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

且由於龐統整個人說得好聽點有點犟之餘,就是個混不吝的性子,沒什麼架子可言,這反倒相比諸葛亮更易得將領們的友誼。

再兼之,李基不久前才盛譽龐統爲“三賢”之一,稱之“鳳雛”。

因此,龐統此番開口,卻也是引起了不少反響。

如諸葛亮、司馬懿、賈詡、徐庶等精於軍略的智者,也是迅速就對龐統所言有了幾分基本的認可與判斷。

北伐同時涉及魏國與趙國,自然須有個先後主次的問題。

主攻青州與主攻兗州,則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龐統所言,也有幾分道理。

與迅速鯨吞整個青州相比,主攻兗州切斷魏趙之間的聯繫,無疑要簡單得多。

知北伐之大事,當慎之又慎。

北伐路線,更是涉及成敗。

諸葛亮亦是當仁不讓地出口建言道。

“稟丞相,龐統之憂並非空穴來風,且冬季距今已無多少時日,想要在降雪之前攻取青州實屬不易。”

“一旦於冬季前不能奠定青州大局,給了曹魏喘息的機會,無疑會使前功盡棄。”

李基微微點頭,目光又看向其餘人,給了衆人足夠的時間建言。

其中,龐統與諸葛亮的反應,無疑是讓李基心中甚慰的。

龐統專精於軍務,想必早早就暗自開始研究北伐之事,如此才能在驟然下脫口而出,建言主攻兗州。

諸葛亮的反應則是一心爲公,依據著自己的判斷對李基進行規勸。

司馬懿這個小滑頭相比而言,這個時候反倒是不吭聲了。

旋即,如盧植、徐庶、關羽等也是紛紛開口表態,隱隱偏向於支持主攻兗州。

畢竟,主攻兗州,無須急取整個兗州,只需切斷兗青二州之間的聯繫,那麼呂布與曹操想要合兵一處,那可就麻煩不知道多少了。

僅僅是後勤糧道上的負擔,就足以奠定極大的優勢了。

並且以強弱而言,坐擁冀、並、青三州的曹操,底蘊終究比不擅治政的呂布要強上許多。

主攻兗州,便是主攻呂布。

先弱後強,無疑是合乎兵法的。

李基絕非專斷獨行之人,更知北伐需得上下一心,齊心協力方能成就的大業,更希望衆人當真能爲自己查漏補缺,以免有什麼疏忽之處是自己所未曾注意到的。

因此,待不少文武均有所表態後,李基朝著夏侯博示意,然後十名親衛便捧著門外魚貫而入,各自手捧著托盤,其上則是一件厚厚的衣物。

衆人見狀,有些不解。

如糜竺、糜芳這些平日裡廣爲接觸各種物件之人,目光則是有些詫異。

無它,實乃此物的材質卻是聞所未聞。

而李基方纔不急不緩地開口道。

“主攻青州,實乃顧慮於曹賊曾掘開黃河之劣跡,爲避免其繼續狗急跳牆行這等喪盡天良之事,惟有趁黃河枯水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制青州。”

上一次掘開黃河,給漢軍造成的損失不大,再兼之堵住缺口相當及時,對徐州造成的損失被控制在了一定範圍。

相對而言,反倒是曹操治下的濟南國損失更爲慘重。

可有些事,有了第一次,那麼二三四自然就不遠了。

這反倒是李基對於攻取青州的最大顧慮所在。

若是在豐水期,以著青州的地形再度掘開黃河,大半個徐州可都得淪爲澤國,更別說繼續保障攻入青州的大軍後勤了。

這一言,卻也是讓一衆文武也有些犯難,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欲杜絕這等事情再度發生,也唯有趁黃河處於枯水期,急取青州。

眼下瞞過了曹魏的兵力調動,無疑是奇襲青州難得一遇的天賜良機。

不等其餘人開口,李基接著開口道。

“至於諸位所憂慮的冬季將難以用兵之難,這些衣物便是良藥所在,這些衣物名曰:棉衣,內外材質均以‘白迭子’所造。”

“而這些棉衣的防寒保暖足以與裘皮相提並論,士卒以此足以抵禦風雪,諸位可一試之。”

“請漢王、丞相恕我無狀,我且來試試。”

有反對之言,龐統不會憋著。

但對於李基所說,龐統卻也是會信個十足。

當即,龐統毫不介懷當著一衆文武的面前,三兩下就脫了朝服,就留了一件內衫在身,然後將那棉衣穿了起來。

如今正值秋季,可謂是秋高氣爽。

可隨著厚厚的棉衣穿在身上,龐統又上下不斷活動著。

不到頃刻間,龐統便感覺身置火爐之中,急忙脫掉之時,發現整個人居然已然大汗淋漓。

這一幕,也引得一衆文武詫異,紛紛上手研究起棉衣,不乏也跟著效仿穿在身上感受一番。

一番試驗後,確實是與裘皮相比都不遑多讓。

旋即,龐統忍不住追問道。

“敢問丞相,此物造價幾何,已備得多少,可夠大軍所用?”

李基曬然一笑,道。

“早在七八年前,本侯無意間發現了‘白迭子’之用,便將此物送至瀛洲,請倭國代爲種植,如今白迭子在倭國可謂漫山遍野,不計其數。”

“也於前年,從瀛洲便已大批送回‘白迭子’,本侯便開始暗中組織人手造棉衣,如今規模初成,數量於北伐而言已是夠用。”

具體數量,具體存放棉衣的地方,李基不便說出來,只能說是夠用。

不過,等平定天下,無需再擔憂棉衣資敵後,棉衣便能普及到民間,一舉解決百姓到了冬季就少有物件取暖的難題。

畢竟,倭人挖礦採棉幾成一條龍,正瘋狂地對外輸出著。

限制成品棉衣數量的,只會是人手問題。

畢竟,對棉花進一步處理,再造成棉衣,其中的工序不少,當下就想普及到民間自然是不易。

而諸多將領看著那一件件棉衣,眼中幾乎都在放光。

正因冬季取暖是個大難題,一到冬季貿然大規模用兵,凍傷凍死的士卒怕是要遠超戰損,想要維持軍心都不是易事。

“老師深謀遠慮,早有籌備,弟子拜服。”

龐統更是脫口而出地道了一句,甚至一時激動都忘了稱呼官職。

不過,一衆文武也顧不得龐統的這一點瑕疵,而是紛紛齊身而拜,呼。

“丞相深謀遠慮,早有籌備,北伐必將大勝。”

至此,即便李基沒有明言,一衆文武也明白了李基的謀劃所在。

於此際北伐,趁其不備是其一,冬季將至更是優勢所在。

有了這等能普及開的保暖棉衣,只要不是大雪紛飛之際,冬季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能夠正常用兵的。

這無疑成了李基自詡能夠速取青州的底氣之一。

如此一來,想要實現先取青州,再滅呂布,最後南北夾擊曹操的戰略無疑具備了實現的條件。

當真能速取青州,那可就能徹底斬斷曹操伸過黃河的手,再無後顧之憂地全力討伐呂布,於戰略上的意義之重,可謂是不言而喻。

而北伐之事,儘管已經被劉備全權交由李基決斷,但李基自然也不可能同時遙控兩個方向的戰事。

因此,李基意在親率大軍北伐青州之餘,抵禦呂布的重任則是由關羽掛帥。

一旦青州面臨大軍壓境,呂布必然也會出兵或馳援青州,又或進攻豫州、荊州等地,以解青州之圍。

其中,呂布千里迢迢馳援青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必然會是選擇圍魏救趙,以圖逼迫李基退兵。

待盡吞了青州,李基方纔會與關羽合兵一處,攻伐呂布。

而儘管此番能到場參與朝議文武,實則都是劉備相當信任的心腹。

可在李基在朝議上點將完畢,當夜就率領各部將領星夜疾馳奔赴瑯琊國,準備發起北伐攻勢之時。

爲最大程度避免北伐之事提前泄露,壽春將繼續封禁城門三日,直至李基已率領衆將以及諸多心腹部曲距離瑯琊國不遠後,方纔解封城門,發榜安民。

也與此同時,劉備親筆寫下的一份檄文送了出去,且在不日發放的最新一期報紙進行登報,廣告萬民。

【興漢二年九月,本報奉漢王府兼丞相府之令,發《興漢北伐討賊檄文》如下:

漢王劉備,告天下萬民。

惟漢歷四百,天命未改;今乾坤崩裂,社稷蒙塵!

有曹、呂二賊,行篡逆之謀,決黃河之水,刺天子於街,血染大漢,人神共憤,立僞政爲王,禍亂天下。

備,景帝玄孫,縱織蓆販履,又豈敢忘高皇帝之志,怎敢忘復興漢室之念?

添爲漢王,更知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今拜丞相李基掛帥,提六州之衆,北伐僞政。

若非備餓死壽春,前線必將糧草不絕;

若非備戰死沙場,軍中必仍有一士卒。

丞相亦言:北伐不成,誓不迴轉。

磋乎!

備與丞相同心北伐之志,敬請萬民鑑之見之。】

PS:前面寫的時候忘了一件重要的事,這裡直接補充在正文以免漏看。

那就是取年號。

由於劉協都作了土,自然就不可能繼續使用之前的年號,爲表明正統,理論來說即便只是進位漢王,也應重取年號的。

重取的年號定爲“興漢”,且正好興漢元年也與建安元年一樣是在196年,這也方便義父們捋清時間。

興漢二年處於197年。

這一年李基三十,劉備三十六,諸葛亮十六。

第502章 繼續躺著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939章 遼,乞降第366章 誰能殺咱?第688章 丟盔棄甲請假條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84章 真榜一大哥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160章 地上涼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47章 虛實之計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80章 往吳郡第583章 遷治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622章 他敢?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332章 盟主之爭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73章 真毒士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88章 封賞官職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446章 笮融東渡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115章 蔡邕!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937章 窮怕了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746章 李基獻言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972章 子午谷奇謀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88章 封賞官職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442章 人才啊!第469章 虞國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14章 真罵戰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
第502章 繼續躺著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939章 遼,乞降第366章 誰能殺咱?第688章 丟盔棄甲請假條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84章 真榜一大哥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160章 地上涼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47章 虛實之計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80章 往吳郡第583章 遷治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622章 他敢?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332章 盟主之爭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73章 真毒士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88章 封賞官職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446章 笮融東渡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115章 蔡邕!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937章 窮怕了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746章 李基獻言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972章 子午谷奇謀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88章 封賞官職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442章 人才啊!第469章 虞國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14章 真罵戰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云龙县| 扶沟县| 政和县| 克山县| 河间市| 祁东县| 肇东市| 公主岭市| 普陀区| 思南县| 宁晋县| 工布江达县| 澄城县| 靖江市| 顺昌县| 平乐县| 蓝田县| 屏东市| 页游| 凤城市| 乌什县| 三河市| 屏东县| 丰台区| 广西| 武邑县| 武城县| 监利县| 新宁县| 嫩江县| 德令哈市| 南投县| 区。| 航空| 高密市| 辉县市| 永川市| 甘洛县| 新建县| 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