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71章 司馬滅曹

不過,那護(hù)送降表的三百曹軍都還沒有離開鄴城二十里,就被漢軍團(tuán)團(tuán)包圍了起來。

得知了鮮卑南下的消息,縱使還沒有得到李基的命令,關(guān)羽、趙雲(yún)、賈詡等一衆(zhòng)文武幾乎是一致決定即刻回軍。

可鄴城就在眼前,且也還需提防曹魏與胡人聯(lián)手的可能。

因此司馬懿便成了主動請纓留下的主將,且提前就在鄴城南下的道路設(shè)下了埋伏,那一份降表自然也被送到了司馬懿的手上。

“降了?”

司馬懿略有詫異,看罷那降表後,轉(zhuǎn)而反倒有幾分佩服曹丕的魄力。

世事,惟一死最難。

因劉備曾經(jīng)公開的檄文,明面上斷然不會留下曹氏、夏侯氏以及荀氏的。

這降表送上,曹丕的半條命可就已經(jīng)沒了。

不過,司馬懿倒是相信這降表是真的。

因此司馬懿略加思索後,便讓擔(dān)任著副將的司馬朗率領(lǐng)一萬兵馬嘗試前去接管鄴城,進(jìn)一步確認(rèn)降表之事是真是假。

直至司馬朗派人回來傳信,已然接管了鄴城防務(wù),確認(rèn)了城中也是無詐。

司馬懿這才率領(lǐng)著剩餘設(shè)下埋伏的兩萬兵馬入駐鄴城,也見到了帶著印綬以及錢糧簿冊,自縛雙手等待著自己的曹丕。

在命人接過魏王印綬以及錢糧簿冊之時,縱使平日裡再如何心思深沉的司馬懿,此刻臉上也不禁流露出三分喜意。

自此,史書必將會記上重重的一筆:司馬滅曹。

‘七十萬大軍北伐的果實(shí),將是由我司馬懿所親手摘下……’

司馬懿凝視著面前自縛的曹丕,看著眼前的鄴城以及魏王印綬,心中近乎是不受控制地萌生出野心。

不過也在這一瞬,司馬懿猛然聽到了耳邊有一句話隱隱在迴響著:爲(wèi)師會一直關(guān)注著你,勿要懈怠了。

下一刻,司馬懿看著魏王印綬的眼神恢復(fù)了清澈。

旋即,司馬懿在代表著大漢接受了曹魏的歸降後,對鄴城進(jìn)行了簡單的梳理且整理成冊,連帶著降表先行往著南面送。

……

而被困於洛陽的李基,自然還不清楚司隸之外的各方動向。

不過隨著胡人開始攻城,這一座千年古都就陷入到了戰(zhàn)火之中。

可縱使胡人兵力佔(zhàn)有絕對的優(yōu)勢,在李基提前做好的各種佈置下,兼之城內(nèi)軍民一心,一時卻也是守得固若金湯。

胡人一連猛攻了五日,除了每日在城下留下大量屍體外,就連能夠真正攻上城牆的次數(shù)都是寥寥無幾,更別說成功佔(zhàn)據(jù)一段城牆以供後續(xù)胡人登城。

令李基覺得有趣的,倒是一時遇挫的胡人或是在韓遂的提議下,效仿漢人兵法,放棄了一開始的四面合圍,轉(zhuǎn)而圍三闕一,以圖瓦解洛陽城內(nèi)軍民的死戰(zhàn)之心。

只可惜,這等小伎倆自然影響不了洛陽軍民的士氣。

不過,這倒是讓李基看到了讓信使突圍的機(jī)會。

倘若胡人始終四面合圍,四十萬大軍團(tuán)團(tuán)包圍之下,想要派遣信使突圍而出,難度之高簡直不可想象。

而圍三闕一,那一個破綻即便是胡人故意露出來的,也不乏可以利用之處。李基稍加推演之下,就想到了一個如何掩護(hù)信使突圍的妙計。

不過如何利用好這一次突圍的機(jī)會,繼而讓在外的漢軍進(jìn)行配合,設(shè)法大敗胡人,這卻是個一時難解的問題。

以眼下的狀況來看,洛陽只要如此堅守一段時間,援軍必至,洛陽所遭遇的兇險自解。

可問題是想要大敗胡人,難就難在胡人的機(jī)動性遠(yuǎn)勝漢軍,即便見事不可爲(wèi),也大可及時撤離。

步卒再如何追,也是難以追上胡人。

這一難題,李基苦思多時,依然還沒能想到一個萬全之策。

因此,李基幹脆將當(dāng)下可用的智囊周瑜與張鬆都請了過來,以圖能否從他們的身上得到些許靈感。

不過在知悉了李基的想法後,張鬆一時不禁被李基的氣魄所驚住,萬萬沒想到自己都還在苦惱該怎麼幫助丞相在守城上查漏補(bǔ)缺之時,丞相已在想著全殲胡人之策。

可張鬆沿著李基的要求思索一番後,忍不住連道了三聲“難難難”,然後說道。

“稟丞相,胡人藉助戰(zhàn)馬之利,最擅野戰(zhàn),且知我大漢軍陣之威,一旦讓胡人知悉有大軍來援,必然不會自投羅網(wǎng)。”

“屆時胡人無論是往北走孟津渡河逃竄,還是往西退通過涼州返回草原,實(shí)難阻止。”

張鬆這無疑是將當(dāng)下最大的難點(diǎn)說了出來,那便是如何堵死胡人退路?

“可若是讓胡人們一鬨而散退回草原,來年仍會是我大漢的心腹大患……”

李基凝著眉,沉聲地說道。

“靈帝耗費(fèi)軍餉三百六十餘億錢,都未能徹底平定羌人,真讓這些胡人回到草原,想要徹底解決怕是不知道要費(fèi)多少功夫。”

“可倘若能將這些胡人盡數(shù)殲滅在司隸之內(nèi),實(shí)乃大漢之幸,萬民之幸也。”

這一言,說得周瑜與張鬆那是心潮澎湃,實(shí)在是再認(rèn)同不過了。

而李基略微頓了頓後,往面前的地圖指著說道。

“當(dāng)下,若是北伐大軍能從虎牢關(guān)而入馳援洛陽,胡人撤離的方向無非就是孟津,又或是沿著函谷關(guān)、潼關(guān)返回,走長安返回涼州。”

“其中,如何封鎖孟津一處,本侯心中已有幾分計較,但難就難在該怎麼堵死函谷關(guān)或潼關(guān),將這四十萬胡人困死在其中。”

眼下函谷關(guān)、潼關(guān)這兩處要隘已被胡人所控制,就連長安都已經(jīng)淪陷。

洛陽往西,大漢實(shí)無一處可調(diào)動的兵馬,更別說怎麼神不知鬼不覺地堵死胡人的退路了。

張鬆聽罷,猛然想到了什麼,興奮地開口道。

“丞相,有兵,有兵,益州就有兵馬可用,如今漢中已歸附大漢,蜀中兵馬完全能從漢中北上。”

李基聞言,暗中推演一番後,道。

“長安已落入胡人之手,且羌人多次進(jìn)犯三輔之地,對於長安周邊地形也是相當(dāng)熟悉,就怕羌人有所防備。”

張鬆那醜臉露出了三分得意地說道。

“丞相勿憂,鬆對於益州地形瞭然於心,知悉漢中有一條名曰子午谷的小道可直抵長安……”

“屆時以偷襲奪回長安,便能以此爲(wèi)依託堵死胡人西撤的退路。”

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370章 東觀藏書請假條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922章 嘆運(yùn)道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642章 中計矣!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521章 益荊戰(zhàn)事之始第823章 以禪爲(wèi)名第371章 獻(xiàn)言外戚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788章 系別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guān)?第643章 將計就計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706章 兵種協(xié)同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661章 請借北風(fēng)三刻第226章 爲(wèi)大婚獻(xiàn)上賀禮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15章 強(qiáng)制嘲諷第584章 平蠻第477章 何人爲(wèi)漢使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887章 可願降?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dāng)王?第439章 以揚(yáng)州爲(wèi)起點(diǎn)的變革第156章 憑實(shí)力借的第415章 峴山之陷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183章 對策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768章 吞黃爲(wèi)蒼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198章 太想進(jìn)步之人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123章 這是禮節(jié)!第239章 威與德第155章 欲爲(wèi)王乎?第104章 區(qū)區(qū)七連敗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93章 勠力同心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76章 以身入局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606章 水攻第46章 夜襲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63章 袁氏!袁氏!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548章 割發(fā)代首(續(xù))第681章 不識時務(wù),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132.第132章 設(shè)下門檻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745章 殺或不殺
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370章 東觀藏書請假條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922章 嘆運(yùn)道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642章 中計矣!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521章 益荊戰(zhàn)事之始第823章 以禪爲(wèi)名第371章 獻(xiàn)言外戚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788章 系別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guān)?第643章 將計就計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706章 兵種協(xié)同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661章 請借北風(fēng)三刻第226章 爲(wèi)大婚獻(xiàn)上賀禮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15章 強(qiáng)制嘲諷第584章 平蠻第477章 何人爲(wèi)漢使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887章 可願降?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dāng)王?第439章 以揚(yáng)州爲(wèi)起點(diǎn)的變革第156章 憑實(shí)力借的第415章 峴山之陷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183章 對策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768章 吞黃爲(wèi)蒼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198章 太想進(jìn)步之人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123章 這是禮節(jié)!第239章 威與德第155章 欲爲(wèi)王乎?第104章 區(qū)區(qū)七連敗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93章 勠力同心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76章 以身入局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606章 水攻第46章 夜襲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63章 袁氏!袁氏!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548章 割發(fā)代首(續(xù))第681章 不識時務(wù),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132.第132章 設(shè)下門檻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745章 殺或不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州市| 习水县| 江口县| 柞水县| 杭锦旗| 哈密市| 理塘县| 永泰县| 江城| 张家口市| 重庆市| 上蔡县| 上虞市| 张掖市| 萍乡市| 安远县| 富顺县| 溆浦县| 葵青区| 嵊泗县| 仙游县| 遂平县| 永兴县| 师宗县| 乐至县| 克拉玛依市| 东莞市| 柳州市| 永福县| 沂水县| 涞源县| 怀安县| 新平| 台北县| 腾冲县| 龙川县| 全南县| 繁峙县| 乌什县| 博罗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