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

第132章 設下門檻

至於是否會因此分潤李基的權力,李基對此只能笑笑不吭聲。

常言道:“大會討論小事,小會討論大事”。

真正會拿下來放在這種可能會泄露的茶話會會議上討論之事,不能說是小事,但均是些即便泄露了也根本無所謂之事。

那些關乎戰略的大事,李基昨夜與劉備兩個人悄咪咪就差不多討論出結果了。

即便是重新拿出來放在茶話會會議上討論,所討論的也不是該不該做,而是該如何做。

譬如建立吳郡水軍之事,茶話會會議上所討論的範圍是派遣何人去,擬定建立的水軍數量爲幾何?

至於更爲隱秘一點且涉及更廣的造船工場,劉備壓根就沒有放出來討論。

並且許多議題在劉備與李基心中基本已經有了一致決策之事,放在茶話會會議上討論,更多的是便於集思廣益與查漏補缺罷了。

比如推舉爲統領那一支長江水軍的將領,除了蔣欽,是否尚有更具有才能卻被忽視的第二人選。

至於張飛的自薦,幾乎是被集體忽略不計。

只是令劉備與李基沒想到的是,趙雲卻是在會議上推舉了一人。

聲稱此人原是名喚徐盛,字文向,瑯邪莒人,約年前遷至吳縣成爲一郡兵。

於此前有嚴白虎率領賊衆進攻吳縣之時,趙雲便注意到此人作戰勇猛,後又對此人多加註意,偶有攀談之下,發現其人武勇雖略遜於自己,但對水戰步戰皆有所心得,故知其不凡。

對於趙雲的大力推舉,劉備亦是留心,準備會議結束之後讓趙雲帶徐盛過來考究一番,再定水軍將領的正副人選。

只有李基清楚徐盛完全算得上一位少有統率、謀略、武勇三者兼備的水軍將領,與蔣欽同爲“東吳十二虎臣”,但蔣欽所擅的更多是武勇,徐盛的戰績相比之下可就閃耀得多了。

李基尚且記得在《三國志》之中被評價“大壯之”三字的,除了曹老闆讚譽張遼“威震逍遙津”之外,便是孫權讚譽徐盛在“濡須之戰”擊退曹軍的功績。

趙雲……果然是福將啊!

更爲難得的是趙雲那一向謙遜的作風,讓他既能挖掘麾下大才,亦願意向劉備推舉之。

只是除了徐盛之外,接下來的茶話會會議就沒有給李基帶來更多的驚喜了。

不過隨著茶話會會議的結束,一個個議題的商定完畢,並且一個個任務也當場隨之分配了下去。

接下來吳郡這一年大體的發展方向以及規劃,便是整個過程大多時候都是大眼瞪小眼的張飛也幾乎明白了。

作爲重頭戲的水利規劃計劃,也將真正開始實行。

初期便是以著吳郡五湖:太湖、遊湖、莫湖、胥湖、貢湖爲中心完善水網,修整河道,圍湖造田,意在以著五湖爲中心率先打造出一片千里沃土源源不斷地容納流民。

等一直持續到黃昏時刻的茶話會結束,李基領著顧雍離開之時,顧雍依然沉浸在那龐大的規劃之中不可自拔。

作爲長於治政的丞相胚子,顧雍太清楚那一片藍圖之下所描繪的將會是何等盛景。

更重要的是,顧雍在其中看到了成功的可能以及確實可行的執行方案,這讓顧雍心中不禁升起一陣難以言明的激昂。

那讓在世人眼中不過是偏僻之地的吳地化作沃土的盛景,作爲吳郡人士的顧雍太渴望能夠看到了。

即便顧雍隱隱清楚提供給如今的李基大刀闊斧地改造吳郡土地的,恐怕就是吳郡七成世家的錢糧積累。

但是,顧雍一時竟有種那些世家死得其所的感覺!

爲盛世基石,死得其所啊!

若能以吳郡一時世家損失慘重爲代價,換來吳郡將會持續千年萬年的盛景,顧雍自詡換做是自己治政,也絕對不會有任何的猶豫以及心慈手軟。

唯一的區別,顧雍便是感覺自己大概做不到類似於李基那般乾淨,盡掠了世家錢糧,卻沒有落下任何口舌。

一時間,顧雍對於自己即將開始的官吏生活,對於自己跟在李基身後學習的未來不禁多了幾分期待。

“想什麼呢?難道元嘆想到我的府上將就一晚?”

忽然,一道聲音傳入到顧雍的耳中。

顧雍回過神來,方纔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居然跟著李基從府衙一路走回到李基的府邸門口。

不過顧雍顯然不會承認自己的失態,反而是一板一眼地徐問道。“吾跟隨李郡丞至此,只是想要確認李郡丞是否還有其餘吩咐?”

李基一挑眉,調侃了一句。“如今已經是非工作時間了,所以便是工作之外的吩咐也可以嗎?”

“公事公辦,私事私辦。”顧雍朗聲道。

“那元嘆便回去好生歇息,今日也是辛苦你記錄了半天會議內容……”

李基拍了拍顧雍的肩膀,溫聲地對顧雍開口說了一句,那有如兄長般的做派,讓顧雍的心中略微一暖,不禁感覺李基或許也有些許人性。

只是,李基略微頓了頓,不等顧雍開口便接著道。

“更何況今日又有一半政務積壓著沒有處理,明日可還需要元嘆多費心。”

顧雍:……

顧雍的嘴巴微微動了動,似是有些許不雅詞彙呼之欲出,但又硬生生地忍了下來。

“是,謝李郡丞看重,雍定會努力的。”

顧雍拱了拱手,幾乎是以著逃的速度疾步離去,且就在轉身背對李基的那一刻,一直維持著憨厚神色的顧雍表情都扭曲了起來,幾乎是一邊無聲咒罵著某人,一邊飛快地消失在李基眼前。

而跟在李基身後的夏侯蘭,忍不住感嘆了一聲。

“先生,就算元嘆是個憨厚老實的性格,但是這樣……會不會有些不太好,那麼多政務元嘆會吃不消的吧。” “憨厚老實?”

李基輕笑了一聲,轉而說道。

“習慣是種很可怕的力量,與文和不同,元嘆還能培養出一些好習慣,否則等元嘆完全成長起來,可就沒有那麼好用了。”

至於是什麼好習慣,那自然是任勞任怨地處理瑣碎政務的習慣。

等什麼時候將顧雍養成那種無論拋給他多少瑣碎政務,他就算口頭上怨言不止,但身體還是會很興奮且完美地處理好所有政務之時。

在李基看來,顧雍方纔算是真正養成。

且與李基、賈詡不同,顧雍真正所長的便是政務,李基自然會在這方面對顧雍全力進行開發。

等顧雍初步成長起來後,李基便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其餘更重要的方面上了。

而隨著茶話會會議的結束,吳郡各自都肩負要務的文臣武將盡數都忙碌了起來。

不久後,吳郡水軍將領的人選便隨之確定了下來,徐盛爲正,蔣欽爲副,賈詡以長史身份擔任督軍與軍師一職,以蔣欽原本所率領的鄉勇爲骨幹招募鄉勇成立水軍,兵員爲三千,于丹徒周邊建立水寨。

因此,賈詡很快便隨軍離開吳縣,這也讓李基平日裡在府衙點卯後少了一個茶友。

至於顧雍?

他處理政務忙得起身撒尿的功夫都沒有,喝那麼多茶幹什麼?

那豈不是害了顧雍?

性格溫柔純良的李基,自然不會這樣禍害顧雍。

所以,李基每日在府衙正廳之中指(監)點(督)顧雍處理政務之餘,大多時候都是自己一人一邊獨飲香茗,一邊補充著吳郡水利規劃計劃目錄所對應的具體內容,且親自安排水利開發。

只是某些早早射出的子彈終於在繞了一大圈後,射向了李基自己。

當夏侯蘭又捧著一堆拜帖走到面前之時,李基只覺得腦殼有些犯疼。

“先生,汝南名士許靖的拜帖。”

夏侯蘭指著置於最上面的拜帖說明了一句,正欲繼續介紹下方的其餘拜帖之時。

李基揉了揉太陽穴,問道。“直接說數字即可。”

“十三。”夏侯蘭答道。

這讓李基臉上苦色更甚。

李基驟然意識到了此前略有些大意的一點,又或者說是被賈詡所坑的一點。

那就是即便李基以名聲吸引了大量士子至吳郡,但李基獨自一人如此分身乏術去應付那麼多的士子。

除非李基每日都在府中大肆擺宴,招待四方來訪士子。

可李基一旦淪爲這等清談之士,那豈不是本末倒置?

只是,縱使李基可以無視普通士子,僅僅是應付許靖這等名士也需耗費不少功夫,讓李基已然有些不厭其煩。

‘賈文和,他當初提出此策之時恐怕就想到了今日之事……’

李基暗自給賈詡記上一筆之餘,不禁思索起有沒有什麼可以一勞永逸解決的方法。

既能繼續源源不斷地吸引大量士子至吳郡,且李基即便無須怎麼接待,也不會有損劉備與吳郡的名望。

‘吾以推演沙盤之道而聞名天下,當從此處解之,且諸多士子拜訪於吾亦是以請教、討教爲由。’

‘何不以此設一門檻,將其中庸才篩選一遍?’

一念至此,李基的眼中閃過幾道精光。

倘若佈下一類似於“珍瓏棋局”的東西出來,何愁不能更爲吸引天下士人?

且亦無須以破解爲門檻,而是以能推演到什麼程度進行層次劃分。

如此一來,那該死的勝負欲必然能讓天下士人慾罷不能,且盡數欲藉此或自證能力,或一邀名望。

屆時還能自擡身價之餘,又不會得罪衆多士人……

譬如:出類拔萃之天才,只不過是與吾李子坤會面的基本門檻罷了。

李基越是設想,越是深感其中的可行性極高。

唯一的問題,則是如何佈下類似於“珍瓏棋局”這等千古難題,且還能激起天下士子的勝負欲,繼而趨之若鶩般奔赴其中?

沙盤推演……

沙盤推演……

或許可以來點降維打擊,四渡紅水?!

(本章完)

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393章 莫須有?!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664章 青釭劍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79章 養望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94章 變化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36章 圍三闕一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304章 捧殺第106章 夜襲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90章 應對之策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501章 真正的依仗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395章 爭議第556章 雄壯否?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172章 想第20章 美人計第412章 策與瑜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30章 三條路線第911章 看破第882章 斷糧?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969章 劉曹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4章 計將安出?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427章 席中策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649章 這這不對吧?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297章 破陣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283章 烏雲踏雪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
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393章 莫須有?!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664章 青釭劍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79章 養望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94章 變化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36章 圍三闕一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304章 捧殺第106章 夜襲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90章 應對之策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501章 真正的依仗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395章 爭議第556章 雄壯否?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172章 想第20章 美人計第412章 策與瑜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30章 三條路線第911章 看破第882章 斷糧?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969章 劉曹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4章 計將安出?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427章 席中策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649章 這這不對吧?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297章 破陣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283章 烏雲踏雪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渡县| 监利县| 新闻| 会东县| 桦川县| 儋州市| 石阡县| 宣化县| 兴城市| 许昌市| 耒阳市| 错那县| 化隆| 积石山| 报价| 商洛市| 雅安市| 陆河县| 隆回县| 无锡市| 泗洪县| 榕江县| 龙井市| 马山县| 连江县| 金阳县| 苏尼特左旗| 台前县| 姚安县| 新绛县| 淄博市| 攀枝花市| 灵台县| 和硕县| 武城县| 南乐县| 石景山区| 文成县| 齐齐哈尔市| 卢湾区|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