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

如今在界橋兩側,袁紹屯兵八萬,而曹操則是屯兵五萬。

兵力看似相差不大,但雙方的戰(zhàn)力差距又何止一籌?

袁紹所屯兵馬,多是與公孫瓚在界橋對峙一年,又經歷了上一次界橋之戰(zhàn)的精兵悍將。

其中,先登死士的戰(zhàn)力自不用說。

就連原本尚未完全練成的大戟士,在袁紹將其交給了投效的張郃後,在張郃手中亦發(fā)揮出了遠勝一般精銳的戰(zhàn)力。

除此之外,在袁紹初步掌控了一部份幷州的馬場後,又以顏良文丑爲將,迅速將騎兵擴充到了上萬的數量。

與之相比,曹操即便動員了所有兵力,但在初步佔據冀州南部三個郡國後,不可避免需要分兵。

以至於曹操屯於界橋與袁紹對峙的兵力,僅有五萬之數。

且曹操麾下兵卒與袁軍相比,遑論是戰(zhàn)力、裝備、士氣都有著相當明顯的差距。

也就是曹操榨乾了青州後,還擄掠了一部分冀州與徐州的武庫,這才讓雙方在裝備上的差距抹平了一部分。

在這種情況下,袁紹一旦不惜代價地猛攻,曹操能強行抵擋多久?

而界橋一旦告破,袁紹也就能切斷渤海郡與外界的聯(lián)繫,甚至能順勢揮師繼續(xù)南下,直接切斷曹操返回青州的退路。

而這也是袁紹被曹操襲擊後方,大爲震怒之餘,但卻始終沒有將曹操擺在與自己等同地位的對手的原因所在。

雙方的兵力差距,過於明顯,明顯得袁紹完全不覺得曹操有擋住自己的可能。

“計將安出?”曹操急問道。

許攸答道。

“袁紹兵力強盛,但治下地盤不穩(wěn),又久經戰(zhàn)事,致使糧草頗爲不足,只需襲擊燒燬袁紹屯放糧草輜重所在,袁軍不足三日必將自潰。”

“不知袁紹囤積糧草輜重的位置何在?”曹操追問道。

許攸的手指在面前轉了一圈,答道。“說來也巧,那位置想必明公亦曾耳聞,正是薄落津。”

“薄落津?!”

曹操忍不住豁然起身,臉上添了幾分潮紅之色。

這個位置,曹操怎麼可能不知道?

當年黃巾之亂中,李子坤所獻奇謀便是讓劉備襲擊了薄落津,與盧植遙相配合,硬生生將張角困在其中,迫使張角自焚而死。

而曹操也是迅速就明悟了過來,袁紹會在薄落津囤糧的原因所在。

薄落津位於漳水西側,即便曹操派遣奇兵渡過了清河,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薄落津無異於天方夜譚。

相反,薄落津距離鉅鹿城與界橋不遠,有官道與鉅鹿連通,從各地運輸糧草送往薄落津都相對輕鬆。

且從薄落津將糧草運過漳水後,再送往界橋所在的袁軍大營也是相當的便利。

因此薄落津所在,對於如今的袁紹而言,無疑是上好的囤糧之處,既保證了運輸的便利,又極大地保障了糧草輜重的安全。

可一番細細衡量下來,曹操的神色不由得黯淡了數分,搖頭道。

“子遠此計雖好,可薄落津位於漳水西側,想要奇襲薄落津談何容易?”

別說曹操如今手中沒有多少戰(zhàn)馬,即便是有騎兵在手,想要一連跨越清水與漳水兩條江河奇襲薄落津都是難如登天。

許攸緩緩從袖中取出了一物,放到了曹操的面前,道。

“明公且看此物。”

曹操爲之一怔,然後拿起一看,卻是加蓋了袁紹之印的手令,準許持手令者可往薄落津糧倉運糧。

在曹操忍不住面露狂喜之色的同時,許攸問道。

“此物贈予明公,不知明公可多了幾分把握?”

曹操看著這決定兩軍生死的手令,道。

“有此手令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當即,迫不及待的曹操當場便給了許攸大量的許諾與賞賜,穩(wěn)住了許攸之餘,連夜便召開了軍議。

令夏侯淵爲主,朱靈爲副,即刻挑選三千精銳繞過界橋,持手令進入鉅鹿郡,以圖奇襲薄落津。

這手令,無疑就是最好的通行證。

薄落津這個位置的重要性,當年李基便已經告訴了世人。

堵住薄落津,那麼漳水以東的廣宗、界橋一帶的兵馬,甚至是退無可退。

是夜,夏侯淵與朱靈各自點兵,挑選心腹精銳,趁著夜色就離開了曹軍大營。

目送著率軍離去的夏侯淵,曹操看似臉色平和,卻也明白了勝敗就此一舉了。

夏侯淵繞過界橋進入鉅鹿郡,抵達薄落津,即便是一路急行軍都需要三日左右的時間。

且夏侯淵即便成功燒燬或控制了薄落津,袁軍大營也起碼還有三到五日的糧草用度。

六到八天!

也就是說,即便一切順利,曹操也起碼要堅守六天以上,抵擋住袁軍猛攻或反撲。

“劉大耳因薄落津而崛起,吾未嘗不能。”

“八日,只需堅守八日,大事可成。”

曹操胸有激盪,並未萌生出憂心,反而多了放手一搏的死戰(zhàn)之心。

真正接觸下來,袁紹麾下兵馬的精銳比曹操所想象的還要厲害,讓曹操隱約有種面對著劉備麾下軍戶士卒的感覺。

若不用險,曹操自覺想要拖到冬季的可能性幾近於無。

翌日。

袁軍果真與許攸所說的一般無二,相對比之前有所保留的進攻,袁紹開始不惜代價地對曹操發(fā)起猛攻。

張郃所率領的大戟士以及麴義所率領的先登死士,被袁紹調動到了前軍後,很快就對曹軍造成了巨大的殺傷。

兩軍戰(zhàn)至日落時分,傷亡慘重更勝於進攻方的曹軍才勉強擊退了袁軍。

第二日。

顏良、文丑、淳于瓊等驍將,在袁紹的命令下各率部曲加大對曹軍的猛攻。

此前痛失了典韋的曹操,如今帳下武勇最強的反倒是夏侯惇。

可縱使夏侯惇再如何浴血奮戰(zhàn),也是分身乏術。

一員員袁將的肆虐,令曹軍的傷亡還在不斷加大,不少曹軍中層將領不斷被擊殺。

最後還是曹操親自上陣鼓舞士氣,這才勉強抵擋了下來。

第三日。

徹底看清了曹軍虛實的袁紹,自覺已是勝券在握,繼續(xù)命令帳下的精兵悍將壓上去。

意欲憑藉著絕對的精銳,強行擊穿曹軍的防線。

這種方式異常的粗暴,不計傷亡,將會導致袁軍的傷亡同樣也會異常的慘重。

可,又是異常的有效。

以先登死士與大戟士爲鋒矛,顏良文丑等驍將親臨戰(zhàn)陣攪亂陣型,這讓曹操抵擋起來異常的艱難。

然而,這一次袁軍的進攻僅僅維持了半天,就如潮水般迅速退離。

而注視著這一幕的曹操,即便還沒有收到夏侯淵的傳信,卻是明白會導致袁紹驟然退兵的原因,唯有薄落津出事這一個可能。

我計,成矣!

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589章 訓子鞭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967章 死戰(zhàn)奏疏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93章 莫須有?!第297章 破陣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838章 名士蔣幹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939章 遼,乞降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xié)?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244章 縱橫司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zhàn)局的武勇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47章 虛實之計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303章 昭亭侯第252章 密函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488章 馬上風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395章 爭議第780章 左慈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700章 明日再戒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115章 蔡邕!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194章 緩稱王第104章 區(qū)區(qū)七連敗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52章 吾計成矣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974章 “火”字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454章 自古以來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144.第144章 大海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
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589章 訓子鞭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967章 死戰(zhàn)奏疏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93章 莫須有?!第297章 破陣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838章 名士蔣幹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939章 遼,乞降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xié)?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244章 縱橫司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zhàn)局的武勇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47章 虛實之計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303章 昭亭侯第252章 密函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488章 馬上風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395章 爭議第780章 左慈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700章 明日再戒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115章 蔡邕!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194章 緩稱王第104章 區(qū)區(qū)七連敗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52章 吾計成矣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974章 “火”字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454章 自古以來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144.第144章 大海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福县| 中西区| 岑巩县| 大竹县| 永善县| 尉氏县| 凌源市| 米脂县| 彭泽县| 贵南县| 达孜县| 日照市| 双柏县| 新乐市| 临江市| 丘北县| 固安县| 南城县| 揭西县| 大埔区| 黄大仙区| 乌海市| 乌恰县| 日喀则市| 顺平县| 孝义市| 花莲县| 浮梁县| 建湖县| 新民市| 湟中县| 上蔡县| 周至县| 辽阳县| 什邡市| 轮台县| 读书| 宾阳县| 遂溪县| 府谷县|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