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

只是劉備罵過之後,所感到的卻是深深的無力。

一味的怒罵,改變不了世道,改變不了天下。

片刻後,劉備緩緩地開口道。“子坤,所以你是從一開始便知亂世將至,故以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亂世而準備?”

李基聞言,本能地只準備點頭應是。

只是在注意到劉備那似是有些複雜的眼神,驟然意識到了什麼,答道。

“在基的眼中,亂世既已無法避免,那既欲平定亂世再造大漢,自然需要尋一與基志向相同,心懷百姓的仁德之君。”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

劉備頓時就忍不住琢磨了起來,現在趕緊娶妻納妾,勤奮一點耕耘,那不是正好能趕上子坤嗎?

“子坤,一言爲定!”劉備一臉認真地開口道。

“備能有什麼事?”劉備反問了一句。

無須李基在其中主動有所作爲,只要李基表態中立,那麼劉備自會知道什麼叫做“黃袍加身”。

“一言爲定!”

這一刻,李基笑了。

“自是已然與子坤商議完畢,後續交由子坤全權決斷,反倒是翼德在外可勿要多言。”劉備說到最後,不忘提醒張飛一句。

還餘下的那一點點,那便是沒有主動告知劉備當真走到了那一步,就算想要還政於他人,那也是不可能的。

此言一出,劉備當真是徹底心動了。 “子坤此言,甚是在理。”

只是,許攸跑了這無疑會是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三將軍何須焦急,主公與子坤先生談完正事自會出來。”

適才劉備那般神色,還是張飛第一次見到,且向來溫潤如玉般的子坤先生,也是一副寸步不讓的堅定姿態。

與沒有結拜的李基不同,劉備作爲大哥,長兄如父,在這方面是能一言而決關羽與張飛的婚事的。

不過事已至此,李基也無從追究,只得暫且讓錦衣司密切關注許攸行蹤之餘,讓郭嘉磨墨,然後親手書寫給關羽的軍令,以及給甘寧的密令。

“既然備是子坤的選擇,那麼備的意志,子坤是否一定會遵循?”

“不可!”

“縱使此刻所爲或有違忠臣之道,但備與子坤之心坦誠可照日月,俯仰無愧天地,足矣!”

不過,這也讓劉備的某些觀念與想法發生了一定轉變。

心情完全放鬆了下來的李基,甚至思緒都有些飄忽了起來,臉上也是露出了一抹笑容。

即便不會出現後背身中十七刀自殺那麼離譜,但保底一個愧對列祖列宗自縊而死絕對跑不掉。

反正李基只是承諾了同性就結拜,異性只是言及或可親上加親,並沒有說一定會定下娃娃親的意思。

對此,李基自然不會抗拒。

不過,待劉備離去不久後,錦衣司傳回的一則情報,卻是讓李基原本美麗的心情黯淡了幾分。

既知亂世將至,軍政諸事有李基居中調控,劉備甚是放心,但劉備自然也需要去拉攏各方,積攢人脈,尋才問賢。

錦帆賊甘寧明面上與吳郡毫無干系,縱使有人懷疑甘寧控制郭異掌控會稽郡,也如何都沒有證據牽扯到吳郡的身上。

笑得劉備的心中萌生緊張!

“基,與主公同心同德,可指天發誓定然不做那等阻攔之事!屆時主公欲效仿周公,那基便隨主公隱遁於世以垂釣爲生又有何妨?”

“那適才大哥與子坤先生那……那事……”張飛有些隱晦含糊地問了起來。

畢竟,背後有子坤……

許攸或許距離頂級謀士還有所差距,但其能力絕對不負名士之名,今後或會成爲吳郡阻礙也不一定。

以賈詡之能,斷然會做到無懈可擊,讓世人挑不出絲毫的毛病。

“那敢情極好,屆時子坤若有子嗣,不知備可有幸爲義父?”

只是屋內的雙方坦誠以待,相談甚歡,可就苦了在屋外候著的張飛聽著屋內久久沒有傳出什麼動靜,急得大有幾分上跳下竄的感覺。

李基發現這個時代似乎就存在著一種“義父”風氣,這……何其危險也?

而劉備對待李基的態度從來都是坦率之極,無須李基去憂慮所指的意志爲何,直言道。

劉備聞言,心情放鬆了下來後,忍不住道。

李基重重地點了點頭,目光清澈似可見底。

劉備忍不住上前用力地抱了抱李基,然後沉聲道。

“主公與其爲義父,何不考慮也速速誕下子嗣,若爲同性,可讓你我子嗣效仿桃園結義那般拜爲兄弟,若爲異性,亦或可親上加親。”

這讓那些原本通過監視在外的家奴確認許攸行蹤的錦衣司意識到不對勁之時,許攸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這讓劉備忍不住問了一句。“子坤,何故發笑?”

“蓋因於公,基與主公同心同德;於私,基有幸迎娶昭姬,不日或將有子嗣誕下,成家與立業皆全,如何能不笑?”

賈詡就算不爲了富貴,僅僅是爲了避免還政後被清算的自保,在劉備靠近那一步的時候,絕對會以著無懈可擊的方式做掉當今天子的子嗣。

對於劉備而言,人生的一個小遺憾莫過於結識李基乃是在桃園結義後,而倘若能讓自己與子坤的子嗣補全這一份遺憾,實乃佳事也。

李基被問得略微一怔,然後連忙答了一句。

人人都似乎覺得張飛是個莽夫,但張飛事實上一點都不蠢,平時只是典型的身體比腦袋動得快罷了。

且,李基深知不可能會讓劉備有還政的機會。

不過劉備對於嫡子的正妻人選,同樣也是此刻就直接在心中圈定了範圍,必然要在關羽、張飛、李基三人之中的子嗣之中挑選。

此番知悉了亂世將至後,對於劉備而言無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衝擊,但若論壓力的話,劉備當真未覺得頓生多少壓力。

張飛有幾分焦慮地說著。

而劉備轉而則是朝著李基開口道。“子坤,那適才所商議的諸事便勞煩你多加費心了。”

張飛見狀,連忙上前關心了起來,問道。

此番與劉備開誠公佈,也算是一了心結,讓李基此前有些地方需要束手束腳的動作,自此都可以放手而爲。

而劉備所看重的,也本就是同性結拜的承諾。

許攸……跑了!

潛伏在會稽郡之中的錦衣司沒能逮住許攸,甚至許攸是拋棄了自己的家奴,讓家奴在岸邊等候消息,自己則是躲回軍帳後悄悄開溜。

這讓李基略有些不滿,卻也是無可奈何。

“季常,汝不知其中……問題,俺就怕出什麼事。”

“主公放心,基心中自有把握。”李基灑脫且自信地笑著應道。

而李基輕咳一聲後,道。

義父……又見義父?!

“大……大哥,你沒事吧?”

李基幾乎是脫口而出地表示反對,這讓劉備的神色都爲之一怔。

旋即,劉備便是帶著張飛直接離開了府衙。

隨著李基那說出那沒有半絲勉強的話語,劉備心中的大石終是完全落下了,看向李基的眼神甚至泛著滿滿的激動。

與備同心同德者,唯李子坤也!

“好好好!”

這一次,李基幾乎完全坦誠地向劉備表露想法……

因此,劉備帶著張飛離去,卻是準備逐一去拜訪諸多尚且還在吳縣之內的各方賓客。

‘主公,只要你的初心不改,基定然會讓你的龍椅坐得穩穩當當,甚至直接焊死在陛下的龍臀上……’

“備已知子坤心志,且備亦相信子坤的判斷!倘若那亂世將至,你我主臣本就該當仁不讓,濟世救民,再造大漢,方不愧於心!”

劉備明明在軍營入睡,一覺醒來,就已經住在皇宮,睡在龍牀,身披龍袍……

一旁的夏侯博見狀,忍不住開聲寬慰道。

而李基適才僅僅是答應了劉備屆時不加阻攔,但可不曾發誓主動阻止。

這一刻,劉備從李基的眼中所看到的是前所未有的真摯。

這一番話……不假!

即便是有了一定的美化,但確確實實就是李基的肺腑之言。

這讓張飛如何能不急?

就在張飛忍不住在糾結是否敲門詢問一番之時,正廳大門從裡側打開,劉備與李基均是一臉笑容地從中走了出來。

屆時李基一生忠臣,結果子嗣是個反骨仔中了“義父”詛咒,反手將劉備給做掉了,那我李某人豈不是成了司馬懿?!

只是,劉備考慮到李基說不準生的都是男丁,忍不住也開始琢磨起關羽與張飛的婚姻之事了。

當然,只是“幾乎”……

對此,張飛漸漸也是明白了此中厲害之處。

這讓劉備原本有些旁皇動搖的內心瞬間就安定了下來,目光再度恢復了過往的堅毅沉穩,反問了一句。

“若亂世果真降臨,備有幸效仿光武帝平定亂世再造大漢,可當今陛下子嗣尙在的話,備亦要還政於陛下的正統子嗣,子坤能否做到不加阻攔且支持於備的選擇?”

只是甘寧還身負重任,江值之能或可爲一郡丞綽綽有餘,但“挾郭異而令會稽”是個精細活,江值未必能夠牢牢把控住會稽郡的局勢。

霎時間也不知爲何,一想到這種髒事累活。

李基第一時間想到最爲合適的人選,便是……賈詡大君子。

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622章 他敢?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930章 棋局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76章 以身入局第46章 夜襲第125章 分割財政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52章 吾計成矣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8章 大興,大興第898章 舌戰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93章 勠力同心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930章 棋局第984章 大漢,當興第524章 袁氏底蘊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307章 印綬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978章 張八百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656章 死間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72章 三千金第89章 斬草除根?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74章 大漢基瘟?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97章 請君入甕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286章 白馬義從
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622章 他敢?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930章 棋局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76章 以身入局第46章 夜襲第125章 分割財政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52章 吾計成矣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8章 大興,大興第898章 舌戰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93章 勠力同心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930章 棋局第984章 大漢,當興第524章 袁氏底蘊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307章 印綬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978章 張八百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656章 死間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72章 三千金第89章 斬草除根?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74章 大漢基瘟?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97章 請君入甕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286章 白馬義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久治县| 安达市| 柳州市| 上饶县| 宁德市| 呼伦贝尔市| 天柱县| 武夷山市| 滦平县| 高碑店市| 布尔津县| 武隆县| 陆河县| 普陀区| 渭源县| 韶山市| 神木县| 洞头县| 常宁市| 长宁县| 尚志市| 若尔盖县| 开鲁县| 韶山市| 囊谦县| 宁都县| 射洪县| 阿克苏市| 梁山县| 清水县| 东乡| 晋城| 淮阳县| 稷山县| 曲阜市| 揭阳市| 富阳市| 桂林市| 皮山县| 诸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