在開玩笑,逗著自己玩。

畢竟,林邑國即便是個小國,但是冒然對一國用兵,那也絕對不是一件小事。

尤其是僅僅聽了自己的一番請求,甘寧等人就表態要悍然滅國……

便是面對的是義父,虞國都不敢想對方會對自己這麼好。

“過?”

此刻甘寧對於虞國的感官可謂是大好,沒想到在這偏僻州郡之中,還當真出了一個愛民如子的賢官。

因此,甘寧徑直走到了虞國的身旁,拍著虞國的肩膀道。

“虞府君早些表明立場,否則早就知道我等本就是衝著那林邑國而來的。”

虞國聞言,一時還有些沒能反應過來。

而不等甘寧繼續說些什麼,徐盛也起身走了過來,一把將甘寧給扯開,呵斥道。

“興霸不得對虞府君無禮!”

旋即,徐盛鄭重其事地朝著虞國行了一禮,道。“興霸有些散漫慣了,還請虞府君勿怪。”

虞國連呼不敢,自然不會追究這等小事。

更重要的是日南郡窮苦不堪,虞國本也是不怎麼注重繁瑣禮節之人,時時都會深入到鄉里之中與老農席地而坐,自然不會介意甘寧適才的舉動。

而有了虞國如此的表態,徐盛同樣也是對虞國大爲信任,當即便鄭重地開口道。

“我等南下至此,本就是我主知曉有賊人區連裂大漢之土,自立爲王,勃然大怒,特派我等領兵南下征討林邑國,使之重歸我大漢國土。”

至於“林邑稻”之事,徐盛還是選擇瞞上一瞞。

虞國聞言,足足怔了好一陣,方纔有些後知後覺地喃喃道。

“劉皇叔竟是如此大義之人?國之幸事!國之幸事啊!”

當即,胸懷激盪的虞國忍不住向徐盛詢問了劉備所處的方位,徑直遙遙朝著劉備的方向行禮而拜,以示敬重。

這一次,徐盛等人深感與有榮焉之餘,也並無阻止虞國。

虞國身居郡守之職,即便劉備並非是交州州牧,虞國以下官的身份遙遙相拜,也不算有違禮法。

而等雙方如此開誠佈公過後,無疑是大爲親近信任。

對於徐盛等人詢問的關於林邑國的情報等問題,那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日南郡與林邑國相鄰,雙方即便關係極壞,林邑國對於大漢即便是一邊小心防備,一邊又不斷地蠶食侵吞大漢土地,但虞國還不至於耳目閉塞得連林邑國的情報都一無所知。

事實上,爲了阻止林邑國侵吞土地,虞國可謂是將能想的辦法都盡數嘗試了一遍,還偷偷派人聯繫林邑國內的一些可能會親近日南郡的權貴,試圖藉助那些權貴改變現狀。

只可惜,事實再次驗證了弱小便是原罪。

林邑國即便知曉大漢是個遠勝於他們的大國,但是多年以來日南郡對於林邑國的侵吞行爲都是忍氣吞聲,無力還擊。

這讓林邑國內的權貴大臣們,由上而下都對日南郡尤爲輕視,虞國所聯繫的那些權貴也盡都是些卑劣貪婪之徒,自然不可能會爲日南郡說話。

不過,虞國的努力或許並未能阻止林邑國持續的侵吞行爲,但卻是讓虞國對於林邑國相當瞭解,就連林邑國朝堂上有多少個派系都一清二楚。

“小小一個林邑國,也敢言朝堂二字?可笑。”甘寧不屑地評價道。

不過除了甘寧的關注點相對獨特之外,在場的其餘人此刻更關注的無疑是林邑國的重要情報。

林邑本只是隸屬於日南郡的一個縣,而後區連裂林邑而自立爲王,這多年以來以著林邑爲中心不斷東征西討,讓林邑國的面積在五十四年的時間繼續膨脹。

據虞國所提供的情報,如今的林邑國面積已然接近大半個吳郡的大小,人口超過四十萬。

在交州以南的這一片諸多小國林立的地方,林邑國已初現霸主之姿,力壓大岐界、小岐界、式僕、徐狼等小國。

也就是區連近十年來實在年邁不堪,再無精力對外擴張,否則說不準林邑國已成霸主。

至於可用之兵,由於林邑國的兵制與大漢的截然不同,在保留著王室與貴族的私兵之餘,戰爭之時還會直接徵召農兵。

所以在虞國的預估之中,林邑國一旦真正進入動員狀態,能夠召集的兵力很可能會超過五萬之多。

“那區連看來還當真是梟雄般的人物,不容小覷啊。”

徐盛語氣之中多了幾分鄭重地評價道。

卑劣是一回事,但區連能夠以一個縣功曹的身份叛立,而後統領著林邑國不斷擴張到這個地步,足以說明區連並非是無能之輩。

唯一的好消息,便是得知區連已經八十出頭,無力再執掌林邑國,近幾年皆是由王孫區霸所輔政。

除此之外,林邑國可用之兵高達五萬,也讓徐盛多添了一分謹慎。

即便依虞國的判斷,林邑國被王室與貴族所掌管的真正精銳私兵不會超過一萬之數,其餘的都是些農兵之流。

但結合著林邑國的地形多是叢林,難以大範圍地鋪開兵力進行正面對決,一旦讓林邑國的兵力分散開來,即便是烏合之衆也可能會源源不斷地造成極其麻煩的騷擾。

漢軍對敵的優勢除了擅長軍陣外,便是擁有著遠勝異族的甲冑兵器。

叢林戰,並非是漢軍擅長的賽道。

尤其是吳郡經歷過與山越的戰爭,類似於山越這等散入叢林之中不斷騷擾的敵人的棘手程度,徐盛不可謂不清楚。

重新坐回主位之上的徐盛搓了搓手指,道。

“看來需要效仿當年侯爺那樣,設法將林邑國的主力引到一處空曠之地,一舉殲之,否則想要滅了林邑國,還當真有幾分難辦。”

“不用!”

幾乎是在徐盛的話音落下,被稍稍刺激了一下的周瑜幾乎是脫口而出地反對道。

徐盛見狀,倒也不惱,權當是周瑜年紀甚小,並不瞭解吳郡當年的富春山一戰,圍困了大量山越,最後恩威並施之下讓山越不斷地融入到吳郡。

對周瑜生出愛才以及照顧之心的徐盛,特意解釋道。

“公瑾,你應是不知那些擅於叢林奔走之人,一旦散入叢林會是何等棘手,追之不及,又會不斷偷襲,防不勝防,教人苦不堪言。”

“這一點,我自是清楚,且興霸亦曾率領山越對討吳盟……賊軍沿途侵擾。”

周瑜應了一句,語氣一轉,道。

“然,此一時彼一時,用計設謀應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味地故技重施,便是侯爺在此,也定然不會再如此設計。”

“爲何?”徐盛皺眉問道。

“其一:當年侯爺之所以費盡心思圍困山越,所圖的並非是一時勝敗,而是欲以此爲契機,讓山越開始逐步融入到吳郡之中,這一點……瑜亦是佩服之極;”

“其二:那區連本是我大漢官吏,對於日南郡以及大漢必然有所瞭解,遑論何等情況,只要區連意識到大漢遣兵至此,必然在驚懼交加下萬分謹慎,步步爲營……”

“當年侯爺能耗費幾個月的功夫去麻痹山越,我等可沒有這個時間。”

“其三:那便是我有一計,可教林邑國速敗!”

道出最後這一句時,周瑜盡顯少年英姿,可謂是意氣風發。

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93章 勠力同心第783章 重聚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82章 三成?兩成。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771章 子坤,你第74章 大漢基瘟?第901章 官渡奏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366章 誰能殺咱?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13章 口袋陣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940章 陽謀?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792章 三贏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81章 流民問題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538章 請殺我!第939章 遼,乞降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276章 戰略上的誘餌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377章 白疊子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514章 天子氣第520章 大都督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355章 離間計?第937章 窮怕了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393章 莫須有?!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668章 密信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27章 錦衣潛行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170章 上當矣!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
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93章 勠力同心第783章 重聚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82章 三成?兩成。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771章 子坤,你第74章 大漢基瘟?第901章 官渡奏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366章 誰能殺咱?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13章 口袋陣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940章 陽謀?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792章 三贏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81章 流民問題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538章 請殺我!第939章 遼,乞降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276章 戰略上的誘餌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377章 白疊子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514章 天子氣第520章 大都督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355章 離間計?第937章 窮怕了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393章 莫須有?!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668章 密信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27章 錦衣潛行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170章 上當矣!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沐川县| 策勒县| 东乡县| 甘南县| 阳山县| 丰宁| 岳阳县| 禄劝| 马公市| 沭阳县| 双城市| 吕梁市| 和平区| 兴隆县| 介休市| 泰兴市| 黑水县| 哈尔滨市| 万载县| 景宁| 汨罗市| 手游| 林州市| 花莲县| 长沙县| 工布江达县| 新津县| 惠水县| 财经| 根河市| 陇南市| 连江县| 哈巴河县| 辛集市| 屏东县| 尼勒克县| 河北省| 遂溪县| 富平县|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