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6章 以身入局

第76章 以身入局

此前,由於李基所展現的氣度非凡,讓在場衆人大多都忽略了李基的年齡。

如今細細看之,方纔發現李基那俊朗儒雅的相貌似也有著幾分稚嫩,確實是一弱冠少年。

若是以李基的年齡計算,總不是真的僅僅修習典籍兩年半,恐怕也是相去不遠。

而感受著宴席之上衆人的眼光變化,李基的腳趾幾乎有著當場摳出一棟別墅的衝動。

‘簡直就是大型社死現場……’

‘賈文和!賈文和!基先將此仇記下了。’

李基暗暗地發誓著,表面卻依然維持著波瀾不驚的沉穩姿態,似乎適才那狂妄得似乎在挑釁衆人的言語並非是由李基本人所說似的。

這讓李基的腦海裡,不禁再度浮現昨日商議的場景。

李基的原計劃,不過是意欲藉由盧植之口宣揚李基的名氣。

就如同曹操被許劭評爲“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後,名氣爲之大漲。

而盧植儘管並非是許劭這種擅於點評他人的名士,但盧植本便是大儒,又兼有著平定黃巾之功,可堪爲如今名氣最盛者。

只需得到盧植於大庭廣衆之下肯定,李基之名氣必然暴漲,足以輕易淡化曹操與劉備之間的小矛盾,且會顯得曹操與劉備均有識人之名。

然而,在聽完李基的計劃後,賈詡卻針對著李基的計劃進行了補充。

“子坤之計頗好,化解形勢於無形,但子坤既然已決定宣揚名聲,何不更爲高調?”

“玄德公與一衆世家子弟相比,根基何其薄弱也?既然子坤已決定一展才華,何妨不借機成爲橫壓當世第一人,吸引世間士子接觸或投靠玄德公。”

“有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若是李基明日於宴席之上,以自身之能蓋壓盧公、皇甫公、朱公等衆多平定黃巾名將,那將盡收平定黃巾之聲望,頃刻間名揚天下。”

“如此世間崇拜於子坤者,將不知幾何!如此世間不服於子坤者,亦將不知幾何!”

“可知‘月旦評’吸引了多少士子名人?屆時有著偌大名聲的子坤稍稍用計,便是往江東吳郡,必然亦使天下士子如雲聚而集,其中妙處可謂是難以估量。”

“而此計劃意在使子坤之名聲如瘟疫般卷席不絕,不如便以‘大漢基瘟’命名之,如何?”

狂妄,離譜……

這是李基聽完之後,腦海之中所浮現的下意識反應。

尤其是什麼“大漢基瘟”的,李基整個人都快要麻了。

即使後續賈詡再度舉例分析了此計的種種好處與細節,李基依然是發自內心的抗拒。

雖說如今在184年的現在,諸葛亮不過3歲,周瑜僅僅9歲,郭嘉也才14歲,諸多青史留名的多智近妖者都還沒有長成。

但,向來行事沉穩謹慎的李基,也從來沒有萌生過如此狂妄的想法,更別說那什麼“大漢基瘟”的,幾乎是瞬間就對李基純良的思想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而看著李基那似乎發自心底抗拒的模樣,劉備也開口準備反對之時。

李基無意間觀察到腦海之中的“計謀模擬器”居然產生了反應,顯現出了一條信息。

【同陣營謀士賈詡提出計謀——“大漢基瘟”,是否進行模擬推演?】

這是?

李基同樣也是第一次發現這種變化。

此前劉備、關羽、張飛也不是沒有在設謀定計之時提出意見,但卻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變化。

‘難道是此前劉關張所提建議,過於簡陋或不足,以至於根本沒有形成一個基本的計謀,所以計謀模擬器纔沒有顯示過嗎?’

一念至此的李基,心中不免有些欣喜。

此前李基就意識到了一個人的思維終究是受限的,且不說李基的風格本就過於依賴於情報,更重要的是人是無法想出超出認知或思維盲區的計謀。

就如同賈詡所設之謀,所定之計,諸葛亮即使能夠看破,但卻是不可能在自己的思維之中主動產生相似的狠毒計謀。

而如今,李基可以主動對自己思維之外的謀士所設計謀進行推演,這無疑是對李基的能力進行的一大補充。

只要同陣營謀士越強,無異於等同李基的能力越強;且同陣營的名將猛士越多,設謀定計之時可用的棋子就越強力。

當即,李基毫不猶豫地選擇對賈詡所設之謀進行模擬推演。

【“大漢基瘟”,這是一看似離譜,實則卻是暗合某種人性的計謀。

本質乃是成名之策,再以此名氣吸引天下士人聚於劉備治下,藉以儘可能吸取一部分士人效忠於劉備。】

【正在衡量此刻鉅鹿城內已知名將文士信息……

正在依據李基的能力進行計算…… 正在計算可能出現的種種干擾或不利因素……

判定通過爲可行計謀……

當前成功率爲:72.9%。】

【計謀評價:此計極毒,乃借衆將平定黃巾之勢成就己勢,且賈詡此計目的大概率亦是爲了推舉你爲當世謀士之首,以便於隱藏自己在劉備麾下的存在感。

此計,你無疑於爲“時間刺客”,即便有著72.9%成功率使名氣響徹大漢,但你心知肚明不過是在趁著諸葛亮、周瑜、郭嘉等最強一批謀士未長成之際,佔了個便宜罷了。

且,此計一旦功成,爲伱與所效忠勢力帶來的好處無可估量之餘,亦將讓你淪爲大量謀士的衆矢之的,無數天才謀士都將以擊敗你爲榮。】

李基的思維再度從昨日的場景之中回過神來,暗自地念了一下那個成功率。

“72.9%”

這無疑即是李基推演自身之計與他人之計的差異所在。

推演自身計謀,由於所設之計本就基於李基所知的種種情報之上,這也就讓李基可以直觀判斷出可行或不可行。

推演他人計謀,則只能基於李基的能力與思維進行最理性的判斷,判斷出一個大體的計謀成功率。

這個成功率在李基看來不算高,但考慮到此計一旦功成,那麼將直接補全劉備短時間崛起的人才缺乏的一大短板,吸納天下英才而用之。

念及平日裡劉備的愛護,念及劉備於薄落津之中不惜奮身一搏,李基何以惜身?

‘主公,那便讓我這謀士親自以身入局,爲你吸納天下文士聚於治下,以補全當前麾下人才匱乏的短板……’

李基深吸了一口氣,那看似淡然的目光之中漸漸多出了一絲堅定之色。

‘既然那樣,那就來吧!讓我試試去奪取那個當世第一的謀士名號,今後縱是有著大量多智近妖的謀士以敗吾爲榮,又豈是吾於當前頓足不前的理由所在?’

而此刻,宴席之上的衆人漸漸也從李基那自信傲慢的話語之中反應過來,不少人看著李基的目光流露著不喜之色。

或許,李基所表現出來的才能極強不假,但如此恃才傲物,聲稱:“人與人之間的才能差距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無疑是狠狠地刺激了相當一部分人。

尤其是文士之間大多有相輕的習慣,這更是讓李基一時成了衆矢之的。

一位中年文士,當即霍然起身,衝著李基怒斥出聲道。

“當真可笑,區區一黃口小兒不知天高地厚,豈知世間奇才智者不知幾何?安敢如此傲物,言及修習典籍兩年半即掌握他人所未掌握之能。”

李基的目光一轉,腦海之中浮現了這位中年文士的信息。

潁川人士,蔡節,於上一次的宴席之中,李基曾與其交談過數言,言語甚傲,自恃身份,爲皇甫嵩麾下一參軍。

而面對著蔡節的指摘,李基則是神色未變,拱手道。

“基不知世間奇才幾何,正出山以來不過數月之間,正想請教,不知蔡節先生可有除謙遜一事之外相教之?”

霎時間,此言無疑是堵得蔡節滿臉通紅,張口欲言,又完全說不出話來。

在適才盧植與劉備的陳述之中,可知李基設謀用計之天馬行空又環環相扣,赫然不是蔡節所能相提並論。

“既無一物相教之,何不坐下?”

李基再度道了一句,語氣之中聽不出任何嘲諷,彷彿僅僅只是爲了陳述事實。

蔡節一時羞憤之極,當即憤而坐下,卻又完全不敢看旁人目光。

也就在蔡節坐下之後,又一文士站起,衝著李基微微拱手,道。

“李子坤,以吾觀之,汝或有幾分智謀,但似乎口舌之利更勝於設謀定計也,莫非是欲藉此邀名乎?”

李基無視著一部分文士配合著發出的鬨笑聲,目光緩緩地朝著那文士看了過去。

宛城人士,喬獻,李基於上一次宴席之中也有過短暫交談,其貌雖不揚,但口舌頗利。

“無爲邀名,實乃自出山以來未逢敵手,心中寂寥難耐,自覺長進有限,縱轉戰千里又敗黃巾張角,亦不過是牛刀小試,故以有意藉機求教於諸君也。”

李基再度發出一記直球,無視著喬獻在話語之中所設下的種種陷阱。

絕殺!

喬獻先是蒙了一下,完全沒想到李基既沒有掩飾目的,坦言直說就是想要藉機求教,甚至明擺出轉戰千里敗張角的戰績。

這無疑是直擊了喬獻這種名辨之士,但對於其餘方面稱得上薄弱的要害之處。

(本章完)

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199章 老道士第415章 峴山之陷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906章 起霧了!第952章 洗馬?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969章 劉曹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87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573章 順逆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74章 大漢基瘟?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297章 破陣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882章 斷糧?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453章 占城稻?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160章 地上涼第668章 密信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90章 應對之策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762章 低頭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274章 五勝五敗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77章 沙盤推演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48章 李基論戰
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199章 老道士第415章 峴山之陷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906章 起霧了!第952章 洗馬?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969章 劉曹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87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573章 順逆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74章 大漢基瘟?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297章 破陣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882章 斷糧?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453章 占城稻?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160章 地上涼第668章 密信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90章 應對之策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762章 低頭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274章 五勝五敗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77章 沙盤推演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48章 李基論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泾阳县| 广州市| 兴隆县| 钟祥市| 金秀| 娱乐| 武山县| 鄢陵县| 北流市| 屯门区| 杭锦旗| 辉南县| 大化| 曲靖市| 双流县| 洛阳市| 准格尔旗| 井陉县| 通州区| 财经| 越西县| 宁强县| 扎赉特旗| 门头沟区| 美姑县| 宁化县| 龙陵县| 永福县| 永和县| 洛扎县| 仙游县| 丹寨县| 抚顺县| 略阳县| 锡林郭勒盟| 通州区| 铁力市| 拉萨市| 海伦市|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