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

對於賈詡的反應,李基看在眼底,目光一轉,先是看向張飛。

“子坤先生,你是知道俺的,讓俺衝鋒陷陣還行,但是讓俺獨領一軍……”

說到最後,張飛不禁有些訕訕地笑了起來。

李基點了點頭,目光順著看向趙雲。

趙雲很自覺地出列拱手應道。“雲自覺能力不足以領一軍,且對水軍知之不多,再者臨行前主公多次交待雲務必不可遠離子坤先生。”

“有理。”

李基點了點頭,又看向甘寧的方向。

“先生,你是知道我的,如果是讓我可以放開手腳劫掠瀛洲的話,我可以拍著胸膛做得漂漂亮亮的,但是如果是別的……”

李基嘆息了一聲,道。“興霸該多讀兵法,焉有一世之賊寇乎?”

“是。”甘寧砸著嘴應了下來。

緊接著,李基又順著看向蔣欽。

蔣欽迴應的是一個尷尬不已的表情,道。“子坤先生,我在水裡自覺還有些能力,若是需要上岸恐難擔重任。”

李基有些遺憾地說道。“公奕還需統領諸多海船,確是不宜上岸。”

隨後,李基的目光落在站在最末位的孫策身上。

這讓孫策本能地有些躍躍欲試起來,張嘴就想要爭取一下,萬一老師真的答應了呢?

只是,在感受到了李基那隱約帶了一分警告的眼神,孫策當即有些焉了,道。

“老師,我尙不足十三歲,縱使有心爲老師排憂解難也難服衆。”

Wωω ▲тtkan ▲¢O

“策兒再接再厲就是了,莫要灰心。”李基溫聲地鼓勵了一句。

而等李基如此問了一圈後,唯有賈詡還沒有吭聲……

最後,李基方纔察覺到似乎漏了賈詡似的,扭頭看向賈詡的方向,直接問道。

“文和,若是由你獨領一軍前往瀛洲可有什麼難題?”

怕死,怕風險,怕擔責算不算難題?

賈詡欲言又止,心裡無疑已經將李基給罵了百八十次。

原本是李基頂在前面擔責,自己可在背後盡情暢快地獻計即可的,結果反倒是成了眼下這般。

氣氛烘托到這裡了,賈詡就算是想要婉拒也壓根找不出理由。

即便是裝病,恐怕門外已經有醫師在候著隨時衝進來診療了。

賈詡臉上保持著君子該有的風度,應道。“詡可勉力一試,但還需子坤給吾調動一二個可用之將。”

“難得文和如此主動地接過此責,心中定已有韜略,那便讓興霸與公奕聽候文和的差遣,如何?”李基溫聲地問道。

賈詡略微衡量了一下,也知道烏桓之事更爲危急緊迫,李基願意將甘寧和蔣欽交給自己指揮,確實已是全力支持了。

“可。”

賈詡應了下來。

當即,李基沒有絲毫的猶豫,一方面即刻命人開始整頓兵馬做好分兵準備之餘,一方面派人去將公孫瓚給請過來。

等眉眼間偶爾流露出幾分憂色的公孫瓚過來,且得知了李基的決定之時,整個人可謂是既驚且喜。

“子坤先生,真乃大義也!”

公孫瓚不顧李基的反應,徑直向著李基行了一個大禮表示感激。

李基連忙避開公孫瓚的大禮之餘,道。

“公孫將軍莫要如此,倘若主公在此也斷然會是如此決斷的,基亦只是遵循主公的仁德之道罷了。”

“更何況,換做是任何一個有血性的大漢男兒在此,都斷然不可能對此事置之不管。”

公孫瓚聞言,這個北地男兒眉眼間的憂色不自覺隨之散去,忍不住豪氣地大笑了起來。

“子坤先生說得好,任何一位尚有血性的大漢男兒,都斷然不能容忍那異族鐵蹄踏在大漢土地之上……”

頓了頓,公孫瓚拱手道。

“若是子坤先生不嫌我公孫瓚位卑人輕,直呼‘伯圭’即可,今日承蒙子坤先生仗義相助,他日我公孫瓚縱是粉身碎骨亦斷然不會忘了玄德與子坤先生之恩。”

“既然如此,那伯圭兄不妨也稱子坤即可。”李基笑道。

“好好好。” 公孫瓚也不客套,爽朗地大笑了起來。“有子坤相助,那區區烏桓定可擊而破之,教那烏桓聞我大漢之名而喪膽。”

而相對於公孫瓚的豪邁樂觀,李基很是現實地開口詢問了起來。

“不知伯圭兄如今麾下有多少可用之部衆?幽州牧劉使君如今又調集了多少兵力?那烏桓之衆又已經到了何處,預計多久將至薊縣?”

這些涉及到具體戰局情報的內容,此前李基並未知曉,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暗中查探出來的,唯有通過公孫瓚進行了解。

公孫瓚此刻也完全沒有將這些軍事機密隱瞞的意思,甚至親自去取了一份幽州地圖在李基等人面前擺開,一一回答了起來。

幽州下轄十一個郡,如今隨著右北平郡以及遼東郡郡守被殺,也就預示著自漁陽郡往東六個郡已經徹底脫離幽州的控制。

而據公孫瓚所知,大批的烏桓騎兵正在丘力居號召之下朝著漁陽郡匯聚。

再加上張純與張舉在漁陽郡的影響力較大,所以目前劉虞的決策是一方面死守幽州治所薊縣所在的廣陽郡,一方面派人去與烏桓說和,試圖籠絡烏桓。

只是由於張純張舉與丘力居內應外合,導致劉虞在完全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失去了漁陽郡往東六個郡的控制。

以至於劉虞緊急抽調代郡、上谷郡、涿郡、廣陽郡的兵力,眼下薊縣的兵力也不過是三萬左右。

不過,公孫瓚麾下此刻倒是還有一萬餘的可用之兵,七千餘騎兵以及四千步卒。

之所以公孫瓚能夠發展壯大至此,還多虧了與吳郡持續不斷的戰馬耕牛交易,讓公孫瓚不斷地擴大著自己的班底。

只是聽公孫瓚分析完幽州當下的局勢,李基與賈詡不約而同露出的都是一個問號有些多的表情。

幽州最爲精華的三郡莫過於涿郡、漁陽郡以及廣陽郡。

在烏桓之亂爆發之初,趁著烏桓大多都還在右北平郡往東的區域,劉虞不傾盡全力奪回漁陽郡的控制權,居然僅僅是因爲擔憂張純與張舉在漁陽郡的影響力,繼而選擇放棄漁陽郡死守廣陽郡的薊縣。

這一刻,賈詡莫名覺得心理平衡得多了。

攤上這種州牧當隊友,還不如沒有隊友。

如若是賈詡負責幽州之事,這一刻賈詡已經萌生了暗中做掉劉虞,然後將兇手推到烏桓的身上以激起幽州兵的同仇敵愾,順勢奪了整個幽州的兵權再說。

旋即,賈詡拍了拍李基的肩膀後,低聲道。

“子坤,你慢慢處理幽州的烏桓之亂,吾先下去整兵然後準備出發前往瀛洲了……”

頓了頓,離開之前賈詡還不忘給李基上眼藥,低聲道。

“子坤,不如考慮一下先幹掉劉虞。”

旋即,賈詡踏著幾分輕快的步伐,帶著甘寧與蔣欽就下去整兵了。

而李基如何不知賈詡的意思,甚至也是恨不得提劍先去把劉虞給剁了。

幽州抵禦烏桓的長城段基本集中在漁陽郡與右北平郡,若是李基爲州牧,就算拼死起碼也要守住漁陽羣的長城段。

如此一來,便能避免烏桓可以從漁陽郡長驅直入幽州腹地,讓烏桓必須要從右北平郡進入繞一圈才能進攻漁陽郡,拉長烏桓的行軍與撤退路線。

只要行軍路線被拉長,可以利用的破綻必然會多上許多。

李基幾乎是不假思索地詢問道。“伯圭兄,現在緊急調撥所有騎兵馳援漁陽郡,還來得及封鎖傂奚和平谷附近的長城乎?”

“來不及了。”

公孫瓚嘆息了一聲,道。

“兩天前有消息傳回漁陽城附近已經出現了不少烏桓騎兵,只待烏桓騎兵聚集到一定數量並會進攻漁陽城,漁陽城一下,下一步便是薊縣了。”

“伯圭兄,以你的經驗,烏桓大概多久將會開始進攻薊縣。”李基再問。

公孫瓚略微估摸了一下,答道。“短則半個月,長則一個月。”

頓了頓,公孫瓚開口道。

“薊縣城大牆高,又有三萬守軍,再加上城內百姓上下一心以及烏桓不善攻城,以某的判斷,縱使烏桓有十餘萬之衆,亦難以攻下薊縣。”

“然,以烏桓的機動能力以及貪婪成性,一旦確認了大漢虛實,屆時恐會留一部鉗制薊縣之餘,大部人馬則是自廣陽郡而過,入涿郡,下冀州,乃至於青、徐兩州都很可能會被烏桓納入劫掠範圍。”

不得不說,公孫瓚不愧是與異族多次打交道的將領,眼光自有其的獨到之處。

李基順著公孫瓚的思路進行判斷,發現公孫瓚的思路很可能將會成爲現實。

大漢橫壓四方異族數百年之久,如今在張純張舉的教唆之下大肆入侵漢土,一旦確認瞭如今大漢的虛弱,反應可想而知,必然會比過節還要狂喜百倍,瘋狂地四處劫掠,在大漢的身上狠狠咬下一塊肉不可。

而薊縣作爲幽州治所,城堅牆高,烏桓的確難以攻陷。

可烏桓此番入侵漢土的目的本就不是爲了佔領,而是爲了四處劫掠,自然不會跟薊縣死磕到底,繞過薊縣也必然會成爲烏桓的選擇。

隨著公孫瓚的所述,李基對於幽州目前的狀況也是有了一個相當清晰且明瞭的認知,腦海裡不自覺地將整個幽州地界當做沙盤那樣將當前的局勢給佈置了出來。

第290章 此戰,必勝!!!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303章 昭亭侯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297章 破陣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780章 左慈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711章 冢虎正式邁上政治舞臺第49章 漢!威武!!!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199章 老道士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第589章 訓子鞭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834章 鴻門宴?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503章 嘴硬癥(第三更)第502章 繼續躺著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281章 蹋頓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303章 昭亭侯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753章 袁氏末路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403章 營嘯第622章 他敢?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787章 道法自然與科學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411章 廬江周瑜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195章 地利!!!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458章 唯有殺!第625章 調度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73章 真毒士第589章 訓子鞭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239章 威與德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606章 水攻第461章 同心同德
第290章 此戰,必勝!!!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303章 昭亭侯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297章 破陣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780章 左慈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711章 冢虎正式邁上政治舞臺第49章 漢!威武!!!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199章 老道士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第589章 訓子鞭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834章 鴻門宴?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503章 嘴硬癥(第三更)第502章 繼續躺著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281章 蹋頓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303章 昭亭侯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753章 袁氏末路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403章 營嘯第622章 他敢?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787章 道法自然與科學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411章 廬江周瑜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195章 地利!!!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458章 唯有殺!第625章 調度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73章 真毒士第589章 訓子鞭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239章 威與德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606章 水攻第461章 同心同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阴县| 邹城市| 屏边| 吴江市| 县级市| 正蓝旗| 页游| 府谷县| 重庆市| 永安市| 托克托县| 道真| 宁远县| 岳阳市| 木里| 那曲县| 新巴尔虎右旗| 图片| 万全县| 大庆市| 苏尼特右旗| 武平县| 兴隆县| 澳门| 松阳县| 高安市| 兴和县| 汶川县| 石台县| 玉林市| 墨江| 石狮市| 平山县| 伊川县| 陵川县| 东海县| 桓台县| 崇文区| 丰台区| 凌源市| 深水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