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

而在幾位醫師的交叉檢查過後,確認裡竹簡之內沒有塗抹毒藥,李基纔打開《太平清領書》翻閱了起來。

一開始,李基更多的只是抱著幾分好奇的想法去翻閱,不想這《太平清領書》果真稱得上一句包羅萬象。

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神仙、醫道、煉丹等等均有所涉獵。

當然,更重要的是裡面歸納了太平道的“天人合一”思想之餘,還有種種修身養性之術,甚至還完善了冥想養神之法。

至此,李基總算是明白了于吉爲何沒有在竹簡上做手腳了。

因爲,重點在於《太平清領書》之中的內容,裡面有著包羅萬象的知識之餘,更是完全將太平道的理念融入其中,爲的便是讓李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太平道的影響,繼而對太平道萌生認同感。

文韜武略如秦皇漢武,尚且避免不了被道人所忽悠而堅信尋仙煉丹之路,可想而知類似的內容對於這個時代之人所具備的蠱惑性是何等之高。

第四日清晨,郭嘉便發現李基早早便在焚燒著那三卷竹簡。

就連寫書的那個都是肉體凡胎,後續看書的還能得道成仙不成?

然而,郭嘉對於李基如此準備判斷天象,依然大爲震撼以及疑惑不解,以至於劉備的馬車抵達到了跟前,郭嘉方纔反應了過來連忙打開雨具迎了上去。

前朝的劍,還斬不了當朝的官。

只是,就在李基即將走到府衙之前,天色驟變,甚至讓人來不及做出絲毫的反應。

而在李基抵達府衙點卯之後,略微思索一下,道。

儘管如今是九月,天氣多變,時常就有傾盆大雨,但是郭嘉如何都看不出不久後就會降雨。

儘管李基聲稱自己不會受到《太平清領書》的蠱惑,但是眼下的狀態反倒更像是入了迷似的,甚至罕見地主動休沐了兩天在家中研究《太平清領書》。

而在賈詡初步控制住郭異,掌握了會稽郡後,甘寧亦來報申請開始遠航進行海圖繪製和尋找前往幽州的安全航道,並且甘寧還不忘請李基爲他那一艘新下水的海船起名。

對此,李基略微思索了一陣,心中便有了主意。

不過,李基剛剛走到門外之時,目光掃了一眼天空,轉而卻是對郭嘉開口道。

郭嘉聞言,爲之一驚,問道。“先生,那是否需要我現在便將此書銷燬之?”

不過聽著李基那相當篤定的語氣,郭嘉還是將雨具帶上,然後便兩人結伴步行往著府衙的方向走去。

待那三卷竹簡在火盆之中完全化爲灰燼,李基方纔往外走去,準備到府衙之中點卯。

“奉孝,你且帶著雨具在門口處等待一陣,這一場雨來得甚急,主公、子仲、元嘆等人坐馬車來府衙未必會隨身帶著雨具。”

這讓李基一下子就看得入迷了起來,一連三日都在如飢似渴地吸收著其中的知識,並且不斷地嘗試運用其中的規律來推演未來的氣象變化。

“未有。”

“奉孝,將雨具帶上,稍後有雨。”

“有雨?”

“還是子坤貼心。”

與如今大漢相對頗成體系且等級分明的江河戰船,海船實際上還是相當籠統的,並沒有具體的詳細劃分。

“《太平清領書》的精華已被吾記住,此書留於世或有隱患,不如焚燒之。之後,我再以于吉之名重寫一卷去了其中充滿蠱惑性的鬼神之說的《太平清領書》就是了,如此也不算負了于吉的授業之恩,且更利於此書流傳後世。”

然而,于吉恐怕是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是,這些學識到了李基的手中會被髮揮到什麼程度。

否則以著吳郡如今所鋪開的攤子,一旦整個府衙怠工三五天,整個吳郡上上下下都要亂作一團。

尤其是李基所具備的“計謀模擬器”,同樣也能夠對氣象進行推演計算,這便讓李基在天象方面已經達成了一種演義之中諸葛亮能做得的,李基同樣也能做到。 諸葛亮所做不到的天象判斷,李基同樣能對天象做出準確判斷的程度。

“先生,你這是?”郭嘉有些詫異地問道。

李基搖了搖頭,拒絕道。“那倒不用,此書你看不得,主公也看不得,但是我卻是看之無妨。”

郭嘉看著天清氣朗的天空,頓生疑惑。

只能說在詐騙這一行,同樣也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了。

在李基粗粗翻閱了一遍後,擡頭看向郭嘉,問道。“此書內容,奉孝可曾打開看過?”

可以說,佛教走的是下層路線,那道教走的則是高端的上層路線。

李基平靜地說著,一點點地看著眼前的三卷竹簡在火盆之中徹底化爲灰燼,心中倒是生出幾分感嘆。

或許郭嘉足夠聰穎,但往往遭受矇騙者正是聰穎之人。

這讓劉備的腳步都下意識地刻意放緩了些許,深怕影響到李基。

“那便好,此書內確有不少菁華所在,但亦有大量蠱惑人心的內容,奉孝若是看了,那反倒是件麻煩事。”

就在郭嘉猶豫是否要將此事稟報給劉備,讓劉備親自來了解一番情況之時。

這一刻,郭嘉甚至生出了一絲懷疑,莫非李基已經從那《太平清領書》之中領悟了什麼神仙之法,幾近仙神了?

只是,郭嘉回想起于吉那被一刀給剁了下來的腦袋,又瞬間打消了這個念頭。

位於富春山的互市已經初步建立了起來;

充當勞力的三萬餘山越青壯也正式開始開墾良田;

造船工場那邊已經初步完成了建造海船體系,李基刻意提高了一部分表現且能力傑出的船匠,給予了極高的待遇,形成內部激勵之餘,也將整個造船工場分爲兩部分。

而此刻全神貫注地處理著政務的李基,還當真沒有留意劉備的出現。

就算是李基評價自己,那也是:‘人形氣象臺,不外如是也’。

一小部分工匠專門負責後續海船的研發改進;絕大部分工匠則是全力打造可以用以馬牛運輸的海船……

儘管上空依然是晴天,但卻是降下了一陣急促的雨水,驚得街道上的行人紛紛躲到兩側房檐避雨。

依然沉浸在李基那似乎準確得分毫不差的天象變化的震撼之中的郭嘉,下意識地應了一句。

李基微微放心了些許,道。

相對而言,《太平清領書》之中所摻雜的太平道思想對於這個時代的人而言是高端的,但是對於李基而言無疑是落後了近兩千年的版本。

旋即,在劉備被郭嘉撐著的雨具送入府衙之內的側廳之時,發現李基已經在處理政務了。

因此,李基幹脆便以大漢州郡之名作爲海上戰船的等級劃分,將甘寧如今所駕馭的這種等級海船定爲郡級海船,命名爲“會稽號”。

如今已是九月初,無論如何都要在年底之前將吳郡所急需的大量耕牛自幽州運回吳郡,否則將會嚴重影響良田開墾進度以及來年的糧食收成。

秦皇漢武,聰穎否?依然被忽悠得分不清東南西北!

以這個時代的大儒名士相比,餐風飲露的道人無疑對於星象觀測,氣象變化更有心得。

“于吉,可惜,你以生命所做的最後一策,終將還是落空了。”

當然,諸葛亮那等“借東風”必然是爲了唬周瑜,順便脫離東吳大營,免得在赤壁之戰大勝之後,只需三五東吳士卒便能挾持自己的逃命之策。

不得不說,吳縣比之兩個月前,明顯又繁華了不少,便是連商賈都明顯變多了。

“是,先生。”

而一個明確的標準,無疑是有助於提高海船的持續性發展。

儘管于吉在其中引用或冠以了大量鬼神之名,但其中所涉及的規律在李基眼中卻是相當的明瞭。

因此,《太平清領書》之中便是記載著一種對於李基而言,可謂是苦苦追尋良久而未得的知識,那便是天象變化。

郭嘉搖了搖頭,答道。

對此,跟在李基左右的郭嘉不禁有些擔心起來。

這反倒是顯得街道之上唯一帶著雨具的李基與郭嘉格外突出,依然不急不緩地往著府衙走去。

李基暗自嘆息了一聲過後,則是開始細細地閱讀起《太平清領書》之中所包含的精華所在。

原本對於這忽然的天降大雨還有些感到頭疼的劉備,看到郭嘉的出現,臉上不由得一喜,讚道。

或許,最初于吉研究天象變化,料想是爲了更好的裝神弄鬼,假以呼風喚雨之名廣納信徒。

僅僅是兩三天沒有怎麼處理政務,便已經堆積了不少事情,這還是顧雍那邊每日都在勤勤勉勉地維持著吳郡運轉的情況下。

只是,夜觀星象而提前推演出未來的氣象規律,在《太平清領書》之中卻是總結得相當的詳細具體。

至於另一艘蔣欽帶回了造船工場之中的海船,則是被李基命名爲“吳郡號”。

且由於目前吳郡在海上幾乎是沒有真正的敵人,所以短期內造船工場主要精力都是打造用以貿易的海船,而不會特意打造戰船。

因此,等以後劉備集團需要打造戰船之時,恐怕也不止實際掌控吳郡、會稽郡了,倒也無須擔憂命名的問題。

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癥?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922章 嘆運道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512章 僭越?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83章 鉅富糜家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395章 爭議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81章 流民問題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692章 霸業將成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27章 錦衣潛行第792章 三贏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355章 離間計?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
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癥?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922章 嘆運道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512章 僭越?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83章 鉅富糜家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423章 茍富貴,勿相忘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395章 爭議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81章 流民問題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692章 霸業將成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27章 錦衣潛行第792章 三贏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355章 離間計?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阳县| 平和县| 齐河县| 天峨县| 南漳县| 突泉县| 金湖县| 遂宁市| 汪清县| 平潭县| 天峻县| 新巴尔虎右旗| 嘉祥县| 土默特右旗| 衡阳市| 汶川县| 霍州市| 余干县| 渭南市| 金山区| 山西省| 东宁县| 鹤峰县| 桐乡市| 宜宾市| 望谟县| 台北市| 隆德县| 海晏县| 舟曲县| 禄丰县| 益阳市| 墨竹工卡县| 晋中市| 高碑店市| 罗山县| 远安县| 武城县| 内乡县| 贡山|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