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

隨後,劉備甚至完全沒有給李基繼續討論此事的機會,徑直就離開找張飛去了。

“主公慢行。”

李基將劉備送至門外,目送著劉備離去的身影,也不禁生出了一絲憂慮。

劉備所憂,其實也不是沒有幾分道理。

有時怕就怕在如原軌跡中的諸葛丞相那般“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恰逢諸葛亮雙手捧著堆滿文書的托盤從另一個方向走了過來,當頭就迎上了李基那帶著幾分怪異的目光。

這讓諸葛亮的腳步一頓,下意識低頭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衣著裝扮,問道。“老師,亮可是有甚不妥之處。”

“沒有。”

李基將諸葛亮帶到了屋內,看著眼前還是青春版的諸葛丞相勤勤勉勉地處理政務,心頭閃過了一瞬的愧疚之色。

若是諸葛亮如此培養下去,等到諸葛亮到了可以正式及冠出仕的年齡,怕是已有丞相之能了。

以著諸葛亮的潛力,這算不得是什麼揠苗助長,但李基不免擔心起諸葛亮年紀輕輕就勞累過度。

在李基的心目中,下一代中替代自己的第一人選並非是李相,而是諸葛亮。

“亮兒。”

李基道了一聲。

諸葛亮連忙放下手中毛筆,恭敬地起身行禮,聽候著老師的吩咐。

“老師請說。”

“跟我來。”

李基帶著諸葛亮走到了後院一空曠處,又命人取了兩把漢劍,道。

“些許公務,不必急於一時處理,且與我一同練習一下劍技。”

諸葛亮的嘴巴微微一動,目光不自覺地往著公文堆放著的方向看去,但向來尊師重道的諸葛亮更不願違抗李基的吩咐。

“是。”

諸葛亮接過了漢劍,與李基分別練習起了劍技。

與曾經對於劍技一竅不通的情況不同,李基這多年來不說日夜苦練,但也時常抽空練習一陣。

上陣殺敵,衝鋒陷陣還有所不足,但李基的劍技也遠在大漢士子的平均水準之上了。

起碼,指點一下年幼的諸葛亮是不成問題的。

這一練,便是大半個時辰過去。

諸葛亮已是渾身大汗淋漓,李基同樣也感到了幾分疲憊後,這才放了諸葛亮離去。

此刻,目送著諸葛亮離去的背影,李基莫名想到了當年薄落津之戰結束的不久後那段時期,劉備也是日日親自監督陪練劍技,這何嘗又不是一種愛護?

待諸葛亮的背影完全消失在了轉角,李基將手中的漢劍遞給了守在一側的虎衛之餘,開口道。

“懿兒爲何到了,又刻意掩蓋行跡不與亮兒見上一見?”

隨著李基的話音落下,在另一處轉角處司馬懿走了出來。

李基本就準備今日讓司馬懿過來,且在練習劍技期間,便有虎衛上前在李基的身旁稟報了司馬懿的到來。

李基當即便允許司馬懿過來,不想司馬懿一直躲在了轉角沒有現身。

司馬懿快步地走了過來,從一側虎衛提前準備的托盤中拿起乾淨的毛巾遞到了李基的手邊之餘,道。

“難得老師生出興致指點劍技,我又怎好出現壞了老師與諸葛師兄的興致。”

李基接過毛巾擦了擦汗,莫名地從中讀出了一絲似乎恰到好處的羨慕之情。

畢竟,過往李基到書院中真正授課的機會都不多,更別說這般一對一指點劍技。

李基本身的劍技算不上什麼頂尖,但這種偏愛卻是令司馬懿都不免得有些吃味。

因此,司馬懿說出如此這麼一番話,既是爲了故意表現出是個懂事且受了委屈的弟子,但也不免得當真夾擊著一分嫉妒。

“因材施教,方可爲參天之樹。”

李基半是安撫,半是敲打地答了一句,然後便與司馬懿在院子裡散著步,聽著司馬懿的彙報。

豫州黃巾看似一切的功勞都是甘寧,實則隱於幕後的司馬懿纔是一切的推手。

除了甘寧每次攻城都帶往城下誘使青壯倒戈的百姓,都是司馬懿調查且精挑出來的。

甚至,如此龐大的黃巾能夠一直井井有條地維持糧草輜重,也全賴著司馬懿暗中的協調。

若論功勞,司馬懿怕是還在甘寧之上。

而無論是從錦衣司收集的情報,還是司馬懿親敘的彙報,都能明顯看到司馬懿在整個過程中肉眼可見的成長。

“不錯,懿兒此次的功勞之大,當賞。”

李基開口認可著司馬懿的能力。

心性如何暫且不提,但司馬懿的能力確實是毋庸置疑的。

怕是世人如何都想不到,看似巧合形成的豫州黃巾,實則背後的推手會是如此一個未及冠的少年。

“只是懿兒的年歲尚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若是現在就讓懿兒及冠出仕,未免也太早了些許……”

李基那悠悠的話語,令司馬懿原本顯得激動的神色爲之一僵。

只是,還不等司馬懿的心中涌出什麼情緒,李基的話語一轉,問道。

“懿兒,你覺得那錦衣司如何?”

司馬懿一怔,猛然意識到了什麼,但還是下意識地隱藏情緒,沉吟了一下答道。

“可堪人之耳目,可與雄兵十萬相提並論。”

聽到司馬懿的評價,李基的臉上不禁多了幾分笑容。

畢竟隨著桃園衆的孩童們長大,再兼之糜氏商會的龐大人脈以及劉備手中的錢糧,讓錦衣司在亂世之中的擴張速度相當的快。

這十年間,錦衣司已然真正到了能夠在大漢每個郡縣都有耳目的地步。

或許事無鉅細不太現實,但對於各地發生的大事要事所知曉的速度,已然遠超其餘諸侯世家。

且隨著錦衣司不斷的發展,內部的體系也漸漸趨於完善。

當然,由於當前錦衣司的主要職責還是收集情報,並不指望通過錦衣司能刺殺被重重保護的要員。

因此,李基參考著明朝錦衣衛所形成的架構相對簡略了不少,僅設指揮使、指揮同知、州撫使、總旗、小旗五個等級。

不過縱使如此,作爲指揮使的夏侯博依然漸漸感到吃力,在壽春也是每日忙碌得不可開交,走不開哪怕一步。

而司馬懿在推動豫州黃巾形成的期間,李基便給了司馬懿負責一州錦衣司調動的州撫使權利。

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922章 嘆運道第974章 “火”字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61章 吳郡郡守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346章 七三開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454章 自古以來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969章 劉曹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239章 威與德第887章 可願降?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711章 冢虎正式邁上政治舞臺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568章 戰車漂移?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244章 縱橫司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27章 錦衣潛行第988章 平胡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249章 揚州島夷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70章 開擺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39章 上架感言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664章 青釭劍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788章 系別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295章 子龍!子龍!!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901章 官渡奏第299章 塞外局勢
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922章 嘆運道第974章 “火”字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61章 吳郡郡守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346章 七三開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454章 自古以來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969章 劉曹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239章 威與德第887章 可願降?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711章 冢虎正式邁上政治舞臺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568章 戰車漂移?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244章 縱橫司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27章 錦衣潛行第988章 平胡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249章 揚州島夷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70章 開擺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39章 上架感言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664章 青釭劍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788章 系別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295章 子龍!子龍!!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901章 官渡奏第299章 塞外局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介休市| 芜湖市| 南充市| 大厂| 固原市| 遂平县| 万载县| 翁牛特旗| 斗六市| 重庆市| 常宁市| 平顺县| 洪泽县| 库尔勒市| 綦江县| 武定县| 灯塔市| 广安市| 武邑县| 曲阜市| 甘谷县| 高碑店市| 两当县| 游戏| 郓城县| 大姚县| 阿克苏市| 新昌县| 天津市| 宿松县| 元江| 高雄市| 灌云县| 普兰店市| 林州市| 准格尔旗| 朝阳区| 博爱县| 威海市| 淮南市| 涿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