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4章 董卓入京

第324章 董卓入京

對於李相而言,父親李基是陌生又熟悉的存在。

陌生,便是李相自記事以來,便毫無關於李基的記憶;

熟悉,那又是因爲身邊幾乎人人都在說他,人人在得知自己是李基之子後,吳郡之內上至官吏,下至走卒,無不態度有所變化。

“李基之子”、“國士之子”……

這兩個名字,幾乎是李相懂事以來就伴隨著他的成長。

而慈愛的母親大人,亦是自李相記事以來,便是被母親大人夜夜教導如何斷文識字,嚴格地要求著一言一行。

反倒是白天前往郡守府之中與阿斗嬉戲,算得上是李相唯一的娛樂活動。

且那在城中地位崇高的伯父劉備,對於李相也是寵愛有加,但有所求無不應允。

可這並不代表李相可以肆意妄爲,反而是被昭姬規範著在外的一言一行,這讓李相心中對於那導致了這一切的父親李基的感情無疑是異常複雜。

原本,李相還以爲李基對於自己的要求只會更加嚴苛,所以李相今日一言一行特別小心,生怕會遭到父親的呵斥。

且在父親的詢問之下,李相也是提吊著心地回答,希望能夠得到父親的嘉賞與認可。

只是,令李相所沒有想到的是,李基並沒有認可或斥責,反而流露出的是關於態度卻是這般的出乎意料。

這讓原本還與李基頗爲生份的李相,驟然感覺到了一絲絲父愛。

一時間,李相心中頓時涌起了一陣委屈,兩手微微一張,就想要抱住眼前的父親大人痛訴一番母親對於自己的嚴苛要求。

只是李基被劉備親自送回,早就有門房迅速奔入府中稟報。

因此這一會的功夫,昭亭侯府已是中門大開,昭姬腳步匆匆,滿臉歡喜地親自迎了出來,呼道。

“夫君!”

聽到昭姬的聲音,李基扭頭一看那兩年餘不見,氣質越發顯得端莊典雅的昭姬之時,眼中一時卻是再也容不下它物,迅速地站了起來朝著昭姬走了過去。

這一下子,卻是讓剛剛張開雙手的李相直接撲了個空。

等李相反應過來之時,卻是發現父親與母親似是你儂我儂地在一大羣僕從婢女的簇擁之下,徑直就往著府中走去。

所有人,一時間都似乎忘記了李相的存在。

唯有留到最後的門房正準備關上大門之時,這才驟然注意到還站在外面的李相。

這讓門房爲之一驚,連忙湊了過來問道。

“公子爲何站在此地不與侯爺一同入府?”

李相沒有吭聲,只覺得心中莫名升起了一種淒涼之感,微微嘆息了一聲,將剛剛原本心中涌起想要向父親痛訴母親的想法徹底粉碎。

由此可見,相比起自己,父親明顯更在意的是母親。

李相小小的臉龐上掛著大大的惆悵,小小的身影也是緩緩地踏入了尚未完全關閉的大門之中。

而接下來的數天時間裡,李基一方面與久別勝新婚的昭姬溫存,爭取讓李相再加個玩伴,免得小小年紀天天像個小大人那般。

另一方面,李基則是翻閱著吳郡、會稽郡的各種文書,以確認著當下已經被劉備掌握在手中的吳郡、會稽郡這兩年間的發展變化。

商業、耕地、官道、工匠……

在有了足夠的良田作爲底蘊的情況下,又經過了足足兩年的安穩發展與休養生息。

與天災人禍頻頻的中原不同,吳郡與會稽郡的百姓反倒是漸顯安居樂業,已是有了幾分海晏河清的景象。

其中,最讓李基關注的便是吳郡與會稽郡的人口變化。

雖說不可能年年進行人口普查,但從方方面面的側面記錄,也能大致推斷當下的人口規模。

吳郡的人口數量終是直追南陽郡突破了兩百萬的關口,就連會稽郡的人口也是突破到了一百三十餘萬。

而且,這僅僅只是個開端。

隨著百姓安居樂業,近兩年新生兒的出生數量幾乎是逐年飆升,想來今年只會再創新高。

除此之外,李基這幾天時間裡也不乏賓客登門拜訪,關羽、顧雍、徐盛、糜竺、簡雍……

有趣的是,這兩年間協助治理吳郡有功,漸漸在江東與李基一併被稱爲“一李二張”的張昭和張紘完全沒有登門拜訪的意思。

甚至,相當一部分與張昭、張紘走得極近的江東世家官吏,同樣也是彷彿有所約定般的沒有拜訪。

“有趣,看來我這個郡丞的位置,還當真不乏盯著的人。”

李基笑著道了一句。

而此刻站在李基面前,則是郭嘉與夏侯蘭二人。

與兩年前還稍顯稚嫩相比,如今的郭嘉與夏侯蘭無疑已經成熟得多,這讓李基反倒是有種一晃眼功夫孩子就拉扯大了的感覺。

其中,這兩年間頻頻與諸多士子飲酒作樂的郭嘉,整個人看上去就宛如是個風流不羈的士子,做派姿態也是盡顯著隨性,腰間所掛著的酒葫蘆都大了一寸不止。

相反,夏侯蘭倒是完全沒了曾經跳脫的影子,氣質反倒是有種穩重且老氣橫秋的感覺。 而郭嘉幾乎是瞬間就明白了李基話語中所指的意思,道。

“在二張眼中所能看到的或許僅有江東一地,尚且以爲先生既已受封爲遼西郡郡守的侯爺,不日便會離開吳郡前往遼西郡赴任,此刻不與先生接觸,亦是情理之中。”

李基微微點頭,對於郭嘉能說出這個答案毫不意外,然後又轉目看向夏侯蘭,問道。

“那明正認爲,吾該如何作爲?”

夏侯蘭沉思了一陣後,方纔答道。

“吾謹以爲,先生當置之不理,如此既能彰顯大度,又不至於讓主公麾下顯得只有一個聲音。”

李基打量了一下夏侯蘭,也是微微點頭,道。“明正亦不錯,進步頗大,能看到這一點相當不錯。”

此言一出,令夏侯蘭暗自略微鬆了一口氣。

只是,一旁站著的郭嘉瞥了夏侯蘭一眼,眼神中有些無奈。

相當不錯……

言下之意,實則是還有進步的空間。

只是郭嘉也清楚夏侯蘭本就只是中上之姿,即便劉備與李基都有著重培養對方,但夏侯蘭始終還是有所不足。

雖說郭嘉與夏侯蘭的性子天生不合,但暗自覺得可惜的郭嘉心情多了些不美,下意識拿起葫蘆就想美美地品上一口。

可郭嘉考慮到李基不喜白日酗酒,也便是又將葫蘆給掛了回去。

事實上,李基的心中也確實有些失望,但也明白天資之事不能強求。

並非是說夏侯蘭的回答是錯誤的,而是夏侯蘭僅僅就事論事,這是不夠的。

不觀全局者,一角必有疏漏。

以著天下大勢而論,亂象日益顯現,對於劉備集團而言,在內部玩平衡自會是一種愚蠢的內耗。

李基縱容著二張的存在,也不是單純爲了讓劉備麾下多出一個聲音,避免來自於劉備的猜忌,而是爲了讓二張把江東世家的力量都暫且引出來。

如此一來,既能讓江東世家的力量一點點地由暗轉明,也能更方便李基集中引導或處理世家。

因此,關鍵的從來都不是二張,而是以著二張爲代表的江東世家。

當然,現在依然還不是李基處理“二張”的時候,他們的存在尚有大用。

“同在主公麾下,個人矛盾無足輕重,只要二張皆爲主公盡心盡力即可。”

李基先是道了一句,爲此事定性後,目光重新落在了郭嘉與夏侯蘭的身上,開口道。

“奉孝、明正,你們俱已成材,也不便再爲一小小書童蹉跎人生,吾欲爲爾等在主公麾下安排去向,不知爾等可有異議?”

對此,郭嘉與夏侯蘭自是早有心理準備,也知此次李基特意召他們二人到此是爲了此事。

因此,郭嘉與夏侯蘭均拱手而拜,道。

“願聽先生安排。”

“此事我已提前向主公稟明,奉孝便暫爲軍中主簿,明正便暫爲軍中軍正。”李基開口道。

“喏!”

郭嘉與夏侯蘭均是直接答應了下來,並沒有流露出絲毫的不情願。

不過,這兩個職位的不同,也從無形之中表露出了李基對於郭嘉要略微看重一籌。

主簿,名義上是負責管理軍中大小文書,實則卻是能隨時旁聽參與到各種事務的決策。

至於“軍正”,所掌的便是軍中軍法,負責軍法監督以及軍法執行,顯然是準備開始培養夏侯蘭獨掌一軍的能力。

而隨著一則來自洛陽最新的情報傳來,李基的眉頭忍不住重重地跳了跳。

【洛陽大亂,大將軍何進被殺,張讓、段珪等宦官挾持天子劉辯逃至北邙山,由董卓所救駕,而後董卓率大軍進駐洛陽,接管洛陽駐防……】

還不等李基去細細思考此事,夏侯博便被劉備派了過來相請去商議要事。

知道劉備是得知“董卓入京”而坐不住的李基,也不耽擱,直接隨著夏侯博前往府衙。

對於李基的忽然出現,府衙之內的諸多官吏頗爲訝然。

不過李基沒有去理會那些大小官吏的反應,直奔著平日劉備處理文書的側廳所在。

李基纔剛剛一進門,劉備就是一副頗爲上火的樣子迎了上來,這讓李基下意識地開口道。

“主公,基知道你此刻頗爲著急,但還請稍安勿躁……”

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922章 嘆運道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514章 天子氣第32章 白袍返鄉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93章 勠力同心第788章 系別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369章 陷陣營!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649章 這這不對吧?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602章 豪賭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971章 司馬滅曹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834章 鴻門宴?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37章 二選一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92章 孫氏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303章 昭亭侯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330章 都殺了!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939章 遼,乞降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305章 驚喜?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622章 他敢?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82章 三成?兩成。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559章 豪華單間
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922章 嘆運道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514章 天子氣第32章 白袍返鄉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93章 勠力同心第788章 系別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369章 陷陣營!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649章 這這不對吧?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602章 豪賭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971章 司馬滅曹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834章 鴻門宴?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37章 二選一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92章 孫氏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303章 昭亭侯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330章 都殺了!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939章 遼,乞降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305章 驚喜?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622章 他敢?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82章 三成?兩成。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559章 豪華單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城县| 革吉县| 靖边县| 乐昌市| 赞皇县| 达日县| 浪卡子县| 元谋县| 洪雅县| 沂南县| 汉中市| 东乌珠穆沁旗| 枣阳市| 类乌齐县| 湘阴县| 罗定市| 彰化县| 牡丹江市| 仪陇县| 民丰县| 红原县| 淮滨县| 长治市| 盐池县| 昌都县| 平江县| 凌海市| 会东县| 吴桥县| 海宁市| 彰化市| 弥渡县| 鄢陵县| 庐江县| 富平县| 曲沃县| 偃师市| 云梦县| 云南省| 德昌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