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章 吳郡郡守

第61章 吳郡郡守

劉備聞言,心中大喜。

這本就是劉備此次拜訪盧植的主要原因,如今盧植主動提出,如何能讓劉備不爲之欣喜。

“子坤建言,當以吳郡爲最優,次之丹陽、九江,如此可連接徐州之地,一方面可協助中原地區安置流民,一方面亦可以此方式緩解人口不足,增加勞動力開墾良田、治理水利。”劉備答道。

而盧植略微思索了一下,答道。

“老夫若是沒有記錯的話,戶籍所記錄,九江人口四十萬有餘,丹陽人口六十萬有餘,吳郡人口則是七十萬有餘。”

“若是考慮開墾良田,治理水利需耗費大量勞力,確實需考慮人口因素,其次吳郡接連徐州廣陵,確爲引入流民最爲便捷之路。”

頓了頓,盧植語重心長地說道。

“也罷,那老夫便向朝廷爲玄德舉薦一番,還望玄德勿忘仁德之心,治理一方定當以當地百姓安居樂業爲己任。”

劉備連忙躬身行禮,答道。“弟子,謹記盧師之言。”

……

與此同時,李基正在處理著劉備一部的文職工作。

人員安排,物資損耗,糧草調度等等……

此前,李基還沒有正式拜劉備爲主,不好接觸這些事情,但如今李基自然也沒了推脫的理由,也就自然而然地接了過來。

因此,李基發現薄落津一戰當真是險勝。

此戰之前,劉備一部尚有五千五百左右的士卒,其中有一千騎兵,四千五百左右的步卒。

而在薄落津一戰之中,當場死亡的士卒足足有2200,斷肢重傷者五百左右,如今劉備麾下的戰力,騎兵不足八百,步卒亦只剩兩千出頭,可堪是損失慘烈。

其中那些斷肢重傷者,無疑已然不適合再留于軍中。

以著大漢普遍的做法,對於傷殘士卒皆會賞以一定的肉食錢糧進行遣散,讓其自行歸還故里。

而李基處理文書之時,則是發現了一份劉備起草好的文書,準備建議盧植憐憫那五百士卒乃傷殘人員,難以自行歸還故里,允許那五百士卒就地於鉅鹿城周邊安置,分配田地。

可以說相對於其餘人,劉備的做法可堪仁厚,且考慮跟隨劉備的絕大部分士卒在涿郡也無有牽掛,自此在鉅鹿城周邊耕作,亦不失爲良策。

只是,李基想了想,正準備將這一份文書給壓了下來之時,劉備滿臉喜色歸來,剛剛踏進門口就迫不及待地說道。

“子坤,盧師已答應爲吾向朝廷舉薦爲吳郡郡守矣。”

李基聞言,心中亦是一喜。

吳郡,這無疑是最爲符合李基設想的區域。

而以著如今劉備的軍功以及盧植平定冀州黃巾的威望,只要盧植向朝廷上表,那麼此事幾乎就算得上是十拿九穩了。

並且,隨著劉備提出“以一郡而治天下”的策論,只要盧植不倒,那麼劉備就可以擔任吳郡郡守,無須擔心中途而被撤職。

只要等到當今天子駕崩,搖搖欲墜的大漢將會迎來最後的時刻。

屆時,相比其餘諸侯提前五年有餘締造根基的劉備,恐怕已經足夠李基將吳郡打造成銅牆鐵壁以及大糧倉。

與原軌跡相比,孫策足足在195年方纔佔據吳郡,如今劉備幾乎是要早上整整十年有餘,所擁有的優勢之大簡直難以想象。

“善!”

李基欣喜地應了一句之餘,然後將手中的文書遞給劉備,說道。

“主公,既然吳郡郡守一職,有北中郎將相助上表已是十拿九穩,那麼此文書主公或需重新考量。”

劉備接過文書,掃了一眼上面的內容,不解地問道。

“子坤,這不是吾所起草欲將重傷士卒安置於鉅鹿城周邊,以保餘生溫飽之文書嗎?”

“那些士卒,吾亦是一一探望過,雖然幸運保全性命,但身體有缺,或斷腿、或斷臂、又或是斷指等等,已然是不宜再留于軍中,難道有什麼疏漏之處?”

李基答道。

“主公仁德,此文書亦是多爲士卒考量,但以基之見,縱是將這些斷肢重傷士卒安置於鉅鹿城周邊,分配田地,他們拖著殘缺之軀,又如何能確保自身溫飽?”

劉備聞言,面露哀色,但這已然是劉備所能想到爲這些重傷士卒所能盡力所做之事,說道。

“此乃備之過也,只能再多多賞賜肉食錢糧,只是備如今能力有限,否則定當贍養這些爲吾捨命拼殺之士卒餘生。”

與此前在涿縣暫時養育那兩千餘孩童不同,當時劉備自黃巾之中繳獲了大量錢糧,足以輕輕鬆鬆就養育那些孩童到可以自力更生的程度。

且劉備縱使率軍南下,也不可能將那些錢糧通通帶上,自然對此毫不吝嗇。

然而,劉備攻下薄落津所收穫的戰利品亦是寥寥無幾,或許鉅鹿城之中的錢糧無數,但早已被剛正不阿的盧植封存歸於朝廷。

因此,如今劉備維持兩千餘部下的糧草用度,都尚且需要由盧植分配供給,根本就沒有底氣道出贍養那五百餘殘缺士卒餘生的事情。

如今總攬文書工作的李基,對於劉備有多少家底自然是一清二楚。

不過,李基斟酌了一下言辭,說道。

“主公,欲治理吳郡,最欠缺之物可知爲何?”

“子坤,請說。”劉備問道。 “那便是忠於主公之人。”

李基答道。

所謂:皇權不下鄉。

若想要治理一地,必須要收攬人心,且有足夠的人手總覽全局,否則縱使郡守又如何,依然會被下面之人徹底架空。

“主公爲北人,即使前往吳郡擔任郡守一職,料想府衙之內也不乏陽奉陰違之人,更遑論府衙之地的每一處鄉里之地。”

“因此,主公將這些殘缺士卒安置於鉅鹿城周邊,尚且不如帶到吳郡,分散於安置不同鄉里之地爲主公之耳目口舌,繼而宣揚主公之仁政,以免鄉里之地被當地官吏所矇蔽。”

劉備聞言,頓生恍然大悟之感,讚道。

“子坤所言極是,且與其將這些士卒留於鉅鹿城周邊,尚且不如帶至吳郡安置,如此吾亦能對他們多加照顧也。”

隨後的時間,黃巾之亂的局勢果然如李基所預料的那般逐漸走向平靜。

張角身死,鉅鹿淪陷,這無疑是徹底從根本上瓦解了太平道的根基。

wωω?ttкan?¢O

或許,黃巾尙存,但太平道幾乎就此宣佈瓦解。

隨著這個消息傳遍自鉅鹿傳遍天下,伴隨而來的是無數太平道渠帥的戰意瓦解,悲嗆不已。

不少太平道渠帥只知大勢已去,甚至當場遣散教徒,隱遁山林。

即使尚有一部分渠帥冥頑不靈,那也亦是方寸大亂,逐一被皇甫嵩、朱儁所率領的漢軍所消滅。

只是,李基清楚大漢撲滅了這一場名爲“黃巾之亂”的火焰,但所濺射的火星卻是會蔓延十餘二十年之久。

儘管太平道已散,但殘存的黃巾依然多如牛毛般藏於各地作亂,讓朝廷所派遣的漢軍即使有些清掃,疲於奔命之間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讓各地郡守自行剿滅。

這也進一步加強了各地郡守所擁有的實權,更是成爲了劉焉所表的“州牧之策”根基所在。

‘此刻,如若劉焉擅於抓住機會,應該會趁機二次上表‘州牧之策’……’

李基一邊表情認真地舞劍,一邊則早已不知神遊天外到了何處。

這一幕,看得一旁教導李基的趙雲表情微急,又對李基說不出什麼嚴厲之話。

此前在劉備多次要求之下,擔憂於李基的身體狀況,故以要求李基跟隨趙雲學習槍法強身健體。

一開始,李基未免也有著一二分征戰沙場,血染戰袍的理想,故以頗爲期待地每日跟隨趙雲學習槍法。

然而,現實與理想總是充滿反差的。

在練了足足一個月後,李基手中長槍依然常常瞄準著草人脖子,卻會莫名其妙地扎向草人下三路。

這氣得性格謙遜溫和的趙雲都已經急眼了,完全不明白爲何師門堂皇大氣的入門槍法,在李基的手中偏偏專攻下三路。

因此自知毫無槍法天賦的李基,只能跟著趙雲改練劍法。

相對於難以控制的長槍,劍法的入門難度顯然就低得多,因此李基現在舞劍倒也看上去有模有樣了。

只是已經明白在練武之上天賦差強人意的李基,對於練劍的興趣可謂寥寥。

畢竟,假如戰場之上已經逼迫得謀士都要拔劍廝殺,那麼李基尚且不如拔劍自刎,也免得被俘之後,說不得還要遭受敵人各種酷刑折磨肉體,以及各種利誘美人折磨精神。

所以,縱使是趙雲親教劍法,李基依然不免得神遊天外。

在七天前,朝廷亦也派小黃門至鉅鹿宣旨,正式任命劉備爲吳郡郡守,賜下印綬官服,責令劉備於今年內前往吳郡上任。

而劉備之所以還停留在鉅鹿,則是聽從著李基的建議,派遣關羽、張飛率軍返回涿縣,準備將存放於涿縣的大量錢糧以及那兩千餘桃園衆帶到鉅鹿,再一併前往吳郡。

因此,李基一時反倒是有些無所事事,每日除了讀書就是被趙雲監督練武。

不過令李基有些疑惑的是,平時幾乎都會出現一併練劍的劉備,今日反倒是不見蹤影。

“子龍,主公今日何在?”李基問道。

趙雲想了想,答道。“吾今日早早便見主公被北中郎將喚去,似乎是準備迎接左右中郎將二位將軍的到來。”

“嗯?”

李基舞劍的動作一頓。

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

當然,此二人乃是值得重視的能征善戰之將之餘,更重要的是曹操如今正在皇甫嵩麾下,孫堅亦在朱儁麾下聽命。

如此一來,原軌跡之中魏蜀吳三國的奠基人可就齊聚鉅鹿了。

頓時,李基覺得手中之劍更不香了,開口道。

“走,看看去。”

(本章完)

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377章 白疊子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395章 爭議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393章 莫須有?!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281章 蹋頓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981章 浴血死戰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915章 漢使持節,行巡四方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967章 死戰奏疏第427章 席中策第538章 請殺我!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434章 大孝啊!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77章 沙盤推演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876章 一萬,夠嗎?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144.第144章 大海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307章 印綬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937章 窮怕了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88章 封賞官職第83章 鉅富糜家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939章 遼,乞降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872章 曹洪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
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377章 白疊子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395章 爭議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393章 莫須有?!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281章 蹋頓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981章 浴血死戰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915章 漢使持節,行巡四方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967章 死戰奏疏第427章 席中策第538章 請殺我!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434章 大孝啊!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77章 沙盤推演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876章 一萬,夠嗎?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144.第144章 大海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307章 印綬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937章 窮怕了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88章 封賞官職第83章 鉅富糜家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939章 遼,乞降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872章 曹洪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山县| 南通市| 定边县| 云和县| 密山市| 阳泉市| 平凉市| 永川市| 连江县| 彭阳县| 子洲县| 五华县| 扬中市| 武平县| 泰顺县| 工布江达县| 紫云| 辉南县| 岱山县| 荣昌县| 社会| 夹江县| 伊金霍洛旗| 青州市| 昔阳县| 光山县| 比如县| 无棣县| 舒城县| 内黄县| 石渠县| 龙江县| 岱山县| 丁青县| 鄯善县| 岑巩县| 合山市| 增城市| 申扎县| 新兴县|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