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

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

李基啞然,明白蔡昭姬這是借琴聲送客。

隨即,李基目光略顯柔和地再度看了蔡昭姬幾眼,明白下次相見或許是幾個月後,又或許需等到成親之後了。

只是與心中所想要達成的大業相比,李基也不可能爲了一己私情而駐步。

相反,能夠讓蔡昭姬作爲正妻,似乎已然是相當幸運之事。

李基向著蔡昭姬行了一禮,既是道謝這段時間的幫助,也是道別,這才放緩腳步地飄然離去。

感受著李基的身影遠去,一直低著頭的蔡昭姬也緩緩擡眸,注視著李基那充滿著少年意氣又儒雅淡然的背影消失在轉角,所撫的焦尾琴響起的旋律隨之一變。

不僅是“送客”之意,亦有著些許的不捨,以及似有等待之意,彷彿也在等待著與君再會。

這一刻,此前對於婚約實乃無悲無喜,僅僅是看做是父親的安排,那便順從就是了的蔡昭姬,忽然卻是多了一二分期待。

而李基站在轉角之後,默默地聽著那一曲終罷,這纔再度邁動腳步離開。

在與蔡邕也道別了一聲後,李基方纔走出蔡府,朝著等待多時的夏侯蘭與親衛們走了過去。

“先生,可是回府?”

夏侯蘭確認道。

“不,出城,去桃園營。”

李基道了一句,翻身上馬,徑直便朝著城門的方向而去。

桃園營並非是一個軍營,也不是什麼難民營,而是此前劉備所收攬的桃園衆所安置的營地。

此刻距離收攬桃園衆已過了近一年的時間,當時收攬的少男少女年齡均是八歲到十四歲之間,且由簡雍教導識字以及分爲不同組別教導不同的技能。

且桃園衆本就都是些父母雙亡之人,又兼之分別被賜予劉姓與李姓,再加上李基制定了不少思想教育,這也讓這些桃園衆可謂之死忠。

等李基趕到這一次表面看上去與軍營無異的桃園營,出示了印信,方纔進入被準許進入其中。

而等進入其內後,與外圍看似防守嚴密的狀況不同,內裡明顯劃分著一片片不同的區域,男女分開,所習的內容不同也再度按不同區域分開。

在這個時代,想找個願意教導孩童的識字之人困難,但是想要尋找掌握各種技能的平民卻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因此,桃園衆們除了識字老師與思想教育老師是簡雍之外,其餘教導各項獨特技能的都是從外面的流民找來的。

而就在李基還在觀察著整個桃園營內部運轉之時,一個甲冑齊備的大漢匆匆地朝著李基走了過來,躬身行禮道。

“拜見子坤先生。”

李基看了那大漢一眼,有著濃濃的張飛風格,頜下不修邊幅的鬍鬚,就連皮膚也是黝黑無比。

不過張飛那是天生的黑皮,眼前這個大漢則是單純地由於尊崇張飛,故以特意曬出來的。

遙想一年前,這個漢子僅憑一腔血勇成爲張飛麾下的燕雲十八騎之一的時候,李基還記得當時他的樣貌還是頗有幾分豪邁且不失俊朗的。

如今,只見豪邁,不見俊朗。

而隨著張飛如今被任命爲督郵,平日裡需要巡視四方縣城,中層將領緊缺的劉備,自然也就從燕雲十八騎之中發掘了幾個可用之才進行升遷。

其中,負責桃園營的就是這個原燕雲十八騎的漢子張塞。

“張都伯,近來可有什麼異常?”李基問道。

“稟子坤先生,沒有任何異常。”張塞毫不猶豫地答道。

“那便好。”

李基對於這個進行軍事化管理的桃園營無疑是相當之看重,能夠藉此培養出大量忠於劉備的心腹,且也需要這些“種子”才能一步步地創立錦衣司。

隨後李基便在張塞與夏侯蘭的陪同下,巡視了一圈桃園營。

桃園營的內部環境與普通的軍營差異還是極大的,最爲顯眼的是一處處顯眼的標語:

“勿忘主公的桃園之誓,勿忘先生的救世之志”、“吾等之軀,乃是主公與先生所救所護,他日當奉還之”、“爾等準備好了嗎?爲了需要爾等的那一刻”……

而李基所過之處,幾乎能夠收穫到大量的桃園衆少男少女們崇拜激動的眼神,對此李基也是溫和地一一回應且鼓勵之。

事實上,不僅僅是李基會偶爾前來這裡,就連劉備都被李基要求定期一定要來這裡轉上一圈。

如果以著地位而論,在這個類似於軍事化管理學校的地方,張塞不過是保安科科長,劉備纔是真正的校長,李基則是教導主任……

嗯?

這個比喻怎麼好像哪裡怪怪的。

忽然,李基注意到跟在身側的張塞那似乎是欲言又止的表情,問道。

“張都伯,可是有甚想說的?”

“是。”

張塞聞言,連忙拱手道。“子坤先生明鑑,我……我就是希望能夠回到張將軍的麾下效力。”

……

李基。

張飛這個莽夫領出來的心腹,還真都是妥妥的跟張飛一個風格。 居然有著好好的一個都伯不當,想要回去當一個小兵的。

李基略感無奈之餘,推脫道。

“這件事張都伯該去詢問翼德才是,我只是郡丞,也沒有調動的權力。”

張塞略微低著頭,答道。

“此事屬下問過張將軍,張將軍說這些事需要問子坤先生,沒有子坤先生點頭,就算他求到主公那裡去,主公最後還是會以子坤先生的意見爲準。”

??!!

李基。

李基聞言,險些當場就有些繃不住自己的表情。

這個張翼德,怎麼什麼都往外說?

就算張塞算得上是跟你出生入死,視若手足的兄弟,這些話是能夠胡亂地說出來的嗎?

一時間,李基不禁覺得張飛當個督郵似乎有些太閒,還是需要給他找些事做一做。

而看著張塞那說完之後,就低著頭完全不敢擡起來的模樣,李基也沒有苛責於他的心思,明白讓張塞來當這個都伯本就是趕鴨子上架。

劉備不缺頂尖武將,但是中層將領可堪奇缺無比,這是需要時間一點點地練兵與提拔才能彌補的缺陷。

“兩年!”

李基豎起兩根手指,答道。

“張都伯好生鎮守這裡,兩年之後,張都伯若是想回到張將軍麾下,我親自去向主公請令,如何?”

張塞聞言大喜,連忙答道。“謝子坤先生。”

李基有些無奈地笑了笑,對於張塞的直率倒是也不厭惡,且之所以讓張塞來鎮守桃園營,也是因爲張塞反而沒有張飛那般酗酒的習性,是個性謹慎而豪邁的類型。

張塞崇尚於張飛的是張飛的武勇、豪邁以及恩義。

隨即,李基便去了桃園營的大帳之中,檢查起桃園衆的具體名冊。

一開始桃園衆的數量,少男有一千六百三十九人,少女有五百一十三人。

只是這個時代的醫療體系問題,再加上這一年的時間桃園衆跟隨劉備自涿郡輾轉至吳郡之地,一系列的水土不服或感染風寒以及各種大小疾病。

以至於如今桃園衆的少男僅有一千兩百二十人,少女則是四百八十人,並且根據這些少男少女的體格、樣貌、興趣等等,劃分了不同的區域進行培養。

而後,李基翻找著名冊,在一卷已經年僅十五歲且培養方向是侍女的名冊之中圈出了兩個名字。

很快,兩個看上去其貌不揚的少女便一臉興奮地被召入大帳之中。

李琴、李書。

此二人是一對雙胞胎,但卻是身段樣貌皆不突出的類型。

且李琴與李書除了進行了一系列侍女培訓之外,儘管年紀不大,但卻是女性之中少有的武力出衆者,被李基當成類似於貼身女保鏢培養的。

據李琴與李書所稱,她們打小就幫著父親在耕地,因此氣力與體格比一般的女娃都要強上許多。

因此,對於李琴與李書的規劃,李基是準備今後安排入劉備麾下的文士府邸之中。

一則可以密切地保護文士,二則也能監視探聽是否存在二心。

而類似於李琴與李書這種少女,還有二十餘個,只是李琴與李書是那一羣少女之中年紀最大的。

等李書與李琴進入到大帳之中,看到站在帳中的果然是李基後,幾乎是下意識地跪倒在地,激動地行禮道。

“子坤先生!李書/李琴,聽任差遣!”

對於她們這些孤兒而言,收養且賜姓她們的劉備與李基,幾乎與再生父母無疑。

她們很清楚若無劉備與李基,或許流浪到不知何地就餓死凍死,就是最後的結局。

李基連忙上前攙扶起李書和李琴,以著練習了許久纔有劉備一二分風範的慈目注視著她們,開口道。

“好孩子,你們在營中的表現,吾一直都有所關注,知你二人已不負期望徹底成材。”

李書與李琴聞言,整個人可謂是激動得不能自己。

對於她們而言,或許說對於整個桃園衆的每個人而言,最大的願望無疑就是聽到這句話,能夠得到劉備與李基的承認,並且能夠以著自己的力量回報劉備與李基。

李書與李琴再度拜道,高聲地喝道。

“我等之軀,願爲子坤先生效死。”

“好。”

李基點了點頭,答道。“吾需要伱二人去保護一人,可否?”

“敢不從耳?唯有效死!”

(本章完)

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305章 驚喜?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355章 離間計?第359章 老東西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556章 雄壯否?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711章 冢虎正式邁上政治舞臺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48章 李基論戰第800章 威逼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492章 司馬懿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882章 斷糧?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683章 給甕生火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656章 死間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492章 司馬懿第70章 開擺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520章 大都督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447章 大演武第457章 願爲先鋒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
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305章 驚喜?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355章 離間計?第359章 老東西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556章 雄壯否?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711章 冢虎正式邁上政治舞臺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48章 李基論戰第800章 威逼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492章 司馬懿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882章 斷糧?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683章 給甕生火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656章 死間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492章 司馬懿第70章 開擺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520章 大都督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447章 大演武第457章 願爲先鋒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右玉县| 新巴尔虎右旗| 自贡市| 平舆县| 万盛区| 剑河县| 丰都县| 韶山市| 金堂县| 宁阳县| 岳西县| 顺昌县| 包头市| 尚义县| 崇礼县| 沁阳市| 福州市| 大埔区| 韶山市| 顺义区| 思南县| 靖宇县| 儋州市| 兖州市| 北辰区| 新田县| 陈巴尔虎旗| 沙雅县| 湖北省| 乌什县| 克东县| 巴南区| 镇雄县| 大同县| 杨浦区| 安远县| 松溪县| 隆子县| 虹口区| 沛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