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

毫無疑問,呂布將李基也給擡上來,就是爲了替呂布分擔點壓力的。

呂布此前的爵位是“溫侯”,可這個爵位乃是呂布斬殺了前前義父丁原,投靠了前義父董卓所封。

如今,呂布以扶漢救天子的名義斬殺董卓,又身爲外戚,想盡量抹除曾經效力於董卓的痕跡,放棄“溫侯”爵位再正常不過了。

只是“溫侯”本就是列侯中最高等級的縣侯,繼續往上封,那便是一般只封給皇子的“公”或“王”了。

而上一個封公的非劉姓之人,是外戚王莽,爲“安漢公”。

且不說呂布的功績明眼人都知道水份有多大,一旦呂布封“公”,那無疑就是赤裸裸地告訴世人在效仿王莽,有篡漢之心。

可若是呂布單純換一個縣侯的名字,又顯得欲蓋彌彰。

所以,不管呂布是不是爲了給自己臉上貼金,都只能選擇特殊爵位才能名正言順地替換“溫侯”之名。

‘只是,還把我也擡起來,我該是謝謝你呢,還是該暗裡罵娘?’

李基想到這裡,忍不住朝著陳宮的方向看去,明白這十有八九都是這個其貌不揚的中年文士的主意。

否則不是李基鄙夷呂布,而是以著呂布的智商,大概是考慮不到如此詳細的方方面面。

而感受到李基的目光,陳宮則是視線與之接觸了一下,回了一個看上去無害的笑臉,然後繼續看向著袁術與曹操離開的方向。

這一刻,李基甚至覺得陳宮特意也守在宮門這裡,不是爲了迎接誰,純粹就是爲了看曹操與袁術的笑話來的。

‘陳公臺該不會治的是《公羊春秋》吧?遵循的是:九世之仇猶可報乎?百世之仇猶可報!以至於如此睚眥必報……’

李基暗暗地想著,眼角的餘光忽然注意到緊跟在曹操與袁術之後,孫堅同樣也是匆匆離去。

不過,未待李基疑惑孫堅如此匆忙,張飛繼續大著嗓門地開口道。

“那三姓家奴何止自命爲‘無雙侯’,還被封爲大將軍,總督天下兵馬,真是個笑……”

不等張飛說完,李基就一把拽過張飛往著馬車上拉,打斷張飛的嘲諷施法。

呂布可不是什麼隱忍之人,且如今爲“無雙侯”兼大將軍之職,說不準正是志得意滿,春風得意的時候。

再讓張飛嚷嚷幾下“三姓家奴”,說不準呂布還得當場“武則天變寡婦——失去‘李治’”,扛著方天畫戟就衝出來了。

“此處非是交談之地,回去再細細商議。”

李基開口提醒了一句,臉上滿是喜意的劉備方纔醒悟過來,直接幫著李基就合力將張飛往著馬車上推,不給張飛開口的機會,然後則是在親兵的護衛下也匆匆離開返回所住府邸之中。

而等回到了府邸之中,隨軍而來的一衆文士武將也被劉備召集了過來,商談起朝議之事,以及宣佈此次朝廷的封賞。

事情的發展,就如同李基的預料一般。

即便劉備心懷忠義,沒有如其他諸侯那樣大肆請求封賞。

可也正因如此,凸顯出了劉備的忠君之心,天子劉協更是不可能會虧待劉備。

再兼之,以著劉備在盟軍之中的影響力,即便劉備不要,但呂布與陳宮同樣也是不敢不給。

此即爲……“以退爲進”。

故以,劉備所受的封賞不僅是揚州牧,還兼領了安南將軍之職,封宜城亭侯。

在這個時期,明號將軍的含金量可並非是雜號將軍所能相提並論的。

須知,即便是盧植或皇甫嵩當年征討黃巾,也不過是討了箇中郎將的職位,品階尚在安南將軍之下。

除此之外,劉備麾下在此番討董之中有著赫赫戰功的部下,亦盡數在朝議中得了封賞。

李基的“國士侯”自是不用多言,除外還將原本的遼東郡守正式轉爲吳郡郡守。

如此一來,倒是免了李基需想想法子陽奉陰違,避免不被流放去苦寒之地的麻煩。

而也不知是呂布自有一股傲氣,還是如何?

縱觀盟軍一衆諸侯的部下,惟有與呂布交戰而不敗的趙雲、關羽、張飛被直接賜爵。

趙雲爲“永昌亭侯”,關羽爲“漢壽亭侯”,張飛爲“新亭侯”,且均領了偏將軍之職。

(PS:以上均是歷史中趙關張的真實爵位,書中算是提前領了。)

就彷彿領了“無雙侯”的呂布在明晃晃地告訴世人,凡是能在方天畫戟之下不死者,皆有資格封侯,繼而進一步擡高“無雙侯”的含金量。

如此一來,李基倒也是理解了爲何關羽與張飛在出宮門的時候,均是一副喜不自勝的模樣。

大漢爵位的含金量,無疑是極高的,不知道多少大丈夫的畢生追求便是封侯。

不得不說,這一次劉備集團在朝議中的收穫是巨大的。

儘管劉備本人的封賞在一衆諸侯中不是最高的,但是麾下一下子就多了一個鄉侯以及三個亭侯,這便足以讓其餘諸侯爲之羨慕了。而除了這些屬於劉備集團的好消息之外,劉備則也開始陳述起其餘諸侯所獲封賞。

袁紹封幷州牧,領車騎將軍;

公孫瓚封渤海郡郡守,領前將軍;

韓馥封冀州牧,領奮武將軍;

馬騰封涼州牧,領徵西將軍……

原本臉上還略微有點笑意的李基,越聽越不對勁,扭頭朝著旁邊坐著的郭嘉看了過去,急聲道。

“速速將大漢十三州地圖取來。”

郭嘉聞言,下意識起身去取,翻出地圖之時也彷彿想到了什麼,神色猛然一震。

旋即,郭嘉腳步有些匆忙地連忙將地圖在李基的面前攤開。

李基則是擡筆根據著劉備所說的,不斷在地圖上添加不同諸侯的標識。

而在劉備的陳述之中,除了已死的王匡以及袁術、曹操之外,每個諸侯都有封賞,最低都是郡守之職且均領有武職。

只是,李基依據劉備所陳述的諸侯們官職變化,重新將大漢十三州的地圖給標註了一遍後,慨然道。

“陳宮或缺乏急智,但其人當真不容小覷也。”

“什麼?”

還沒有反應過來的劉備,下意識地開口問了一句。

李基將手中重新標識過的地圖遞給劉備,道。

“主公請看。”

劉備下意識地接過一看,初看還看不出什麼東西,猛得一細看之下,也是面露驚色,擡頭看向李基,開口道。

“莫非此爲誘使關東諸侯相互廝殺之謀也?”

“然也,且已成陽謀!”李基沉聲應道。

“若是如此,豈非大亂在即,且各地戰事將起乎?”

劉備驚呼道。“爲何如此?如今呂布爲大將軍,一旦關東戰亂頻繁,豈不是讓朝廷的威信進一步喪失?”

李基思索了一下後,開口道。

“或許,此正是陳公臺的目的所在!”

“今天子與朝廷本就已威信大失,西有董賊殘黨佔據三輔之地,東又有一衆諸侯暗藏禍心,虎視眈眈……”

“如今,天子詔令能出虎牢關與函谷關?否也!”

“故以,陳公臺此乃是順水推舟,意欲坐山觀虎鬥,以陽謀使關東諸侯內鬥廝殺,再伺機出兵虎牢關再建朝廷威望也。”

李基說罷,看著在場的武將們大多還是一臉不知發生了什麼的模樣,乾脆將那一副地圖懸掛了起來,道

“諸位,若是將大漢十三州進一步細分,那麼除了分別可以長江、黃河的南北而分外,還能以虎牢關爲界,劃分關東、關西。”

“如今的黃河以北,袁紹爲幷州牧、韓馥爲冀州牧、劉虞爲幽州牧、公孫伯圭則是爲渤海郡守,看似每個諸侯都榮獲封賞。”

“然而,事實上渤海郡乃是富沃之地,遠非幷州可比,袁氏又在渤海郡經營多年,根深蒂固,豈會放棄渤海而遠走幷州?”

“韓馥原爲冀州刺史,看似升任冀州牧乃是合情合理,但韓馥原是袁氏故吏,聽命於袁氏麾下。”

“若是袁紹準備前往幷州赴任,而又暗中掌控渤海郡,韓馥又是否會心甘情願?”

“再兼之公孫瓚本就是北平郡守,在幽州影響力巨大,若能掌控渤海郡,則多了一塊幽州所緊缺的產糧富沃之地,又豈能錯過?”

被李基如此一分析過後,在場衆人哪裡還不明白這是在赤裸裸的陽謀,爲的就是讓袁紹、公孫瓚以及韓馥相爭,甚至不乏將劉虞也一併拖下水的意思。

在經歷的黃巾之亂後,渤海郡已成如今冀州的精華所在,僅僅是明面上登記在戶籍的人口就超過百萬之多。

顯然,面對如此一塊沃土,袁紹、公孫瓚、韓馥均沒有理由會捨棄,矛盾的爆發是必然發生的。

性子最直的張飛,幾乎是脫口而出地說道。“如此一來,黃河以北的諸侯們豈不是要鬥個天昏地暗?”

李基則是眉毛微擰,道。“或許說,不僅是黃河以北,其餘區域亦是如此。”

“中原區域,原爲南陽郡守的袁術改爲汝南郡郡守,但豫州其餘郡國郡守卻均爲袁紹嫡系,將之團團圍在其中,其意明顯之極……”

“同樣亦是以陽謀引發矛盾,掀起戰亂也!”

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35章 戒“備”森嚴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530章 草案第622章 他敢?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373章 遠方表親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47章 虛實之計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412章 策與瑜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403章 營嘯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937章 窮怕了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529章 驕矜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711章 冢虎正式邁上政治舞臺第82章 三成?兩成。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369章 陷陣營!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974章 “火”字第79章 養望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
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35章 戒“備”森嚴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530章 草案第622章 他敢?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373章 遠方表親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47章 虛實之計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412章 策與瑜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403章 營嘯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937章 窮怕了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529章 驕矜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711章 冢虎正式邁上政治舞臺第82章 三成?兩成。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369章 陷陣營!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974章 “火”字第79章 養望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温| 安庆市| 隆回县| 咸阳市| 东安县| 哈尔滨市| 民权县| 吉首市| 和政县| 山丹县| 双峰县| 唐河县| 石门县| 盐山县| 囊谦县| 班玛县| 崇左市| 双辽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东光县| 寻甸| 筠连县| 阳原县| 大英县| 临城县| 峨眉山市| 西吉县| 漠河县| 普宁市| 志丹县| 吉安县| 贡觉县| 屯门区| 通州区| 宜宾县| 彝良县| 昌黎县| 荆州市| 苏尼特右旗| 玉林市| 疏附县|