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

李基的目光一動,幾乎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或者說,讓劉虞主動相邀,這本就是李基的目標所在。

與公孫瓚口中一味軟弱保守的形象不同,李基初步與劉虞接觸下來後,發現劉虞反倒是個如傳聞之中那般不折不扣的君子。

以至於李基刻意透露了自己領了三萬兵馬,眼下實則極度欠缺兵力的劉虞居然都能忍著沒有主動開口借兵。

顯然,劉虞自知借兵之事對吳郡而言大爲吃虧,所以才強忍著不提。

直至李基主動給了劉虞一個藉口,讓劉虞可以施恩於李基後,劉虞方纔說服了自己下定決心。

旋即,劉虞帶著李基一路走進了一處明顯是平日處理政務的房間內,然後方纔開口道。

“子坤先生,實不相瞞,如今幽州狀況可堪兇險!有張純張舉勾連烏桓叛亂,自廣陽郡往東之郡的政令已難通行,且據探子回報,有十餘萬烏桓騎兵正於漁陽郡之內集結,即將攻陷漁陽城?!?

李基臉上流露出大驚失色的表情,轉而則是忿怒地一掌拍在桌案上,怒聲道。

“烏桓賊子,膽敢如此?”

頓了頓,李基才似乎反應過來,連忙朝著劉虞拱手道。“基無意在使君面前失態,請恕罪。”

“無妨?!?

劉虞目光流露著幾分欣賞地看著李基,然後說道。

“烏桓一旦攻陷漁陽城,下一步定是薊城無疑,薊城一失,便是整個幽州徹底淪陷,故以老夫欲厚顏向子坤先生借兵一萬?!?

李基聞言,臉上浮現著爲難與疑惑,轉而道。

“基有一問,那便是如今劉使君手中依然有代、上谷、涿、廣陽四郡,全力募兵,號召青壯殺敵,以幽燕男人之豪邁,料想在極短時間內招募數萬兵馬不是難事?!?

對此,劉虞搖了搖頭,道。

“子坤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卻不知其二,僅剩的四郡之中,涿郡一郡有人口近七十萬,比餘下三郡人口加起來都要多,且代郡、上谷郡人口加起來方纔勉強二十萬,廣陽郡人口不足三十萬?!?

“若要募兵,唯有自涿郡而募。”

“然而,前任涿郡郡守劉焉在離任之時府庫、糧倉俱是爲之一空,縱使薊城之中尚有大量糧食,可兵器甲冑卻是大爲不足?!?

……

李基。

霎時間,李基整個人都有些呆住了。

劉焉手中的府庫、糧倉是怎麼空的,李基還能不清楚嗎?

一部分是黃巾之亂時將大量的兵器甲冑都交給了劉備,一部分則明顯是劉焉私自變賣或帶走了。

而幽州以涿郡最南且最富,涿郡人口亦是冠絕幽州。

如今還在劉虞掌控之中的幽州四郡,涿郡人口便是佔了一大半,在涿郡府庫盡空的情況下,就算劉虞想要大肆募集幽州青壯,恐怕也沒有足夠的武器甲冑裝備士卒。

以著劉虞的性格,連武器甲冑都難以替士卒備齊的情況下,如何願意看著那些青壯僅憑血肉之軀與烏桓交戰。

而李基也驟然意識到在此前推演之中,主觀意識上所忽略的問題,並且明明二十萬幽燕男兒對烏桓騎兵形成了包圍圈,傷亡之數還是遠在烏桓騎兵之上。

那便是推演之中的二十萬幽燕男兒,恐怕真正持械帶甲者,不多!

而恐怕也唯有在推演時期完全擯棄情感的狀態下,李基纔會真正將那些大好的幽燕男兒視作血肉屏障那樣填上去了。

眼下真正的現狀是幽州的武器甲冑俱是遠遠不足,即便是掏空餘下四郡的府庫,恐怕也裝備不了多少新軍。

一時間,李基倒是徹底理解了劉虞所面臨的難處。

上任不足一年,還不等劉虞慢慢掌控幽州的軍政諸事。

烏桓便是開始大肆叛亂,內又有以公孫瓚爲首的諸將理念不同,且情況緊急之下,驟然發現幽州最爲精華的涿郡府庫糧倉都是空的。

林林種種下來,劉虞如何能看到對烏桓戰而勝之的希望,自然只能選擇集中兵力固守薊城。

“不知使君當下準備如何抵禦烏桓?”李基問道。

劉虞嘆息了一聲,無奈地說道。

“唯有固守薊城一途之餘,遣使籠絡說服烏桓主動退兵,且只要薊城保證不失,待冬季來臨,烏桓也只能暫時退回草原?!?

“待到來年,老夫做好一切準備好,那烏桓再想要如此劫掠漢土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冬季?!

李基聞言,表情忍不住略微抽搐了一下。

眼下可是五月初,距離冬季足足還有六個月的時間。

稍加推算一下漁陽城以及薊城所能拖延烏桓的時間不足兩個月,也就是說劉虞已經做好了任由烏桓在漢土肆虐劫掠四個月的準備。

“使君,一味固守薊城,定會使無數漢民遭災。”李基小心地勸道。

“此事,老夫如何不知?”

劉虞無奈地說道。 “可薊城之內有近二十萬百姓,且存放著大量維持代郡、上谷郡邊境漢軍的錢糧,一旦薊城被攻陷,那麼整個幽州將徹底淪陷於烏桓手中。”

“老夫不敢賭,也不能賭!”

劉虞的臉上流露出滿滿的掙扎,一字一頓地說道。

“老夫也做不到捨棄眼下的二十萬百姓安危,而去嘗試救可能會是更多的百姓?!?

“老夫能做到的,唯有保住薊城,且傳令幽州各郡百姓儘可能入城躲避烏桓劫掠,有城池相護,軍民一心,老夫相信烏桓必不能輕易破城,也不會浪費大量時間去一個一個城池攻陷?!?

“只是,老夫如此必然對不住那些難以進城躲避烏桓的百姓,老夫亦是愧對陛下與朝廷信任,未能爲大漢牧守幽州,使之不遭異族之害?!?

說到最後,劉虞那略有些渾濁的雙目已是盈滿淚水,盡是愧色。

這一番發自肺腑之言,讓李基大爲觸動。

老劉家之人可當真是要麼奸詐狡猾之極,要麼又是至情至性之極……

眼前的劉虞,某種意義上無疑是個與劉備的仁德性格相近之人。

如今細細瞭解下來,李基憑心而論,劉虞做錯了嗎?那又是否是公孫瓚做錯了?

俱不是。

劉虞與公孫瓚的理念無疑是將保守派與激進派的選擇,演繹得淋漓盡致。

劉虞所思所想的,是如何儘可能地保全幽州以及更多的百姓;

公孫瓚所想的,卻是寧與烏桓同歸於盡,也絕不願意在烏桓的鐵蹄下茍延殘喘。

劉虞身爲幽州牧所需要考慮的更多,公孫瓚身爲將領無疑是更爲純粹。

旋即,劉虞以衣角拭去淚水,道。

“讓子坤先生見笑了。眼下幽州狀況確實不容樂觀,老夫費盡心思也只是緊急調動了三萬餘士卒抵達薊城,儘管老夫有與薊城共存亡之決心,但卻憂心於雙方兵力差距?!?

“故以,老夫欲與子坤先生相商之事,便是希望子坤先生能否皆予老夫一部分兵馬?且老夫承諾不到緊急關頭,斷然不會動用吳郡兵馬,儘可能爲玄德保全這些兵馬?!?

“至於此前承諾子坤的糧草以及囤糧之地,老夫即刻便能兌現糧草,但囤糧之地卻是需要等烏桓退卻後,幽州恐怕纔能有一個真正的穩妥之地?!?

說到最後,劉虞的目光帶著幾分期盼地看著李基。

儘管貴爲幽州牧的劉虞地位遠在李基之上,但劉虞本就是個不仗勢欺人的君子,再兼之李基乃是吳郡郡丞,不歸劉虞所管轄。

並且,劉虞對於瀛洲之事也是有所耳聞,知道李基乃是奉劉備之令前去瀛洲查探倭國之事的。

在劉虞看來,讓李基爲了百姓以及大義而暫且棄劉備的命令,轉而借兵給幽州完全算得上是強人所難。

因此,劉虞甚至在心中做好了幾分被李基所婉拒的念頭。

只是,令劉虞所沒有想到的是,李基拱手一拜,道。“劉使君保國護民之心,基深感敬佩,願率三萬兵馬全力相助幽州抵禦烏桓?!?

劉虞聞言,爲之一愣,先是大喜,然後則是有些憂慮地開口道。

“子坤先生乃是奉軍令而往瀛洲,若是三萬兵馬俱用以助老夫抵禦烏桓,豈非是要累得子坤先生違背玄德之令?如此反倒是害了子坤先生?!?

頓了頓,劉虞接著說道。

“子坤先生僅需借老夫一萬兵馬,老夫便已經是感激不盡了?!?

李基笑了笑,正色道。

“地或分南北,但漢人豈有南北之分?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主公與基俱是漢人,烏桓異族膽敢劫掠漢土,那遑論何人,便有殺夷之責也。”

“相反,若是基無視烏桓而遠遁之,事後定會被主公重重斥責懲罰不可?!?

這一番話,聽得劉虞可謂是心潮澎湃。

尤其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句,更是讓劉虞忍不住大爲讚歎。

“好好好!子坤先生年少而大賢,實乃大漢之幸,老夫在此便代幽州百萬生民謝過子坤先生之大義。”

“基不過是遵循主公教誨而做該做之事罷了,當不起如此讚譽。”李基推辭道。

大喜過望的劉虞,繼續讚道。

“見子坤先生,而知玄德之仁德也。子坤先生尚且如此,可見玄德定然也是如傳聞那般仁德忠義也。”

對此,李基只能是繼續推辭,然後請求道。

“基對兵法韜略亦是略懂一二,故以不知劉使君可否允吾參贊軍事,翻閱關於烏桓的相關記載?或可尋得一二對敵之策?!?

劉虞聞言,幾乎是毫不猶豫地答道。

“子坤先生過謙了,老夫可時常聽聞盧子幹讚歎汝之才能,能有子坤先生相助,老夫可謂是求之不得?!?

“若非是需要顧忌玄德的想法,老夫恨不得現在就讓子坤當一當這幽州別駕。”

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27章 錦衣潛行第244章 縱橫司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52章 吾計成矣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252章 密函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502章 繼續躺著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649章 這這不對吧?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969章 劉曹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876章 一萬,夠嗎?第179章 清君側?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15章 強制嘲諷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124章 桃園衆?。。痈。?/a>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454章 自古以來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901章 官渡奏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297章 破陣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530章 草案144.第144章 大海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788章 系別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79章 養望
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27章 錦衣潛行第244章 縱橫司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52章 吾計成矣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252章 密函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502章 繼續躺著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649章 這這不對吧?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969章 劉曹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876章 一萬,夠嗎?第179章 清君側?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15章 強制嘲諷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124章 桃園衆!?。痈。?/a>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454章 自古以來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901章 官渡奏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297章 破陣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530章 草案144.第144章 大海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788章 系別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79章 養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溪县| 五台县| 自治县| 永春县| 临海市| 射洪县| 定南县| 太仆寺旗| 康平县| 溧阳市| 宁城县| 新龙县| 双鸭山市| 沅江市| 平乡县| 屏东市| 惠水县| 绥芬河市| 潮州市| 西和县| 荔波县| 台安县| 小金县| 囊谦县| 北票市| 陆川县| 禄劝| 韩城市| 左权县| 丹棱县| 昌平区| 汕头市| 深泽县| 孟州市| 上林县| 张家口市| 勃利县| 全椒县| 温州市| 辛集市| 分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