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4章 關原之戰

於公於私,以著李基與賈詡之間的關係,賈詡還是恍若無意地提醒一句。

“子坤,最好還是讓一部分人徹底閉嘴,如此才能保證真相徹底地掩埋下去。”

“沒有那個必要?!?

李基賞著雪,品著茶,語氣有些慵懶地開口說著。

“不說吾之所爲,可任由後人評判,且留一些野史供後人笑談,不也是一種趣事嗎?”

賈詡聞言,沉吟了片刻,方纔朝著李基舉杯示意,道。

“子坤之氣度,吾不如也?!?

當然,賈詡對於李基此舉心中佩服,但並不代表就認可。

換做是賈詡,無論重複多少次。

賈詡的選擇還是會讓大部份人閉嘴,甚至直接讓羅斌等人自邪馬臺國返航的半途,就直接讓整艘船沉入海底,給邪馬臺國推上一個殺害漢使的罪名。

當然,賈詡也清楚李基此舉或稱得上是弱點,可相對的又是如此的讓人放心。

無須擔心,某一刻單純由於知道得太多就會慘遭李基滅口,否則賈詡還真得想想什麼時候提桶跑路或者歸隱田園比較合適。

“這稱不上什麼氣度,反倒是文和有心思在此品茶吹捧,不知眼下的倭國內部動員兵力之事可否推行下去了?”李基問道。

“倭國之內,大小事務俱已掌控在手……”

頓了頓,賈詡有些不解地問道。

“只是,以我軍戰力,直接就能征伐邪馬臺國,子坤爲何又讓倭國動員全國兵力,爲此我軍還需資以不少糧食?!?

不是賈詡傲慢小視邪馬臺國,實乃是在賈詡看來倭國的兵力實在是不堪入目,聚集起來也只是浪費軍糧。

與大漢的兵員制度不同,倭國由於平日裡根本無力供養大量兵卒,所以舉國上下真正稱得上是士卒的,不過數千之數。

上一次狗奴國國主卑彌弓達在漢軍駐地率領相迎李基的三千倭人兵卒,便已經是狗奴國平日供養的絕大部分兵卒了。

而瀛洲之上的戰爭,除了這些士卒之外,還會大量召集農民作爲民兵參與戰鬥。

只是就連瀛洲真正的士卒在賈詡眼中都是戰力孱弱,那些平日耕地的農民在賈詡看來更是與豬玀無異。

若是放在中原戰場之上,莫說是大漢郡兵,恐怕就連黃巾軍的戰力都及不上。

“以一時得失來看,最爲快捷的方式,自是如今吾便召集漢軍,直搗王都,踏平邪馬臺國,直接破滅了這一小國?!?

“可自長遠來看,卻是對控制瀛洲留下隱患?!?

“越是愚昧之人,越是隻會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吾可不想看到在一統瀛洲之後,還會偶有敢於叛亂的倭人,讓漢軍只能如同拍蒼蠅那樣,不斷在瀛洲之內四處奔波撲滅?!?

“吾要一役,使瀛洲上下近百萬倭人聞漢人之名而喪膽,吾要使倭人自此視漢人如神,不敢直腰正視……”

說到最後之時,李基的語氣依然平靜,但是卻有著一股冷徹心扉的寒意隱隱流露而出。

(PS:據《魏志·倭人傳》之中的史料記載,邪馬臺國的人口是超過五十萬的,因此推斷狗奴國人口也是接近邪馬臺國,所以這個時期的瀛洲真實人口是超過百萬的。)

那對於倭人的厭惡之情,幾乎是難以掩蓋。

這讓向來不怎麼心善的賈詡,都不免地暗自爲倭人默哀了一陣。

‘李子坤如此心善,想必能讓瀛洲近百萬倭人都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吧……’

而趁著瀛洲進入了冬季降雪期,不宜用兵之際,李基一方面持續不斷地探查各個礦脈的位置,一方面卻是在緩緩地抽調著倭國上下所有青壯民兵。

且,李基並沒有刻意地封鎖這個消息,甚至暗自地讓這個消息清晰地泄露到了邪馬臺國高層手中。

隨著倭國大量民兵當真開始集合,邪馬臺國的高層也隨之意識到更名爲倭國的狗奴國,居然當真是打算與邪馬臺國主動開戰。

當即,邪馬臺國也不顧尙處於冬季,便開始迅速自本州島開始大肆召集民兵。

李基深知倭國與邪馬臺國的兵員制度落後,再加上瀛洲多山,道路難行,聚集兵員效率遲緩,所以足足給予了倭國與邪馬臺國足足一個冬季的時間。

在一個冬季過後,李基已然探清了九州島與四國島之上絕大部分記憶之中金礦銀礦的位置。

而倭國與邪馬臺國也幾乎舉國之力召集了所有青壯爲民兵,集合出了兩股讓賈詡都有些咂舌的龐大兵力。

倭國召集了近十萬的青壯民兵,佔據著本州島的邪馬臺國召集的青壯民兵之數,更是高達十二萬之多。

以著賈詡所知的瀛洲約百萬人口來計算,在瀛洲這種奇葩的兵員制度之下,居然抽調得出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作爲兵力。

撇除倭人之中的那部分老弱婦孺,這無疑已是整個瀛洲大半的青壯。

而隨著春季的到來,這一場足足醞釀了整個冬季的大戰,也隨之爆發。 李基直接調動所有海船來爲倭國運輸兵員,將所有的倭國兵力跨海運到了距離邪馬臺國王都不遠的一處本州島腹地。

待邪馬臺國後知後覺地發現之時,經過兩趟海船的運輸,整整十萬的倭國兵力已然盡數在邪馬臺國腹地登陸,然後開始朝著邪馬臺國王都的方向推進。

這“開戰即是決戰”的序幕,完全是邪馬臺國上上下下所沒有料到的。

但令邪馬臺國爲之感到僥倖的,則是倭國兵力所登陸的地方距離王都還有些許距離。

這些許距離,恰好足夠邪馬臺國將集中在王都周邊不同區域的兵力召集起來應敵。

最終,在李基的暗中引導之下,倭國與邪馬臺國兩軍在一處名爲“關原”的平坦地勢相遇爆發大戰。

邪馬臺國與倭國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雙方持續爭鬥了足足百餘年的時間,代代的仇恨積累下來,讓雙方的戰鬥幾乎是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

只是,這個白熱化大概只限於“倭人”的看法。

或許,倭國與邪馬臺國傾盡全國青壯所召集的兵力數字均達到了十萬之上,還算得上可觀。

可這些民兵的質量以及裝備,在遠遠的一處山頭之上俯視圍觀的李基、賈詡、張飛等漢人看來,那簡直稱得上是不堪入目的程度。

不僅僅是那些矮小瘦弱的民兵只知道毫無陣型地相互擠在一起,且絕大多數的民兵所持的也大多是臨時削出來的木矛竹矛之類的。

“嘖嘖,老子看著怎麼這麼喜感呢?就算是黃巾軍之中的婦孺大多手中還能有把鋤頭,這些倭人拿的居然都是些木矛竹矛之類的?!?

“而且……雙軍交戰,也就是遠遠地戳戳戳,零星地拋射一些竹箭,真的能有殺傷力嗎?”

“俺覺得按照這個交戰方式,這十幾二十萬人不得打個幾天幾夜才能分出勝負?最後哪一方隨身攜帶的軍糧耗盡了,就宣佈戰敗……”

……

聽著張飛、甘寧、孫策等一衆武將忍不住發出的調侃,李基也沒有阻止的意思。

畢竟以著如今中原發展了超過千年的戰爭史相比,瀛洲內部的菜雞互啄,難免會惹得一衆武將發笑。

而原軌跡之中,瀛洲也是在大航海時代火器傳入,軍事實力纔開始迅速追趕中原。

最終到了明朝時期,瀛洲的豐臣秀吉甚至萌生了建立亞洲大帝國,先徵半島,再徵中原的野心,率領十餘萬大軍佔領半島後,與大明交戰掀起了一場“萬曆朝鮮戰爭”。

不過,現階段瀛洲這種交戰模式,也確實是磨蹭之極。

兩軍前方的民兵以竹矛木矛不斷碰撞,直至對方的竹矛木矛折斷後,方纔會趁機嘗試往前一戳。

這種殺敵效率……低得驚人!

原本李基還想著在倭國一方的局勢陷入不利後,再出手一舉奠定勝局。

可足足半個時辰過去,交戰雙方真正死亡的民兵數量不過百餘人,其中大部分還是不幸被竹箭射中了喉嚨的倒黴蛋。

倘若真的任由雙方這樣交戰下去,沒有數天的磨蹭,根本不會讓局勢產生偏移。

“罷了?!?

李基嘆息了一聲,實在是沒有這個耐心,開口道。

“各將即可依此前的安排而行?!?

“是!”

當即,原本看得已經精神懨懨的衆將,神色俱是爲之一震,齊聲地應了一句。

而後,在年紀尚幼的孫策滿是羨慕的目光之中,衆將均各自領命離去,唯獨自己需要留在這裡繼續統領兩千親衛。

李基注意到孫策的神色,問道?!霸觞N?策兒心有不甘?”

“不敢……”

頓了頓,孫策咬著牙地說道。“只是,我亦願爲老師向邪馬臺雪恥報仇?!?

“好好好。”

李基安撫著孫策道?!凹热徊邇河写诵?,那待大破敵軍之後,就由策兒馬踏邪馬臺國王都,如何?”

孫策聞言,頓時大喜過望,道。

“謝老師!”

而也就在此時,一陣激昂的鼓聲在這處名爲“關原”之地響起,聲傳數裡之地,讓原本正在交戰的雙方倭人都爲之一靜。

下一刻,漢軍大纛在列陣推進的漢軍步卒拱衛下,遠遠地出現在無數倭人眼中。

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593章 創業的曹老闆(第三更)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283章 烏雲踏雪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84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231章 共飲之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567章 大纛前移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488章 馬上風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434章 大孝啊!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955章 宿敵再戰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606章 水攻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8章 大興,大興第443章 可以改第974章 “火”字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81章 流民問題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244章 縱橫司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295章 子龍!子龍!!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412章 策與瑜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252章 密函第37章 二選一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503章 嘴硬癥(第三更)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988章 平胡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573章 順逆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63章 袁氏!袁氏!
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593章 創業的曹老闆(第三更)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283章 烏雲踏雪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84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231章 共飲之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567章 大纛前移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488章 馬上風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473章 告狀!告狀!?。?/a>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434章 大孝?。?/a>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955章 宿敵再戰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606章 水攻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8章 大興,大興第443章 可以改第974章 “火”字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81章 流民問題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244章 縱橫司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295章 子龍!子龍??!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412章 策與瑜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252章 密函第37章 二選一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503章 嘴硬癥(第三更)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988章 平胡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573章 順逆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63章 袁氏!袁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章县| 无极县| 前郭尔| 临泽县| 杂多县| 大化| 醴陵市| 西乌珠穆沁旗| 政和县| 乌兰县| 屯昌县| 夹江县| 中卫市| 阿尔山市| 阜康市| 图木舒克市| 介休市| 手游| 科技| 洛浦县| 文化| 固安县| 都兰县| 宜君县| 长乐市| 泰州市| 民乐县| 绵竹市| 九龙县| 苏州市| 浦北县| 社旗县| 灌阳县| 临夏市| 托克托县| 新乡县| 武宁县| 镇安县| 繁峙县| 山东|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