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翌日。

盧植再度設宴款待齊聚於鉅鹿城的武將文士。

只不過相對於上一次的正式宴席,這一次無疑更偏向於私宴,甚至並不在臨時府衙之內,而是定在了郊外。

衆人酒至微醺之際,坐於上首的盧植正式地向在場之人介紹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劉備。

這一幕,在場之人只當是盧植打算扶持劉備,並且是在爲劉備造勢,自然也就看在盧植的面子上對劉備不乏誇讚之色。

就連皇甫嵩、朱儁兩位中郎將,亦是對劉備道了幾句鼓勵之言。

唯有坐於衆人之中的曹操,看著一副仁德君子姿態的劉備,心中多有鄙夷與惱怒,道。

‘虛僞之徒!’

而正當衆人以爲這不過是盧植安排的一個小插曲之時,盧植似乎想起了什麼,朝著劉備追問道。

“玄德,此前老夫聞汝軍中之事多由一名爲李子坤之人所決斷,此人如今可在席中?”

“正在席中。”劉備答道。

盧植一撫短鬚,頗有些期待地說道。

“既然如此,那便勞煩玄德請那位子坤先生現身,老夫對其可也是神交已久。”

此言一出,在場之人多有震驚詫異者。

須知,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極其麻煩且複雜,往往縱是天子駕崩或改換年號之大事,傳及鄉野之地也需短則半年,快達數年都有可能。

類似於零陵上將邢道榮這種只知自己於零陵一郡罕有敵手,以爲張飛、趙雲之流也不過爾爾之人,完全亦是因爲信息傳遞的問題。

因此,在場衆人除了曹操、孫堅兩人,其餘人只知劉備率軍擊敗張角,逼迫張角自焚,卻壓根就不知李子坤乃是何人,又有何本事讓盧植都自稱神交已久。

就在衆人紛紛左右顧盼,想看看席中何人乃是李子坤之時。

劉備高聲地開口道。

“子坤何在?”

“主公。”

陪於末座,其表甚美,其態頗偉,有曠達優雅之姿,又似儒雅淡然氣質的李基起身,然後先是遙遙朝著上首的盧植、劉備行禮,又分別朝著左右四方之人拱手施禮。

這一姿容俱佳的作派,當即就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側目。

人類社會,從古至今都不乏顏狗!

以貌取人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陳述事實罷了。

且不說是如今的漢代,就算是科舉制度之中也特意設立“探花”,以貌取之。

因此在李基刻意整理過的風姿儀容之下,幾乎是瞬間就讓在場衆人皆爲之折服。

“此人端有著一副好皮囊。”

“好一個名士氣度,爲何吾過去未曾聞此名?”

“子坤,操甚愛之。”

……

而在衆人的注視下,李基起身走至盧植面前,然後再度行禮道。

“隴西李基,李子坤,拜見北中郎將盧公。”

“你就是李子坤?”

盧植認真地打量著眼前的李基,眼中流露著讚許與滿意之色。

李基之名,盧植可時常從劉備口中聽聞,但這亦是盧植第一次與李基的正式會面。

儘管這一次特意在宴席上喚李基相見,乃是劉備的請託,但盧植本身心中對於李基也可謂是好奇得緊。

“此前,與老夫以密信交流,約於五月初五圍獵薄落津渡口者,可是汝?”盧植問道。

“正是不才,大膽揣摩盧公之意,還請盧公見諒。”李基不卑不亢又不乏謙遜地答道。

盧植撫須長笑地讚歎出聲,道。

“哈哈,汝可不是大膽,而是有大才也。”

這一番對話之下,無疑是引起了在場衆人的好奇,坐於盧植左側的皇甫嵩問道。

“子幹,汝所言的五月初五圍獵薄落津乃是何事?”

“老夫正欲與諸位細說……”

盧植道了一句,然後就以著自己的視角將此事述說了一遍,最後補充道。

“適時,我尙以爲此計隱患在於玄德一部未必能依計抵達薄落津,使張角或可率衆逃回鉅鹿,以至於功虧一簣。”

“不料,卻是老夫率軍驅趕黃巾出了差池,以至於張角竟率領五千黃巾力士脫離大部,先行逃往薄落津。”

“老夫知曉張角行蹤之時,可謂是悔之晚矣又無計可施,還以爲或會害了玄德一部所率奇兵,不料玄德一部非但如神兵天降般抵達薄落津,還率領弱勢兵力於薄落津之內擊潰五千黃巾力士,逼迫張角自焚而死。”

“正是此戰,徹底奠定了我漢軍與黃巾亂賊的勝勢,非但逼迫鉅鹿城受降,而是使天下黃巾亂賊爲之膽寒潰敗也。” 隨著盧植細細地述說著種種細節,在場衆人臉上幾乎均有著幾分驚歎之色,看向劉備與李基的眼神都明顯多了幾分變化。

一開始,衆人聽聞劉備率一偏軍敗黃巾,逼迫張角自焚,還以爲只是單純的運氣罷了,沒想到具體情況居然是如此的複雜。

而劉備則是拱了拱手,謙遜溫和地說道。

“盧師過譽了,此非備之功也。除了將士用命,更重要的是其中皆爲子坤之謀劃,無論是以虛實之計詐鉅鹿,亦或者是正面戰陣以弱破黃巾,子坤都可謂是功大莫焉。”

“哦?”

盧植聞言,有些好奇地問道。“老夫對於玄德是如此橫跨鉅鹿郡,瞞過鉅鹿城抵達薄落津,亦是萬分好奇,可否說之。”

“自無不可。”

劉備應了一聲,然後說道。

“自與盧師定下五月初五圍獵薄落津之約,子坤便言及其難在於如何瞞過鉅鹿城,以至於不會被鉅鹿黃巾於薄落津前後夾擊。”

“然,五千餘人之行軍在平原地帶,縱可借夜色瞞一時,亦不可能一直隱瞞下去,必然會被鉅鹿黃巾所察。”

“因此,子坤決意反其道而行之,以虛實之計先詐鉅鹿,再往薄落津。”

坐在盧植另一側的朱儁聽得津津有味,追問道。

“虛實之計,如何行之?”

劉備也不賣關子,抑揚頓挫地開口說了起來。

“派遣一百死士入鉅鹿,焚糧草,佯勢攻城,使城內黃巾驚懼,再於南北兩側安營紮寨。北側不動,南側派遣吾三弟猛士張翼德罵戰之,單騎殺四將,耀武揚威,使黃巾不敢南望。”

“隨後,再於夜色暗調南寨士卒往北寨之餘,北寨士卒亦在寨中設下埋伏,待夜襲黃巾抵達,誘其深入,再前後合圍,於平原藉助營寨之地形,使之不能走脫一人,如此即可讓鉅鹿黃巾難以判斷我軍虛實。”

“最後,我軍於天未亮之際迅速往西前往薄落津,留於鉅鹿城外的營寨依然一如昨日,吾三弟亦是繼續罵戰,足可使之黃巾鉅鹿不敢輕動也。”

隨著劉備的話音落下,在場衆人依然均是一副深思之色。

須知,在場衆人皆可謂是平定黃巾之亂的功臣,絕非單純誇誇而談之輩,因此他們對於劉備所複述的種種細節,更是感悟良多。

“妙!”

“大妙!”

曹操率先擊掌盛讚了起來,對於此虛實之計的用兵之奇大爲驚歎,更重要的是李基於其中堪稱是料敵於先,牢牢地抓住了每一個關鍵的時機節點。

若是以著鉅鹿黃巾的視角來看,那幾乎就是城外忽然神兵天降地出現了大量漢軍圍城,且鉅鹿城似乎隨時都可能被強攻而下。

頓時,緊隨於曹操之後,在場的武將文士們亦是紛紛誇讚起這一計之妙。

就連坐於上首的盧植、皇甫嵩、朱儁這等名將,也是連連點頭。

雖說若是換做他們坐鎮於鉅鹿爲將,那麼此計未必能瞞過他們,但是從來沒有最精妙之計,唯有最適合之計。

此計對鉅鹿黃巾有奇效,且完美地讓劉備一部瞞過鉅鹿黃巾幾乎沒有損失地抵達薄落津,這便已盡顯李基的能力。

“果真是如玄德多次所說那般,李子坤用兵了得,足智多謀。”盧植毫不吝嗇地盛讚了起來。

而皇甫嵩看著李基,也是頓生愛才之心,說道。“子坤先生,吾軍中尚缺一參軍,不知子坤先生可有意乎?”

李基拱手回禮道。“謝左中郎將提攜,但……”

李基略微頓了頓,心中頓生羞恥之心,但也只能是強忍了下來,表情儒雅謙遜地說道。“吾所擅者,不止用兵設謀也。”

“哦?子坤先生所擅有何?”皇甫嵩頗有些好奇地問道。

李基正色道。“吾止修習典籍兩年半,擅長用兵設謀、治理一方以及推演局勢。”

此言一出,場面幾乎是一片靜寂,衆人皆是定定地看著李基。

“狂妄!”

牛輔彷彿是受到了什麼刺激一般,怒不可遏地開口喝了一句,說道。

“且不論你是不是真的擅長用兵設謀、治理一方以及推演局勢,僅僅是以上這些,又豈是止修習典籍兩年半便可學到。”

“吾曾經也修習典籍兩年半,也不過是勉強識得千字,這還是在岳父大人的日日督促下方學會的。”

面對著率先發難質疑的牛輔,李基則是語氣平靜地答道。

“人與人之間的才能差距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你……”

牛輔氣得滿臉通紅,又不知如何反駁。

而劉備見狀,則是故作嚴厲地呵斥道。“子坤,休得仗著剛剛及冠便口出狂言。”

劉備不說還好,一說方纔衆人才注意到李基的年齡似乎不過是及冠之年……

這麼說,兩年半……

——

PS:抱歉,抱歉,今天起牀遲了,晚更了一小時。

(本章完)

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904章 射殺子坤?144.第144章 大海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570章 榮譽亦歸於爾等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245章 冤否?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39章 上架感言第708章 堅壁清野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49章 漢!威武!!!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34章 火攻奇襲?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346章 七三開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47章 虛實之計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77章 沙盤推演第529章 驕矜第573章 順逆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61章 吳郡郡守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89章 斬草除根?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831章 封侯拜相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33章 已有妙計?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885章 親臨戰線指揮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937章 窮怕了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572章 父慈子孝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
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904章 射殺子坤?144.第144章 大海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570章 榮譽亦歸於爾等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245章 冤否?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39章 上架感言第708章 堅壁清野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49章 漢!威武!!!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34章 火攻奇襲?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346章 七三開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47章 虛實之計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77章 沙盤推演第529章 驕矜第573章 順逆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61章 吳郡郡守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89章 斬草除根?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831章 封侯拜相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33章 已有妙計?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885章 親臨戰線指揮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937章 窮怕了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572章 父慈子孝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洛南县| 张家川| 绵竹市| 金门县| 绵竹市| 鲜城| 土默特右旗| 山西省| 华坪县| 哈密市| 西华县| 莫力| 西吉县| 左权县| 兴隆县| 杭州市| 霍林郭勒市| 石景山区| 上高县| 滦南县| 柘城县| 翼城县| 日土县| 南安市| 曲水县| 黔南| 金华市| 石河子市| 色达县| 盐山县| 杭锦旗| 吉林省| 禹城市| 扬州市| 永修县| 罗山县| 黄梅县| 彭山县| 三台县| 长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