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

“本初,這個要求會不會太高了些許?”

頓了頓,曹操自嘲地道了一句?!叭绱艘粊?,不可入營寨者過多,便是連曹某如今麾下兵力亦不足萬。”

而袁紹看上去,似乎還真是不小心忽略了曹操。

聽聞曹操此言之時,袁紹臉上浮現出幾分詫異,然後衝著曹操笑道。

“你個曹阿瞞莫非是無心爲國效力?曹太尉可是鉅富,只需多出些錢糧,阿瞞麾下兵力又何止萬人?”

曹操心中頗爲不悅,袁紹此言與其說自己的父親曹嵩是鉅富,所指的與說曹嵩乃是鉅貪有何區別?

更何況,又豈是人人都可比四世三公的袁家底蘊?

董卓入京離洛前往冀州至今尚不足半年,袁紹不僅白得了一個郡守之位,還輕輕鬆鬆就拉了三萬精兵前來酸棗,可想其底蘊之深厚程度。

不過曹操臉上沒有表現絲毫異常,反而是自嘲著說道。

“吾父何來的鉅富,好不容易捐了個太尉,也不足一年便已引咎辭官退隱,家中莫說是鉅富了,此番招募勇壯之士只得勉強五千已讓家中可謂徒剩四壁也。”

“阿瞞何不早說?吾與阿瞞乃摯友也,阿瞞若是缺錢少糧,只要你開口,吾又豈會坐視不理?”

袁紹如此道了一句,轉而開口道。“不過既然阿瞞狀況如此,那便定爲率兵五千者方可入營寨吧……”

頓了頓,如今名聲正隆,且知此番會盟真正的召集者劉虞不會親至酸棗,已是很自覺地把自己當成盟主不二人選的袁紹,頗有幾分自得地開口道。

“不過此些小事,還是需勞煩阿瞞來多加協調,可勿要鬧出什麼衝突?!?

“爲國討賊,理所應當?!?

曹操應了一句,然後又關心敘舊了兩句後,這才退離袁紹所居的營帳。

而在曹操離開之後,許攸與郭圖方纔自營帳後方走了進來朝著袁紹行禮。

袁紹此前那威儀之餘又有幾分紈絝的神色,此刻亦是一收,流露出平易近人之態,道。

“子遠、公則無須多禮,請落座?!?

在許攸與郭圖一臉敬色地落座後,郭圖便是迫不及待地開口道。

“主公,那曹操用心恐有不良,此舉看似是向主公請教,實則乃是希望主公當一當拒絕小諸侯入內的惡人,請主公明鑑?!?

袁紹一手捻著自己的鬍子,一臉輕蔑之色地開口道。

“阿瞞之心,吾自然知之。不過此事或會得罪些許小諸侯之餘,卻也能確立吾在盟軍之中的權威?!?

聽聞袁紹此言,許攸與郭圖心中瞭然,明白袁紹真正擔憂之人便是袁術。

在關東世家之中,如今無疑是以四世三公的袁氏爲最。

只是袁氏卻是有著袁紹、袁術兩位繼承人,這也就導致了袁紹、袁術之間的明爭暗鬥不斷。

因此,在此番會盟確認了幽州牧劉虞不會親至後,盟主一位無疑最有可能從袁紹、袁術二人之中產生。

故以,即便袁紹心中瞭然曹操的目的,隨口地擠兌敲打了一下曹操是個宦官與貪官之後,也便是答應了下來,允許曹操以袁氏名義讓一些兵少將寡的小諸侯在他處自行結營。

許攸聞言,則是恰時地接話,道。

“主公所慮可謂是一片公心,那董賊麾下兵精將廣又得了猛將呂布相助,那些領兵不過千餘者的小諸侯恐怕經不起呂布的一次衝殺便會潰敗?!?

“如此一來,除了只會讓那些小諸侯徒添傷亡之外,還會使大軍有被潰兵衝亂陣勢之危,想必那些小諸侯知悉主公用心,亦是會萬分諒解且對主公感激不盡?!?

郭圖忍不住暗暗地撇了一眼許攸,心中對許攸暗恨。

這些……可都是郭圖正準備說的詞,愣是給許攸給搶了先。

而被許攸如此吹捧,袁紹臉上倒也未見得色,反而面露幾分憂慮地開口道。

“此番有幽州牧號召宗親諸侯討董,聲勢浩大,但董賊佔有雄關,又有呂布相助,欲破董賊可謂是極難也,二位可有良策?”

問及這一點,許攸與郭圖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閉嘴。

如今的董卓麾下的兵力無疑只能用“恐怖”二字來形容,除了原本董卓麾下的涼州精兵外,又鯨吞了幷州精銳以及司隸精銳。

須知,近幾年間大漢戰事便是在涼、並、幽三州,因此涼州、幷州以及司隸之兵可謂是年年作戰,戰力與尋??け静荒芡斩Z。

而呂布之勇,袁紹、許攸、郭圖亦是曾在洛陽親眼可見,幾近非人的程度。 因此,袁紹此番領了精兵三萬前來酸棗會盟,卻特意沒有帶上麾下猛將顏良、文丑,便是深知顏良文丑絕非呂布對手。

就算顏良、文丑並肩上去挑戰呂布也是白給,那不如不帶,讓其餘諸侯麾下將領去抵擋呂布,免得折損了這兩員猛將真正傷了自家的底蘊。

好一會過後,感受著袁紹那依然不時投過的問詢目光,郭圖只得硬著頭皮地開口道。

“主公,依吾之見,由主公擔任盟主統領羣雄,匯聚兵力,步步爲營,那董賊麾下兵將再勇,又豈能與整個天下相抗?”

只是,郭圖一時說話有些激動,嘴巴張得大了些許,卻是將口中缺失的那幾枚牙齒地顯露了出來,這讓原本郭圖頗爲激昂的話語在聲音明顯漏風,反倒是平添了幾分喜感。

幸得袁紹久經世家子教育二十餘載,自然不會管理不住自己的笑意,以免傷了郭圖的自尊心,反倒是寒了郭圖這一位心腹幕僚的心。

不過,看著郭圖那缺少的牙齒,倒是讓袁紹想起了一號人物,開口道。

“此番會盟,不知那國士李基是否會至此處?世人多有言:當世之最武論呂布,智言李基。不知若是那國士李基,是否會有妙策可破董賊?!?

此言一出,許攸與郭圖的臉色幾乎是高度一致地顯得頗爲難看。

這個名字,幾乎已成了許攸與郭圖的夢魘所在,對於自家主公如此吹捧李基,更是讓許攸和郭圖有種愛人變了心的感覺。

“主公,傳聞那李基在助幽州破烏桓後,便遵護倭將軍劉備之命率軍遠渡瀛洲探查倭國之事,已有一兩年未有音訊,莫說其可能已經葬身大海……”

頓了頓,忍不住將心裡對李基的詛咒說了出來的郭圖,語氣一轉,接著道。

“就算李基及時返回中原,其對董賊之事知之不詳,更不知呂布之勇何等驚人,又能提出什麼有用之策?”

這一次,許攸難得沒有反駁擠兌郭圖,反而也是順著開口道。

“主公,吾倒是聽聞過一二條傳聞,言及李基已然返回吳郡?!?

“只是吳郡距離酸棗何止千里之遙?恐怕吳郡郡守劉備便是有心報國,也是難以趕到酸棗會盟,那李基便是有智,恐怕也難以爲盟軍所用。”

袁紹略微嘆息了一聲,道。

“這倒是可惜,吾聞國士之名多矣,知其與二位俱是當世難得的智謀之士,卻是始終未曾有緣親自一見,實乃憾事也。”

如果說,一開始袁紹對於李基還是不以爲然,但隨著郭圖與許攸相繼在李基手中吃癟,袁紹對於李基的關注不可避免地增多。

而李基將吳郡治理得蒸蒸日上不提,更重要的是之前協助幽州大破烏桓一戰,徹底奠定了“國士”之名。

種種事蹟不僅可見李基軍政謀皆非常人可比,還被劉虞多次公開稱讚人品無可挑剔!

可以說,李基如今被世人公認爲“國士”以及文士第一,在大漢之中德高望重的劉虞的推崇備至可謂是功不可沒。

而如此全才,野心極大的袁紹又如何會不看重?

儘管袁紹不忘言語之中間接安撫郭圖、許攸,但若是李基願投於麾下效力,袁紹幾乎會毫不猶豫地以“謀主”之位託之。

至於李基與許攸、郭圖之間那小小的矛盾,袁紹自然不會介意,深知李基如此能人,也必然能夠調和下屬之間的衝突。

只可惜,袁紹也不得不承認許攸說得有幾分道理。

吳郡位於江東之地,遠離中原,欲要率軍趕至酸棗可不是什麼輕鬆之事。

甚至若是信息傳遞遲滯些許,劉虞所書的《討國賊檄文》說不準前不久纔剛剛傳到吳郡,吳郡又如何來得及參加此次會盟?

袁紹心中升起幾分遺憾之餘,略微在帳中休整過後,便是親自動身到營寨之中與其餘諸侯會面。

討董之事,成或不成,在袁紹看來並非首要。

只要稍有眼光之人,俱能看出亂世已至!

在會盟期間試探清楚其餘諸侯的虛實,然後拉攏能人,這纔是袁紹眼中的首要之事。

而隨著袁紹的到來,其餘如今真正堪稱割據一方的諸侯亦是開始紛紛抵達酸棗。

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北平太守公孫瓚……

這也讓酸棗所聚集的兵力幾乎是肉眼可見地日益壯大。

而儘管會盟一事全憑自願,但需領軍過五千者方纔駐紮於酸棗大寨之內,即便駐紮於外的諸侯也可入內商議會盟之事,但無疑還是讓諸侯們隱隱分爲兩個階層。

可進駐大寨者,爲大諸侯;

獨自駐紮於周邊者,爲小諸侯。

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281章 蹋頓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89章 斬草除根?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376章 你還真懂???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480章 不日親取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711章 ?;⒄竭~上政治舞臺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984章 大漢,當興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27章 錦衣潛行第244章 縱橫司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622章 他敢?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901章 官渡奏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307章 印綬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160章 地上涼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642章 中計矣!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713章 振臂一呼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824章 定都何處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656章 死間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898章 舌戰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973章 洛陽突圍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541章 鷸蚌相爭
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281章 蹋頓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89章 斬草除根?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376章 你還真懂?。?/a>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480章 不日親取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711章 ?;⒄竭~上政治舞臺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984章 大漢,當興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27章 錦衣潛行第244章 縱橫司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622章 他敢?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901章 官渡奏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307章 印綬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160章 地上涼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642章 中計矣!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713章 振臂一呼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824章 定都何處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656章 死間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898章 舌戰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973章 洛陽突圍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541章 鷸蚌相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达州市| 西丰县| 周宁县| 两当县| 大关县| 肃南| 沙河市| 清原| 祁东县| 来宾市| 綦江县| 丰顺县| 建平县| 灵台县| 漯河市| 宁蒗| 安塞县| 湘潭市| 平舆县| 武清区| 淮阳县| 通道| 舒城县| 嵊泗县| 万荣县| 桂林市| 淳安县| 大荔县| 新沂市| 东乌| 南汇区| 玉屏| 钟山县| 博野县| 修水县| 嘉黎县| 桃园市| 湾仔区| 贞丰县| 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