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

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

文官方面,李基總領吳郡上下大小政務自是無須多言。

簡雍雖爲功曹,但當下最主要的職責還是於吳縣周邊對“桃園衆”進行安置教導。

至於糜芳本就純粹是劉備看在糜竺這位榜一大哥的面子上封的官職,因此自然也不指望尚未真正及冠的糜芳有何作爲,而是直接將糜芳帶在左右以示恩寵。

因此,協助李基的除了賈詡之外,也就只有大大小小的一些普通文士以及府衙小吏。

等李基真正開始處理吳郡積壓了六年以上的文書之時,可謂是頓感一陣頭皮發麻。

整個吳郡不說是被當地世家豪族聯合縣官小吏掏空了,那也是完完全全地架空了府衙。

以至於當李基看到吳郡府庫之中僅剩十金、百絹以及約三千石糧草之時,整個人都快要被氣笑了。

也就是幸好劉備抵達吳郡上任之前,尚有一部分繳獲自黃巾的錢糧,以及榜一大哥糜家大筆大筆地支援了錢糧,否則劉備上任第一件事就不是想著該怎麼剿匪,而是麾下官吏將士的俸祿糧餉該如何籌措。

因此,又回到了某個死循環上。

縱使劉備明知吳郡府庫是被當地世家給掏空的,但是爲解燃眉之急,也唯有向當地世家進行籌措。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

看似自當地世家捐贈籌措的錢糧,所需付出的代價絕對比明碼標價的來得更高。

如此一來,吳郡郡守又需完全依靠於當地世家才能掌控吳郡,某種意義上又與被當地世家所把控的傀儡有什麼區別。

而當李基翻看吳郡郡兵的名冊,又親自與駐守在吳縣的郡兵簡單核對了一下後……

儘管有所預料,但是郡兵“吃空餉”的嚴重程度依然超出了李基的預料。

名冊之上需發放軍餉的郡兵,十有七八都僅僅只是個名字,根本就是查無此人。

縱使如此,郡兵的糧餉依然拖欠了有半年之久。

還當真是山高皇帝遠。

地處江東之地,遠離中原地區,郡守一職又已經是被空置了六年之久,以至於吳郡官府都幾乎是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如此一來,那麼世家豪族面對有黃巾殘黨出現在吳郡,並沒有指望郡兵剿匪,而是自行集合奴僕青壯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地郡兵是什麼德行,那些世家還能不清楚嗎?

“這七成,還真不算冤殺……”

李基冷笑了一聲,將手中方纔統計完畢吳縣郡兵實際需要補發的糧餉竹簡丟到了面前的桌案之上,然後看向了一旁看似在認真處理公文,實則神遊天外的賈詡。

“你覺得呢?文和。”

賈詡聞言,雖然不太聽清李基問的是什麼,但是多年的混日子生涯,讓賈詡本能地點了點頭,道。

“子坤所言極是。”

“別在這裡裝傻充愣了。”

李基沒好氣地道了一句,然後將剛剛統計完的竹簡丟到了賈詡的面前,說道。

“當務之急唯有先補全吳縣郡兵的糧餉,將之收攏到主公麾下,這件事頗爲重要,就勞煩文和你親自處理了。”

“嗯?”

賈詡這才徹底反應過來,打開竹簡大體地掃了一眼,然後問道。

“子坤爲何沒有追究到底,將郡兵之中那些中層軍官全部換一遍?”

“扯著蘿蔔帶出泥,整整六年的時間整個吳郡由上到下,誰沒有參與?怎麼追究?難道將整個吳郡上上下下的大小官吏以及郡兵全部換一遍不成?”

李基反問了一句,然後說道。

“再者,這些事情的背後難逃各地世家的影響,只要將世家的問題解決了,餘下的是秋後算賬,還是一筆抹去,都不過是反掌之間罷了,當下維穩收攏人心爲重。”

“再者,主公乃是仁德之名,執政治理總歸不能表現得過於嚴苛,否則容易在口口相傳之下,影響主公當下在平民之中的風評。”

李基特意大費口舌地解釋了一遍,爲的就是避免賈詡產生某些誤解,將原本就已經不多的郡兵又來個羣體消失術。

那李基可當真是要裂了。

總不能完全依靠著三千兵卒掌控吳郡吧?

因此,吳郡郡兵縱使再爛,也必須儘快掌控在手中。

槍桿子出政權。

這一句至理名言,無論放在什麼時期都是正確的。

只要劉備完全掌握了吳郡上上下下的兵權,就完全不怕自顧不暇的世家豪族們還會翻天不成。

假如可能的話,李基還當真不想將此事交給賈詡處理。

只是此事牽扯甚廣,手段略有差池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當下除了李基,也唯有賈詡之能可以確保可以完美解決此事了。

因此,李基只能是多加解釋一番,讓賈詡別把吳郡郡兵也給弄沒了。

“子坤當真無趣,這等按圖索驥之事交予子龍便足矣。”

賈詡道了一句之餘,便是將那竹簡收入袖子之中,然後美美地品了一口茶。

站在李基身旁協助著種種小事的夏侯蘭見狀,連忙上前爲賈詡添茶。

李基也跟著喝了一口茶水,略微潤了一下喉嚨,解釋道。 “子龍被主公命令率領五百士卒去護衛遷移至吳縣的世家,等不及子龍回來再處理此事。”

“哦?這麼說玄德公已經說服那些世家了?”賈詡問道。

“他們沒有其他選擇。”

李基平靜地應了一句,但是賈詡明白其中絕對沒有這麼簡單。

或許,子坤這個面善心黑之徒,暗中是不是又引導賊匪滅了某些世家,導致餘下世家驚懼之下方纔不得不做出這個抉擇?

一念至此,賈詡也不禁有些心癢癢的。

只是,如今府衙之內大大小小之事都是由李基親自操持,沒有李基的許可,賈詡也根本無從瞭解李基具體做了什麼。

而李基掃了賈詡一眼,知道賈詡這個心黑老賊定然有所懷疑,不過卻也是故意吊著賈詡。

如今賈詡都尚且沒有真正拜劉備爲主,這世間哪裡有那種既不想在對方身上打上印記,還想深入瞭解對方的好事?

就算賈詡身上有著一層與李基有恩的套,那也是不行的。

“不說也罷。”

賈詡拂袖離開。

而待賈詡離開之後,李基從一旁桌案堆放著竹簡的最底下抽出了一份竹簡攤開,上面所記載的乃是吳郡匪賊的最新狀況。

【稟子坤先生:

吾已依約領多家匪賊探子探查我軍營寨,且讓他們所見均是傷殘士卒。

今,吳郡諸多匪賊已信郡守麾下士卒盡皆傷殘老弱。】

字很少,信息量很大。

李基嘴角不禁露出一絲笑意。

驅虎吞狼?

不,虎皮要剝下來,狼也要拔了爪牙養成看家之犬。

倘若是單純的流言,自然不足以會讓那些吳郡匪賊相信名揚天下的劉備只是虛有其表之徒。

然而,倘若讓他們自行驗證,並且親眼目睹呢?

李基事前倒是沒有想到,勸說劉備一路帶至吳郡的三百傷殘士卒,居然在這一刻還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憑藉著那三百傷殘士卒在營寨之中操練的畫面,足以讓吳郡匪賊誤判劉備麾下士卒的力量。

再者,此前引誘匪賊再襲擊了一個世家,新上任郡守劉備依然沒有任何反擊舉動,反而是讓各個世家盡數遷往吳縣避難。

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示弱,足以讓匪賊之徒爲之膨脹不已。

並且那些世家向著吳縣遷移,拖家帶口之餘,運送錢糧車隊數不勝數。

只要那些匪賊不是瞎子,必然會探查注意到那一頭頭大肥羊。

人的貪念是永無止境的,更何況是匪賊之流?

‘餌已經下得差不多了,就看魚什麼時候咬鉤……’

李基略微一笑,然後將手中的竹簡捲起,隨手丟入放置在一旁火盆之中,任由著火焰將那一份竹簡一點點地吞沒,最後化爲灰燼。

這一幕,看得站在李基身旁的夏侯蘭有些不明所以,但似乎感受到李基散發著愉悅。

“先生,你似乎很高興?”夏侯蘭問道。

“是啊,一想到來年吳縣周邊的土地應該會更加的肥沃,心情不免得就好了起來。”李基笑著應了一句。

夏侯蘭聞言,依然有些不明所以,不明白爲什麼李基會忽然說來年吳縣周邊土地會更加肥沃。

不過在被推薦到李基身旁成爲書童之時,夏侯蘭一連三五天幾乎是被趙雲與夏侯博不間斷地在耳邊提醒:跟在子坤先生身旁,少說話多思考。

因此,縱使夏侯蘭本是跳脫的性格,但還是不敢多言詢問下去。

而李基看著那竹簡在火盆之中化爲灰燼後,向著夏侯蘭問道。

“這兩天主公在忙碌什麼?”

夏侯蘭連忙答道。“安置流民,巡視軍務以及安撫抵達吳縣的世家。”

李基聞言,暗自點了點頭,自覺劉備適應身爲人主以及郡守的身份也是極快。

民心、軍隊以及世家……

這三者纔是劉備真正需要拉攏以及掌握在手中的東西。

李基想了想,考慮到後續的狀況,開口道。“去查一查,主公今在何處,我要去見一見主公。”

“是。”

夏侯蘭應了一聲,然後匆匆地走了出去。

很快,等李基將手頭上繼續處理的文書都解決後,夏侯蘭跑了回來,稟報道。

“先生,主公如今正在剛剛遷至吳縣的富春孫氏家中拜訪。”

“啊?孫氏?”

李基。

(本章完)

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906章 起霧了!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36章 圍三闕一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06章 夜襲第61章 吳郡郡守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802章 衣帶詔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974章 “火”字第763章 但求蜜水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746章 李基獻言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934章 陌刀之威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501章 真正的依仗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668章 密信第656章 死間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872章 曹洪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919章 漢中張魯第639章 劉曹對峙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194章 緩稱王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454章 自古以來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752章 成敗界橋
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906章 起霧了!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36章 圍三闕一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06章 夜襲第61章 吳郡郡守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802章 衣帶詔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974章 “火”字第763章 但求蜜水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746章 李基獻言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934章 陌刀之威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501章 真正的依仗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668章 密信第656章 死間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872章 曹洪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919章 漢中張魯第639章 劉曹對峙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194章 緩稱王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454章 自古以來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752章 成敗界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沂水县| 建始县| 栖霞市| 江城| 温泉县| 平舆县| 疏勒县| 安丘市| 龙岩市| 高阳县| 丹寨县| 凌海市| 仪陇县| 晋中市| 钟祥市| 忻城县| 滕州市| 贵阳市| 额尔古纳市| 华宁县| 浪卡子县| 清徐县| 上高县| 四会市| 宜宾县| 广昌县| 辉南县| 庄河市| 沈阳市| 永昌县| 上杭县| 高平市| 东乌| 凤山市| 安多县| 卫辉市| 宜城市| 卓资县| 双江|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