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人話……
那就是併肩子上。
就如現在已經沒有哪個謀士敢言必勝過李基,同樣也沒有哪個正經人會跟呂布那廝玩什麼單騎鬥將。
莫看上一次成功重傷了呂布,實則陷於絕地的呂布之勇卻是給了關羽留了莫大震撼。
換做是關羽陷入四名一流猛將的圍攻,怕是不出十合就得被剁成肉泥,但呂布愣是支撐了三十合不死。
張飛嘴很硬,但在這方面也挑不出呂布的毛病,乾脆順著說道。
“我等五虎上將齊出,三姓家奴不足爲懼,頃刻間就能取他狗命?!?
此言一出,除了趙雲有些不好意思外,其餘將領幾無一人覺得有什麼問題。
一個不是對手,那就兩個,三個……
就算面對四個還能支撐三十回合,那便五虎上將齊上,呂布斷難抵擋。
“咚咚”
李基見似乎一衆將領的話題不知不覺又放到了呂布之勇,輕敲了一下桌案,開口道。
“呂布之勇,不足爲懼。”
“且也正因擔憂魏趙聯軍會行侵擾之事,本侯纔會以中牟縣爲囤糧所在,避免糧草會一時不繼的問題。”
“更何況,呂布也斷然不會親自率兵去侵擾糧道,即便二陳同意,曹操也會設法阻止的。”
不管呂布的名聲再如何惡臭,又或者呂布的武力再高,只要呂布掛著的是趙王這一名頭,曹操就絕對不會允許呂布做這等冒險且無謀之事。
一旦呂布身死,魏趙聯軍必然會頃刻間就分崩離析。
旋即,見一衆文武對於中牟囤糧的安排無有異議,李基也便跳過這一話題,重新商討起進攻魏趙聯軍之事。
別看魏趙聯軍先至的官渡,提前佔據了官渡以北的許多有利地形進行防禦工事修繕,年前還嚷嚷著要南下討劉。
可當李基率領著七十萬北伐大軍出現,魏趙聯軍只能說是老實地擺出守勢,完全沒有主動越過官渡的想法。
這段時間裡,李基不僅僅對地形完成了探查,也漸漸摸清了一部份魏趙聯軍在官渡北岸的佈置。
魏趙聯軍,終究不是一家。
因此,曹操與呂布各自負責了一片區域,以著官渡爲中心向東西方向蔓延,佈下的防線東西分別延展了近二十里之長。
其中,曹操主要負責東側,呂布則是在官渡北岸以西佈置營寨駐守。
這便是所謂聯軍都不可避免的缺陷所在,終究不是親如一家,免不了暗中相互提防之餘,也都不可能放心地將自家兵馬完全交給對方指揮。
而負責情報的司馬懿,在代李基儘可能地詳盡分析了魏趙聯軍佈置後,李基方纔開口道。
“這官渡一戰,關乎北伐成敗與否。”
“本侯的目標並非是攻破魏趙聯軍防線,跨越官渡,更重要的是藉此儘可能地滅掉魏趙聯軍的兵力。”
“唯有如此,才能徹底瓦解魏趙僞政後續會繼續依託堅城進行無意義抵抗的可能,將戰火不斷拖延下去,損耗國力,禍及百姓?!?
此言一出,深以爲然之人不在少數。
不是說官渡這一處位置,就是李基必須逾越的阻礙。
雙方兵力似是有著無形的默契匯聚於此,卻是魏趙有魏趙的想法,李基同樣有李基的考量。
與一點一點的攻城戰相比,若能在官渡重創魏趙二國,甚至畢其功於一役,於國於民都是大好事。
所以,李基的目標從一開始就不是通過官渡,而是儘可能地消磨魏趙二國的兵力。
“而魏趙二國,魏強而趙弱,兼之呂布所依仗的幷州狼騎不擅守勢,本侯意在主攻官渡北岸西側的呂布爲主,而佯攻曹操?!?
“待呂布損失日益嚴重之時,魏趙二國內部必起矛盾,即便聯軍不會因此分崩離析,料想也會引起混亂?!?
人性所在,終究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想要挑撥所謂的聯軍瓦解,無須用什麼陰謀詭計,便是這赤裸裸的陽謀本身就是無解的。
呂布的兵力本就不如曹操,結果遭到始終猛攻的卻一直是自己,呂布會如何想,沒有懷疑這是不是李基聯合了曹操在給自己做局都是好的。
隨著用兵的方向確定了下來,李基也是進行點將: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孫策、魏延、徐盛、甘寧、蔣欽、張任……
如此的大兵團作戰下,李基直接分兵十部,每部率領三到五萬兵馬不等,分別陳列在官渡南岸西側覓機進攻呂布一部。
表面爲通過渡河,內裡則是各覓戰機以損耗呂布兵馬爲目的。
至於李基則是親率三十萬大軍列於官渡以南的各處關口,一方面防備魏趙聯軍的反攻,一方面也是爲了威懾曹操。
一時間,以著官渡爲中心,沿著渡河兩岸,營寨林立,肅殺之氣縈繞不散。
直至,李基抵達了官渡的第七日。
性子最急的張飛開啓了罵戰,按捺不住地開始騷擾進攻呂布之時,李基也在許褚與顧維的陪同下,攜著一張古琴來到了渡河岸邊似是悠然自得地彈奏了起來。
錚錚琴聲,飄過了渡河,也引來了曹操。
曹操見狀,拍鼓而應之,琴鼓合奏,似是萬分和諧,倒是令目睹了這一幕的兩軍將士有些面面相覷。
待琴聲終止,李基飄然離去,反倒是曹操回味無窮,詩興大發地寫了詩歌一篇《官渡奏·其一》。
這一日,官渡東側和諧,西側則是廝殺了多時。
翌日,同樣是大清早。
李基再一次攜琴而來,琴聲再起。
曹操也是再度擊鼓應之,又留下詩歌一篇《官渡奏·其二》。
官渡西側,五虎上將同時發難,從五個不同的位置同時嘗試渡河猛攻呂布所立的營寨,激戰大半日……
如此反覆連續六日,曹操也是日日都留下詩歌一篇,已至《官渡奏·其六》。
這一日,同時承受了十部猛攻的呂布,來回奔走救場,廝殺直至黃昏方纔渾身浴血地回到大帳,聽著陳羣所彙報的東側動向,整個人怒得牙癢癢的。
“什麼意思?曹操那廝在歲月靜好,吟詩作對;孤則是死傷將士無數,廝殺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